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900000001

第1章 巴赫的神性

如果老巴赫生前得知,在他辞世二百五十年之后的2000年,无数乐迷和音乐家都在以各种方式纪念自己的忌辰,世界各地几乎每日都鸣响着自己的作品,他一定大吃一惊。可以推想巴赫吃惊的原因。在当时的巴洛克德国,俗世凡人(尽管巴赫是优秀的音乐家,出自杰才辈出的传统乐人家族)的不朽居然能够跨越如此巨大的时空,那自然是天方夜谭,闻所未闻。不朽只属于无形的上帝,凡俗之人祈望不朽的唯一通道是皈依基督之途。巴赫内心并非没有骄傲——他自认已经发扬光大了祖传的乐声之艺,但在巴赫眼中,这乐艺绝不是获取声望和赢得不朽的通行证,虽不能说仅仅是谋求职位和养家糊口的手艺,但他从没有想到过自己会通过音乐,世代为后人传颂和崇仰。一个音乐家在身后得到世人无边无际的顶礼膜拜,这种想法在巴赫以及他的同代人看来,不啻是对上帝威权的僭越。

因此,生发出一个问题:巴赫在世时是否意识到自己的伟大?几乎无法作答。因为这种发问本身是“后贝多芬”式的——音乐家获得这种明确的“出人头地”的自我意识,其实是在贝多芬出现之后。前此,音乐家属于“手艺人”行列,社会地位基本与仆役相当,说不上“高雅”,更惶谈“永垂不朽”!即便有些声名,也基本上来自实际的“操作”能力——在巴赫,这意味着他的管风琴演奏传奇和熟练的对位专家名望。至于巴赫笔下的音乐,在当时人看来,那都是些为特定场合“定制”的“实用”作品,不论是为教堂礼拜作陪衬的众赞歌前奏曲,还是为宫廷晚宴作消遣的协奏曲。仅此而已。每当巴赫指导儿子们用自己亲笔抄誊的《平均律键盘曲集》训练手指和头脑时,他们都不可能意识到这些小曲将被后人誉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在莱比锡的托马斯学校中,巴赫手不停笔地快速谱写供教会圣日使用的祭礼康塔塔,一套又一套(已知共五套)。这些现今都被视为珍品的杰作,当时由嗓音欠佳的唱诗班和配置不齐的小乐队在教堂为会众演出,礼拜就在乐声中进行。礼拜完毕,康塔塔的谱纸也就随之被乱塞在抽屉里。没有谁会想到把这些谱纸作为“文化遗产”珍藏起来。结果,巴赫康塔塔总数的约三分之一永远散失。

从当下这个“世纪初”的远程视角遥望巴赫,他的这种人生态度和音乐理念越发显得像个“谜”。古典时期的“普遍人性”,浪漫派的“自我扩张”,现代思潮的“标新立异”,以及“后现代”的“多元共存”――所有这一切,离巴赫的世界何其遥远!1750年巴赫去世似乎是一条巨大的分割线,将巴赫的音乐意识与近世-现代的音乐观念横刀两断。在乐史中,通常将这一断裂称为从“复调思维”向“主调思维”的转变。在断代的划分上,是所谓“巴洛克时期”向“古典时期”的转折。巴赫代表着过去(晚年,巴赫已被当时的“进步派”视为“迂腐”和“保守”的代表,尽管最近有些学者也在他的音乐中发现了“进步的因素”),新的音乐风格和发展方向不是源自巴赫,而是来自他的儿子们和“返璞归真”的启蒙大旗。

但是,巴赫与后世之间的断裂,可能远比织体样式的不同和风格体系的嬗变这些具体的音乐课题具有更深刻的象征意味。巴赫对自我成就的“无意识性”,与现今对艺术家个人的无限尊崇,凸现出两种“心态意识”的戏剧性对照。一方是对待艺术的“前现代”态度――更多具有“工匠”的色彩,承认艺术的“实用价值”,认定艺术是遵循传统的“劳作”和“奉献”;另一方则是更具“现代感”的艺术-美学观――“为艺术而艺术”,注重“灵感”与“表现”,突出艺术家的个人创造力,艺术作品从而成为艺术家个人性格和个人经历的表白记录。换言之,在“前现代”的巴赫眼中,音乐具有自足的“身份约定”,它满足于“安分守己”,从未企望僭越所给定的功能而成为更高层面的存在。而在“现代意识”中,音乐家-作曲家成为神的代言人。“音乐是比哲学更高的启示”,如贝多芬所言。众所周知,叔本华甚至将音乐与世界的本源(意志)视为同一。

然而,貌似悖谬的是,平静而谦卑的巴赫,毫无个人野心的巴赫,在后世眼中,终于成为神性(以及上帝、绝对、永恒、“至道”、理想等等,随便用什么词汇)在音乐中最纯粹的代表。这个悖论是巴赫现象留给后人最值得沉思和玩味的课题之一。自莫扎特以降,每一代音乐家遭遇巴赫,都会有程度不同的震动和醒悟,因为他们在巴赫无可挑剔、尽善尽美的作品面前,都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残缺,正如所有凡人在“神”面前的感受。莫扎特依照《平均律》对巴赫风格的仿作,贝多芬晚期的赋格试验,肖邦神出鬼没的线条编织,门德尔松刻意求工的巴洛克风格风琴曲,舒曼出于理智但违背天性的失败模仿,勃拉姆斯全面而深邃的复调思维,马勒后期风格中更为干净、独立的声部交织,理查·施特劳斯华丽而繁复的乐队复调,勋伯格对巴赫深刻影响的公开承认,所谓“新古典主义”背后巴赫幽灵般地不断闪现,直到当前的作曲巨匠如施尼特基对巴赫的“回想”和古拜杜林那的巴赫“情结”……  第章令人惊奇的是,几乎可以将自巴赫去世至今的乐史写成一部“巴赫身后影响”的“连续剧”。毫不夸张的说,就对一门艺术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无人可与巴赫相比,不论音乐家,还是其他文艺家。

于是,出现了另一个悖谬:巴赫的时代和他的音乐意识已经永远离去,但他的影响和启示却持续存在,直至今日。他对后世音乐的所有影响因而都可被看作是后人的一种努力和一种渴望——对“伊甸园”的向往。但是,这种向往的潜在含意是,在音乐中,人类的“乐园”——巴赫音乐所体现出的个人与神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平衡、表现与抽象的融汇、创造与继承的共处,乃至主调与复调、和声与对位、节奏与旋律、作曲与演释、整体结构与细节完美、应景实用与永恒创意的合二为一——已经永远失去,无法再度复归。

同类推荐
  •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宏观研究,包括观念、方法论、最新观点的评析等,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阔的视野,能够把握历史主线展开丰富的描述。同时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分析,分析更具体,与作品的描写紧密结合,侧重于美学方法的使用,包括方法论的反思。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从戏剧与影视的异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出发,分析、梳理阐述二者的异同以及不同的式样所决定的不同表演掌控等,并详细介绍影视表演须熟悉掌握的镜头语言、景别、光与表演、画面运动及影视表演的案头准备等。以给学生一个较准确、系统且容易明白的表演方法。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校园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校园魔术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和魔术初级爱好者量身打造的魔术全集。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一个个奇妙、有趣的校园魔术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选取了生活中简单易学的小魔术,通过直观的图解和明白简洁的语言,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魔术高手,成为朋友中最受欢迎的开心果。
  •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这个词总是勾连着独特的美学意象和文化气质,“东方舞蹈”则是这种美学意象最为生动、可感的呈现。本书作者从“东方美学”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日本、印度的传统舞蹈艺术进行了形态描述与学理分析相融合的研究,从身体观念、审美特征、美学气质与艺术精神四个层面论述了“东方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
热门推荐
  • 三界偷天师

    三界偷天师

    素手轻挥研磨盘,调出尘世万盏香。荒城一直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据说迷茫的有缘人会在夜半子时的时候走进一家香料铺子。这里出售尘世间最神秘莫测,诡异神奇的香,可以帮助你完成你的愿望。每一盏香,都有着自己背后的故事。每一种香品都汇集了世间最珍贵的香料,等待着自己的有缘人。
  •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收录蔡骏早年中短篇小说十九篇。作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迷宫中寻找永恒之爱,然而爱情之花花开有时,人类注定长怀无法解开的忧愁。“爱人的头颅”千年不朽,灵魂长驻其间,千年来他只爱一个女子;她与“爱人的头颅”长相厮守,直至进入坟墓,爱尽今生。神秘的白猫化作美女夜夜来伴,“恋猫”之人是否能放下南泉和尚的那把屠刀?烽火连天,“一封家书”一路平安,两地之人已生死相隔。白衣女子轻轻地绕过卫兵,走上了城门。她来到高高的城垛边,整个城池和城中央巍峨庄严的宫殿都在眼前。你们顺着长长的城墙根看过来,可以看到她缓缓拉动吊着人头的绳子,直到把那颗人头捧在怀中。
  • 我老板是大佬

    我老板是大佬

    新书《科技大佬从相亲开始》精彩纷呈,来看哟这是一本讲述刘天奇遇到神仙之后的故事……群号:621739021
  • 魅羽妖凰

    魅羽妖凰

    她出生在魅乱繁华的异幻大陆,身为神族本可拥有流年悠长的生命,却在开端就遭遇变故,魔尊血洗神族,父亡母伤,家破人亡,无奈寄人篱下。叹人心蛮荒,无灵力时,她被视为废柴,受尽欺凌和冷待。有了灵力却又被视作异类,欲将她永世禁锢。若神族当真如此无情,她又何须自诩为神?若魔族当真残暴至此,她又何必堕入成魔?既注定不是凡人,便看她如何成为至尊妖凰。——“这样有意思的女子,怎能让她向命运低头,学会随波逐流,懂得顺从?我要她永远记得怎样反抗,傲雪凌霜,或可成尤物。”【升级玄幻文?其实是爱情故事哟】那是黑夜,他出现在她灰色的人生中,带来的似乎不仅是光明,更是无尽的璀璨和斑斓。她言:“终有一日,我可以将魔尊踏在脚下,喝令他来救我娘。”他笑:“或许,有那么一日。”——————————这是本该为她雪中送炭却视人犹芥的亲人家,他似乎与旁人无二,却暗中关怀,使她的生活有了点滴的暖意。她言:“我有今日,全因神皇缩头缩脚,神族大难时不挺身而出,要做缩头乌龟还不如回家种红薯,不,让他种简直侮辱了红薯,我肯定不要吃。”他笑:“我种的,你可要吃?”——————————前世今生,重生蜕变,世事变改,越难越爱,前因羁绊后果。爱情在潜藏仇恨中萌芽,覆水难收,还能否开枝散叶,花开葳蕤?【有人问,既然是玄幻文,女主有啥子特异功能不】作者提示:看书名,开脑洞,自个想。(其实挺明显了是不)也可以再多隐晦的透露一小丢丢看书名想不到的:眼眸中泛起水光,凝结成泪从她的眼眶中缓缓流出,顺着脸颊,最后,滴落。可这滴泪并没有融入大地,一阵无意吹过的微风将它吞噬,消散。原本轻柔飘扬的小风似乎因为这滴泪而变得狂烈急骤,在她面前形成了一道飓风,而后竟化为了一个有着天蓝色长发的女子。长发在空中飘荡,女子的声音悠扬婉约犹如天籁,“风之化身,听候您的差遣。”【萌萌哒说明】1,虽然男配多多,但此文作者只接受一对一的结局。2,腹黑爱情权谋为主,升级修炼为辅,轻玄幻一枚,文中小虐,结局不悲。3,虽定义为异世,不过大都还是按古风来哒,我比较喜欢古代的感觉嘛。4,此文内容皆为架空,请勿吹毛求疵,若有中肯留言,作者必将感恩戴德,铭记于心。→看到这里的各位亲,收藏一个嘛~不会让你们失望哒~你的收藏,文的未来~(卖萌打滚ING)
  • 国民天后归来

    国民天后归来

    【新书《女主她每天都活在修罗场》求支持】【一对一双洁】前世惨死,一朝重生,于是阮再再成功的长歪了,从此节操是路人。银幕上全民热捧,人气爆表,拥有万千粉丝的国民天后,怎么看,都是娇萌无害的软妹子,然而银幕后,粉丝心中完美的偶像,完美的女神,复仇而来的她却是游走在夜幕下的妖精!闺蜜伪善,那就亲手剥下她的美人皮,渣男深情,那就让他不得好死。终当大仇得报,却是在这一路早已招惹上了一个重量级大boss,"乖,被我盯上,你就没得跑了。"
  • 小故事大道理全书

    小故事大道理全书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
  • 一只萌凤鸣翠柳

    一只萌凤鸣翠柳

    一只萌凤鸣翠柳,隔壁美人儿不曾偷~宠文+甜文,HE,有点慢热,求收藏求评啊~~~~~~~一只萌凤鸣翠柳,勾了两个男人的芳心,让人神魔三界为她掏心掏肺。凤尊在小凤还是一颗蛋的时候就爱她爱的要死要活,为了这唯一的妹妹操碎了一颗少男心,可偏偏自己这灵气中透着憨气的傻妹妹从来没领过情。胡绯第一次见着小凤的时候,她还不会说话,哭得像个小鸽子,惹人怜爱,从此瞒着天地视为掌中宝,奈何神妖疏途,小凤奄奄一息,胡緋只能忍痛割爱,说不得谁是谁的劫。龙族的太子御向来清心寡欲,却也扭不得宿命,一心看上小凤,想着法子为她好,甚至忍着心中苦痛,亲手把她送进别人的怀里,他那样尊贵的身份,却也不免在袅袅情路上磕磕绊绊。你说这情是剧毒,它固然让胡绯半死不活大半辈子,可胡绯却一生未说过后悔二字。你说这情是祸水,龙杳和莫乙相爱引得神魔大战,生灵涂炭,最终抵不过生死相随四个字。小凤仰着天真的小脸:“谈情说爱难道不是两个的事?哪来引得这么多人这些个事?”是也,是也,风月本是一线牵,何来神鬼闹惊天。
  • 翻毛皮鞋

    翻毛皮鞋

    腊月的风很硬,吹到脸上麻辣辣的,有破皮的感觉。田里的活没有了,婆娘们整天待在家里缝补拆洗、烧烧煮煮。男人们是闲不下来的,都被队长派去水利工地挖河打坝。这天吃过早饭,李想把孩子安顿到公婆家,将罐子里的几个鸡蛋掏出来,小心地放入布兜。她从挂衣绳上抽下头巾,把脸包扎起来,拎上布兜就出门去了。今天不逢集,但李想必须上街。家里的盐罐子空了,饭寡淡得无法下咽,她要去镇街兑换盐。鸡蛋是家里的两只小母鸡生的,日积月累一直藏着,一家人都没舍得吃。李想本想多养几只鸡,有了鸡家里的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就不用发愁。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一本书真实记录了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神话的种种业绩,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商业方面的智慧。我相信,现代许多商业类书籍的很多观点都出自这里,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阅读本书,你还可以学到洛克菲勒的处世哲学。相信这位在世98年的商业巨人,肯定有着别人所不可替代的处世思想与智慧。如此,即使把此书看做成就财富人生的圣经也不为过。它将向你展示一位商业巨子如何从无到有创造财富,又如何抓住每一分钱来赚取更多的财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