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之道1
投其所好,达成自己的目的
清朝的大太监李莲英,早年的时候是一个泼皮无赖,后来自阉入宫。宫中太监不计其数,为什么李莲英会跻身于权贵之中呢?他靠的就是投其所好——慈禧太后爱美而练就的梳头的技术。
李莲英是一个出身贫寒、自幼丧父的苦命人,经同乡太监沈玉兰介绍进宫当了太监。李莲英在进宫的时候,已经超过了16岁,并且长得粗丑不堪。按理来说,他是不可能接近慈禧太后的,但他是一个善于钻营的人。西太后最喜欢梳一些流行的发式,那些梳发的太监没有一个让太后满意。西太后又怕头发落,太监每梳掉一根头发,就要被打一鞭子,为此,为太后梳发的太监天天是垂头丧气。
李莲英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心想: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不声不响的溜出皇宫,往妓院跑,他当然不是去嫖妓,他是向妓女们学习梳头的功夫。妓女们个个是梳头的能手,李莲英嘴甜手巧,又肯送钱,不到一月,他就掌握了这门事关他一生飞黄腾达的手艺。
回来之后,他自告奋勇说要给慈禧太后梳头。梳头的太监总管听说他是梳头高手,如同找到救星一般。李莲英果然不同凡响,第一天当班,他就为西太后梳了一个时髦的妓女发式,赢得了慈禧欢心。不久,李莲英就成了为西太后专门梳头的太监。
李莲英摸准了西太后的心思,梳头的时候,还不时讲些笑话分散其注意力,把梳掉的头发悄悄装进自己的袖子中。他梳的头发既好看,又不掉发,深得慈禧太后喜爱。
就这样,李莲英靠着为太后梳头发而当上了皇宫内务府大总管。由于他很受慈禧的宠爱,那些王公贵族和大臣都争着同他交好。
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在某些适当的时候说出来,也是一种投其所好。把对方的思维脉络摸清,然后再顺着对方的思路来哄骗,也就是投其所想,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有些时候,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让自己从危险的境地中摆脱出来。
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权力后,每天都在做着皇帝梦。
一天,他正在睡觉的时候,有一位侍婢正好端来了参汤,准备供袁世凯醒后进补,谁知的不小心把玉碗打碎了。这位婢女自知大祸临头,吓得脸色苍白。因为这只玉碗是袁世凯在朝鲜王宫获得的宝贝,过去慈禧太后他都不愿用来孝敬,现在被自己打碎了,这下子,一定是死罪难逃了。
正在这个时候,袁世凯醒了,他一看见玉碗被打得粉碎,顿时气得脸色发紫。这时,侍婢已经冷静下来了,心想:反正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于是跪倒哭诉道:“不是小人之过,实在是有下情不敢上达。”袁世凯骂道:“有什么话,快说。”侍婢说:“小人端参汤进来,看见床上躺的不是大总统。”“混账东西!床上不是我,是谁?”袁世凯以为侍婢已经被吓糊涂了。
侍婢接着说:“床上……床上……床上躺着的是一条五爪大金龙!”
袁世凯听她这么一说,还以为自己是真龙转世,这样一来,登上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看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想到这里,他顿时一股喜悦从心中涌起,怒气全消了,还情不自禁地拿出一叠钞票为婢女压惊。
这个婢女把袁世凯想做皇帝的心思看得非常透彻,也正是看了他的心思,所以才顺着他的心思编了一个谎言,致使她的谎言一语中的,在生死存亡关头,不仅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还得了一笔意外的奖赏。
生存之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都有自己的心理需求,或者心里都有值得炫耀的地方。了解了对方的这些情况,在与其打交道时,如果能满足对方的喜好与需求,那么办起事来就会很顺利,有时还能让自己化险为夷。
生存之道2
巧沾别人之光,为己所用
历史上的曹操之所以被称为“奸雄”,是和其高深的谋略分不开的。建安元年,曹操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奉迎天子,就是后来被称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
尽管天子的“令”已经大打折扣,边际效益速减,尽管献帝年纪轻轻,没什么作为,但汉室刘姓四百年,儒家正统观念不变,天子这块招牌仍然管用,他是国家最高的权力象征,谁能掌控皇帝,谁便能以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进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动。
曹操把献帝从破旧不堪的洛阳接出来,迁都于许县,易名许都,改年号为“建安”。献帝任曹操为大将军,统揽朝政。在讲究“正名”的时代,奉戴天子,对于争取民心和招揽人才,具有绝对的相乘效果。很多谋臣武将因此投靠曹操,民心也因此转向了曹操。
翻开历史,古往今来的成功者,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大名鼎鼎,一出山就风光耀眼,一呼百应。他们大多是先隐蔽在某些大人物的后面,借他的面子来笼络各路豪杰,借他的声望来临壮大自己的声势,一旦时机成熟,或者另起炉灶,或者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或者反客为主,把别人吃掉。在做到这一步之前,先把自己的狐狸尾巴藏起来,拉一面大旗做虎皮。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征西伐,很是威风。开口“吾今奉诏讨汝”!闭口“孤近承帝命,奉诏伐罪”,在军阀混战中大大占了道义上的便宜。
有的奸诈之人会巧沾别人之光而为己所用,但这并非借光本身的错误。只要动机纯正,借助各种外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办事效果,是被社会承认的方式之一。我们不可妄加指责。当然,如果是为了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或是为了做违法乱纪之事,就另当别论了。
清政府的官场中历来靠后台,走后门,求人写推荐信。军机大臣左宗棠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他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左宗棠有个知己好友的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他见别人都有大官写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来找左宗棠。左宗棠见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一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顿时就变了脸,几句话就将黄兰阶打发走了。
黄兰阶又气又恨,离开左相府,就闲逛到琉璃厂看书散心。然而,他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店主写柄扇子,落了款,得意洋洋地摇回福州。
这天是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带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大帅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我这柄扇子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吃了一惊,心想:我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任命他实缺,不想他却有这么个大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他若恨我,只消在皇上面前说个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总督要过黄兰阶的扇子仔细察看,确系左宗棠笔迹,一点不差。他将扇子还与黄兰阶,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第二天就给黄兰阶挂牌任了知县。黄兰创不几年就升到四品道台。
总督有一次进京,见了左宗棠,讨好地说:“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才嘛!”
生存之道
在人际交往中,巧沾别人之光,为己所用,或巧借他人名望,往自己脸上贴金,抬高自己的身价,的确是一条生存妙计。当然,如果是为了达到阴险的目的,则是小人的行径,是我们应该坚决予以抵制的。
生存之道3
借上司之势,排挤走竞争对手
清道光年间,军机大臣曹振镛当政之时,对政敌的打击往往不动声色,却“言到敌败”,非常奏效。他对刚刚担任军机大臣的蒋攸恬很讨厌,两人面和心不和,曹振镛知道蒋攸恬刚由直隶总督任上调上来,属于道光帝想要的那一类人,时间久了,一旦得到皇帝的重用,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势,就想找机会把他排挤走。一次,琦善因处理鸦片战争后与英国殖民者的“洋务”不当,被革去两江总督一职。一天,道光帝问曹振镛道:“两江地处南海边陲,与洋人对峙,交往很大,职位非常重要,朕想派一个资深望重、外历封疆的能员去担任此职,你看谁合适呢?”
太好了!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把姓蒋的赶出军机处?不过,曹振镛心想:如果由自己提出来,难免会授人以排挤同僚的口柄,弄不好还会此起道光帝的怀疑,所以他不直接提出由蒋攸恬调任两江,而提正被白莲教叛乱搞得焦头烂额、肯定不能调任的川陕总督那彦成。曹假装很认真地对道光帝说:“臣以为川陕总督那彦成资历最深,可以调任两江。”
果然,这个建议立马遭到道光帝的否决,“川陕一逞,正发生民乱,那彦成不能调动。”说着又看了看曹振镛,当时军机要员全都在场,蒋攸恬亦在身旁,但是曹振镛就是不再说话。
道光帝见曹振镛不说话,但环视四周,看到了蒋攸恬,马上说:“你就是前朝的封疆大吏,去任两江总督正合适。”万岁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此事就这样决定了。实际上蒋攸恬由军机大臣调任两江总督,无论从权力还是权位上,都有下放的嫌疑。所以,蒋攸恬出来后对人感慨地说:“曹公的智巧,真可怕呀!他把自己的意思含而不露,却让陛下说出来,就无可更改了。这样的排挤,真是高明至极啊!”
云贵总督阮文达也是为曹振镛所厌恶。
一次,道光帝想起了阮文达,就对曹振镛说:“阮文达已任总督30年了。刚到壮年就官居二品,怎么升迁得这样快呢?”
曹振镛赞扬道:“阮文达学问优秀。”
“何以见得呢?”道光皇帝问道。
于是,曹振镛又玩起了他最擅长的“软刀子”,满脸堆笑地对道光帝说道:“他现在任云贵总督,每天与宾客谈文刻书呢!”
曹振镛深知道光帝的好恶和秉性,他非常厌恶封疆大吏不事公务。曹振镛表面上称赞阮文达与文人墨客谈诗论道,实际上却是重重地“参了一本”。果然如此,道光帝听后,好半天沉默不语。不久,阮文达被召回京城,安排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此后再也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
宋真宗时的王钦若是有名的奸相,为人阴险奸诈,而又善于逢迎献媚,深得真宗的信任。他常常在真宗面前进谗言,中伤其他正直的人士。而被中伤者却为他的假心假意所蒙蔽,多数不知自己已被他所中伤。
契丹逼近南宋时,王钦若借口局势危急,力劝真宗向江南逃跑,到他的老家去建立小朝廷。寇准以其惊人的胆识和指挥若定的雄才,坚决挫败了王钦若的逃跑主义,簇拥真宗亲征,直抵前线。由于王钦若也跟随真宗到了前线,仍旧在真宗面前叨咕这叨咕那,事事掣肘寇准,干扰他抗击契丹的军国大计。寇准一直在捕捉机会,想把王钦若这个奸相从真宗身边赶走,以清君侧。
有一天真宗正在为人事安排发愁。他对寇准说:“现在,契丹直逼城下,天雄军被隔绝在敌后,天雄军若有不测,河朔全境便会沦入敌手。你看,该让谁去镇守天雄军呢?”
寇准回答说:“当前这种形势下,没有什么妙计可施。古人说‘智将不如福将’,王钦若仕途顺利,长得白白胖胖,真是福星高照。让这位有名的福将去守天雄军的话,定会吉人天相,可保万无了一失。”
真宗历来重用王钦若,今天难得寇准也这样看重他,心中特别高兴,便欣然同意寇准的意见,命令寇准草拟诏书,通知王钦若上任。当寇准把真宗的旨意传达给王钦若时,王钦若吓得脸色惨白,说不出话来。他原本是个胆小鬼,只会溜须拍马,挑拨离间,哪有深入敌后去固守孤城的本领?此去准是白白送死。
寇准见他可怜兮兮的模样,便对他说:“国家危急,皇上自挂帅出征,你是皇帝一贯倚重的执政大臣,现在正宜体贴皇上心意,为国效力。”并说:“护送你上任的部队已经集合待命,皇上指示免去了上朝告辞的礼节,让你马上出发,不可耽误军机。”说罢,举杯为王钦若饯行,祝他早日奏凯归来。
王钦若没法,只得硬着头皮到天雄军去上任。他来到驻地一看,四野全是契丹兵,王钦若哪有退敌良谋?只好堵死城门,固守待毙。寇赶走了王钦若,上下齐心,一致对敌,迫使契丹退兵求和,解除了宋朝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危机。天雄也因契丹撤军而得以解围。
生存之道
有一种处世高手,他们在与竞争对手(主要是同事)相斗时,绝不说对方一句坏话,当面不说,背后也不说,不只不说坏话,而且还尽说好话。他们往往会在上司面前替对手说好话,旨在诱导上司出力,以排挤走对手。因而,对手在被排挤走后也无计可施,甚至还可能被蒙在鼓里。用这种手段对付一些小人,倒是个不错的方法。
生存之道4
一头讨好,多头得利
会说话办事之人,往往能讨好一头,多头得利。这需要巧舌如簧,还需要有环环相扣、把握全局的能力。张仪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战国时期的张仪把一套“纵横术”学到手之后,就带了几个人到楚国去求取富贵。但是,到了楚国却找不着门路,因此便潦倒起来,和他一起去的人怨气冲天地嚷着要回家去。张仪就对他们说:“你们再挨几天,不是我夸口,只要我能见楚王,就一定让大家吃喝不尽。要不然话,你们就把我的门牙敲掉。”
终于,通过各种关系,张仪见到了楚王。然而,楚王非常看不起他。张仪就说:“我到这里相当久了,大王还不给我一点事做。如果大王真的不想用的话,请准我离开这里,去晋国那边碰碰运气!”
楚王巴不得他快点离开,于是便一口答应了。
“当然,不管那边有没有机会,我还是要回来一次的。”张仪说,“但请问大王,需要从晋国带些什么?譬如那边的土特产,如果您喜欢我顺便可以带回来!”
楚王轻视地扫了张仪一眼,淡淡地说:“金银珠宝,本国多的是,对于晋国的东西,寡人没什么可稀罕的。”
“大王就不喜欢那边的美女吗?”张仪提高声音说道。这句话像电流一样激穿了楚王的身体,楚王连忙问:“什么?你说的是什么?”
“我说的是晋国的美女。”张仪假装正经地说,还做起手势向楚王解释,“晋国的女人,哪一个不似仙女一样?粉红的脸儿,雪白的肌肤,头发黑的发亮,走起路来如风吹杨柳。说话娇娇滴滴,简直比银铃还清脆……”张仪舞动起三寸不烂之舌描述着晋国美女的姿色。
这一席话引得楚王的眼珠一直跟着张仪的手势转,连嘴巴也合不拢来,说:“对对对!本国是一个荒僻地区,还从来没有见过晋国的那些娇娃,你不说我倒还没有想起来,那你就给我去办,多带些这样名贵的土产回来吧!”
“不过,大王……”还没等张仪说完,楚王立即就明白了张仪的意思,“不用说了,货款是需要的。”楚王马上给了张仪很多钱,让他从速去办。
张仪又把这消息故意传开,直传到南后和郑袖这两个楚王的爱姬的耳朵里。听了这个消息,两人非常恐慌,连忙派人去向张仪疏通,告诉他说:“我们听说张先生奉楚王之命到晋国去买土特产,特地送上盘缠,给先生做路费!”张仪假装心领神会,借机又大大地捞了一把。
要向楚王辞行的时候,张仪装出依依不舍的样子,说:“我这一次到晋国去,路途遥远,不知哪一天可以回来,请大王赐我几杯酒,给我壮壮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