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7400000012

第12章 深深怀念黄昆老师

秦国刚

黄昆老师离开我们两年多了,但他音容宛在,还活在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的心中。

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我之所以能为国家工作半个多世纪,至今还在科学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第一线工作,首先要由衷深切感谢我从小学到研究生各个阶段的许多位老师的启蒙和教,没有他们的辛勤培育和扶植,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在我的老师之中,黄昆老师对我的成长具有最深远的影响:他是教导我时间最长的老师;他是教过我功课门类最多的老师;他是带领我走进科学研究大门的老师;他也是最长期给予我教益和工作支持的老师。

在大学和研究生时期,我十分有幸,先后亲耳聆听了黄昆老师四门功课的精彩讲,我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一年级的主课“普通物理”的主讲人就是黄昆老,1955年我进入物理系固体物理专门化中的半导体物理小组(此外,还有磁学和金属物理小组),当时黄昆老师正担任负责该专门化的固体物理教研室主,我研究生毕业于1961年2月,导师正是黄昆老,我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得到他的直接教导,前后历时八年多,因此,黄昆老师是教导我时间最长的老,应该指出,我之所以选择固体物理专门化中的半导体物理方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半导体是一门新兴学科,祖国建设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专门人,另一方面则是,在学习“普通物理”时,黄昆老师的讲课、答疑和考试无不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我认为,能有机会向这样的好老师学习,是很大的福分,而进入固体物理专门化中的半导体物理方向,则正是进一步向黄昆老师学习的难得良机。

除了“普通物理”,在大学阶段黄昆老师还为我们1956届学生讲授了“固体物理”。1955年,他还与洪朝生老师共同为我们半导体物理小组同学讲授了“半导体物理”。洪朝生老师讲基础部分,包括载流子统计和输运等;而黄昆老师讲非平衡载流子和pn结,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半导体,此后五十多年,再也没有离开过,在“五校”创办联合半导体教研室期间,1957年黄昆老师与谢希德老师共同为研究生和半导体教研室的年轻教师讲授半导体理论,各自讲授了几个章,当时年轻教师较多,如虞丽生、莫党、李克诚、阮刚、孙恒慧等,研究生一共只有三人:复旦大学的王迅与屈逢源(导师是谢希德教授)和北京大学的,我前后听过黄昆老师讲授的课程达四门之多,他无疑是教过我功课门类最多的老师。

当时,大学阶段为使学生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挥科学创造性而设置的唯一课程就是毕业论,我十分有幸能由黄昆老师亲自指导我的大学毕业论,他给我确定的论文题目是《晶体中的热跃迁理论》。具体来说,就是从理论上研究在晶体中缺陷上电子在两个电子态之间的发射多个声子而不是光子的跃迁过,虽然研究工作仅仅持续了短短一个学期,但是对我一生的科学研究来说,这却是一个重要的开,而带领我走进科学研究大门的引领者正是黄昆老,从事毕业论文工作,使我有更多机会和黄昆老师就工作中遇到的科学问题进行详尽的探,他对科学问题有很敏锐的感觉,能很快抓住问题的要害,用简明而清晰的语言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以至具体途,他重视学术民主,允许学生与他争辩科学是,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决不容忍概念模糊和模棱两,因此,与他讨论之前,我一定要认真整理和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力求避免有模糊的概,与他相处时间长了,我逐渐养成了对于科学问题反复推敲、力求有一个鲜明物理图像的习惯,这对我后来的科学研究工作裨益良,至于毕业论文研究的对象,即晶体中的缺陷,通过黄昆老师的指导,我认识到它在半导体中正反两方面的重要性,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成为后来我科学研究中经常关注以至于主攻的对,例如,我与我所在的研究组在1978~1990年间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半导体中的深能级,它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半导体中的缺陷。

从1961年我研究生毕业到2005年黄昆老师离开我们,前后历时近45,其间,黄昆老师虽然不再给我授课,但是他对我的教益和工作上的支持是贯彻始终、叙说不尽的,只能举几例说明。

1978年,高校恢复基础研,我当时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从文献中了解到国际上在半导体深能级研究进展很,结合自身的条件,我们选择半导体深能级作为科研的主攻方,当时,领导上已决定次年汉中分校回归北大,我们教研室则回归北大物理,为争取时间,我与部分老师提前一年回到北大,向物理系借了一间房,从零开始,创建半导体深能级实验,黄昆老师虽然已于1977年离开了北大,调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但当他知道我们回京时,从精神到业务都给予了许多支,每当我们取得一点小小成果,向他汇报时,总是得到他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他还不时提出一些具体建,从1984年起,我们的部分论文投向国外期,由于此前从未用英文写过论文,一点把握没有,于是将写好的英文论文先请黄昆老师过,他认为英语不合格的地方,每次都做了非常仔细的修改,论文面目为之一,由于他在半导体所工作繁重,业余为我修改论文又太过认真,花费许多精力,到后来,除非我自己认为是关键性的论文,其他的不好意思再送请他修改了。

1981年第二届半导体中深能级国际会议在地中海畔法国小镇圣马希姆(SainteMaxime)召,会议特邀黄昆老师参加,因为国际上研究半导体中深能级的许多专家都认为黄昆老师与李爱扶老师于1950年发表的论文Theoryoflightabsorptionandnon-radiative transitionsinF-centers对他十分推崇,他受到特别邀请是理所当然,但他却把这个难得的机会让给了,就这样,1981年5月,我在一句法语不会、英语口语从未得到实践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从巴黎转机到尼斯,再搭汽车西行约一百多公里到达目的地,参加会,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其感受是难以忘怀,当时改革开放不久,出国开会的机会还很少,参加这次会议的一百多人中我是唯一从中国去,而外国人看到来自大陆的中国人,也感到稀,会议期间,有不少人向我问起黄昆老师的近况,其实其中大部分人并不认识他,只是通过读他的文章或著作,才知道中国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科学,我从会议中了解到不少半导体深能级最新进展,学到了新知识,推动了我们组的研究工,1984年,我与黄昆老师一起参加了在美国圣迭戈(SanDiego)举行的第13届半导体中缺陷国际会,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与黄昆老师同时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在此附上我们师生以太平洋为背景的一张合,会后,黄昆老师辞去了“半导体中缺陷”系列国际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的职务,推荐我继续担任此,黄昆老师就是用诸如此类的方式大力培养和支持他的学生和其他后学的。

1982年,虞福春老师开始担任北大物理系系主,他上任以后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当时系里有不多的经费可以支持系内科学研,他多方了解系里哪些研究组的工作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该得到支,其中,他也问了黄昆老,经黄昆老师的大力推荐,虞福春老师等系领导决定给予我们研究组30万元科研经费,这对我们研究组来说可是及时,在当时,这是相当大的一个数目,因为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般也才6~8万,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未经申请得到的科研经,黄昆老师从没有对我提起过他对我们组的推荐,我是后来从虞福春老师处了解到这个情况,他对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学生或后辈的支持都是大公无私的,很多是在我们本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黄昆老师倾其一生,全身心地扑在祖国的教学和科研事业上,他以极大热情和精力投入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光荣事,他认为,在中国培养一支科技队伍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他个人在学术上的成,作为黄昆老师教书育人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我深深怀念他,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作者简介

秦国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之后师从黄昆,1961年2月研究生毕,长期从事半导体中杂质缺陷和深能级、金属与半导体接触、纳米硅-氧化硅体系发光、纳米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原型器件、硅基有机半导体发光等领域的研究,并做出系统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座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座

    封面人物为贾樟柯和赵薇,2013年对于他们是难忘的一年。2013年贾樟柯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3年赵薇以7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并获得29届金鸡奖导演处女奖。100位华语导演,他们是最艺术的,也是最先锋的;他们是最商业的,也是最新锐的。首次聚焦华语电影导演的处女作,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探究他们的第一次源于什么样的渴望。第一次,也许没有经验,但是有足够的激情。他们寻找,他们探索,他们历险,100位导演,100部处女作,100种不同电影道路的开启,却又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诞生在光影之中的追梦人。以虔诚和谦卑之心,向梦想致敬!
  • 张爱玲:花自飘零

    张爱玲:花自飘零

    张爱玲说:“我写《小团圆》并不是为了发泄出气,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合时宜的传记不是主观臆测,而是用传主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人生。作者用冷淡的眼光,以《小团圆》《我的姐姐张爱玲》为底本,讲述了才女佳人张爱玲的一生。历史中过往来去的人物在《小团圆》里实现了团圆,张爱玲的一生在《张爱玲:花自飘零》中得到了圆满。
  • 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

    《图说世界名人: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介绍了,伽利略·伽利莱,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今天,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
  • 商纣王帝辛传(中国古代帝王传记丛书)

    商纣王帝辛传(中国古代帝王传记丛书)

    帝辛,后世称商纣王(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是商朝最后的一个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被看做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帝辛其实也有过人之处,在本书中作者较全面、客观地记叙了他的一生,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重生田园太子妃

    重生田园太子妃

    尤静染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有三次生命的机会!两次穿越,终成农家贵女,且看农家亦风云!
  • 总裁,别爱我

    总裁,别爱我

    我从小被人收养,命运多舛,被养父高价卖给男主。但为了生病的弟弟,我忍气吞声!本以为这件事,随着弟弟的病情的好转,会慢慢的过去,却不曾想越陷越深。本以为就此沉沦,又突然被告知自己是某富翁丢失多年的爱女,身世秘密被揭开,我将何去何从?
  • 魔剑问情传

    魔剑问情传

    胭脂香,英雄冢。挥剑落,情断肠。人皆有情,魔剑无情!
  • 巡欢不作乐

    巡欢不作乐

    刚和老公度完蜜月,我突然收到了和前男友的旧照,为了不让老公发现,我不断掩盖,没想到却发现了惊天秘密。这也让我重新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经过了重重阻碍希望我们能重新在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孕产妇菜谱

    孕产妇菜谱

    本书主要讲述孕妇在产前、产中及产后坐月子时所需的各种营养搭配的各种菜谱。
  • 天生飘零

    天生飘零

    80后大学生丽江创业故事——献给冷漠的时代最后的一首爱情诗。他们是80后,身处一个荒芜和冷酷的年代。当别人都在追逐着欲望的时候,他们追逐着梦想。他们没房没车,却有着一整座天空之城和铺天盖地的光亮。三个年轻人,凭着满腔的热血和激情,满怀向往千里奔赴丽江创业,他们要如何在陌生之地落地生根,途中又会经历什么样的人情冷暖,当纯真的爱情遭遇现实的抵抗,他们又将如何抉择?无论曾经多么彷徨挣扎,每一个青春,都是值得骄傲的。也许你被囚禁于都市的牢笼无法呼吸,也许你已经动身远行。也许你终归会接受,也许你一直在叛逆。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别忘记,这个属于我们的时代,终归过去,而未来正在到来。献给所有的80后,献给我们这个荒芜而美好的年代。
  • 青葱岁月莫负TA

    青葱岁月莫负TA

    她,是平平无奇的一枚骨灰粉。他,是娱乐圈的青年优质偶像。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是怎么在众多粉丝中脱颖而出?那年夏天,粉丝和偶像的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我的天!偶像拉了我的手! 我的天!我去了偶像的家! 我的天!偶像还是我的男朋友!? 难道我就是传说中平平无奇的恋爱小天才?本文纯属虚构,作者初中学生党,不喜勿喷。希望大家多提建议,感谢支持,感谢陪伴!这里忆仟诺,喜欢作者文笔的欢迎加群,诺诺读者群:639364688(QQ群)
  • 明太祖宝训

    明太祖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遇见幸福的自己 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

    遇见幸福的自己 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

    这本《遇见幸福的自己: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我们生活在世间,往往面临诸多的不如意,比如,生活的平淡、工作的压力、人情的冷漠、婚姻的痛楚……很多时候,都被烦恼束缚,苦不堪言,痛不欲生。为什么有这些心理状态?都是因为我们太执著,放不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为了繁杂琐事,眉头紧锁?佛家有云:“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放下妄想执着,放下烦恼,放下欲望,放下一切贪嗔痴,生活得自在超然,幸福的感觉定会潜滋暗长。
  • 十方神帝

    十方神帝

    云家曾经的天才弟子云歇,进入家族祖墟悟道成为活死人。沉睡两年之后,主角强势苏醒。天庐道陵之中,十方天帝传承。看我炁体炎流吞万火,十方神帝荡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