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7400000015

第15章 弘扬黄昆老师的教育理念

黄美纯

黄昆院士既是一位杰出的、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又是无可争议的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主要奠基,他与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玻恩合著的《晶格动力学理论》是固体物理基础理论的经典著作,自1954年在英国出版以来,以多国文字一版再版,引导着中外固体物理(后来发展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的几代科学工作者从事晶格动力学和相关课题的研,黄昆院士在他年轻时,20世纪40~50年代初就完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如被国际学术界称为“黄漫散射”、“黄方程”、“黄-里斯理论”等工,80年代当他进入老年时期,又建立了绝热近似与静态耦合理论的统一理论,在多量子阱系统的电子-光学声子相互作用领域提出了著名的“黄-朱模型”。所有以上创新性工作都具有基本理论的奠基性意,其中许多内容被编入国外出版的教材或专著中。

与此同时,黄昆院士又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教育,他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回国后立即投入教育战线,全心全意为培养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从事教学工作,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教书一干就是26年(1951~1977年)。他先后为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统计物理”、“电磁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理论”等多门课,作为一位科研成就卓著的年轻学者,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在十分可贵,也十分不容,我很幸运在大四与大五两年(1956~1958年)中,在当时“五校联合半导体专门化”学习半导,黄昆和谢希德老师先后为我们讲授“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理论”两门,当时并没有想到,我这辈子就要与半导体物理结下不解之缘,也没有想到黄昆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风格会一直指导和鼓励我从事教学工作近五十,作为黄昆老师的学生,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亲身体验:听黄昆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具体说,就是让你对老师所讲解的物理问题,即便你自认为已经了解,也会有新的收获和感悟;对不甚了解或有疑问的问题,则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正因为这样,黄昆老师的课一直受到全体学生的欢,因为程度较高的同学会有新的收获,程度较差的学生也不至于“坐飞机”进而对该课程不感兴趣。

我自己从事教学工作近半个世纪的经验表明,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而每一个学生对某个学科各个部分的了解也是不同,一位教师如何讲解一门课或做一个学术报告,能够使得所有的学生都有兴趣、有收获,是如何做好教学工作的永恒课题之一。

黄昆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榜样,可是要做到像他那样的教学成就十分不容,我听过许多专家的学术报告,其中不乏顶尖级的教授,有些人讲课就是很少考虑听众的多样性特点,要么只是一般原则性地说一些多数人都了解的东西,听完了使人觉得没有收获;要么不做任何解释,和盘托出过分专业化的东西,自我欣赏,却令人难于理,甚至黄昆老师也说过,他听别人讲课和做学术报告,总感觉听不,可见,如何实现教学工作的社会效益,是一个相当普遍和严重的问题,值得教学工作者深入探讨。

实际上,黄昆老师从年轻时开始,就有一个高尚的理,让我们回想起20世纪50年代初出版《晶格动力学理论》时,玻恩在该书序言中说过的话:“……我建议他应当来完成这部,他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成功地完成了任,不过,本书已变得和我原来的计划很不相同,黄昆博士坚信科学之主要目的在于社会应用……因此,他增写了几章比较基本的引论……尔后再逐步引申至本书第二篇的普遍理论……”科学的目的在于社会效益,教学工作也不例,黄昆老师不仅在其专著中贯彻这个理念,在后来的《半导体物理学》(与谢希德合著)和《固体物理学》以及由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的《固体物理学》等教科书中都反映着这个理念的功,基本理论系统、深入,物理概念清晰、深刻,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等等,因此这些教材一直成为国内高校本科生“固体物理”课程理想的教科书,也成为“固体物理”考研的主要参考,有了这个理念,黄昆老师不惜花十倍于上课的时间来备课,把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考虑到,把如何表达与讲解这些问题的方法都设计,每一节课都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新概念、模型或理论,黄昆老师总是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或从不同的角度来强调,很少有重复的话,这也是听黄昆老师讲课的一种特殊的享受。

在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如何结合是又一个不断需要探讨的问,为了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现在从领导到老师都已经认定必须同时承担教学与科研,因为许多学校都把教师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分别量化成为每学年对老师的考核条件(教学工作量主要根据讲课的时数;科研工作量主要依据拿到多少经费)。可是这些量化方法和评估体系并没有体现真正的教学与科研的结,例如,课程的内容如何与科学的发展相适应,如何反映科研的成果以及如何用科研成果来改革和提升教学内容,等,黄昆老师在北大教书期间,是师生公认的教学与科研结合得最好的教授之,即便不是专业课,在讲授“普通物理”时,黄昆老师也力求以最新研究成果来革新物理概念的描述,使其更加能反映物理本,例如广泛传颂的一个典型例子:黄昆老师放弃用分子压强来说明表面张力的传统描述方法,而用分子间吸引力与排斥力的作用距离不同来描,这不仅反映了黄昆老师在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图像方面的深刻理解和科学素质,而且使学生能在分子水平上更加深入掌握“表面张力”的概,话说回来,如此生动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做法,即便花去许多时间组织和准备,由于备课时间不计入教学工作量,按照现行的考核条例,黄昆老师也只能自报“合格”,绝对上不了“优秀”,甚至很难得到“良好”。

黄昆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在我们心中,他的研究成果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一笔宝贵财富,他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的有力武器,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作者简介

黄美纯,厦门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物理学会半导体物理专业委员会委,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五年制半导体物理专门,1981~1984年在美国西北大学物理系从事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领域的研,曾任厦门大学物理系副系主任、系主,先后从事过“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固体量子理论”、“凝聚态理论”、“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半导体量子阱与超晶格的电子态理论”、“凝聚态物理的场论方法”和“高等光电子器件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同类推荐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 中华将帅故事

    中华将帅故事

    战争造就将帅。将帅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勇敢勇猛,冲锋陷阵,用血与火书写了威武雄壮而又残酷血腥的篇章。中华历史上的有为将帅,大多是杰出的军事家,有的还是军事理论家。《中华将帅故事》从众多将帅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十三人,采用故事形式,真实地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中华将帅故事》展现将帅的风采,讴歌将帅的功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从中吸取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军队,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战斗,哪怕流血、献身也在所不惜!
  •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本书深刻的分析了华为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以及其时任正非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引导企业的成长,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任正非日益成熟的管理智慧,一篇篇热情、深刻而鼓舞人心的文章,一次次动人心魄的演讲,他大气磅礴地进行全球性布局,游刃有余地面对激烈竞争,从容不迫的处理企业发展困惑……任正非并非天生就是卓越的企业家和领导者,他也是经过了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的奋斗,历尽艰难困苦,才成就辉煌。我们可以坦诚地讲,在企业管理与经营方面,我们的确需要以任正非为楷模,以他为方向、为导师,我们由衷相信,中国企业的未来,是靠华为这样的企业推动的。人人敬仰的“英雄”任正非,是如何指引华为,使其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企业的呢?相信你从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热门推荐
  • 心灵地图

    心灵地图

    我们对现实的种种看法,交织成一张心灵地图。要能安然走完人生中美好却又艰辛的长路,最大的挑战在于它需要不断的修订;然而修订的工作往往艰苦,令人却步。人生很苦……由此开启。点出这张地图上的艰难与精采难免在心理学的叙叙连绵和暂歇处,碰触到其与道德和神的话语不相同合之处,开之以浅显而专业的话语佐以平铺直述的详细案例逐步看见神的恩典在其中的奥秘带领读者悠然看自己也是作者从专业医师到神恩典的心路历程是一本容易亲近的心理入门书。
  •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近年金元清戏曲研究成果的汇总,共选取作者在该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图书绪论等三十余篇。《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研究对象历史时间为顺序,收录了作者对金院本、元杂剧、明清传奇等戏曲的研究;第二部分为附录部分,汇总了作者从宏观角度入手表达戏曲发展反思的文章,谈古论今,见解精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作近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选编,是一部体例严谨、见解精到的学术专著。从金院本、元杂剧到明清传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的阐述,更有精彩剧本的大段佐证,更彰显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危情解码

    危情解码

    嘎达、嘎达……楼梯尽头响起两声迟疑的脚步声。忽然,二楼走廊的声控灯亮起,一个长头发女人惊慌地倒退了一步。女人望了望两边的门,确定没有人出来之后,她才咽下一口口水,小心翼翼地向三楼走去。女人的长发烫成了大波浪,但看得出久已没有打理,发质很干。她没有化妆,脸色暗黄,穿着一件藕色雪纺上衣,下摆塞进了墨绿色长裙里,脚上套了一双米色萝卜跟皮鞋。女人像是精心打扮过,但还是没能跟上潮流。她蹑手蹑脚来到三楼,看看四下无人,抬起手,轻轻敲了敲右手边的房门,但谁知,吱呀一声,门竟然开了。
  • 我夫君又重生了

    我夫君又重生了

    世上最后一个土地婆阮灵肩负着拯救神界的任务,被送回明朝小山村中,成为一个炮灰农女。在这里,她上山下田,种瓜种豆,牵姻缘,渡生死,努力积攒着功德点。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遇到了生平劲敌,勤恳种田变成了棋逢对手的博弈!“你需要男人。”他追。“我不需要爱情,不需要男人,只需要功德点!”她一招反杀。这是一个末代小神土地婆和古代大佬相爱相杀的故事。
  • 医妃冲天:冥帝独宠废材妃

    医妃冲天:冥帝独宠废材妃

    国际上让人闻风丧胆的女特工,一朝穿越成人人可欺的废物大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还被未婚夫退婚!好不容易从废物一跃成为天才,却又被赐婚给残疾丑陋的二皇子。某女斜睨了身旁“残疾丑陋”的妖孽男人一眼,扶额轻叹:心好累,男人一把将某女扑倒:只是心累?那咱们还可再战三百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爹很凶但有钱

    我爹很凶但有钱

    夏至从没想过有个小包子跑来认亲喊她妈咪,嗯,一脸懵。。小萌宝拧眉第一句话:“妈妈,你家太小,跟我去住别墅。”夏至:“……”第二句话:“妈妈,我爹虽然长的有点凶,但很有钱哦,你嫁过来绝对不吃亏。”夏至:“……”这谁家的熊孩子啊,求带走。
  • 泰泉集

    泰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 特工毒妻:妖孽灵斗师

    特工毒妻:妖孽灵斗师

    "辱我无能?毒残你身,废你灵根,比比谁更狠!骂我异端?我便用毒救人千万,谣言全给我滚蛋!传我嗜杀?剥皮拆骨为我乐,剖腹剜心我最欢!我就是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毒女!那些仇,你要还!要杀我,尽管来!暗黑沼泽,死神沙漠,亡魂山脉,毒器在手,万物无阻!得毒宠,制毒散,炼毒丹!人见人怕,鬼见鬼愁!逆天驭毒,谁与争锋!当驭毒女王遇上炼器煞男,强强碰撞,谁能先一步征服谁?当鬼灵精遇上小白瓜,强强联手,她与他一起抢遍四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电灯的发明,蒸汽机的诞生,人类登上月球,等等,都是科学的作用和结果。因而,科学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