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7400000014

第14章 回忆我们的好老师和带路人黄昆先生

莫党

黄昆先生给我们讲授“普通物理”和“固体物理”课

1952年我考上北京大,大学一年级时黄昆先生给我们讲授“普通物理”。我那时是物理课代表,与黄昆先生有较多的接,黄昆先生回国不久,一心扑在教学上,把普通物理讲得又严谨又生动,物理概念非常清晰,学生们觉得受益匪,当时学习苏联,国内大学用从俄文翻译的、福里斯和季莫列娃编写的《普通物理学》作为课,黄昆先生讲课不是照本宣科,常常有自己的具有特色的讲,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表面张力的讲,黄昆先生认为许多物理课本在这个方面有一些模糊的、不正确的说,他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个科学的而又物理形象鲜明的说法,就是“附着层内的展延力和收缩力”的说,后来黄昆先生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弯月面和毛细现象》登在《物理通报》1956年2月号上。

在教学方法上,黄昆先生采用启发式教学,经常举行课堂讨论和小测验,注意巩固和深化学生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自己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黄昆先生还经常与我们这些学生干部接触,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我们这些听过黄昆先生讲课的学生后来都领会到“普通物理”的学习对自己的业务工作帮助巨大。

大学四年级时黄昆先生给我们讲授“固体物理”。那时还没有中文的固体物理课,黄昆先生的研究领域就是固体理论,他把固体物理讲得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生动活,讲到极化子那部分时,黄昆先生特别指出,现有的极化子理论是关于离子晶体的,原子晶体是否有极化子及其极化子的结构如何,乃是有待研究的问,黄昆先生在课上的讲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想不到我大学毕业后第一个研究工作就是研究原子晶体的极化,后来这一研究成果被写成论文《电子对于原子半导体晶格的形变作用》,发表在《物理学报》第13卷第4期上。

黄昆先生带领我们创办半导体物理专业

1956年“五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和厦门大学)在北京大学联合创建半导体专门,那年我在北京大学毕业,黄昆先生选了我做他的助,这样,我也参与创建我国半导体专业。

在黄昆先生和谢希德先生带领下,在两年中建成一整套课程,编写了各种教材,建成了半导体实验室,培养出二百多名学生,许多人后来成为我国半导体界的骨干。

黄昆先生和谢希德先生给学生讲授“半导体物理”课,我担任辅,那时候,还没有半导体物理的中文书,黄昆先生和谢希德先生自己写讲,这讲稿不单包含了一些相关的外文书的内容,还有许多自己的研究结果和教学心,黄昆先生让我负起讲稿整理工作,这也是我大学毕业后分量最重的一项工,该书稿由科学出版社在1958年出版,书名为《半导体物理学》。这是我国第一本半导体物理的书,它成为我国半导体界的重要精神食,黄昆先生和谢希德先生在这本书的序言写道:“莫党同志在初稿的繁重整理工作上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并且编制了书后的附录,谨此致,”

黄昆先生对我的教导和培养

黄昆先生敢于和善于培养人才,大胆放手地让年轻人在第一线学习、锻炼与成,记得我大学毕业不久,有一天跟随黄昆先生去中国科学院参加数理化学部“固体电子论的进展”学术讨论会,我听着听着,突然间脑子里出现了一个想法,对讨论有了点不同的意,当时我坐在黄昆先生的身后,便悄悄地在他耳边说了一下,黄昆先生当即把我推上讲台,让我发表自己的见,那次讨论和我的发言后来登在《物理学报》第14卷第3期,黄昆先生多次鼓励我在学术上发扬开拓思想与创新精神。

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来自课堂,也来自日常多方面的接,我当黄昆先生助手时,常常在他家的书房里工作,有时因工作到深夜,便睡在他家的小房间,工作之余,便天南地北地聊起,黄先生还喜欢时不时向我或向自己提出问,周末我也常常跟黄先生一家去爬,这样,黄先生的创新精神、爱好提问与讨论的治学之道、严谨的科学态度、鲜明物理图像的思维等优点,对我影响很深。

在创建半导体专门化的工作中,许多东西,包括课程、教材、实验、研究项目等等,都要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地建立起,这种实践对人是个很好的锻炼与培,1959年黄昆先生让我讲授了一门新课“半导体材料”,当时不单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也没有这门课的蓝本可以参,黄昆先生还鼓励我编写我国第一本半导体材料的大学教科书,那时我才26,黄昆先生在乘火车去广州参加党中央召开的关于我国知识分子的会议的来回旅途中,审阅并修改了书,这本《半导体材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在1963年出,这本书对我国半导体专业的教学起了很好的作用。

黄昆先生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与人才培养的贡献是非常巨大,名师风范,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简介

莫党,中山大学物理系教,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留校工,1979年起在中山大学工作,曾任物理系系主任、微电子研究所所长,指导过博士生和硕士生四十多,曾任国家教委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物理组成员、广东省物理学会理事,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进行合作研,发表180多篇论文,著有《半导体材料》、《固体光学》。

同类推荐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 谋圣鬼谷子

    谋圣鬼谷子

    鬼谷子作为兵家的著名代表之一,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是战国历史上极具神秘色彩的显赫人物。是当下读者都比较感兴趣的人物之一,本书采用了大量纪实手法更全面和客观地观察鬼谷子。《谋圣鬼谷子》与大型历史谋略情节剧《谋圣鬼谷子》同名,是由著名导演郭宝昌倾心打造的一部史诗级电视盛宴。本剧由段奕宏、戚薇、倪大红、等著名演员联袂主演,号称2014年最好的战争史诗大篇,本书讲述了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历史。谋略家鬼谷子集儒、道、墨、法、兵、阴阳等思想于一身,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在乱世中,用“奇计”创造奇迹,用谋略推动时代发展的传奇故事。
  • 章太炎家族:革命元勋文化遗民

    章太炎家族:革命元勋文化遗民

    他是开创民国的革命元勋。一生七被追捕,三入牢狱,未有惧色。他学问深湛,在高人林立的晚清民国,被公推为大师。几经世变,这位国学巨公,从早岁的激越,渐变为晚年的苍凉,他的离去,也把世人赠予他的“颓唐”,留给了他所热爱的民国。
  • 浩气长留天地间

    浩气长留天地间

    2009年年初,台湾出现了少见的寒冷天气。一月十一日,择吉日历显示是个诸事不宜的不祥之日。这一天早上,台湾历史博物馆前馆长何浩天先生像往常一样,吃完早饭,稍事休息,就走进书房,展纸泼墨。这几乎是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每天必做的“功课”。夫人周建藩劝先生:天寒手冻,少写几张。丈夫笑笑说:“你看,我已经写得出汗了。”晚上,泡完脚,上床休息,印尼籍的女佣为老先生按摩,夫人在一旁看着,不见有什么异样,略有不同的是,老先生觉得晚上一个人在屋里感到很冷清,希望有两三个人和他说说话,陪陪他。说是这么说,但不一会儿他就安然睡去,还传出均匀的鼾声。
热门推荐
  • 女修天下:逆天红颜

    女修天下:逆天红颜

    穿越修仙异界,家破人亡,她誓要变成最强者复仇雪恨!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少女踏天之路就此展开,为了挽救心爱之人的性命,她欲修天改命!女强+女修。大家多多支持!简介无能,精彩在内容!前面六十五章为江湖篇交代故事起因,喜欢看女主修真的孩童们请耐心看下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怀念的女孩儿

    我怀念的女孩儿

    走过青春,记忆中那个女孩,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 喊一声战友

    喊一声战友

    赵平思索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还是决定去找县长张思甜。作为一名转业军人,赵平刚脱下军装时,和其他战友一样怀着到地方大干一番事业的壮志凌云,可到了地方,他发现要想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并不像前些年转业的战友说的那样容易,赵平的许多战友转业到地方工作后,经常向他吹嘘地方赚钱如何容易、工作如何轻松,战友的话使赵平产生了错觉,以为地方遍地是黄金,转业到地方后,过不了几年便能飞黄腾达。事实上,赵平的战友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混得很好的并不是太多,他们到部队探望领导和战友时,往自己脸上贴金,那是因为他们抹不下面子,想在部队领导面前摆摆谱。
  • 地球神秘现象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地球神秘现象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未能减少人们心中对世界的疑惑,反而更增加了自身和这个世界的陌生感。不管金字塔之谜、食人魔洞之谜也好,UFO之谜也罢,这些谜团所蕴涵知识的广博与玄奥,已经超越了人类现有的解答能力。本书展现出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将会令读者耳目一新,能够让读者从各个角度重新审视整个人类社会和大自然,增强读者探讨、解读世界谜团的兴趣和信心。
  • 医学启源

    医学启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当下流行领带歪着打

    当下流行领带歪着打

    写在前面的话:无论是在陕西还是在上海,我都与当地警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可能是一种缘分。我在采访警察和案件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一些拘捕对象,与他们进行过心平气和的交流,对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灵魂深处的隐秘有了较深的了解。也许,这里所表现的是一个灰色的群体。这个群体通常是被人歧视的。但歧视不是拯救他们的良方。我们应当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听听他们灵魂的呼叫。你见过蟑螂吗?蟑螂常常喜欢躲藏在阴暗的角落,见到人的时候就狼狈逃窜,有时还像蜘蛛和老鼠一样装死。
  • 书鲍忠壮公轶事

    书鲍忠壮公轶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迷藏·海之迷雾(小小姐冒险励志系列)

    迷藏·海之迷雾(小小姐冒险励志系列)

    喜欢写侦探小说的花季少女许青苗在寒假中突然接到消息,哥哥在外出探险的过程中神秘失踪了!情急之下,青苗与青梅竹马郑柯、死党罗百薇以及与哥哥失踪前唯一有牵连的萧源,在深藏不露的古董商罗舅舅指引下,踏上了那片有着诡异传说的神秘海域,然而随着“水鬼”的出现,船上的平静被彻底打乱了。到底什么是“地藏图”?哥哥的失踪和它有什么关联?同行的伙伴究竟哪个是敌、哪个是友?走入绝境的少女该如何面对无法掌握的命运?一曲用荆棘谱写的少女成长悲歌,荡气回肠,可歌可泣。
  • 回眸一笑

    回眸一笑

    八月中旬的雪域,夜雨绵绵,让清晨的山巅云雾缭绕。柏油路上车来车往,其中两辆手扶拖拉机“嗒嗒嗒”的轰鸣声响彻了整个大地。前一辆拖拉机车斗里装着崭新的家具,被一条长绳牢牢固定。驾车人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身穿一件黑夹克,头戴一顶黑礼帽。他专心驾驶,睁着大眼,流露出一种自信与傲慢。紧跟其后的是他的大儿子,开着另一辆手扶拖拉机。车斗里堆放着被褥、草垫及锅碗瓢盆等,还有一个牛粪炉子。车斗的草垫上坐着两人,一位是四十五岁左右的妇女,是那中年男人的妻子,身穿暗褐色藏袍,头发挽成圆髻,饱满的圆脸上露着幸福的笑容,不时回头看看身后的小儿子尼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