登陆注册
2598200000002

第2章

骄兵必败

“骄兵必败”意思是认为自己强大而轻敌的骄横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此典出自《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人,西汉大臣,曾任河南太守、大司农、御史大夫、丞相等职。

公元前68年,宣帝刘询派侍郎郑吉、校尉司马熹,领兵攻打西北边境的车师国。车师王请求匈奴救援,匈奴没有及时派兵支援,因此车师国投降汉朝。

后来,匈奴派骑兵袭击车师。

郑吉派人突围,给汉宣帝送去一道奏疏,请求派兵支援。

汉宣帝召集群臣商议这件事。将军赵充国主张趁当时匈奴势弱,派兵攻打匈奴右翼,使匈奴再不能袭扰西域。丞相魏相不同意派兵出战,他上书进谏,陈述自己的见解。他说:“近年,匈奴没有侵犯我们边境。现在为了车师,就要去攻打匈奴,这是没有道理的。现在,边境上的老百姓生活很困难,没有衣服穿,只能穿着羊皮、狗皮,没有粮食吃,只能吃草籽,怎能轻易兴兵打仗呢?国内连年遭灾,收成不好;郡县的许多官吏不称职,风俗、道德也很成问题,儿子杀父亲,妻子杀丈夫的案件经常发生。我认为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处理好国内的事情,应当首先整顿朝政,任用贤能,这才是大事。即使这次出兵打了胜仗,后患也是无穷的。仗着国大人多而对外炫耀武力,这就是骄横的军队,军队骄横必定要灭亡。”

汉宣帝采纳了魏相的正确意见,决定暂不去攻打匈奴,就派兵接应郑吉的军队返回渠犁。

金城汤池

“金城汤池”有时也写作“固若金汤”,比喻城防坚固,极难攻入。

此典出自《汉书·蒯通传》:“先下君而君不利(之),则边地之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降而身死”,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秦末,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下阵县(今河南淮阳)后,派一个叫武臣的人当将军,带三千士兵渡过黄河,攻打河北各地。武臣一过黄河,就开始攻打城池,招兵买马,使起义军的力量迅速扩大。但也有很多城池防守严密,守城者据城固守。

东郡范阳是起义军攻打的下一个目标。范阳令徐公非常害怕,命令士兵日夜,加强守备。有个叫蒯通的人来见徐公,请求徐公派他去见武臣,以免城破人亡。于是徐公就派蒯通去见武臣。他见了武臣后说:“你知道范阳令徐公为什么不肯投降吗?他怕即使投降了也被你杀掉。如果你真的把已投降的徐公杀了,那么其他各城池的守将就会互相转告说:‘反正投降也是死,还不如据城固守。’一旦这样,那些城池就可能像金城汤池(金属铸造的城郭,滚烫的护城河)一样坚固,再攻打就难了。如果你能优待徐公,其他城池的守将定会纷纷投降。”武臣接受了蒯通的建议,优待了范阳令徐公。其他城的守将看到这种情形,果然纷纷都投降了,武臣轻而易举地,就得到了三十多座城池。

弭兵会议

弭兵会议反映了春秋末期诸侯割据、争做霸主的矛盾冲突。比喻通过会议、谈判化干戈为玉帛。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襄公三十一年》:“宋向戌善于赵文子,又善于令尹子木,欲弭诸侯之兵以为名。”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春秋时期,卫国的卫献公杀掉宁喜,公子鲜出奔晋国时,卫国大夫石恶正奉宁喜之命与各国大夫在宋国开弭兵会议(公元前546年)。那时各国诸侯召开会议,像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各个诸侯都亲自与会,因为当时列国争端主要是诸侯的兼并战争。而诸侯在兼并战争中,必须依靠他们的手下,只好把新取得的土地分别赏赐给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夫,因此真正从兼并战争中得到好处的实际上是诸侯手下的大夫。他们从战争中得到了土地,通过盘剥农民累积了大量的财富。后来大夫的势力愈来愈大,绝大多数的诸侯反而做了挂名国君,正如周天子做了挂名天子控制不了诸侯一样。在经济进一步发展中,为了扩张各自的势力,这些大夫之间也进行兼并战争。列国的战争由此演变成大夫的兼并战争。前来参加会议的也是各国大夫,如:晋国赵武、楚国屈建、宋国向戌、鲁国叔孙豹、卫国石恶、蔡国公孙归生、陈国孔奂、郑国良霄等。从此以后,列国的战争变成大夫和大夫之间的战争了。这次会议实际上是晋国和楚国分配势力的会议。晋、楚两国可以说是南北两个集团的领袖,都有独立的势力范围。

鲁、卫、郑、曹、邾、莒、滕、薛等是在楚国的势力范围内;蔡、陈、许、沈(河南省汝阳东)等是在楚国的势力范围内;其余像宋、齐、秦等大国,谁也不属谁,可以说是独立自主的诸侯国。三大国中,宋国是会议的发起人,当然参加大会。但齐、秦两国都没参加会议。大会一致决议:原来受晋国保护的国家也得朝聘楚国,而原来受楚国保护的国家也得朝聘晋国;凡是破坏盟约先出兵的,各国就共同去攻打它。

这样,一向被中原诸侯视为“蛮族”的楚国,便正式被承认为霸主,犹如晋国是霸主一样。而楚国屈建仍觉得不满意,他对宋国向戌说:“两个盟主怎么行得通呢?到底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呢?请你先跟晋国说明白,歃血为盟的时候,必须让楚国在先。”向戌只好去见赵武。他见了赵武,难于开口,只好由他手下的人传话。赵武一听,如果答应他,晋国的地位就降低了;如果不答应他,这个“弭兵会议”大概就将变成“开战会议”了。但楚国的态度如此强硬,非占上风不可。赵武虽想屈服,却又怕授人话柄。晋国大夫想出个好主意,他对赵武说:“霸主靠德行服人,武力是次要的。我们只要有德行,即便让楚国占了上风,诸侯依然会佩服我们。再说这次会合各国大夫原本为了平息战争,不打仗,大家都有利。为争先后排名次而打起来,岂不丧失了弭兵会议的意义?只要大家有利,退让一步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番话说中了赵武的心事。因为当时晋国的六家大夫(赵氏、范氏、智氏、中行氏、韩氏、魏氏)内部竞争非常激烈,无法兼顾跟楚国相争。

于是,赵武答应了楚国的要求。

卫国石恶和各国大夫订完盟约,正要回去,忽然听到卫献公杀了宁喜的消息。由于石恶是宁喜的同党,所以他无法回去了,只好随赵武到晋国去。

郑国大夫良霄回郑国后,根本不把郑简公放在眼里。不久,郑国国内其他的公子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残杀,良霄也死在内乱之中。周景王二年(公元前543年),郑简公拜子产(又名公孙侨)为大夫。子产是一位比较开明的政治家,他执政以前,就已经受到了许多人的崇拜。公元前563年,郑国有一批奴隶起来暴动,杀了几个有权有势的大夫,要求当时执掌郑国政权的子孔烧毁丹书。子孔想用暴力镇压,将起事的人全杀掉。子产阻止他说:“千万不能这样做啊!您干脆依照众人的要求把丹书烧了吧!”子孔说:

“如果众人反抗就屈从他们,那不等于是由众人执政吗?国家还治得了吗?”了产说:

“众怒难犯。在这危急时刻,如果您坚持独断专行,可太危险了。在我看来,不如烧了丹书,安定人心要紧!”子孔不禁心虚起来,听从了子产的劝告,在仓门外把丹书烧了。一场暴动,就这样平息下来,很多奴隶获得了自由。人们都盛赞子产的精明能干。

地利人和

“地利人和”用来比喻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都好。

此典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轲,一是战国时的一位思想家,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认识到民心向背的重要性,提出以“仁政治国”和“民贵君轻”的政治观点,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

孟轲的政治主张、哲学理论等收集在《孟子》一书中。“地利人和”这篇文章,见于《孟子·公孙丑》的下篇。文中,孟轲论述了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的道理,重点强调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指出天时有利不如地形有利重要,地形有利不如得人心重要。

巧退秦兵

“巧退秦兵”这个典故比喻爱国主义精神。

此典出自《淮南子·人间训》:“秦穆公使孟盟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率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

这段话意思是说:

秦穆公派孟盟等出兵偷袭郑国。军队来到郑国东西,郑国的商人弦高和蹇他共同商议说:

“秦国的军队已经远征几千里,频繁地攻克了很多国家,看他们的趋势,一定是要偷袭咱们郑国。只要是偷袭其他国家的人都以为那个国家不知道要被偷袭,没有准备。如果我们说明知道了他们的真情,他们一定不敢再前进,这样就可保住郑国不受到侵略。”

于是弦高和蹇他就假装是受郑王的命令,用十二头牛,去慰劳秦军。秦国的三个统帅觉得非常奇怪,认为郑国已经发觉了就互相商议说:

“凡是偷袭别国,都是因为对方不知道。现在人家已经知道了,专门派人来慰劳,那就一定加强防守了,所以,再按原计划行动,可能就不会有好结果了。”于是就退兵回国了。

号令如山

“号令如山”的意思是,发出的军令像山那样不可更移,人们用它形容军纪森严。

此典出自《宋史·岳飞传》:“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节使诚信,必善遇我。”

公元1129~1130年,金兀术率军深入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企图一举消灭南宋政权。但是,遭到了“岳家军”的顽强抵抗。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多次打败金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宋高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岳飞出任镇宁、崇信军节度使,湖北路和荆、襄、谭州制置使,封为武昌郡开国候;后来又出任荆湖南北、襄阳路制置使,神武后军都统制。皇帝下诏,命令岳飞征讨贼人杨幺。岳飞所率领的将士都是西北人,不习惯水战,岳飞说:“用兵之道,哪有什么不变的规矩?只是看你如何运用罢了。”于是岳飞首先派遣使者去招降杨幺贼党。

贼党黄佐说:“岳节度使军纪森严,发出的军令像山那样不可更移,如果同这样的军队打仗,绝对不会有好下场,不如前往归降。岳节度使诚实守信,一定会友善地对待我们。”于是,黄佐投降了。

鸣鼓而攻

人们用“鸣鼓而攻”表示公开宣布罪状,加以声讨。

此典出自《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孙氏、仲孙氏和叔孙氏势力很强大。公元前562年,这三家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孙氏分到三分之一;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孙氏分到二分之一。由于季孙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因此他很快就富起来了。

季孙氏本来就比周王室的公侯还富有,孔子的学生冉求又帮助季孙氏到处搜刮钱财,使得季孙氏更富有。于是,孔子对其他学生说:“冉求不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指责他了!”

大树将军

“大树将军”这个典故指具有廉正谦让品德的将军。

此典出自《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

‘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西汉后期,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公元8年,上层豪强的代表王莽废除西汉刘氏皇朝,建立起国号叫做“新”的王氏皇朝。

公元22年,南阳郡舂陵乡(湖北枣阳县东)人刘演、刘秀兄弟起兵反对王莽,他们又召集新市、平林、下江的兵士,同王莽的军队作战,第二年汉兵就达到十余万人。经过一番争执,懦弱无能的刘玄被拥立为皇帝,号称更始帝。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冯异。

同类推荐
  •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哈佛优等生的成功.除了他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取决于他们在点滴之间培养起来的智慧和能力。本书汲取百年哈佛培养优等生的经典智慧,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和归纳。旨在为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个可以借鉴和学习的读本。
  •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萌芽:全国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 比尔·盖茨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比尔·盖茨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动脑筋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动脑筋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浮生外有清风

    浮生外有清风

    浮生一梦几多愁,只愿清心有朗月“总使背负一身骂名,但我却永远不会离开你”
  • 邪王独宠:娘子,不要跑

    邪王独宠:娘子,不要跑

    [男女主身心干净]一个意外穿越成隋朝的大美人李蓉蓉,老天你在耍我吧!秦叔宝在哪儿,我要跟你私奔!千万别让昏庸好色的杨广给撞着,不然就要开启我多舛的悲惨命运。尼玛,谁告诉我这神俊非凡、气宇轩昂、运筹帷幄的美男子是杨广!该死的电视剧坑害我的三观。这更得跑了,此地不宜久留。宝宝,你等等我……
  • 怎奈你倾城

    怎奈你倾城

    为了救人,徐飒替人嫁了个禽兽。禽兽不仅另有所爱,还要把她降成平妻!外人道:“御赐的婚事也敢乱来,这种男人谁嫁谁后悔。”徐飒微微一笑。只要休书一到手,傅如深哪位啊,她不认识!为了保命,傅如深奉旨娶了个哑妻。虽然百般厌嫌,好在耳边清静。然而那位笑弯了眉眼、对着别的男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姑娘,他怎么看着那么眼熟呢?好像,刚在床上见过?还是个哑巴来着?
  • 婳棠书

    婳棠书

    他是一国王爷,从小征战沙场,名扬天下,成为一个人人敬畏的铁血残王。他以为他的一生都会奉献战争,最终孤独终老,却没有想到会遇到她……从开始他就知道她的到来,蹊跷可疑,抱着打探的心思与她周旋,却没想到也将自己的心搭了进去……“璃儿,如今局势,和解已经不可能了,想要天下太平,战争是唯一出路……”“璃儿,别怪我狠心,只有如此,才能让你认清现实的残酷……”“璃儿,在你心里,我还是比不上他吗……”……雨吹雪呼啸,红纱风舞凉。回眸之间,已是枉然,褪去青涩,展露锋芒。一身红衣如血,笔直站在雪山高峰上,周身气场冷冽,悲凉蔓延,良久,她转头,淡然的眼底,是死寂的平静。看着那不远处的身影,红唇亲启,“婳棠已亡。”
  • 弑宠特工女:杀手皇后龙凤宝宝

    弑宠特工女:杀手皇后龙凤宝宝

    二十一世纪绝世特工,手刃仇敌。一朝穿越,“唰——”当嗜血特工穿越为恶名狼藉的上官家“废材公子”,女扮男装雷厉风行,生杀与否全在她一念之间。然,冷俊腹黑男子用计压上她身后,不见其踪影,肚中却埋下了祸因。代嫁入宫,没想到那男子竟当朝皇帝。经历沉浮,逃出皇宫。几年后,苦寻烟刹的皇上再遇她时,失忆的烟刹却携着龙凤宝宝走向他……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 娇娇西楼

    娇娇西楼

    文案一:一朝穿越回到架空朝代——高龙国,且看李娇娇如何上演年度史上最催人泪下的古代生存大戏。突如其来的结婚诏书,三番五次的深情告白,稀里糊涂的中毒昏迷,阴差阳错的情愫暗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风起云涌的皇位之争下深埋着多少往事阴谋?刻骨铭心的一段感情里又包含了多少虚情假意?李娇娇最后总算确认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沈珏利用自己,从没有爱过她,对自己只是逢场作戏而已。但为何十年期限终了时,李娇娇心如死灰想要回到现代却未能如愿以偿?去问那个正在大齐新帝沈西楼被窝里撒娇卖萌,喜滋滋坐上了国母之位的口是心非的女人吧!文案二:一别经年,再见时她扬言要拆了他的后宫六院,他的贴身太监小声嘟囔,“嗨,那就是个摆设……”后来她才知道这个男人这些年为了自己没碰过任何一个女人。从前她惹了麻烦,他瞒着她悄悄给她摆平;现在她喜欢鸢尾,整个皇宫从此再没有别的花;满朝上下都知道当今圣上英年有为,说一不二,平复了山河,整顿了旧制,这天下就没有他搞不定的事。却没见过私下里,在面对某泼皮小女子的无理取闹,打滚撒娇时,他也只有温声慢语轻哄的份。
  • 天才权妃

    天才权妃

    佛门五年禁闭,她重返王府,锋芒毕露。太妃恶毒?巧计送你全家陪你赴黄泉。正妃伪善高高在上?撕开你的美人皮让你跌入尘埃。王爷求助?可以,一纸休书换你权倾天下。本想低调做人,谁料刚出王府,又入宫墙。那一天,她跪在他的脚下苦苦哀求,365天的强行相爱,终换得离宫的机会。离宫之时,他对她说:“朕以朕的生命,以及朕对你的爱之名,给你自由。”她重回母国,登基称帝,成为一代女皇。
  • 王俊凯浅夏淡过花开时

    王俊凯浅夏淡过花开时

    细草懒洋洋,绿木正密繁,万物被太阳吻过变得热和香,东南西北风缓缓吹过,白天是西瓜和冰淇淋,入夜是拥抱和啤酒瓶。汗水划过眉心,贴着锁骨亮晶晶,又湿透了一件衣。走在路上拾星星,手一划就触碰到天上的云,热情的秘密被高温发酵成甜蜜,一切都因为夏天和你…
  • 启禀陛下夫人装怂

    启禀陛下夫人装怂

    荀域把毕生所学都用在了戚安宁身上,谁叫他从前弄丢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