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900000004

第4章 巴赫和亨德尔

我一直想将巴赫(***ach,1685—1750)和亨德尔(G。Handel,1685—1759)进行比较,这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其实,在音乐史上,早就有人在进行着这样的比较,只不过更多的还是分别论述着他们各自的成就。论及十八世纪的音乐,不能不谈到他们两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双子星座。罗曼·罗兰说得好:“巴赫和亨德尔是两座高山,他们主宰,也终结了一个时代。”

最初引起我对他们兴趣的是,他们两人是同在一年出生,晚年又同样双目失明。巴赫结过两次婚,有过二十个之多的孩子;亨德尔却终生未婚,甚至未曾与一个女人有染。巴赫只是中学毕业,亨德尔却是大学毕业。巴赫一辈子没出过国门,好像一个乡巴佬;亨德尔却一生在欧洲云一样漫游,最后客死在英国,俨然一个英国人。巴赫一直生活并不富裕,亨德尔却可以每年有丰厚的二百金币收入。巴赫的死是很凄凉的,几乎无人过问;亨德尔的死却是英国政府出面,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从人物出发,他们有着太多的相似,又有着更多的不同。他们的相似和不同都是那样的赫然醒目,让人兴味盎然。

但我更关心的是他们的音乐。他们的音乐是那样的不同,正好呈现出那个时代两个最为辉煌的不同侧面。如果他们两人从人物到音乐都几乎是相同的,那该是多么的乏味!

从音乐的角度而言,巴赫是属于宗教的,亨德尔是属于世俗的。我想这和巴赫一生笃信宗教有关,而亨德尔只是在晚年双目失明之后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才跪拜在汉诺威的圣乔治教堂前,想起了上帝。

但有意思的是,现在听巴赫的音乐,我常常听出的不是宗教的意味,而是世俗的温馨和快乐,比如他的许多康塔塔,比如他的D大调的弦乐曲。也许,是我对宗教根本不懂得,也缺乏巴赫那种对宗教的虔诚之心?

然而,现在听亨德尔的有些音乐,尤其是他的《弥赛亚》,特别是《弥赛亚》中的广板和“哈列路亚大合唱”,总能听到宗教的声音,看到那来自天国的神圣而皓洁的天光。也许,那只是我心中的宗教感觉,和十八世纪完全无关。

巴赫的音乐是内省式的,它面对的是心灵,因此它的旋律总是微风细语般的沉思,是清澈的河滩上洁白的牧羊群在安详地散步。

亨德尔的音乐是外向型的,它面对的是世界,因此它的旋律总是跌宕起伏,是大海波涛中的船帆一闪一闪,挂满风暴带来的清冽水珠。

我想正是由于此,巴赫的音乐大多是器乐,他不想借助人声,只想运用音乐本身,相信音乐本身;亨德尔的音乐大多是歌剧和清唱剧,他淋漓尽致地发挥人声,相信人在音乐中的力量。

巴赫的音乐基本是为自己的、为教堂的唱诗班的、为一般平民的,格局一般不会大,是极其平易的,像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片树下清凉的绿荫,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般的宁静致远;亨德尔的音乐是为宫廷的、为剧院的、为上流社会的,格局会恢弘华丽,像是他自己曾经谱写过的那节日里绚丽的焰火,是“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式的天玄地黄。

同巴赫的清澈美好的音乐相比,他的生活和他处世的方式方法,却大不相同。生活中的巴赫是谦卑的、世俗的、拮据的,为了生活和生存,他不止一次给达官贵人写信求救,他甚至专门为勃兰登堡的公爵献辞,并为公爵创作了《勃兰登堡协奏曲》。他的一生都只是卑贱的奴仆。

亨德尔也曾为讨好汉诺威亲王而专门为其谱写了《水上音乐》,但他大部分的生活却是鄙夷世俗的。他的清高孤傲,拒人于千里之外,尤其对那些上层人物傲慢的态度,在当时的英国是出名的,使得那些想以结交艺术家为附庸风雅的上流人士对他很是愤恨,以至类如元帅之流要拜见他不得不求救他的学生。他对牛津大学授予他的博士称号视若粪土,根本不屑一顾。他在都柏林看到广告上写着他是亨德尔博士,大为光火,要求人立刻在节目单上改正为“亨德尔先生。”

在我想象中,生活中的巴赫一直躬着腰,而只有在音乐中才得以舒展腰身,而亨德尔却无论在生活还是音乐之中始终是昂着头。巴赫是天上的一簇星光,亨德尔则是电闪雷鸣。巴赫是河下游温顺的小羊,而亨德尔则是站在河上游雄风正起的老狼。

在音乐之中和在音乐之外,巴赫和亨德尔是这样的不同。我想和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和性格有关。巴赫虽然有其固执的一面,但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平和的人,易于满足,谦虚质朴。一想到自己要养活二十个孩子这样庞大的家,他就什么脾气也没有了。亨德尔却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独身一人,只在音乐中徜徉。他是一个有名脾气暴躁的人,所有一切的感情都会毫无保留地宣泄在脸上和他那一身多余的肥肉上面。有人说他是一个饕餮,是一名暴君。罗曼·罗兰这样形容过他:“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投入得忘了周围的环境。他有边思考边大声唠叨的习惯,所以谁都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创作时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涕泪交加。”想到这一点,看他暴怒的时候甚至要把一位拒绝演唱他的曲子的歌手扔到窗外,也就不会感到奇怪。

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无不打上自己性格的烙印。如果他们不是音乐家,而是去当政,亨德尔不是英雄就是暴君,而巴赫则是温和的良相。作为音乐家,巴赫如同他的德文名字的中文含义一样,的确是条潺潺的小溪;亨德尔则是大海,时而平静,时而汹涌澎湃。

在我看来,巴赫是莫扎特的前身,而亨德尔则是贝多芬的拷贝。

有一件这样的事情,我一直很感兴趣。巴赫的家乡在德国中部的格森纳赫,亨德尔的家乡在格森纳赫东北的哈雷,两地相距不足百里。按说,也算是小老乡,他们两人却一辈子始终未能得以相见。个中原因,很值得思考。我一直不明就里,一直在揣测。

据史料记载,亨德尔出国之后曾经三次回故乡过,都是来看望他的老母。巴赫一直对亨德尔很敬重,很希望能够有机会拜望一下他。在亨德尔第一次回国之前的一七一三年和一七一六年,巴赫曾两次专程到哈雷拜访过亨德尔的老母,表示过对亨德尔的敬意和仰慕之情。一七一九年,亨德尔第一次回国,到德累斯顿进行宫廷演出。巴赫请一位大公写信给亨德尔请求相见,但亨德尔没有回信,回哈雷看望母亲去了。巴赫得知,立刻借坐大公的马车,从当时他所居住的科滕飞驰哈雷。科滕距离哈雷只有二十英里,巴赫赶到哈雷,亨德尔却已经返回英国了。

第二次,是十年之后的一七二九年,亨德尔又回到哈雷,不巧,当时巴赫在莱比锡,正得病爬不起床,只好派大儿子拿着他亲笔写的信替他前往哈雷,邀请亨德尔来莱比锡会面。两地相距不远,但是,亨德尔没有来。

第三次,亨德尔再次回到家乡哈雷,巴赫已经不在人世了。

看来,他们实在是没有缘分。

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没能见得成面?他们本来是有机会的。巴赫早就拜访过亨德尔的母亲,并表达过对他的感情,老母亲不会不向他转告,况且第一次还有大公的信件在先,他却连等一等巴赫的工夫都没有?第二次,亨德尔完全可以前往巴赫的住地莱比锡看望一下巴赫,况且巴赫还有病在身,出于礼貌也应该去一趟。即使是时间紧迫实在无法前行,总该写封信让巴赫的儿子带回吧?

也许,这只是出于我这样常人的考虑,艺术家的思维和我们常人不大一样,所以,我们成不了艺术家。我不知道事实上亨德尔到底对巴赫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我看的书有限,只看到的是巴赫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处于对亨德尔的敬仰的态度,而亨德尔总是昂昂乎的,有些傲慢。也许,亨德尔这样对待巴赫,是极其正常的,是完全符合亨德尔的性格的。如果不是这样,倒不是亨德尔了,便和巴赫混为一谈了。客观的讲,以当时的地位和名望,亨德尔显然比巴赫要高上一筹,他走到哪里都被人们所簇拥。而巴赫当时只不过是莱比锡托马斯教堂的一个乐监,音乐家的名分,是巴赫死后我们加上的。

我不想苛求亨德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只是想说,即使身前受到冷遇寂寞的巴赫,亨德尔一时忙于自己的辉煌忘记或忽略地看一看他的光芒,他的光芒还是存在的。真正的光芒是掩盖不住的。从这一点来看,巴赫有其更纯朴真挚的一面,他从来没有因为亨德尔最终没有会见他而有过什么抱怨,或对亨德尔有过什么非议。

这就是巴赫,是虔诚的宗教的巴赫和高傲的世俗的亨德尔的区别。

也许,正是出于此,我更喜爱一些巴赫的音乐。亨德尔的音乐是属于戏剧的,巴赫则属于诗、属于梦,属于心里的话语在他的旋律里化作音符,彼此相会相融。

同类推荐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牛牛

    牛牛

    至今,与爸爸走在一起,我还会紧紧挽着他的手臂,仿佛自己还是个孩子。但其实爸爸已经老了,更多时候,我觉得他才是个孩子,不舒服时要人照顾,嘴馋了要买好吃的哄,不开心了要劝,另外还需要给他点任性的空间。小时候,我骑在爸爸的肩上看世界,拉着爸爸的手走过山山水水。如今,是该让爸爸靠在我肩上歇歇啦。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散文随笔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散文随笔

    本系列图书精选“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分类集结成书。本书为第2册,收录第一届大赛12篇散文作品,包括“生死之恋”、“怀念,属于我们青春的那些事儿”、“美好记忆话情长”、“永远在路上的客家人”、“井”、“老槐树”、“叫一声嬷嬷泪双流”、“盛大的月光”、“打不死的武侠”、“满怀虔诚游祖庭”、“我的名字叫‘留守’”“汪曾祺的故乡情结”等感怀抒情散文。
热门推荐
  • 重生网络大佬

    重生网络大佬

    重生2001年,不走前世路;事业,硬件软件一起搞!爱情不能少!书友群:724735712,欢迎进来吹水扯淡。
  • 佣兵的战争

    佣兵的战争

    武器,总是拿来守护的。武器,总是拿来守护的。武器,总是拿来守护的。
  • 穿越,神医小王妃

    穿越,神医小王妃

    ◇◇大婚前一月她莫名被设计,匆匆把对方迷昏,留下一锭银子就逃之夭夭。☆她是尚书府刚刚寻回的大小姐白千幻,亦是现代的天才鬼手神医,只想过点清净的日子,没事研究点药草,偏偏有些人不想让她如意。继母贪图她御赐的嫁妆,买通杀手暗杀她。继妹嫉妒她的美貌,屡次试图毁她容貌。未婚夫嫌弃她是庶出,大婚之日当众退婚。她摸摸下巴,笑容格外灿烂,最近正好缺几只试毒的白老鼠。眼看日子可以清净了。莫名被设计,逃之夭夭后,第二天上午,满京城贴满了通缉令,寻找心口有心形胎记的女人。白千幻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竟然是京城一煞——项亲王府的纨绔世子爷项元奂。听说这位世子爷行为乖张、无恶不作,且特别小心眼、爱记仇。当项元奂捏着她的手腕危险的笑:“爷我终于找到你了。”白千幻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心想:最近新研究的穿肠剧毒可以试验了。☆项元奂虽不在朝中,但他却能轻易颠覆朝廷。一次手术让白千幻闻名天下,同时招来无数非议。当朝太子身患顽疾,她被召入宫,手术成功,太子却因阴谋命丧黄泉,皇上震怒赐她凌迟处死,他血染皇宫将她接回。他昭告天下:“谁碰我的女人,我就诛谁全家!”☆一个现代鬼手神医,一个纨绔废物王爷,腹黑斗腹黑,斗的是谁更技高一筹。水晶新浪微博名:雪色水晶-HX,欢迎来互粉调戏……↓↓↓↓下面有“加入书架”的字样,点击收藏本书,以后可以直接在红袖藏书架看到最新更新提示。
  • 殊途情殇

    殊途情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一生桀骜,却为你搁浅、为情徜徉!…”一生倾情,却终演绎一场缘起缘灭……向来情深,奈何缘浅,自古多情,唯愿相忘于江湖!、、、
  • 平濠记

    平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似清风,触及我心

    你似清风,触及我心

    你似清风,触及我心你掠过耳畔的指尖,透着些许凉意。被你撩动的发丝,留着你身上淡淡的薄荷味。﹉你似四月的风,无意之间闯入了我的心。——顾凉年有生之年,能与你幸识,成为你的妻子,足矣。——许安安你笑的样子,你哭的样子,你喜欢我的样子,都是我我喜欢的样子。——许之深你总是会给我带来许多惊喜,而你是上天赐予我最大的惊喜。——宋缃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 不曾遗忘的你

    不曾遗忘的你

    韩依依是校园里的一朵花,她打着大学期间不恋爱的旗子。可是追求者是前赴后续,左斌就是众多追求的其中的一个。韩依依面对左斌的热情,拒绝了一次又一次。刘玫丽是韩依依最好的同学最好的朋友,她把自已最好的男性朋友陈南介绍给了韩依依,她打底的希望她们能走到一起,可是韩依依对陈南一直不来电。左斌和王小雅从高中时,就是同学,王小雅很早便喜欢上了左斌,她为了左斌,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当王小雅向左斌表白,遭到了左斌的拒绝。而左斌的舍友魏谨却对王小雅情有独钟。韩依依妈妈生病住院,方宇帮她一次又一次,方宇对她的好,她用其一生也还不完----------
  • 上清黄书过度仪

    上清黄书过度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谁“偷”走了老师的健康

    谁“偷”走了老师的健康

    本书针对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常见的健康问题,详细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合理的保健方案,具体涉及健康卫生知识、运动保健、心理保健、饮食保健等方面,按二十四节气分章节娓娓道出实用的养生注意事项,以改善教师的生活方式,使教师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种疾病、促进健康。
  • 反穿地球之我要活

    反穿地球之我要活

    吴子浩从未来世界反穿地球,一醒来就面临谋杀,生命力弱,随时可能死亡的窘境,还有遭受背叛的婚姻,被人谋算的人生。要活,就要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