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5600000004

第4章 音乐与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则单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增强审美能力的活动,也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通常是由演奏(唱)者和听众共同参与的,以音乐手段(唱、听、奏)作为媒介,通过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艺术形象来感染人的活动。由此可见,虽然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音乐是一门艺术,二者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它们都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和健康。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强调的教育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强调人的道德素质、文化知识、审美能力与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并进,和谐发展。为此,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实质就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进一步体现。但素质教育比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更具体、更具有现实性。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形成。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具有相似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两者有以下共同点。

首先是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音乐的目的是要通过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人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人们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人们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成为道德美好、情操高尚、心灵纯洁的人。这说明音乐艺术无论是培养人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感受和鉴赏音乐美、表现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还是通过音乐艺术渗透思想教育、启智健体,其最终目的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育人”,培养全面发展、完善完美的人。

其次是结构要素的共同性。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本身包含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种成分,这体现了它与素质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同步、合作、互补的关系。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构要素具有的共同性,是音乐能够发挥素质教育作用的纽带和桥梁的原因。

最后就是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就每一单项的教育形式而言,音乐教育不如德、智、体、美中的任何一种教育;就内容的明确、准确、方法的恰当,以及效果的直接而言,音乐教育较之确实逊色,但音乐教育的长处又是任何一个单项教育形式所不如的。音乐教育内容含量广泛,涉及古今中外许多内容,能综合所有教育形式所涉及的内容;又以听觉意象诉诸情感,潜移默化,感染力极强,并总是指向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涉及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目标的实现,对于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都具有明显的作用。

第一节 以美引善——音乐与德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也就是说,德育的过程是将一定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和观念意识,内化于受教育者。它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自觉服从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使他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音乐是一种艺术,它虽然要注重社会道德,依据社会目的而产生,而且本身可以包含一定的思想、道德、政治内容,但对真、善、美的探究和追求永远是艺术本身的目的,音乐也不例外。所以音乐教育绝不是德育,尤其不是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区别

首先,德育是一种规范教育,它偏重于对善的行为的逻辑判断,注重发展受教育者的意志约束力,使其自觉地运用社会的普遍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德育偏重于培养个性对社会的服从,它努力使受教育者以社会普遍的规范和法则作为自己的需要和准则。在这个过程中,个性的发展要求常常被克制或牺牲,而这种由外向内的约束,必须依靠受教育者的理智和意志才能实现。

音乐则是一种偏重于发展个性的艺术,具有心理解放的特点。它偏重于发展个体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创造力,使个体的感性生命得到表现和升华,从而自发地、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与德育偏重于规范与强制的特点不同,音乐教育具有自由和愉悦的特点。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中,人们往往超越了现实社会的某些限制,从而使个性得到充分的伸展。在音乐活动时人们可以从个性的情感冲动中,获得主体心理冲动的支持,所以个体往往自发地投入到教育过程中去,并乐此不疲。

其次,德育过程经常是一种说教,是一种灌输,它要使学生能判断善恶、美丑、辨别真伪、正误,所以德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说服。尽管德育说服也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但与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相比,终究是相对枯燥的,受教育者也常常是被动的。音乐通过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使他的个性情感得到自由表现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靠个体自己去体验。这种体验是主动和创造性的,也是生动活泼的。

最后,德育偏重培养社会人格,通过磨炼意志力养成人的自觉性和遵从意识。音乐偏于培养个性人格,通过培养敏锐的感受力,发展个性情感,养成人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因此,德育和音乐教育的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侧重:德育偏重于社会现实原则,它帮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环境;而音乐教育则偏重于个性超越原则,在带有理想性的音乐感染下,受教育者会在个性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变革现实,使社会秩序更合乎人道的理想和动力。因此,音乐包含着改造社会的超前的理想性。

二、音乐教育与德育的联系

音乐教育虽然不等于德育,但是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究其原因,首先因为情感是道德行为的源泉。

从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来看,德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简称知、行、意、行)四个因素。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即是知,情,意、行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由知转化为行是根本目的。德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树立道德理想,提高道德认识和评价能力,磨炼道德意志、最终养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等,可见付诸行动的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主体。但是在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中,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会构成矛盾。仅仅是抽象的说教、硬性的灌输并不能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悉心接受,所以还得在理论教育中注入情感的因素。一个真正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不仅能判断善恶、美丑、真伪、正误;而且应该从内心真诚地、自发地甚至是愉悦地去实践道德的善。这就要求道德教育不仅仅是理智上的说服,而且还要有情感的激发和熏染。

对这一点,中国古代和国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是十分重视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越是依靠感情作基础的信念,就越是坚定。”还说:“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也就是说从理智的角度知道应该遵守某种行为规范,远不如以道德行为的追求为自己的幸福而乐在其中更有意义。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人通过情感的唯一道路,把思想行为和个体生命合并为一,把个体生命与宇宙众生合并为一。所以他最强调情感教育,主张通过艺术的陶冶“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这里讲的道德修养,正是道德情感的培养。教育实践表明,个人的道德修养只要建立在良好道德情感的培养基础上,才是比较内在和稳固的。所以,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也是个人对其行为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内部力量。高级的道德情感(如责任感、义务感、理智感、审美感)更是一个人道德倾向性的核心和道德行为的巨大内驱力。

而音乐教育,则有可能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力。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所表达的情感,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都是最直接、最真切、最深刻的。音乐家李斯特在《论柏辽兹与舒曼》中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的血液。”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感情的表现,认为只有感情才是音乐要占为己有的领域。并且说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人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哀伤、痛苦和惆怅,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这是音乐艺术的特质。

这种特质决定了音乐可以通过将人的审美情感内化为道德情感,而作为连接伦理道德结构的渠道和中介,成为付诸行为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条件之一。美妙的音乐,奇妙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那令人心驰神往的音响,是人们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形成美好心灵和纯洁精神的来源。”柏拉图也曾指出,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使他在理智尚未发达的时期,就养成和谐的心灵和恰当的情感态度。“等到他们的理性发达了,他们会发现这些东西和理性是和谐的”。事实上许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政治、伦理倾向的音乐作品,都可以产生直接的、巨大的情感冲击力,渗入伦理心理结构,使人充满道德的激情。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它的每个音符,每个乐句,仿佛都蕴藏着千钧之力,在风雨如磐的黑夜,像出征的号角激励亿万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一往直前。而今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它高昂激越的曲调、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的品格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同前进的深刻思想,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历尽重重艰难险阻,走向繁荣富强!又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诞生已经近七十年了,但今天仍然激起人们对神州大地锦绣河山、对古老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对残暴的侵略者的无比仇恨,进而使亿万人民保卫祖国,捍卫民族尊严,献身于祖国建设的决心更加牢固。可见音乐能把那些抽象、深奥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把蕴含着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的审美情感注入到人的心灵之中,将人的审美情感内化为道德情感,产生巨大的情感冲击力。而这种自然而然产生的审美情感内化为道德情感后,能克服本能欲望和道德行为的矛盾,成为推动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向道德行为转化的直接动力。音乐教育能够克服道德说教的枯燥和抽象的弊病,改变了德育由外而内的输入过程,改变受教育者被动、消极的心态,能够使人在不感到任何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于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地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乃至心灵的陶醉。

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但爱国主义教育要想卓有成效,仅仅依靠理论上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爱国主义的行为才能由内而外自发产生,而音乐就可以起到这一作用。一首《长江之歌》形象地描绘了长江古老的历史和汹涌澎湃、奔腾万里的雄姿,歌曲的旋律跌宕起伏,词曲珠联璧合,相互辉映,既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眷恋之情,又抒发了各民族人民为祖国未来进行拼搏的雄心壮志。无论是欣赏、演唱还是器乐演奏,我们自然都会被那高亢激越的旋律所鼓舞,自然会为那荡气回肠的歌声所唤起的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激情所震撼,自然会产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可见强烈的音乐情感,可以内化为道德情感,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音乐能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中,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培养人的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这一点比理论训条的说教更容易深入人心。而且由音乐自然而然产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一旦在内心巩固下来,就有助于道德教育从道德规范的外部强制要求,转变为意志自由的培养,道德的他律将日益转化为个体的自律。正如德国剧作家和诗人席勒所说:“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出现。”“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通过审美的心境,自然的人已经高尚化,所以,“我们只要给他以重大的推动,就能使审美的人获得理智和高尚的情操”。

三、音乐的育德功能

音乐首先能够健全人格,完善人的道德行为,这一点历代教育家都很重视。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乐记》中谈到:“乐也者,施也。”又说:“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形象德矣。”这说明“乐”有对人们实行教化的作用。“先王”制定“乐”,就是用来作为治理人民的一种方法,用得适当就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于德行的要求了。我国古代荀子在《乐论》中指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他提倡音乐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和变化人的心灵,是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使人耳目鼻口心知体皆有顺正以行其义”。在荀子看来,音乐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人的感官需求,而主要是“感动人之善心而已”。他明确的反对“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的小人欲望,而倡导“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的高尚健康的审美趣味。可见荀子十分强调音乐改善人心、培养德行方面的重要作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浸润心灵,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事物中的丑陋,但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他们,并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美育思想则更为明显:“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孔子看来,“乐”就是造就一个完美的人的最终环节。

真正的音乐家总是要通过其艺术作品来表现他对人、对事、对社会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以达到追求真、善、美的目的。当人们聆听到这样的音乐时,自然会为其中的真情所感动,从而去不畏邪恶,追求真理,养成真诚待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如人们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其自身潜在的人格力量、信心和意志,往往会被作品中所表现的伟大精神唤醒,主动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尽可能地向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丰富、深邃的感情世界和崇高的思想境界靠拢。

其次音乐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流水》、《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二泉映月》等优秀的中华民族音乐作品,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民族精神的独特气质。让受教育者自幼就接触、熟悉、热爱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使他们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加深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由众多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国,尽管如此,各民族之间是非常团结友好的。那么这种团结除了需要在语言上的沟通以外,音乐在这其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对于一个有相当程度修养的人来说,可以通过一部音乐作品去认识一个民族。《傣家欢庆泼水节》是一首能代表傣族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虽然很多人没到过傣家人生活的区域,但是通过这首曲子,我们可以想象到:傣家欢庆泼水节的场景。这首曲子的引子是用箫来演奏的,曲调缓慢,旋律抒情悠扬,会使我们联想到:清晨所有的傣家人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手里提着大大小小泼水的工具,高兴地赶赴节日的场面。主题出现时与引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声色彩丰富,节奏明快而又激烈,让人联想到泼水节已正式开始,人们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的喜悦气氛之中。紧接着第二个主题又是一个用箫演奏的悠扬的曲调,让人想到了泼水节不仅是一个节日,而且也是一次青年男女互诉情谊的美好时刻。整首曲子活灵活现地向人们展示了傣族人的生活,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傣族是一个团结向上而又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可见音乐是各民族共同的语言,它增进了民族间的了解与友谊。

第三,音乐还能促进人际交流。音乐艺术具有超语言的性质,它以表达与理解的真切与完整,把人类的生存感受经验活生生的传递开去,而真切的感受与完整的经验,不是普通的语言所能传达与交流的。所以,庄子说:“德育而忘言”,陶潜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司空图讲“意在言外”,都指出了语言在表达与交流以及人生经验方面的局限。音乐却超越了这种局限,它可以把人们直觉到的意义和体验到的情感表达出来。正如一位英国美学家所说:“艺术必须被看做是人类掌握的最精确的表达方式。”而且,音乐这种超越了语言界限的艺术,也突破了民族语言之间的隔绝。我们即使不懂意大利文也可以体会普契尼歌剧的深远意蕴;我们即使不懂德语,仍然可以与莫扎特、贝多芬和瓦格纳的音乐产生心灵的共鸣。因此,音乐可以成为人类彼此交流的普遍和有效的手段。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际的手段之一。艺术的主要吸引力和性能就在于消除个人的离群和孤单之感,就在于使个人和其他的人融合在一起。”每一次合唱,每一次音乐演出,都会使参加者在一个共同分享的情感经验领域中,达到交流与理解;每一次聆听音乐会,每一次音乐歌剧的欣赏,都会使参加者获得一次情感上的共鸣。由于分享共同的情感经验,音乐可以穿透人际隔绝之墙,进入到他人的内心深处,获得一种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对于人类彼此交流与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它对于促进人们的人际交流能力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音乐中,人们可以获得一次真挚深切而又无言的集体心灵的对话。

第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时代的号角,人民的心声,这些音乐作品,通过流畅优美的旋律,明快完整的节奏,真挚朴实的情感,严整洗练的结构,清新质朴的音乐风格,塑造出动人的音乐形象,具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对人们有很深刻的教育作用。一曲《黄河大合唱》,激发了多少人的抗日激情?一支《国际歌》唤起了多少革命者的共产主义精神?革命导师列宁听了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后说:“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是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在想:人类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啊!”他在革命活动中特别爱唱《同志们,勇敢的前进》,他把革命歌曲,看成是人们满怀信心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又如在澳门回归之际,一首《七子之歌》唤起了人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游子回归祖国的牵挂。歌中唱到“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我依然……”。唱起这首歌,我们的民族责任感会油然而生,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当唱到“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澳门特区高高飘扬时,人们会流下激动的热泪。可见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可以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可以增强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尤其是对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更为重要。听一曲《黄河船夫曲》会被其粗犷、雄浑的气质所感染,会联想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强不屈的性格;豪放优美的《三峡情》,宽广激情的《长江之歌》,抒情柔美的《乌苏里船歌》,轻快明朗的《太阳岛上》,情深意切的《我爱你中国》以及歌颂改革开放的抒情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这些优秀歌曲表现了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各民族团结和睦的美好心情和追求真善美的强烈愿望,它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去争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五,音乐还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整体意识与协作关系,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歌咏比赛和业余合唱、合奏等活动,都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展开的。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使人懂得了协作配合的重要性。即使是独唱、独奏,也有与伴奏合作的关系以及与观众情感呼应的关系。每个参加合唱、合奏的人,通过音乐的时间活动,训练节奏的统一,达到声音的和谐,音高的准确,情绪、速度的一致,都需要自觉地维护合唱、合奏中在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这不仅有利于形成具有统一意志和共同情感的团结的集体,而且个体会自觉自愿地接受规范纪律的约束,从而,有利于培养人们遵守纪律、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六,音乐能够培养人的理想的个性和气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气质分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音乐对不同的气质类型的人有不同的影响。如对活泼好动的人,让他多听多唱比较安定庄重的乐曲,可以克服其散漫的特点;对于不好动的人,让他多听多唱比较活泼激昂的乐曲,可以克服其保守的特点;对于容易暴躁激动的人,让他多听多唱温柔和谐的乐曲,可以克服其粗暴的特点;对于过分胆小温顺的,让他多唱多听激烈雄浑的乐曲,可以克服其遇事退缩的弱点。可见音乐可以使人更加平静、沉着、精神专注,对于挑战心绪很有帮助,对于人性格、情趣的形成是有很大影响的。

第二节 以美益智——音乐与智育

音乐教育与智育之间有着种种差异,但前者的智育功能尤其明显。比起育德功能来,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音乐教育与智育的差异和联系

智育是教育者指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育活动。它主要属于理性的教育,包括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开发。音乐是一种感性的教育,旨在培养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音乐情感的表现和升华,二者是不同的。

智育与音乐教育的差异首先表现在目的的不同。智育过程是知识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开发智能。在此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是以概念——逻辑为特征的知识体系,例如公式、定理、概念、定义、法则,以及判断和推理过程等。音乐教育则主要是一个培养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的个性情感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是以音乐情感为特征的音乐作品。虽然音乐中也包含着知识的内容,但它不是主要的,而是服务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个性情感的表现和升华的。因此,音乐直接与人的需要、愿望、冲动、快乐、悲痛、幸福等个体的生命状态相联系,并以个体的情感表现和升华为主要目的。

智育与音乐教育的差异其次表现为过程的不同。我们经常说用知识“武装”头脑,可见知识的学习犹如工具的掌握,它与人的个性生命要求并无直接的关联,所以智育过程往往缺乏受教育者内在的自发性,尽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知识的传授从根本上讲是由外而内的输入。音乐则总是适应着不同个性在不同年龄水平上的情感生活要求,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与个性生命的发展内在联系起来。它不仅是“武装”,同时也直接地满足了个性生命的发展要求。因此,音乐过程是以受教育者的自发性为基础的。

智育与音乐教育的差异最后表现在任务的不同。智育的任务是促进智力的发展。智力是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深刻、正确、完整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智力教育偏重于系统知识的掌握、理性能力的培养,它是通过文字、符号去掌握概念、定理,对受教育者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注重培养其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音乐的任务是要培养人的审美情感,所以永远脱离不了激发美感的感性世界,虽然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也需要知识的帮助,但它在本质上不是由具体表象向抽象逻辑的发展,而是愈来愈深入到具体的感性形象中去。

音乐教育与智育既有上述的本质区别,又有某些内在的联系。在个体心理结构中,审美心理结构和智力心理结构这两个子结构,不是各自封闭的而是彼此双向渗透的,这就使得音乐与智育能够双向互补。音乐艺术通过音乐媒介激发人们的音乐艺术感受,而任何艺术感受的产生都必须以主体的一定智力储备为前提。如果没有楚汉之争这方面的历史知识,不了解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那么就无法理解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中强烈雄壮的和弦,及具有巨大威力的“扫弦”、“绞弦”、“推复”、“拼和弦”和富有表现力的“吟揉”,以及丰富多变的节奏,更无法想象出曲中所尽力展现的古战场上军营如林、旌旗蔽空、战鼓隆隆、铁骑驰骋的壮阔画面,可见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会阻滞艺术的感受。同样要想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也必须对音乐作品所涉及的多方面知识有所了解。要想听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热情》、《暴风雨》,最好去读莎士比亚的名著《暴风雨》。要想细致的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要对中国古老的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音乐艺术关注情感陶冶的同时,不能忽视智育给予音乐的知识、经验的支持。

音乐在开发人类智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更是有目共睹的,古今中外的很多科学家都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是量子物理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著名的钢琴家,演奏风格深沉宁静。他曾说音乐不但有助于他消除疲劳,而且有助于他对量子论的科学思考。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小提琴手,他曾认为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而来的。中国语言学的始祖赵元任先生,著名力学专家钱学森等都酷爱音乐。这正如玻恩所说:“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有文学、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热爱艺术和音乐,他们甚至能够绘画或者演奏乐器……。”他本人会演奏钢琴,可以与管弦乐队一起演奏协奏曲,可见科学家的音乐修养几乎与科学才能一起成长。他们从音乐中陶冶情操、启迪思维、获得力量、迸发灵感,从而创造了辉煌成就。难怪著名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

二、国内外有关音乐益智的理论研究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发展心理学的权威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因此被誉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科学家”。这一理论后来不但轰动了全世界,也成为中国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理论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于西方传统的智能理论和选拔精英的教育实践,也就是我们常说“智育第一”和“应试教育”,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他经过多年发展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人类学的研究,认为人类个体具备八到九种以上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博物学家智能和存在智能。这些智能不但与生俱来,相对独立,而且同等重要、互相关联、相辅相成。其中音乐智能的培育,对于其他智能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过世界范围内的多年的实践以后,加德纳说:“多元智能理论经常被用来强调艺术教育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推论是正确的。因为一些智能如音乐智能,的确与艺术有紧密的关系。智能的大多数,也可用于艺术活动。”由此证明,艺术教育能促进人类智能的发展。

美国的另一位艺术教育学和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的理论也证明了这一点。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基础是感知,而感知能力是任何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创造性思维都不可缺少的;同时艺术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即知觉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又都是一种知觉思维。因此,艺术教育对个体智力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有效地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这就是阿恩海姆所总结的:“艺术作品的巨大优势之一就是,以最小限度的技术训练即足以向学生们提供独立发展自身心智源泉的需要的训练——艺术作品的智力追求,在于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知觉经验的各个方面。”

美国另一心理学家罗斯彻,不久前做了有关音乐学习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实验,也证明了加德纳的推论。19名上音乐课的学前儿童与14名不上音乐课的同班儿童,经过实验被加以比较。8个月后她发现,上音乐课儿童的空间智能有46%的提高,而不上音乐课儿童的空间智能仅有6%的改善。罗斯彻对此的解释是,音乐学习能加强空间推理能力所需的各种脑神经之间的联系,并能建立新的神经桥,进而得出结论:“音乐教学能改善儿童的空间智能,并维持时间很长,甚至永久。”并在1994年8月举行的美国心理学学会第102次年会上,宣布了她的实验研究成果。第二天《今日美国》迅速以《音乐课可开启数学和科学的头脑》为题,对此作了报道并提醒家长们注意:如果每周的音乐课尚未将你的孩子变成一名小伯恩斯坦(美国20世纪伟大指挥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的话,它至少可以点燃一名未来的居里夫人或伽利略的天才之光。

另据1998年6月14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的一篇题为《钢琴课能让我的孩子更聪明吗》的文章介绍,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家戈登·肖博士和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家弗郎西斯·劳舍尔博士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听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接受空间—时间能力测验的成绩,比他们听10分钟消遣性磁带高出8—9分。这一发现被两位博士称为“莫扎特效应”。两位博士还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做了实验:把儿童分成4个组,第一组上键盘音乐课,第二组上计算机课,第三组上声乐课,第四组除了常规课外不上其他课。6个月后进行测验,结果上键盘音乐课的学生在空间—时间能力测试中的成绩,高于其他各组学生,其中比上计算机课的学生要高出34%。他们认为儿童出生后,大脑在不断发育,环境和经验都不断在神经元之间形成神经回路和图形,儿童所处的环境越丰富多彩,其大脑网络就越发达,丰富多彩的音乐能为儿童大脑网络的发达注入活力。

音乐艺术除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智力外,还对智能的开发起平衡作用。脑生理科学认为,人脑的两个半球具有基本的分工,左半球主要负责抽象思维,俗称“数学脑”,右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俗称“艺术脑”。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在对人脑两半球施行“分割术”时发现,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有大约20亿根神经纤维相互联系着,它们每秒钟由一侧向另一侧传递着400亿次冲动。同时,两半球之间又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转移机能”,当一侧半球受损时,它的机能可以转移到另一侧半球去。斯佩里的这一发现表明,两个半球的分工不只具有相对意义,二者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相比之下更为重要。就是说,一个半球的长期兴奋和劳累与另一个半球的长期抑制和闲置,不仅不能获得左右脑的协同使用所产生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反而可能使处于长期兴奋状态的半球因过度兴奋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因过度疲劳而受到损伤;同时也将使长期处于抑制状态的半球趋于迟钝,而无法对另一半球起到缓解的作用。因此科学家指出,由于今天教育严重偏向语言和逻辑的分析,许多学生变得习惯于左脑思维,以至于除了使自己成为“学者”外无事可做,为此,大脑神经科学家们提出进行一场教育中的“右脑革命”。的确,学生长期为语文、数学等“主课”所累,左脑总是处于长期兴奋状态和超负荷运行状态。这一方面会导致左脑的工作效率降低,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则有可能造成对左脑的损伤,最终影响正常的学习与思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右脑革命”者的音乐艺术发挥出了特有的作用,它使学生的右脑兴奋起来,把大脑的兴奋灶暂时由左脑转移到了右脑,使左脑得到足够的休整而不至于受到损伤;它改善了由于左右脑平衡失调造成的右脑所处的长期抑制状态,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高,同时其传导与储存能力也相应地得以提高,使大脑两半球的优势得到充分的配合和发挥,从而也提高了左脑的工作效率。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柴诺夫博士通过研究认为,借助优美的音乐使左脑进入抑制状态得到休息后,人的记忆力是通常状况的2.17—2.5倍。因此,艺术教育的实施,一方面保护了大脑特别是保护了承担着艰巨学习任务的左脑的健康,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提高了大脑的工作效率,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三、音乐的益智功能

音乐的益智功能不但在发展心理学、脑科学理论上,为科学家们所证明,在实践上也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经过总结,音乐教育具备以下益智功能。

(一)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音乐教学中要演唱、演奏、欣赏很多的音乐作品;要学习作家的生平、时代的背景;要接触到许多地区和民族的风俗习惯;要了解各种题材、体裁、风格和形式;要学习演唱、演奏知识及乐理、视唱练耳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所有这一切,除了音乐本身的知识技能外,还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自然常识、风土人情等方面,可以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比如当我们沉浸在音乐艺术世界里,聆听那浩如烟海的中外音乐作品时,我们会突破时间的限制,跨越上下几千年;突破空间的限制,跨过国界,越过千山万水,在全世界“周游”。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使我们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古战场;而《义勇军进行曲》激昂愤慨的歌声,又把我们带入抗日烽火遍地燃烧的年代。又如《伏尔加船夫曲》使我们听到纤夫艰难呼号声,而《黄河船夫曲》又使我仿佛置身于几十个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中。再如《回声》使人感到像站在群峰环抱的山谷中,聆听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起伏飘逸的回声,而《百鸟朝凤》使人就像看到一幅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晨景,百鸟争鸣,凤凰展翅……。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音乐形象,一幅幅楚楚动人的画面,沁人肺腑,入人心脾,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历史和现实。这正是古今中外一切真正懂得音乐的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历来重视音乐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促进感知觉的发展

席勒认为“感知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因为音乐艺术是以发展音乐的听觉感知能力作为发展一切音乐能力的基础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听觉、视觉、触觉等知觉能力是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艺术对发展人的这些知觉能力起到很大作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也最擅长于发展受教者的听觉能力。音乐将高低不同、长短不同、强弱不同、音色不同的音响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不同音响之间的微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对抗,追逐与遇合,跳跃与停顿,飞跃与消逝等变化无穷的交织组合,构成具有自由流畅的旋律、复杂多样的节奏、繁复的和声与转调的万花纷呈的音乐世界。这对于训练培养受教者“分辨音律的耳朵”来说,具有其他任何形式的听觉训练都难以达到的效果。

人在学习音乐时的视谱需要极灵敏的视觉演奏(唱)联动反应,这时的视觉不是盯在乐谱的某一个点上,而是对乐谱的某一个区域的音符、织体及速度、力度符号等整体综合的视觉判断反应。管弦乐总谱的视谱更需要名副其实的一目十行,甚至一目几十行的超强视觉能力,这对人视觉能力的锻炼提高无疑是有益的。

器乐学习对于发展人的触觉的灵敏性、分寸感、适度性有很大的帮助,并能以此来激活大脑神经。以弹钢琴为例,它需要十个手指和人体其他部位的协调配合来完成演奏动作。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手指尖处有人体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弹奏钢琴需要手指以极其敏捷的动作弹出各种急速变化的音调,并要适度地改变触键的力度分寸与方式,以弹奏出音乐应有的音量、音质、音色。十个手指在大脑中有相应的反射区域,十个手指运动越复杂、越协调,就越能在大脑中形成更多的神经联系。人的右手受大脑左半球支配,左手受大脑右半球支配,学习钢琴、各类提琴、二胡、古筝、扬琴都需要左右手并用,使左右脑都得到锻炼,使左右脑产生复杂的神经沟通,从而促进人智力的提高。

音乐是一门节奏性很强的学科,在音乐活动中,学生最易感受到的便是那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乐感。尤其是在敲打乐、摇滚乐中,学生从身体的协调动作、肌肉反映上去感觉、体验节奏,并增强节奏意识,培养节奏感,促进时间知觉的发展。

(三)培养与提高注意力

无论是器乐的演奏还是声乐的演唱,也无论是正式场合的演出还是非正式场合的自由练习,随着对音乐作品着迷的过程,演奏演唱者会自动进入到“目中无人”的境界,这是只有音乐美的体验才能达到的精神境界。这种注意力非常集中的状态是一般其他的训练很难达到的。法国钢琴家埃米尔·绍厄尔曾说过:“音乐学习也许比其他学习更能发展学生的思想集中能力,要弹奏的音符都必须同时认出来并正确地弹奏出来。在音乐演奏时,没有时间给你开小差。”钢琴是多声部音乐,驾驭复杂的音乐织体,更要求大脑注意力十分集中。可见长期学习音乐,有助于养成优秀的注意力品质。

另外用音乐进行“配乐”学习,借助音乐的掩蔽性,可以挡住外来音响对大脑的干扰,阻止大脑内部其他信号的传递,避免分散精力。而听赏有格式的、有规则的、组织结构严密的音乐精品,会产生良好情绪,使身体充满活力,注意力更加集中。

(四)发展和强化记忆力

记忆力是智力原料的储存库,它保存着可以被唤醒的大量文字、符号、表象、情绪、思想。而伴随着情绪、情感的形象记忆,比概念化的记忆要持久得多。在生活中,凡是能令人体验到的生动的具有强烈情感的东西,就容易在记忆里储存下来,并在头脑中不时浮现出来。有时虽未曾自觉或努力去进行记忆,但由于对象引发的强烈的情绪感受,也被留在记忆中而终生不忘。音乐艺术所给予的记忆,恰是这方面的记忆储存。而且记忆为想象和理解提供信息,储存量越大,可供智力选择处理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通过音乐培养和提高记忆形象与情绪的信息储存能力,也是智力开发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音乐活动中,大量的演奏需要背谱,因此指挥家背总谱的能力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音乐中的这种记忆活动,无疑对记忆力的发展和强化具有很大的益处。另外,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瞬间由音符转化为音响,又及时暂忘前一音而投人后一音,使音符连续不断地奏出,这种瞬间记忆对锻炼思维的灵敏性有很大的好处。再有,乐谱由不同特征的符号组成,管弦乐总谱更使人眼花缭乱。处于不断运动的音乐织体,使演奏者必须具备视觉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强化了人的视觉记忆能力。音乐学习中的视唱练耳,则能提高人对音高、音值等因素的敏锐的听觉记忆能力。

目前,保加利亚、美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都在课堂上采用边听音乐、边做游戏,边学外语的方法,称为“舒适和充满乐趣的方法”。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播放音乐,教师在音乐声中读课文并要求学生,不要听他读,只注意听音乐。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全体学生用所学的外语唱歌,做游戏或演戏。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感到每分钟的学习都是享受。有材料表明,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可使学生每天记忆二、三百个单词。有的报告还说,可以用此方法在一百二十学时内学会一种语言,并可在两千个单词的范围内进行交谈。这种教学方法利用了音乐的“负的被动”效应,在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记住了材料。它使学生学习时维持一种心理气氛,表面上处于安宁、休憩、信赖的境界,而实际上达到了内在的学习创造效果。这种无忧无虑自由欢乐的学习方式使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消除了阻碍自由交际的抑制。

(五)激发和培养想象力

人的智力不仅指认识能力,而且指创造力,创造力又包括想象力以及灵感、领悟等方面的能力。想象是科学的翅膀。人类登月、电脑的发明、机器人的使用、仿生设计等,都离不开想象力。列宁也曾指出:“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科学发明和创造离不开想象力。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生病住院期间发现大西洋两边海岸线相似,非洲西和南美洲东犹如一张撕成两半的纸,于是,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这是想象的结果。牛顿因苹果掉落地面,借助类比式的想象力,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凭借想象力将时间与空间两个一般人认为毫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了一起,提出了“相对论”。

音乐艺术以其媒介的特殊功能,成为鼓舞和激发人的想象力的极好教育形式与手段。一般智力教育重在理性,而音乐对智力建构是一种巨大的改善。它通过激发受教者的灵感、顿悟这类与无意识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把受教者带入想象世界之中,使想象丰富和活跃起来,并调动表象储存,重新组合成现实中没有的新的“意象”,从而锻炼和培养想象力,这正是智力开发所不可少的。无论是音乐的创作、表演,还是音乐的欣赏,音乐艺术运作的各个环节无不渗入联想和想象的因素。正如舒曼所说:“音乐家的想象力愈是丰富,对事物的感受力愈灵敏,他的作品也就愈是鼓舞人和吸引人。”音乐艺术就是想象的艺术,也因此起着开启人类想象力之门的作用。

(六)开发创造力

创造力是智力的高层次。当今世界的文明进步和丰富多彩,都是人类伟大创造力的结果。音乐这种无处不在的创造性活动,对人的创造力的发展会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音乐所培植的记忆力、想象力等也正是创造力的基础。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有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前苏联学者A。H。鲁克在《创造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卓越的科学家都有很强的艺术观。爱因斯坦深信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有共同的动机和源泉——对未知事物的憧憬。英国19世纪哲学家斯宾塞也曾说过,音乐唤起了我们不曾梦想过它的存在和不曾明白过它的意义的那些潜伏着的情绪。这种被音乐唤起的情绪所带来的往往正是创造的灵感和对事物的顿悟。在音乐艺术运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创造力在发挥作用:因为一首乐曲的诞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作曲是一度创作。同样,音乐表演也包含着创造性因素,因为只有乐谱而无演奏的音乐是不完全的,一首乐曲要变为活生生的音响,就必须通过演奏家或演唱家的表演活动,所以音乐表演也是在创造音乐,这就是所谓音乐的“二度创造”。那么,音乐欣赏是否也具有创造性呢?答案是肯定的。音乐欣赏者本身究竟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还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呢?当然应是主动参与者。

表面上看,音乐欣赏只不过是用耳朵去听,通过听觉去感知某一对象。但是,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活动,它与一般听觉的认知反应有着本质的不同,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审美的聆听”。人们从这种聆听中所要获得的,并不是对某一外在客体物质属性的认识,而是要借助于这个知觉中的客体,把自己内心的某些感受释放出来。譬如,在某个清静的傍晚,你听到有人在不远处吹响一支竹笛,通过聆听你可以判断出演奏者所在的位置,能够得知这是一首你所熟悉的乐曲,再细心些还可以感觉到乐器质量的好坏及演奏技能的优劣等等,所有这些判断都来自你的听觉。如果你却没有去欣赏,注意力只停留在一般认知反应上,就毫无审美感受可言,只有当你完全进入到由乐音表象所构筑的感性世界中去,沉浸在旋律的一起一伏、节奏的一张一弛之中,用内心无声的歌唱来领会每个乐句的韵味,用想象和情感来包容每一个流动着的音符时,音乐的美才会呈现在你的面前。

可见音乐欣赏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主体指的是实施欣赏活动的人,即音乐的欣赏者。客体指的是被欣赏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作为客体的音乐作品将自身的感性特征呈现给欣赏者,以丰富多变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与此同时,作为主体的欣赏者不断地将自身的情感和想象投放到作品中去,用幻化的意象去充实音乐的内涵。人们常说,音乐中饱含着情感,充满着想象,其实这情感的源头是在听众的心中,这想象的翅膀是在欣赏者的身上。不是音乐在激动,而是音乐使我们激动;不是音乐在幻想,而是我们在幻想。爱的喜悦、恨的愤然、胜利的豪情、失败的悲怆,这些具体的情感在个性、阅历、修养各不相同的欣赏者心中,有着炯然不同的内容,当他们把各自的情感带到对同一作品的欣赏过程中的时候,这个作品实际上已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含义。我们在音乐的幻想中上天入地、望月观潮,这其中的感受只有在我们各自不可重复的心灵中才是真实的,而且也是其他人无法共享的。

在不同的欣赏者心目中,具体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人们可以听到同一首乐曲,但却不会体验到完全相同的感受,每个人都在欣赏中改变着对象,把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客体,变为主体感受的一部分,这就是欣赏者的创造。离开了这种创造,就不会有音乐的欣赏而只有声音的识别;离开了这种创造,音乐作品的内涵与意义就会变得贫乏而空洞;离开了这种创造,人们就不会领略音乐欣赏的乐趣。美国哲学家、音乐教育家雷默认为:“听音乐是创作音乐。”在真正意义上来说,每次听赏都是一部新作品的创造。随着对音乐审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主体创造性是音乐审美实践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所以将音乐欣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可以起到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作用,而这正是我们通过音乐艺术所要达到的非音乐的目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三节 以美健体——音乐与体育

体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人全面发展个性的重要方面,它的主要目的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既包含躯体的健康,又包括心理的健康两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至今被公认为对健康的较为全面而正确的定义。

体育过程包括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技术,但也涉及到心理方面。任何一种运动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活动本身内包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与德育、智育、美育相比,体育偏重于身体方面,它是促进身体发展的重要教育活动,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自古以来,中外的体育活动也主要发挥着强身养生的作用。但是人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对人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种能力的教育总是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涉及到人的整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观,决定了体育不应是单纯的身体教育,而应该是以身体教育为主要途径的人的教育。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说:“体育不是有别于精神的身体教育,它是包括身体在内的人的全面教育。”以自觉地把促进精神的发展作为体育的内在功能,有意识地把身体的发展与精神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体育的发展趋向。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音乐与体育往往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虽然从特征上说,音乐发源于人内在的情感运动,而体育表现为人外在的身体运动,音乐发展人健康的情感能力,而体育锻炼人强健的体魄,但他们都从不同方面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所以,心灵的美化和肉体的健美是内在一致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点。

首先,音乐教育与体育都以活动本身为目的。音乐教育和体育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活力,它本身就是目的。如果说,道德活动和认识活动总以活动的结果为目的的话,那么,音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的目的在于活动过程本身。虽然,音乐教育与体育过程都包含知识、技能、技术以及道德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但这些因素不是根本目的,只是手段,它们都服从于身心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如果说,德育与智育主要是使人掌握生活的手段的话,那么,音乐与体育则既是人掌握生活的手段,又是生活本身。

其次,音乐与体育是人的身心全面投入的活动。体育以身体教育为主,促进着全身心的协调发展;音乐以情感(心理)教育为主,促进着全身心的协调发展。在体育活动中,身体的运动促进着心理方面的发展和提高;在音乐活动中,情感活动带动着生理方面的发展。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想是音乐教育与体育共同的基础,它们都直接体现了以满足人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现代教育宗旨。可见,音乐教育与体育有着众多共同之处,音乐教育对体育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音乐的怡情健身之功

说音乐具有怡情健身之功,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人体听觉功能和整体功能有密切联系。我国中医理论认为,耳与肾、心、肝、胆、脾等内脏器官关系密切,听觉功能的好坏反映着人体“脏腑经络”(宗脉)的顺畅与否、人的健康与否。既然宗脉聚于耳,那么反过来,传入耳中的音响也影响到人体的宗脉。我国清代著名学者戴震说得很明确:“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悦之。”音乐传入人的耳膜,刺激大脑中枢神经,使人的身体分泌各种有益的生化物质,如激素、酶等,有助于身体健康。但音乐对人健身的功效,主要是通过人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体验,调节人们的情绪及情感,促进心理健康而实现的。

美学史上早就有人指出过音乐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和音乐具有情绪的“净化”作用。朱光潜解释说:“‘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和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衡,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在我国古代也不乏关于通过艺术理气、养神,达到内心平衡的说法。明代学者王守仁曾说:“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意志而已,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宣泄的目的是达到“心平气和”,用音乐的某些旋律、节奏治疗人的脾气和情欲,并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真可谓,“一声来耳里,万里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白居易《好听琴》)。清畅恬和的音乐既可解除疾病,又可影响和调节情绪、心情,这是显而易见的。一曲激越雄壮的《军队进行曲》,会使人情绪沸腾、精神振奋;一首优美抒情的《小夜曲》能使人心情舒畅,轻松愉悦。反之,一首悲哀凄凉的《江河水》,会令人悲泪如丝,愁肠寸断。这都是因为音乐的乐音运动形式与人的心理和情感有一种对应关系,从而使我们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百多种活动,如心跳、呼吸、吃饭、走路、跑步等都与音乐节奏、旋律有关。近年来的实验发现,人的脑电波运动,心脏搏动以及身体神经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奏,其固有频率大多在几个赫兹的声频率范围(例如脑频率为7赫兹)。当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内部各器官的振动节奏相一致时,就能使身体发生共振。从生理及心理学意义上说,美妙动听的音乐,其声波振动是极有规律的,并容易引起人体细胞组织与之发生和谐的共振,促进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人的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从而改善和调整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以达到人的心理和情绪的最佳状态。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生气勃勃,精力旺盛的人工作和学习效率高,适应环境能力强,往往也容易健康长寿。我们平日常看到一些歌唱家、钢琴家、指挥家,比从事其他职业的同龄人显得要年轻一些,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点,就是因为他们每天身在艺术之中,音乐之美对他们有一种怡情健身的作用。据统计,世界十名著名指挥家都长寿,德国著名指挥家卡拉扬都79岁了,还在像年轻人一样指挥交响音乐会。美国已故音乐家斯达科夫斯基直到95岁时,还在指挥乐队。法国女钢琴家玛尔格丽特·普勒沃特106岁时,在庆祝波尔多医学院100周年的大会上,即席演奏,多次博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可见,优美的音乐可以避免精神紧张,培养良好的情绪,如愉快、喜悦、幽默、希望等积极的情绪,可以使植物神经活动保持平衡,内分泌腺体分泌适度,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相反,噪音和一些不健康的音乐、疯狂的音响,与人体器官的共振,使人感到不舒服甚至造成致命的损害而死亡。因为那种音乐充满了噪声和快速的发动机式的节奏刺激,随着音乐跳舞的人,像牵线木偶那样痉挛,歇斯底里大发作,于是伴随而来的是听力严重下降、神经衰弱或诱发胃溃疡等疾病,甚至导致吸毒、淫乱、堕落,以至于自杀。另据报载,联邦德国有两位心理学家,曾对三个乐队208人作过有趣的调查,发现以演奏古典乐曲为主的乐队成员,大都是愉快平和的人。而兼奏现代乐曲的成员和专奏现代派音乐的乐队成员,则遭受不同程度的精神痛苦。后两个乐队中有70%以上的人有严重的精神过敏,60%以上的人急躁爱吵,20%以上的人变得消沉并有失眠、头痛、耳痛、腹泻的折磨,少数人有心脏病。可见不同的音乐对于人健康的作用,是不同的。

(二)音乐具有保健治疗的作用

美国的莱歇文博士说过:“音乐和医学过去一直是、将来也仍然是不可分割的。”我国古代对音乐与疾病的关系,也早有研究。《礼记·乐记》中的“宫动脾、商动肺、徵动心、羽动胃”,就已把五音与人体五脏联系起来。现代科学实验证明:良好的情绪,使大脑分泌令人心情愉快的神经化学物质,其物质结构形式非常类似吗啡,因此被称为脑内吗啡。脑内吗啡中最有效力的物质是内啡肽激素。音乐使人产生良好的情绪,使大脑产生多种脑内吗啡,使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使人体内的各种神经系统的功能正常,产生抗疲劳、助消化、降血压、调理神经等作用,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精力充沛,健康舒适。脑内吗啡还能激发大脑潜能、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相处,有利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人朝气蓬勃,充满热情和信心,勇于战胜困难挫折,提高活动效率,促进身心健康。

奥地利著名音乐美学家爱德华·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专门论述到生理学中的“音乐疗法”:“音乐的医疗功能理论基础是由于声波的物理影响,这个物理影响从听觉神经传达到其他神经,通过普遍的振动在有病的机体内唤起良好的反应,听觉神经的纤维与其他神经相连,并且把刺激传达给它们。”音乐能够“像一股没有形态的魔力,向我们全身神经系统激烈进攻”,并且能够“对于过于激动的心情发出一种安静、愉快的影响”。另据资料,给奶牛听音乐则多产奶,给母鸡听音乐则多下蛋,给果树听音乐则多结实。这说明一定的音响和有机体功能有关系。难怪元代名医朱震亨发出了感慨:“乐者,亦为药也。”美妙的音乐,犹如一剂治病的良药,有助于人体的健康。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学者都深知音乐对健康的作用。晋代的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把读书抚琴与亲友闲话,同视为人生的快事。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记述音乐疗疾的体会说:“吾尝有幽忧之疾,而闲居不能治

同类推荐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造形本源

    造形本源

    本文是对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即中国画造形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亦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的范畴及与道所相关范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也是一种带有“哲学”性质的画理研究。本文关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拉动中国画造形本体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于中国画“画道”的真正建立,具有关键性与核心性的价值。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本书通过对当代戏剧种种现象的分析,并结合戏剧史、戏剧理论和外部文化环境的视角,梳理了当代戏剧危机的根源在于交流语境的危机,并进而探讨了交流重建的可能性,试图为戏剧的未来打开思路。从文化继承的角度来讲,本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热门推荐
  • 医术名流列传

    医术名流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一种武器

    十一种武器

    这世上没有最厉害的武器,只有最冷漠残忍的人心。一个剑客的光芒与生命,往往就在他手里握着的剑上。高手过招,没有眼花缭乱的招式,只有一击毙命!
  • 天降三宝:腹黑总裁的落魄娇妻

    天降三宝:腹黑总裁的落魄娇妻

    腹黑Boss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因为一个神秘的借种计划,他的身边会从天而降三个宝贝,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想查明当年的真相,却毫无预兆的爱上了唯一一个敢耍他的女人。当初的落魄千金强势回归,随着往事的层层迷云被拨开,所谓真爱,又向何方?“我想和你做一场交易!”......“我接受!”......“我就是天理,除了我,你碰谁,都是犯罪!”直到最后,韩瑟才知道,曾经她以为的自我逆袭,原来都是在他的宠溺放纵下养成,他给的保护已经铺垫了她整个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马女神捕②:绝命预言(上)

    鬼马女神捕②:绝命预言(上)

    见习女捕快蓝翎上头条了!不过,蓝翎还没来得及享受当“名人”的特权,新的危机接踵而至——神秘窃贼夜美人突袭樱宁学校!蓝翎和姬十四、墨羽、雨霏霏展开调查,发现这家伙在此之前已制造多起盗窃案,且偷的都是奇怪的东西——猪妖的痒痒挠、鸟妖的漱口水、蜈蚣妖的靴子、蛇妖的睡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蓝翎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失手打碎了三界瞩目的预言蛋,被黑色预言击中,相传她将成为第二只灵力失控的圣灵兽,制造第二起“拉布拉多惨案”——那可是妖灵两界不愿提及的黑暗往事!一时间,蓝翎成为妖灵两界的公敌,各路大妖小怪前来樱宁学校堵截她……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凰妃天下:陛下很腹黑

    凰妃天下:陛下很腹黑

    他:什么?朕南下两月,慕妃怀孕一月?来人!把这个不守贞节的女人送入冷宫!她:一觉醒来就莫名其妙被押入冷宫和女疯子同住,什么?她长得很丑?她想保住胎儿不行?她想上吊也不行?这什么皇帝这么霸道!一抬头间她愣住了,是他?那个冷漠嗜血的男人!很好,新的一轮战争开始了!他要送她去死亡之谷面壁思过一年?去就去!一年之后:这里挺好玩的,我不回宫了,让我再思过一年吧。他:……孩子他不要?没关系,大不了本小姐偷偷养。小宝宝:娘亲,为什么要把我打扮成宠物狗呀?她:因为……因为你是没人要的孩子,人人喊打啦。小宝宝:好想父皇。有了!偷溜进宫找父皇要糖吃去。他:该死的,哪来的怪物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野性时代

    重生野性时代

    从2018回到1993,记忆中,那一年的夏天很热。
  • 重生小村姑

    重生小村姑

    孙路路车祸后回到过去的故事······(更新开始啦!)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盘天经

    盘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