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9100000003

第3章 新诗问答

问可以谈谈关于新诗的意见么?

答这倒是我喜欢谈的题目。据我所知道的现在作新诗的青年人,与初期白话诗作者,有着很不同的态度。

问怎样的不同?

答他们现在作新诗,只是自己有一种诗的感觉,并不是从一个打倒旧诗的观念出发的,他们与中国旧日的诗词比较生疏,倒是接近西方文学多一点,等到他们稍稍接触中国的诗的文学的时候,他们觉得那很好。他们不以为新诗是旧诗的进步,新诗也只是一种诗。

问你对于这个态度取着什么意见?

答我认为这个态度是正确的,可以说是新诗观念的一个进步。

问有些初期做新诗的人,现在都不做新诗了,他们反而有点瞧不起新诗似的,不知何故?

答据我所知道的初期做新诗的人现在确是不做新诗,这是他们的忠实,也是他们的明智,他们是很懂得旧诗的,他们再也没有新诗“热”,他们从实际观察的结果以为未必有一个东西可以叫做“新诗”。

问看你的口气,对于刚才所说的两方面似乎都表示同意,然而你对于新诗到底取着什么态度?

答是的,对于这两方面我都同意,正因为此,我觉得我们才有新诗可谈。然而我首先要谈谈旧诗,我对于新诗能够有我的一点意见,可以说是从旧诗看来的。我所谓旧诗,乃指着中国文学史上整个的诗的文学而说。

问愿闻其详。

答要怎样详细的说,我是没有那样的能力的,我只能就我所感得亲切的来说。我觉得中国以往的诗的文学,内容总有变化,虽然总有变化,自然而然的总还是“旧诗”。以前谈诗的人,也并不是不感觉到有一个变化,但他们总以为这是一种“衰”的现象,他们大约以为愈古的愈好。我想这个态度是不合理的。他们不能理会到这是诗的内容的变化,这变化是一定的,这正是时代的精神。好比晚唐人的诗,何以能说不及盛唐呢?他们用同样的文法做诗,文字上并没有变化,只是他们的诗的感觉不同,因之他们的诗我们读着感到不同罢了。古今人头上都是一个月亮,古今人对于月亮的观感却并不是一样的观感,“永夜月同孤”正是杜甫,“明月松间照”正是王维,“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正是李白。这些诗我们读来都很好,但李商隐的“嫦娥无粉黛”又何尝不好呢?就说不好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那只是他对于月亮所引起的感觉与以前不同。又好比雨,晚唐人的句子“春雨有五色,洒来花旋成”,这总不是晚唐以前的诗里所有的,以前人对于雨总是“雨中山果落”,“春帆细雨来”这一类闲逸的诗兴,到了晚唐人,他却望着天空的雨想到花想到颜色上去了,这也不能不说是很好的想象。我首先所引的李商隐的“嫦娥无粉黛”,也正可以这样解释,他望着月亮,却想到粉白黛绿上去了。感觉的不同,我只能笼统的说是时代的关系。因为这个不同,在一个时代的大诗人手下就能产生前无所有的佳作。我还是拿李商隐来说,我看他的哀愁或者比许多诗人都美,嫦娥窃不老之药以奔月本是一个平常用惯了的典故,他则很亲切的用来做一个象征,其诗有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去看这诗句,觉得他是深深的感着现实的悲哀,故能表现得美,他好像想象着一个绝代佳人,青天与碧海正好比是女子的镜子,无奈这个永不凋谢的美人只是一位神仙了。难怪他有时又想到那里头并没有脂粉。

问这样说倒很有趣,只是能够断定这一定是作诗人当时的意思么?

答这话自然很难说,不过我们可以从他的许多诗看出他的灵魂之一致处。他爱用嫦娥与东方朔的典故,大约前者象征理想,后者象征现实,所以他说“偷桃窃药事难兼”。这还不近乎表面的说法,若我们探到灵魂深处,可以窥见他对于颜色的感觉,他的诗中关于“月”与“夜”与“花”的联想似乎很特别,如李花诗有“自明无月夜”之句,白菊有“繁花疑自月中生”,又如“深夜月当花”,“独夜三更月,空庭一树花”,我觉得这样的感觉在以前的唐诗里似少见,杜甫有“暗水流花径”,但杜诗引起读者的联想似乎只在夜里的水流,同“石泉流暗壁”一样的是杜甫的句子,倒是张籍的“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动人颜色之感,至少我个人是如此。李商隐关于牡丹的诗每每说到夜里去了,《僧院牡丹》诗有“粉壁正荡水,缃帏初卷灯”之句,另外有一首《牡丹》,起头用些夜的典故,最后两句,“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我想这真当得起西洋批评家所说的Grand Style,他大约想象这些好看的花朵,虽然是黑夜之中,而颜色自在,好比就是诗人画就的寄给明日的朝阳。这样大抵就是“梦想”,也就是感觉过敏,对于现实太浓,势非跑到天上去不可了。他在另一《牡丹》诗里有两句“应怜萱草淡,却是号忘忧”或者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这个意思。倘若我的话不是说得完全无稽,则前人把唐诗分作几期以为气体有盛衰之别,不能说是得其真相,他们何曾理会到内容的变化呢?各时代的诗都可作如是观,“三百篇”,古诗十九首,魏晋的诗,我们今日接触起来,都感得出这些诗里情感的变化。宋人姜白石的诗我读了也很新鲜(我以为白石词不如诗),觉得这也确不是唐诗里有的。我对于词,也感着一个内容的变化,《花间集》大体说来好比是绘画,宋人词好比是音乐,前者写色,后者写情,南宋人也自有他的内容,好比史邦卿咏雨的句子“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去”这种情思实在很佳,却好像不是北宋所有的。中国的诗的文学,到词为止,都是令我自然而然的注视其各自的内容,到了元曲,我的看法却不同,我觉得曲,还是诗,但以诗的文学这个标准来论曲,它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只是体裁上由词而变成曲,所以我以为曲还是诗而没有独自的诗的价值,曲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当以另一个观点去看。

总而言之,我以为中国的诗的文学,到宋词为止,内容总有变化,其体裁也刚刚适应其内容,那一些诗人所做的诗都应该算是“新诗”,而这些新诗我想总称之曰“旧诗”,因为他们是运用同一性质的文字。初期提倡白话诗的人,以为旧诗词当中有许多用了白话,因而把那些诗词认为白话诗,我以为那是不对的,旧诗词,即我所称的“旧诗”,实在是在一个性质之下运用文字,那里头的“白话”是同单音字一样的功用,这便是我总称之曰“旧诗”之故。这样的诗的体裁,其所能表现的内容大约已经应有尽有,后人要再做诗填词,恐怕只是照葫芦画样,即算作者是天才,也总是居于被动的地位,体裁是可以模仿的,内容却是没有什么新的了。在另一方面,后来有许多新的文学,如明人的散文,明清的小说,而这些新文学家也都做旧诗,他们的诗却并不怎么了不得,这未必是才力的关系。我再换一个说法,我们从散文与小说看来,古人的文章确是渐渐变到白话上来了,而且是有意的,只看《红楼梦》作者在开卷第一回的表明态度便可知道,他要用“贾语村言”,奇怪,曹雪芹偏偏还是做旧诗,这颇是令人纳闷的事情。白话文不待新文学运动已经有人写了,而这些写白话文的人不写白话诗,这好像是我们的新诗一个不好的预兆。这自然只是一句笑话,然而我想这里头或者也包含了一点道理。大凡一种新文学,都是这些新文学的作者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势力然后他们的文学成功,至于他们是有意的或是无意的或者还没有关系,词与小说我想都是如此。这种欲罢不能的势力便成为文学的内容,这个内容每每自然而然的配合了一个形式,相得益彰,于是沛然若决江河莫之能御。说到这里我想把我的话作一个了结,我的重要的话只是这一句:我们的新诗首先要看我们的新诗的内容,形式问题还在其次。旧诗都有旧诗的内容,旧诗的形式都是与其内容适应的,至于文字问题在旧诗系统之下是不成问题的,其运用文字的意识是一致的,一贯下来的,所以我总称之曰旧诗。

问然则什么是我们的新诗的内容呢?

答这个我们还得谈旧诗。我说旧诗的内容尽有变化,其运用的文字却是一个性质,然而旧诗之所以成为诗,乃因为旧诗的文字,若旧诗的内容则可以说不是诗的,是散文的。这话骤然听来或者有点奇怪,但请随便拿一首诗来读一下,无论是诗也好,词也好,古体诗也好,今体诗也好,其愈为旧诗的佳作亦愈为散文的情致,这一点好像刚刚同西洋诗相反,西洋诗的文字同散文的文字文法上的区别是很少的,西洋诗所表现的情思与散文的情思则显然是两种。中国诗中,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确是诗的内容,然而这种诗正是例外的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所以成为诗之故,岂不在于文字么?若察其意义,明明是散文的意义。我先前所引的李商隐的“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确不是散文的意义而是诗的,但这样的诗的内容用在旧诗便不称,读之反觉其文胜质,他的内容失掉了。这个内容倒是新诗的内容。我的意思便在这里,新诗要别于旧诗而能成立,一定要这个内容是诗的,其文字则要是散文的。旧诗的内容是散文的,其文字则是诗的,不关乎这个诗的文字扩充到白话。

问你的意思仿佛可以明白,民间的歌谣大约是你所说的“散文的文字”?

答歌谣确是可以做我们的新诗的参考,我们的歌谣是散文,但我们的歌谣也还能成为韵文,是自然的形成。我们的新诗如果能够自然的形成我们的歌谣那样,那我们的新诗也可以说是有了形式。不过据我的意见这是不大可能的,事实上歌谣一经写出便失却歌谣的生命,而诗人的诗却是要写出来的。写出来,文字上能成为诗,那正是旧诗。所以有人怀疑我们是不是有一个东西可以叫做新诗,那正是从诗的形式上实际观察的结果。

问难怪你始终只是谈内容,我们的新诗首先要看我们的新诗的内容,原来新诗的诗的形式并没有!

答我不妨干脆的这样说,新诗的诗的形式并没有。但我想念我们的时代正是有诗的内容的时代,我们的新诗正应该成功,也必得真有我们的新诗出现,我们的新文学才最有意义,单是散文的成绩,我们的新文学未必足以夸过古人,因为我们的散文本可以有一个形式上的成功,那怕文章的实质还赶不上古人。若我们的新诗成功了,我们的散文也必更有新的散文,恐不是一般人所能窥测的。这些话都近乎空话,有些固然是我自己信得过的,有许多则很出乎我的能力之外,不应该谈,其言不达意处,更请原谅。

同类推荐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古董

    古董

    那天下午,大嫂从老家打来电话,气急败坏愣头就跟我一句:“兄弟,我问你,你跟你大哥是不是爸妈亲生的?”大嫂在电话中很激动,一激动,说话就颠三倒四,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说清楚,就只顾自己在那里婆婆妈妈的一阵抱怨,发牢骚,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我说:“大嫂,你慢点说,究竟是啥情况?”“啥子情况,你还不晓得?”听大嫂那语气,就是说我居然对如此天大的事情一无所知,好像我反应迟钝的样子。事实确实如此,我根本就没有听出究竟是个什么事情,到目前为止,我听到的都是大嫂的满腹牢骚,根本就没跟我讲究竟是啥情况。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 古典情思

    古典情思

    从书中可以看出,“仙作”之美,美在材质,美在工艺,美在工艺中的文化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传扬“仙作”之美,理所当然要向这三个维度深入,才可能直逼古典工艺家具之美的内核。在这一方面,志忠除了向各大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广泛报道“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发展动态外,还深入研究,深度挖掘,试图全方位展现古典工艺家具的独特魅力。志忠虽不是工艺师,也不是专业的文化研究者,但他是明智的,也是用心的,以自己的悟性和才情,穿越古典工艺家具繁简不一外表下的迷障,向着这三个维度深入,把貌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仙作”说得有眉有眼,有滋有味,颇为引人入胜。
热门推荐
  • 错婚成爱:傲娇夫人很抢手

    错婚成爱:傲娇夫人很抢手

    “当我的女人,我会让你幸福到死的。”新婚那日,他对她说的话。“呵呵,感谢不杀之恩,我可不想死啊。”她淡淡一笑,不屑的说道。“我会让你成为整个上海滩最幸福的女人,相信我。”他深情款款的看着她,发誓这辈子只宠她一人。“希望你说到做到,首先我不想看见那些碍眼的女人。”“好,通通把她们赶走就是了。”面对那些女人,她妩媚一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
  • 澎湖台湾纪略

    澎湖台湾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夏了夏天

    夏了夏天

    曾几何时,少年和少女们不知忧惧地穿梭在夏日校园,升学率、排名等词汇只是生活的镶嵌,真正连绵成广阔世界的是真实、单纯与爱。总有人说,初三能让人一夕成长,但是,这样的成长,是否也是最后青葱岁月的心灵的祭奠?少年和少女们在校园里穿行,分数已经成了生活的镶嵌,充盈他们的是真实、单纯与爱。只是最后,他们终将离开。
  •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该结束了,就在今天。”矿工辛孟贵留恋地看了一眼井口的阳光,回过头,决绝地向井下走去。这将是他最后一次下井,而且,再也不会上来了。走在巷道里,他再一次设计着自己的结局:工作面出现哑炮——他去排险——炮响了,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以他的技术,做到这一点很容易,以这家煤矿的管理,不会有人能看出破绽。只有这样,煤矿才会赔钱,弟弟辛孟林才会有一笔钱去上大学,父亲才会有一笔钱看病,母亲才会有一笔钱养老。弟弟很聪明,应该去上大学,而不是像他这样在井下挖煤。
  • 搔首问

    搔首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义凌天

    道义凌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一个“道”的世界,道生万物,掌控生死!一介凡人,如何探索道之涵义,领悟道之奥秘,打开道之大门,最终长生久视?世间爱恨情仇,因果造化,六界纷争,尽在《道义凌天》!
  • 陆少重生之追妻日常

    陆少重生之追妻日常

    蓝若重生前是陆寒圈养的宠物,替他生儿育女,失去自由,只因他答应过她,会保住她父亲的公司,谁知道谋夺父亲公司,与继母狼狈为奸的人就是他。知道真相,她在逃离陆寒身边时,走投无路纵身跳崖扎入大海,宁死也不愿意回到他的身边。老天垂怜,竟然让她重生回到七年前,父亲与弟弟还在,一切都还来得及挽救。这一生,她本不想依赖他人,可是前世她恨极的男人,今生提前闯入她的世界,对她千依百顺,死缠烂打……(陆总的追妻心术)第一条:不要脸。第二条:不要脸第三条:还是不要脸(记者采访)记者:陆总,请你用一句话形容你结婚时的心情。陆寒:激动万分,欣喜若狂,喜极而泣,兴高采烈,兴奋不已……记者:(陆总,词语有点多了)请问你最爱的是谁?陆寒:我太太。记者:陆总,请问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陆寒:(一时嘴快)我太太记者:……(儿童不宜的画面)记者:陆总,如果你惹你太太生气了,你太太会怎么对你?陆寒:不会有那样的事情发生,我绝对不会惹我太太生气的,我非常遵守男士的三从四得。记者:……
  • 墨册

    墨册

    阴影角落一个少年看着那月光下的厮杀黄金瞳微微一缩赶忙跑路,远离是非之地后少年揉了揉乱糟糟的头发“果然还是命重要。龙族的世界太血腥了些。”突然一辆玛莎拉蒂上走出一个老流氓高声叫嚷“喂!小子你可是我认定的继承者啊!”这是一个从龙族开始的诸天旅行。龙族,龙之谷,狐妖小红娘,尸兄……这亦是一个无法抗拒的游戏。
  • 校园实用经典励志哲言(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励志哲言(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励志哲言》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励志哲言》主要内容包括经典励志、趣味哲言等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斗破之绝世云韵

    斗破之绝世云韵

    炎帝破空之时,发生意外,斗气大陆上发生异变,云韵遭受偷袭,深受重伤。可是,再次睁开眼睛时却发现自己居然重生了……而此时斗气大陆,风起云涌,斗气大陆的内斗渐渐的演变成为了与外来者的战斗,且看云韵如何笑傲苍穹,问鼎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