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5500000009

第9章 师恩如父

王邦维(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上午突然接到电话,羡林先生一个小时前在医院逝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一下惊呆了:这真是没想到的事。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是先生98岁的生日。大家都以为,不只是98岁,以先生的身体状况,活到一百岁,估计也没有什么问题,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就走了呢?最近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去医院看望先生,总还在想,7月底或8月初去,一并祝贺先生的生日,也来得及。我总以为还有时间,现在晚了。这是我的错误,一个现在看来不可原谅的错误。

第一次见到先生,是30年前,我那时从四川到北京大学念研究生,先生是我的导师。此前我没有见过先生,实在地讲,当时我的见识很有限,虽然报考时选了先生作导师,对先生的了解并不多。到北大后,跟随先生学习,才知道先生是一位大学者,学问之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从1979到1982年,3年之间,我在先生的指导下,念了硕士研究生。然后留在研究所工作,跟先生在一个研究室。再后来,从1983到1987年,又继续在先生的指导下,念了博士研究生,这中间一直跟先生在一个研究室,一个研究所,一个系。从学习、工作和生活上讲,30年来,先生对我这样一位驽钝的学生的教导、关怀、扶助和奖掖,真是无法计量。现在先生走了,我又到哪里去找这样博识,这样慈悲的老师呢?师恩如父,我无以回报。想到这里,真是悲从中来!

我的思绪有些乱。30年来先生给我的教诲,我跟先生的谈话,还有过去读过的先生的书,先生的文章,还有从80年代到90年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常常都在先生家里,帮先生处理一些事情后,先生让我跟他一块吃饭,那时先生家的老祖还在,那时还有师母,三位长者,都是一样的和善,一样的慈祥。这些往事,一时都想了起来,但不知道该从哪里讲起。一般的话,大家都讲过的话,似乎也不用我再多讲。我只是想说,先生的很多地方,其实没有被人完全理解。例如先生的学问,到底有多少人明白究竟呢?还有,在最近些年的一片辉煌之下,先生的心绪呢?

先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讲的太多,很重要,但我觉得也许还不是最重要。我体会最深的,是先生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民族,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爱我们这些已经不年轻或者还年轻的学生。我想起先生曾经跟我讲他留学的经历,讲他当年怎样从德国回到中国,他在北大的经历,包括文化大革命,中国的过去,中国的今天,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变化,他个人的经历怎么跟国家的命运相联系。他希望的总是,中国怎样能够强大,中国的学术和教育,怎样能够真正进入世界的前列。这些,大概是像先生这样九十多年前一个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由于天分和个人的努力,以及一些机缘而最终成为一位大学的教授,一位学术上的大师,必然会想到的。我的印象,这些年一直住在医院的先生,真正经常挂念的,其实还是这些。先生在最后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所关心的事情,也都还是这些。几个月前,我最后一次去看他,他向我打听的主要还是外面世界学术新的动态,新的发展。本来计划在这个月末去看他,正好告诉他一些新的消息,尤其是他多年来一直关心的西藏梵文贝叶经的研究,我们的几位研究生最近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绩,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先生要是知道这些,一定会很高兴,因为我了解先生,这与他自己几十年来的学术研究工作密切相关。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真让我追悔莫及。

先生走了,先生不会再回来。我中心悲伤。只是突然又想起先生经常提到的陶渊明的一段诗句: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这一段诗,先生说,他一直很喜欢。先生自己,也常常吟咏。如果是这样,先生也许走得是安心的。

(写于2009年7月11日下午)

初见恩师

记忆中仍然清晰地留着17年前第一次见到先生时的印象。那是在秋天,到北大报到后不久,研究所的老师通知我们,季先生要召见我们四位研究生,段晴、任远、老葛和我。在六院的一间办公室里,先生坐在桌子的一端,我们四人分开坐在桌子的两边。先生穿一身蓝色的中山装,当时还并不太显老。先生问了我们些一般的问题,大致是了解我们每人的情况,然后说:“你们先上梵文课,争取把梵文学好。有时间,各方面的书,也可以找来看看。”先生的声音很平和。

我的三位师兄妹当时想了些什么,我不知道,可我当时的感觉是:怎么这么简单?该读什么书,先生为什么不给我们说具体一点呢?我记得,当谈话结束,先生已经走出办公室,我又赶紧跟上去,问先生:先生讲到读书,该读什么书?可是先生仍然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我真有一点儿失望。

不过,我后来就渐渐明白了先生的话,简单却也并不简单。

受业与解惑

先生为人,平易而可亲。先生讲话,话语简单而朴实。17年来,听先生讲课,向先生请教问题,与先生一起作讨论,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先生有时作具体的回答,更多的时候则是启发我们自己去思考。读研究生,要做论文。选什么作论文题目,先生从来就是让我们自己去考虑。一般的情形是,我们自己提出一个选题,先生并不先说行还是不行,只是问我们为什么要选这样的题目,如果真要做,打算怎么做。结果往往是我们的想法被否定。于是我们只得再动脑筋,再提出想法,当然也可能再被否定。在反复的被否定中间,我们终于变得比较地明白起来。最后,题目出来了,论文也出来了。——虽然我们最后写成的学位论文未必真正达到了先生的要求。

先生常给我们提到一位德国教授的话:“学外国语就像学游泳。只是站在游泳池边讲理论,一辈子也学不会游泳。我的方法,是只要有学生到我这里来,我立刻让他下水去。只要他淹不死,游泳就学会了。”

这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学外语如此,学习做研究工作其实也是一样。

学习做研究工作,该怎么样?先生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德国很有名的医学教授,他以严格著称。一次考试,他进了教室,拿出一样东西,放在桌子上,然后向学生发问:“这是什么?”学生看在眼里,觉得桌子上的东西是猪肝,但转念又想:“教授的考试,怎么可能会这样简单呢?”学生不知所措,虽然觉得真像是猪肝,但始终不敢说是猪肝。到了最后,也没能回答教授的问题。这时教授只好宣布:“这是猪肝。”学生此时似乎才明白了一点什么。教授问学生:“你大概已经认出这是猪肝,可是为什么不敢回答呢?看见是什么,就答是什么,这就是科学。事情不就是这样简单吗?”先生说,这位教授要求学生的,其实是要树立和坚持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我后来渐渐更明白多了一些,看见什么,就说什么,实在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但这条原则无论如何不能放弃。

关于做研究工作,先生还讲过一个故事,也是德国教授考学生的事。

一次考试,也是这位教授,问学生一个问题:“你看我这衣服,是什么颜色?”学生有些犹豫。教授穿的是一件很旧,发黑的衣服。学生端详了一阵,回答道:“教授先生,您的衣服,曾经是褐色,但现在已经变成了黑色。”教授听了,大加赞赏,说这位学生回答得准确而全面。原来这位教授平时不注重穿着,他的衣服,已经穿了些年头,旧而且脏,颜色已经变了,显得发黑。

这也许只是故事。但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的体会是,做研究工作,推理要细心,下结论要尽量准确,考虑问题则要全面。先生说,这点道理,说起来卑之无甚高论,但很实在。

十几年来,我前前后后也写过和发表了一些文章,甚至出版过几种所谓的“专著”。如果说其中多少有点可取之处的话,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做这些事时不大敢懈怠,尽量不粗心。先生讲的故事和教导,我是受益者了。

1981年,我作硕士论文,其中一项任务,是对一些古代的刻本作校勘。古刻本中有一种是藏在北京图书馆的《赵城金藏》。这是稀世的文物。研究所的耿老师为我跟北图联系,那边答复,研究生不行,但如果像先生这样的学者要看,那是可以的。可是,先生当时是研究所的所长,又是北大的副校长,还有其他许多兼职,工作极其繁忙,我怎么能劳动先生为我的事一起进城去北图呢?但先生知道了这事,立即说:“那我们找个时间一起去吧。”

于是安排了一天,先生为此专门与我一起去了北图。以下的一切都很顺利。卷子从书库调出来,我立刻开始工作。先生先是站在旁边,看着我作记录。过了一阵,先生拿出早准备好的一摞《罗摩衍那》的清样,读自己的清样。就这样,整整半天的时间,先生一直陪着我,直到我校完录完卷子。

离开北图出来,在汽车里,我谢谢先生。先生只是说:“今天很好,这件事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在具体的事情上,先生给我的是最具体的帮助。

师道与尊师

1989年9月,我要去英国。去之前,我跟先生辞行。那也是一个秋天的下午,下着雨,先生家的房间显得很暗,我的心情不好,先生的心情也很抑郁。我说我要走了,先生有什么要嘱咐的吗?先生说:“别的都没什么,多保重。有机会到国外学习,是好事。国内的事情不知会怎么样,如果好一些了,就回来。中国人,还是为中国做事好一些。”

在国外几年的日子里,我没有忘记先生的话。

1991年,我在德国的哥廷根。一天,我认识的一位从南京来的访问学者告诉我,他的儿子从国内寄给他一分剪报,是先生写的《重返哥廷根》。我赶紧要了来。出国以后,已经好久没有读到过先生新写的文章,而且先生正好写的是哥廷根。这分剪报,在哥廷根的一些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中传阅。我们都被先生深情的文字感动了。

但我对先生在文章里讲到的人和事更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先生的文章里,最动人的,是写他重返哥廷根时,与他分别了35年的恩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和太太相见的那一段。我每天去的研究所,当年就是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在主持。研究所现在的房子,原本是瓦尔德施米特教授私人的住宅,他们夫妻在生前捐献给了研究所。遗憾的是,我到哥廷根时,已经没有机会见到他们,他们已先后去世了。不过,在研究所底楼的走廊里,依照德国大学或研究所的规矩,挂着曾经在研究所工作过,又在学术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几位教授的肖像。他们无一不是当时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印度学领域内的第一流的学者。其中年代最近的一位,就是瓦尔德施米特教授。

当年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对先生的诱掖教导之恩,先生耄耋之年依然念念不忘。先生尊师,爱师,不是又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吗?

此后,每当我在研究所,凝视这些学术前辈,包括瓦尔德施米特教授的肖像时,我不禁更加肃然起敬。

传道,受业,解惑。先生敬爱他的老师,我也敬爱先生。

(写于1996年5月2日)

同类推荐
  • 愿你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人

    愿你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人

    我希望你不怨世俗、不惧前行,最终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人。这是22个传奇女人在权谋的天地中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世间女子的爱恋何其相似,她们不再是戴着假面的剧中人,而是与每个人都有共通的人生。本书谈的是名著中光怪陆离的故事,可初衷却是人生俗世的喜怒沧桑。这一类女子或美丽,或智慧,或泼辣,或大气,她们的人生选择和际遇让后世赞叹又唏嘘。原来生活的不如意不是我们背叛初衷的理由,透过她们的人性姿态,我们会懂得在与我们相同的人生际遇里,她们更懂得努力和坚忍的意义。
  • 对自我的采访

    对自我的采访

    我采访过许多人,今晚,我要采访自己,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茫然了,访问者却找不到被访者。我在何处?我不知道,我开始寻找,我所能找到的我,其实只是一些自我的影子,一些回音,或者只是一些印痕而已。我的身体,灵魂,心灵都被严严实实的包裹着,别人无法进入,即使我自己也无法进入。我找不到我自己。一次,我走在街上,从一个熟人的身上忽然看到了我,我急忙前去辨认,原来只是一个虚幻。我到未来去寻找,在那片陌生的土地里,根本就没有我;而过去呢?过去已经不存在,刻在时间中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辩认。
  • 柴门

    柴门

    本书为散文集。本书以一个酒泉人写酒泉事,有大西北的苍凉往事,如哭灵、打柴、闹社火,也有北方独具一格的乡趣,如抢媳妇、乡骂、酒令,自然也有中国文化侵染下各地均有的农家人、农家事,如二月踏青、端午划船等。作者笔法苍劲,将大半生对故乡的复杂情感诉诸文字,从一个酒泉本土作家的视角展现了酒泉的乡间往事。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以抒情为主,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故乡失落的鸟

    故乡失落的鸟

    文中以36种常见的鸟类远去和消失,以伤感的笔调和消失描述环境恶化和破坏带来的后果,用诗化的语言描写在工业社会里鸟类的生存状况。
热门推荐
  • 行走诸天的猴子

    行走诸天的猴子

    这天遮了我的眼,让我看不到前路。这地葬了我的心,让我去不了想去的地方。这漫天神佛高高在上,辣了我的眼睛。这诸天万界极尽繁华,迷了我的心。所以我要斩破这天,踏碎这地。屠尽满天神佛,逍遥诸天万界。
  • 黑色豪门:错惹冷情首席

    黑色豪门:错惹冷情首席

    那夜意外,她夫亡子散,身伤心死,被婆婆逐出家门!孰不知,三年后,“死去”的丈夫神秘重生,亲手毁她名销她户。而她华丽归来,欲二入豪门高调夺子!岂料物是人非,他宣布订婚,她也觅人另嫁……一场意外聚会,盯着“亡妻”妖娆转身,携着别的男人,带着他的儿子优雅的消失,他的眼里不禁再次燃起熊熊火焰……
  • 新增才子九云记

    新增才子九云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人制造之风云再起

    美人制造之风云再起

    画皮师的换脸之术,换的到底是一张脸还是一颗人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开两面生,人在佛魔间。一场场换脸旅程,多少爱恨刻骨纠缠。引出多少场唏嘘往事。
  • 沈君眉

    沈君眉

    我很傻,可傻人总有傻福嘛!要不现在怎么会流行包子脸,也成了可爱的代表呢......咳咳(小小自恋一下,毕竟像我这么可爱的人已经不多了)哈哈哈.....然后像我那么可爱的人就架空穿越了,然后既来之则安之就开始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8年这段感情来的轰轰烈烈,未死在沙场上,未死在蛊毒下,未死在流言里,最后却死在了那2年的安详乐世中。10年,我用一生换他安好,重生这一回,只为亲口对他说一句话……佛说若无相欠,怎会相恋,可我宁愿我们未曾相见便无相欠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本书全面指导家长如何与男孩顺利高效地沟通,如何疏导男孩的极端负面情绪,如何做好男孩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向导,如何培养男孩具备杰出男子汉的品质等。
  • 世界修改指南

    世界修改指南

    平行世界,是一个使用修改器修改世界参数的故事。成为裁决者,创造一本决定生死的笔记本,制裁罪有应得之人?还是更改秩序,成为新世界的魔法师?再或者把现实变成网络游戏一般,享受开挂的快感?嘿,哥们买挂吗?当一个可以修改世界的外挂摆在你面前,就有了无限的可能。如果是你,又会用它来做什么呢?或许在三次元开修改器,是哪里搞错了吧。
  • 极品大盗圣

    极品大盗圣

    一幅美人画卷,谁知却藏了个狐狸精!“你个该死的小妖精!”透视,隐身……一个个狂拽炫酷叼炸天的技能相继开启,让盗门传人凌筱寒从此走上了一条备受煎熬的桃运之路,走上了一条逆天的盗圣之路!书友群:84176194,欢迎大家进入!
  • 这个王爷捡到一只熊猫

    这个王爷捡到一只熊猫

    别人穿越不是娘娘就是妃子,夏薇薇倒好,居然穿成为了一只身高不足半米的熊猫!每日功课就是抱着冰块王爷的大腿打滚卖萌扮猫叫,最悲催的是每晚还要做他的抱枕……她还是正宗清白的黄花大闺女好不?!幸好系统能量在手,小白莲欺我?蚊子军团给我上!太后想对付我的冰块王爷?老鼠军队给我咬她!主神能量升级爆棚,熊猫也能抱得美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