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700000004

第4章 上篇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1)

上篇:异峰突起,细数儒学大师

司马迁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就在于他开创了影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儒学。儒学破土而出之后,千年之中又为很多圣贤所培育,一直走到今天。

第一章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1)

海纳百川,有“仁”为大

“仁是一种柔嫩笃厚之情,是一种很真挚敦厚充实的样子,是我们所固有的生命发出来的。”

一部《论语》,质朴无华,几无修饰,因为是对孔老夫子日常之中言谈的随录,故其中的一言一行都是他真心的自然流露。孔子往往是不假思索,未经雕饰便脱口而出,真率而不做作。但通篇读下来,有时不免困惑,明明是同一个词,为何解释如此不同?如果要问《论语》在说什么,一言以蔽之,便是“仁”。但是对“仁”这个概念,孔子对学生给出的答案却千姿百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本着认真严肃的态度。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这样的人称得上是“仁”)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里,仁是指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恭敬认真,对人真诚。)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因为做起来很难,所以要警惕言过其实。)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

解释如此之多,那么仁究竟为何物?想从中找到确定的概念以应对考试的人必然会失望。毕竟《论语》不是一本呆板的教科书,孔子也不是喜欢让学生死背概念的老夫子,他所做的往往是四两拨千斤,在三言两语之中给你一些暗示让你自己去领悟,这是一种类似于苏格拉底式的通过思辨来交流的授课。在和孔子的对话中便能发觉仁的内涵非常之广阔,因为他已经把各种美德都纳入了这个范畴里。行为处事恭敬有礼、与人为善、忠实厚道、孝敬父母等等都是仁。仁是一切美德之源,换言之,人身上所体现的每一种美德都是仁的化身。

仁其实并不复杂,它就是人之本心,是一种柔嫩而敏感的情感,比如见到花开会欣喜,听闻流水会动心,灵思一动,便是仁。梁漱溟先生说,仁是一种柔嫩笃厚之情,是一种很真挚敦厚充实的样子,是我们所固有的生命发出来的。这种天真纯然是不自觉地从我们身上自然地流露出来的,而我们又不自觉地跟着它的指引去做,唯有这样才能心安。这样的人知道如何在生活中以仁爱之心去待人接物,孔子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一次,一位名叫冕的大乐师来看孔子。古代的乐师,多半双目失明,所以孔子亲自出来接他。孔子小心地扶着他,快要上台阶时,告诉他这里是台阶了。到了席位时,孔子又说这里是席位了,请坐吧。等大家坐下来,孔子就对他说某先生在你左边,某先生在你对面,把同席的人一一详细地告诉他。

等师冕走了,学生子张就问,老师,你待他的规矩这样多,处处都要讲一声,待乐师之道,就要这样吗?孔子说,当然要这样,我们不但是对他的官位要如此;对这样眼睛看不见的人,在我们做人做事的态度上,都应该这样接待他。

仁者都是听从内心的指引去处事,不需要旁人提出要求,就如同见下雨了便要撑伞一样自然。孔子能够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正是源于他的仁爱之心,懂得急人之需。在他看来,有仁心之人都应如此,自然地也就痛恨那些不仁之举。

宰我说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太久了。孔子说:“你在这段时间里如果锦衣玉食,能安心吗?”宰我说:“能”。“既然心安你就去做吧。君子在丧期里,看到美食没有胃口,听到音乐也不快乐,住在豪宅里心里也不安心,因此不会这么做。现在你能做到安心就做去吧。”宰我离开后,孔子说:“他真是没有仁爱之心啊,出生后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他也应该守孝三年来回报父母之爱呀。”

孔子认为君子不可能在父母丧期之内心安心地享受舒适的生活,这才是人之常情,仁之表现。而宰我不仁就是因为他的感情很冷硬,没有尽为人之子的礼仪却还能安之若素,这是孔子所看不惯的。因为守孝是一种对父母敬爱的表现,如果连对父母这点心意都没有,怎么还能算得上是“仁”呢?

孝悌是最基本的仁,因为人人亲其亲,才能对旁人也怀有爱,才能心怀善意去对待身边的万事万物,在点滴之间折射出仁的光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用细网捕鱼,不去射杀还巢的鸟,扶目盲者上台阶,这不过是琐屑微小之事,然而泰山不让寸土方能成其大,事无巨细都能本着仁爱之心去做,此方能谓之大仁。

弦外听儒音:

有教无类: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孔子则认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贫穷、地域等的区分,因此创办私学,成为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据考证,孔子曾经为《诗经》正过乐。

君子不器,左右逢源

“生命是体的根本,仁是真正生命,是活气。”

《论语》中总是提到两种对立的人,一是君子,一是小人。孔子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人们天生便有的东西,是梁漱溟先生所说的生命之理,即“仁”;而文则是后天的修养,需要“每日三省吾身”,方能用恰当的言行将“仁”表现出来,合乎中庸之道;稍有偏差,即是“违仁”。可见要达到文质彬彬境界之困难,孔子也承认说自己在七十岁时方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要达到这一境界,孔子特别强调了一点:君子不器。

什么叫做器?朱子将之解释为:“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就是说用途一定而不能通用的东西称为器。器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僵化,这与“仁”也是相对立的。梁漱溟先生说,仁是真正生命,是活气,它的气息是一种朝气,是新鲜的。而器却是“暮气颓唐,是腐旧的”。不器就要求人们将生命的流动灌注于生活,让生活富有生机。

器皿往往容量一定、极易填满,而且已经定型、难以改变,并且不能改做他用。与之相对,君子则应当做到“不器”: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而不是像器具那样过满则溢;要学会灵活处事,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锁,自己不可能用同一把钥匙去打开所有的锁;真正的君子还应该是通才,精而不专,不限于一两种技艺,别像程咬金的三板斧那样,舞弄几下就没了。多少英雄叹自己无用武之地,君子则应该博众家之长,把自己历练成于国于家的有用之材,而不是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窄的小空间里。

“不器”的第一重义是胸怀。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一种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待世事的情怀,一种极目楚天舒的境界。

谢原生活在唐朝,他精通词赋,善作歌词,所作的歌词在民间流传甚广。

有一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谢原到张穆王家做客,张穆王亲自盛宴款待他。饮酒畅谈之余,张穆王让自己的小妾谈氏在帘子后面弹唱助兴,动听的歌声徐徐传来,谢原仔细一听,歌词是如此熟悉,谈氏唱的正是自己所作的一首竹枝词。张穆王见谢原听得十分出神,干脆叫谈氏出来拜见。谈氏长得貌美非凡,袅娜娉婷,她把谢原所作的歌词都唱了一遍。

谢原十分高兴,犹遇知音,对谈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站起来说:“承蒙夫人的厚爱,在下感激不尽,只不过夫人所唱的是在下的粗浅之作。我应该重作几首好词,以备府上之需。”次日,谢原即奉上新词八首,谈氏把它们一一谱曲弹唱,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这样一来,谢原和谈氏日久生情,终于有一天,谢原忍不住向谈氏表白了。谈氏虽然心里欢喜,但自知是张穆王的小妾,身不由己。

于是,谢原亲自去拜见张穆王,请求张穆王成全。

在去见张穆王之前,谢原已有心理准备去承受他的怒气。但张穆王听说后却哈哈大笑起来,说:“其实我早有此意。虽然我也喜欢她,但你们两个是天生的一对。一个作词,一个谱曲,一个吹拉,一个弹唱,你说,这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吗?我怎能不成人之美呢?”

谢原没有想到张穆王如此大度。为报答张穆王,谢原把此事做成词,谈氏把它谱成曲,四处传唱。张穆王成人之美的美名马上传播开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来投靠他。

君子的雍容大观在张穆王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孔子若知此事,当说:君子成人之美,此张穆王之谓也。把美好的事情作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能够在此得到乐趣,而不去计较自己的得失,这才是君子之风。而在待人接物上,君子更懂得变化之道,能够随即应变,随物赋形。孔子并不是迂腐的老夫子,他眼中的君子不是呆板僵化的,而是懂得智慧的价值之人。

徐文远是隋朝的国子博士。隋朝末年,洛阳一带发生了饥荒,徐文远只好外出打柴维持生计,凑巧碰上李密,于是被李密请进了自己的军队。李密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请徐文远坐在上座,自己则率领手下兵士向他参拜行礼,请求他为自己效力。

徐文远对李密说:“如果将军你决心效仿伊尹、霍光,在危险之际辅佐皇室,那我虽然年迈,仍然希望能为你尽心尽力。但如果你要学王莽、董卓,在皇室遭遇危难的时刻,趁机篡位夺权,那我这个年迈体衰之人就不能帮你什么了。”

李密答谢说:“我敬听您的教诲。”

后来,李密战败,徐文远归属了王世充。王世充也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见到徐文远十分高兴,赐给他锦衣玉食。徐文远每次见到王世充,总要十分谦恭地对他行礼。有人问他:“听说您对李密十分倨傲,但却对王世充恭敬万分,这是为什么呢?”

徐文远回答说:“李密是个谦谦君子,所以像郦生对待刘邦那样用狂傲的方式对待他,他也能够接受;王世充却是个阴险小人,即使是老朋友也可能会被他陷害杀死,所以我必须小心谨慎地与他相处。我针对不同的人而采取相应的对策,难道不应该如此吗?”

等到王世充也归顺唐朝后,徐文远又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很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

许文远在和三个人相处中都能保全自己,就在于他洞察世事,懂得用不同的钥匙去开不同的锁。此“君子不器”之第二义。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管理越简单越好2(升级版)

    管理越简单越好2(升级版)

    作为一名管理者,在具体工作中,面对繁冗艰巨的工作任务,你必须学会分清工作的主次:首先把那些无关紧要的放到一边,接着再排除那些对当前没有意义的工作,全部精力集中于重大事务之上。企业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而配置的优化需要企业的组织结构来实现。某些企业的人才并不少,但却受制于复杂的管理结构中。管理层次太多、效率低下的缺点抵消了人才优势。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管理层次过多,管理中心下达的指令必须经过许多层次的接转才能到达生产或业务现场,并且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几率增加,经常出现信息失真现象。这就要求企业在必要的时候,要懂得轻装上阵。
  • 都市之最强杂兵

    都市之最强杂兵

    十年前,他被誉为最废杂兵。可就是顶着最废之名的他,却带出了一支让全世界为之闻风变色的队伍……十年前,他为活命,被逼得背井离乡,远走他国……十年后,他王者归来……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风云再起时。有朝一日龙得水,我叫长江水逆流。有朝一日虎归山,我将血染半边天。——慕云逸
  • 古应国访问记

    古应国访问记

    《古应国访问记》关于古应国,历史文献上只言片语地记载,它是由周武王之子应叔建立的一个诸侯国,至于所处何地,国君是谁,历史有多长,则不得而知。所幸的是,从1986年至2007年的应国墓地考古发掘,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失,破解了应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谜团,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失落小国的真容。500余座墓葬的现身,10000余件文物的出土,使应国墓地的发掘跻身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次维之争1龙族复苏

    次维之争1龙族复苏

    神奇转世,三魂之体,万派之首,争夺上帝,真情流露,学院生活,龙族气息,神圣魂兽,异变魔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剑鸣九州之分裂

    剑鸣九州之分裂

    那是一座江湖,这是一方庙堂。停停走走,走走停停。驻足回首,人已不在
  • 霸道老公之娇妻宠成瘾

    霸道老公之娇妻宠成瘾

    “告诉过你,离那个男人远点,怎么?我伺候的不够好?”她的眼泪,如珍珠一般落在了他是手心里。没想到,他竟然会把她当成一件礼物,送个另一个男人。“既然你觉得把我送给他,会消除你的恨意,那好。”带着眼泪踏进了房间,谁曾想他也不要她。自己就这么脏吗?她的离开让他崩溃,原来,她早已融入他的世界,他的灵魂。满世界的寻找,却没有她的影子。得到江山又有什么用,注定要失去她吗?5年后,当他想拥抱她的时候,一个小鬼出现在他的面前,“爹地,想亲妈咪,先来搞定我。”看着她一脸娇羞。看来,陌生已久的热身运动,今晚要学习学习喽。“让我们在生个女儿吧,让那个小鬼省着没事,就和我抢女人。”
  • 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这是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的手记,作者以第一人称详细介绍了自己到美国留学后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经历和体会,穿插了大量语言交流方面的实例,对美国高中、大学的生活和环境记录很详细,并记录对中外文化差异较真实的体会,此书对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泥塑(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泥塑(阅读中华国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 爱你有3千亿光年

    爱你有3千亿光年

    这一世夏君心重生势要逆天改命,却被孩子的亲生父亲寻上门。他是权倾一世令人闻风丧胆的冷血阎王,砸了可以买下整个地球重金把自己送到了过去,只为了把这个女人弄到手。夏君心一直以为他有人格分裂,直到亲眼看见两个同样高大帅气矜贵卓尔不凡的老公站在她面前。亮明身份的厉三爷:“老婆,我走后,第二只老公半价销售......”厉司阎:“老婆,乖,别哭,余生六十年都给你。”疼她宠她的厉三爷消失了,全世界都说她惨了,要被扫地出门了......可是那个冰冷的从不黏也不爱她男人忽然再次在她面前化成小奶狗,宠她爱她,各种甜蜜喂养。“为什么忽然喜欢我?”“其实很爱你,可能从很久很久那时起。”
  • 保险丽人

    保险丽人

    全书通过描写王为涛、战应、李想想、任霞四位主人公起伏跌宕的爱情故事,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书中十几位普通营销员,历经职场磨炼,成为保险界销售精英的故事,对于保险营销人员来说,可以在阅读中分享成功和快乐,因此这是一部比保险培训教材更值得阅读和参考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