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5800000003

第3章 激情与责任铸就辉煌——沙滩红楼前的感悟

又一次来到了红楼!

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参观红楼了,但每一次去都是兴趣盎然,而且都会有真切而新鲜的感悟与收获。红楼建成于京师大学堂成立二十年后的1918年,但却成为老北大最突出的建筑、永恒的标志与象征。在我看来,北大学生参观红楼,最重要的意义可能就是近距离地了解老北大的历史,进而感受其中的精神魅力。因为,在北大的百年历史中,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老北大无疑是最为辉煌的时刻之一,让人神往不已,其中可说可道的实在太多,而红楼正是那个时期北大的代称。如果认真体悟的话,任何一位热爱北大的同学都可以在这里学到很多。说得夸张些,进入北大的学生都应该来看看红楼,了解一下真实的老北大。

现在很多的北大学生,说起北大,可能就会说北大有个“一塔湖图”,对沙滩红楼则不甚了解。殊不知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正是从红楼时期的北大开始定型的,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是以红楼为中心展开的,五四运动的游行队伍是从红楼后面的民主广场出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无可争辩地确立了北京大学在全国文化界、教育界和思想界的领袖地位。今日我们称北大为全国最高学府,除了那些显在的硬件条件以外,还包含着太多太多文化和思想的分量。因此才有很多人把北大称为精神的圣地、学术的殿堂。饮水思源,我们在自豪于这些成就的时候,理应把这些传统的根子追溯到新文化运动时期。而红楼作为那个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则无疑是那一段光辉历史的最好见证者。1952年以后,因为全国院系大调整,北大告别了沙滩红楼,来到京西燕园。校园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北大宝贵的精神传统却一脉相承,并经过一代代北大人的努力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扬光大。

红楼时期的北大,大师云集,才俊荟萃,学风自由而上进,人物博学而风流,真是一个空前的辉煌时代。面对红楼,如同面对一位沧桑睿智、博大雍容的谆谆老者,又如面对着一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学少年。既让人在尊重中沉思,又让人在感动中奋发。走进红楼,看到的是一间间不能再普通的教室;人去楼空,只能让人在历史中追寻那已去的辉煌。在这里,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蔡元培、鲁迅、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追求真理、忧国忧民的面容,可以听到师生们指点江山、往来切磋的声音。正是这些被历史记住了的面容和声音给死气沉沉的中华大地带来了一缕缕阳光和一声声惊雷,从而改变了古老中华的精神面貌。1899年6月19日《北华捷报》上的一篇报道说到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时讲:它“向大学堂的所有成员,乃至整个北京城的居民,放射出‘甜蜜和光明’”。而这种“甜蜜和光明”在红楼更得以延伸。红楼的落成,似乎是北大人给北京城乃至整个中国带来的一团现代意义上的熊熊烈火,北大人则扮演了盗火者的角色。在这团熊熊烈火中,北大人给中国带来了“民主”与“科学”的理念,带来了追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和个人自由的祈求,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观红楼,让我想起了北大的传统。北京大学的创立,可以说是由三条历史文化因素交汇的结果。一是晚清以来“西学东渐”浪潮中西方现代教育理念和体制的传入,使北大人具有了放眼世界的胸怀和融入世界格局的追求,此所谓“现代追求”;二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国人亡国灭种的危机感,让北大人时时刻刻都在忧国忧民,事事都以天下为先,这是可贵的“忧患意识”;三是从西汉以来的在士人阶层中形成的“太学传统”,让北大人疾恶如仇,每逢不平便挺身而出,这是马寅初先生所说的“牺牲精神”。“现代追求”、“忧患意识”与“牺牲精神”犹如三条川流不息的大河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汇入了北大人的血液,最终构成了北大人基本的精神格局,最终让北大人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具体表现在当时的师生身上的,便是挥洒不尽的激情和勇于承担一切的责任感。

斗转星移,时光的流逝可以淡化很多东西,但是却淡化不了北大人高贵的激情。翻看老北大人的文章,总是让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满纸文章,无不洋溢着慷慨悲壮的激情,这激情,绝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前程撕心裂肺的呐喊。今天的人们,太需要用这种激情来为自己提提神了。当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曾深情地呼唤着青春的力量,他迫切地希望青年人“冲决历史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机。”这是何等的气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陈独秀,在认定“只有德、赛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后,斩钉截铁地说:“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这又是何等的气概!像这样的文字实在举不胜举。当年的很多青年人就是被这些掷地有声的文字和热血沸腾的激情深深打动,才奔向了光明,成为了时代潮流的引领者。难怪马寅初先生在回忆五四时期的北大时,曾有这样的感慨:“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只要真正了解了北大的光辉历史和蕴藏其中的苦苦追求,就自然会明白马先生的说法的深刻内涵。

与激情相连的,是老北大人强烈的责任感。在他们眼中,唤起民众的觉醒,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是他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这种责任感,竟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参观中,发现那个时候的北大人竟是那样地亲近平民大众,几乎每一位北大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平民意识。老校长蔡元培不仅提出“劳工神圣”的口号,而且身体力行,在北大创办平民夜大,让普通大众也享有受教育的机会。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都在提倡建立平民的文学;李大钊则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高呼“庶民的胜利”;刘半农、邓中夏等人则亲自来到民间,或搜集民歌,或为民众大力宣讲新思想和新知识……在这些老北大人身上,已经没有了传统士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和独善其身的清高。他们热爱大众,亲近大众,启蒙大众,用自己的新思想和知识提升着民众的整体素质。这一点,在今天看来,又是多么的难得!

激情与责任铸就了辉煌!红楼作为历史的陈迹见证了北大的那一段光辉历史,积淀着老北大的文化与精神内涵。这种可贵的精神传统就是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也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北大是常为新的”,还是马寅初先生所总结的“牺牲主义”。一言以蔽之,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正因为如此,在红楼学习和生活过的北大人都对红楼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提起红楼时期的北大,他们总是饱含温情和敬意。正如老校长胡适先生《三年不见他》诗中所写到的:

三年不见他,

就自信能把他忘了。

今天又看见他,

这久冷的心又发狂了。

我终夜不成眠,

萦想着他的愁、病、衰老。

刚闭上了一双倦眼,

又只见他庄严曼妙。

我欢喜醒来,

眼里还噙着两滴欢喜的泪,

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总是这样叫人牵挂!”

在老北大人心中,红楼是那样的可亲可爱,又是那样的难以忘怀。在他们心中,红楼是一座不可忘却的丰碑,上面不仅铭刻着老北大的辉煌历史,而且凝聚着几代精神贵族的文化追求。真希望今天的每一位北大学子,在谈论“一塔湖图”时,能抽空去沙滩红楼看看,去真切地感受一下沙滩红楼所代表的精神内涵,并将这代代相传的红楼精神内化在自己的血液中。

(杨虎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2级硕士研究生)

同类推荐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银杏、白杨礼赞、秃的梧桐、两株树、爱竹、梧桐树、杨柳、那树、说树、仙人掌、榕树的美髯……郭沫若、矛盾、周作人、丰子恺、汪曾祺、巴金、瓦·沙拉莫夫、约翰·缪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大师为你呈现大千世界中的万物生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收录了萤、爱竹、天鹅、巨人树、冬之兽等精彩散文篇章。
  • 此高洪波非彼高洪波(外七篇)

    此高洪波非彼高洪波(外七篇)

    在足球还给国人一点希望的时候,我知道国安队有个小眼睛球星高洪波。后来,机缘巧合,又碰上了另一个高洪波。在八十年代末的一次文学界活动中,《当代》杂志的汪兆骞兄向我“严重”介绍了时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高洪波。九十年代中期我到中国作协给《作家通讯》主编高伟送稿,正赶上时任创联部主任的高洪波在他办公室,高洪波顺口夸奖了我写的几篇文章。那时我在医疗卫生行业报当记者,白天为人道主义奋斗,晚上就做一枕黄梁文学梦。一个月后,我试探着给高洪波打电话询问可否推荐我到《文艺报》当记者,也好名正言顺地当当文学青年。他说:可以啊,总编郑伯农是我多年的老领导、老棋友。
  • 遛脑

    遛脑

    本书是一部微博形态的获奖散文集,它文本简短、智慧、锋利,对当下生活进行了入木三分的介入,几乎撕开了生活的各个层面、现象,生动而令人吃惊。 独特的视角,极具概括性的语言,让阅读者快速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进行真正“用脑”的阅读和思考。这本书将有可能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开启走心微阅读的时代。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假如生活斯骗了你》主要内容:说真的,他可是真心喜欢你的啊!如果我是你,肯定会带他远远地离开这里,这样不是很好吗?他可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未婚夫……你为什么不想嫁给他呢?
热门推荐
  • 仙尊系统

    仙尊系统

    不过打了个游戏,竟然就穿越了!我是修仙废材?老子经验升级无瓶颈!你是炼药大师?老子一键炼丹,丹药批发!你精神强大,兽宠两三只?老子随意捕捉,每升十级多一个宠物栏!
  • 我这样爱着你

    我这样爱着你

    他明明很爱我,可是当我嫁给他之后,一切都变了。我不懂他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也不懂他又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坏?等我懂得时,一切都太晚了。靳少宁满脸泪痕地瞧着我问道:“姚千羽,现在你满意了吗?你知道我是这样爱着你,可是,有什么用?上帝不给我们机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

    该书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解剖国人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劣根性”。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郊区为背景,以作家去南泉为轴心,展现了一幅川东风俗图。书中小公务员、教员、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生活清贫,巨贾达官则是奢华腐败。小说描绘了日军对大后方狂轰滥炸、惨绝人寰的罪行,也表现了有正义感的文人的民族良知和对胜利的信心。
  • 我是射手王

    我是射手王

    前锋,当然比的是进球啊!我的进球不漂亮,没关系,只要进球比别人多就行!这是一段属于射手王的传奇故事。
  • 兰闺恨

    兰闺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沙上的卜辞Ⅱ

    沙上的卜辞Ⅱ

    耿占春,80年代初以来主要从事诗学、叙事理论和当代文学批评。著有《隐喻》(1993),《观察者的幻象》(1995),《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2002),《失去象征的世界》(2008)。多种随笔著作《痛苦》(1993),《话语和回忆之乡》(1995),《沙上的卜辞》(2008)等。另有社会思想随笔和诗歌写作。曾获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批评家奖。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 绝地囚生

    绝地囚生

    朋友,听说过绝地求生吗?一个字,苟两个字,伏地三个字,快舔包四个字,极限跑酷五个字,装备分一下六个字,快跑你打不过七个字,幻影冲锋龙卷风八个字,大吉大利今晚吃鸡那么,当整个世界成了大逃杀的世界,新时代到来的第一天,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在飞机上即将被丢下去跳伞,被告知这并不是一个生存游戏,而是真实到无以复加的新世界…你会选择当伏地魔苟到最后,还是当刚枪怪不服就是干?每随机一百人组成一个队伍,当这个队伍中活下来的最后一个人能够站起来的时候,他会跟其他队伍中的最后一人进行厮杀……金字塔型的逃杀世界,要么吃鸡,要么死。
  • 吃货偷心之时光为眸

    吃货偷心之时光为眸

    跑步是为了多吃夜宵,卖艺是为了求口美食,她是KTV果盘杀手,也是小吃街神话传说,妄图称霸武馆食堂,连白前辈的私藏灵药也不放过!别人是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她是煎炒烹炸啥啥都吃。她的口号是什么?江湖儿女没有几分饱,要吃就要吃到肚爆!“师姐,除了吃,你的猪生还有什么追求吗?”“吃难道还不值得终生追求吗?”“那师兄呢?”“师兄不用追的啊,他说等我长大,他就也给我吃掉!”
  • 小巴掌童话6

    小巴掌童话6

    《小巴掌童话6》选了18篇童话,包括《河马先生钓鱼》《星妈妈和小豆豆星》《小熊,在夏天里冬眠》等。《河马先生钓鱼》《小巴掌童话》温暖又耐人品读的创作构思,将亲情、友情融其中,也不乏品格养成类的作品,隐含做人的道理和小哲思。
  • 企业所得税与纳税指南

    企业所得税与纳税指南

    《企业所得税法》主要对企业所得税额的计算等实体问题作出规定,税收征管方面仅涉及纳税地点、期间等部分内容,故需要配合《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内容,才能对企业所得税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另外,当前市面上关于税法的案例指导书不少,但以“企业所得税”和“税收征收管理法”为主的案例指导书却不多,且原有书籍引用的法条及选取的案例较为陈旧,无法与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企业所得税法》规范恰当地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