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9700000031

第31章 运动的起因和主要流派

罗姆·摩罕·罗易倡导的印度教改革运动,在罗易逝世后,由他的后继者继续进行。40年代起,运动的声势增强并逐渐越出孟加拉范围,形成为全印运动。这场改革运动就其实质而言,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用资产阶级的神学世界观取代旧的神学体系,使印度教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变换内容和形式,为资产阶级的民族斗争服务。由于种种原因,改革的结局并不圆满,但成绩还是很可观的,启蒙的目的也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是达到了。

印度教传统的神学体系在19世纪上半期依然是人们遵循的信条,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没有变化。英国统治者乐于看到这种陈腐的宗教体系禁锢人们的头脑,维护社会分裂状态,但为了宣扬英国文明的优越,为了实现精神领域的征服,又必须向它发动进攻。19世纪20年代后它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态,企图用立法手段“改造”印度教,并与传教士互相配合,对印度教百般贬损,扬言要使印度基督教化。传教士辱骂印度教是“世界上最虚伪的宗教体系”,通过办学、办报、办慈善机构,竭力诱使印度教徒改宗。改宗者确实越来越多。这样,印度教徒便有了一种紧迫的宗教危机感,拯救印度教成了强烈呼声。对宗教危机感觉最敏锐的是受过西方教育或受了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这些人的危机感与其说来自西方传教士的攻击,倒不如说来自他们接受西方思想影响后本身世界观的变化。当他们掌握了西方的理性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平等博爱思想后,产生了希望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宗教繁荣进步,跟上世界潮流的愿望。这种思潮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出现,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资本出现后变得更为强烈。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建设近代文明社会成了理想目标。带着这样的愿望,带着西方教育提供的思想武器,他们希望革新自己的宗教,使之现代化,认为这既是拯救印度教的道路,也是使国家进步的起点。西方传教士对印度教攻击越猛烈,他们的改革信念就越强。

宗教改革运动发祥地在孟加拉。罗姆·摩罕·罗易建立的梵社是第一个宗教改革团体。在他赴英后,梵社由他的好友德瓦卡纳特·泰戈尔(1794—1846)领导。1842年,德瓦卡纳特的儿子德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17—1905)加入梵社并成了领导人。德宾德拉纳特是印度学院毕业生,曾建立真理传布社,后并入梵社。他给梵社制定了约规,创办了报刊,并派凯沙布·钱德拉·森到各地宣传梵社主张,在教义改革方面也比罗易更前进一步。结果,使梵社影响大为增长,不但在孟加拉,而且在外省建立了分支。1865年孟加拉有50个分支,西北省2个,旁遮普、马德拉斯各1个。但是,在社会改革方面,特别是对待种姓限制,他的态度不够激进。60年代起,在梵社内部形成了以凯沙布·钱德拉·森(1838—1884)为代表的青年集团。凯沙布是加尔各答大学毕业生,出身维底亚种姓。这个集团在社会改革方面持较激进态度,在教义改革方面倾向于吸收较多基督教特点,而这都是德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所不同意的,这就造成了1865年梵社的分裂。凯沙布一派退出,单独建立了印度梵社;原来的梵社称为真梵社。地方分支多数随了印度梵社。随着运动的发展,一些青年提出更激进的社会改革要求,凯沙布也不能接受了,加上他自己破坏梵社约规,致使印度梵社同样发生分裂。1878年,一批青年退出印度梵社,另建大众梵社,主要领导人是希·夏斯特里,还有阿南达·摩罕·鲍斯。原印度梵社多数分支都归属大众梵社。这样,到70年代就有三个梵社并存:真梵社、印度梵社和大众梵社。

梵社运动60年代起由孟加拉扩展到马德拉斯和孟买。马德拉斯成立了吠陀社,后与印度梵社在该地的分支合并。在印度梵社分裂后,它转到大众梵社一边。孟买在1867年成立了祈祷社。它在组织上不属于梵社,但它是在梵社影响下成立的,其改革主张大致与梵社相同。祈祷社是西印度的主要宗教改革组织,在浦那、阿迈达巴德、戈哈浦尔等地都设有分支。从广义上说,可以把它的活动包括在梵社运动内。这样,在60—70年代梵社运动最发展时期,它的影响范围扩及三大管区,成员有数千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宗教改革团体。

当梵社运动在孟加拉、孟买继续发展的时候,70年代,在旁遮普和北印度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宗教改革团体,这就是圣社。它是一位古吉拉特的婆罗门僧人达耶难陀·萨拉斯瓦蒂(1824—1883)1875年在孟买首先创立的。达耶难陀原名穆尔·森卡尔。他未受过英语教育,他的思想来源更多是印度古代经典而不是西方理性主义,但受后者影响。1877年圣社中心转移到拉合尔。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在旁遮普、北印度传播其改革思想和建立组织,使圣社成为旁遮普和北印度最有影响的宗教改革组织,与孟加拉的梵社遥相呼应。圣社在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方面与梵社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不同点。最主要的是圣社强调“回到吠陀去”,也就是以完全肯定吠陀的形式出现。这一则是由于旁遮普被征服的时间较晚,西方思想影响在这里还比较弱,所以改革家能更多地借用自己宗教传统中的某些形式行改革之实,二则也与70年代民族运动的发展形势有关。70年代,在印度,民族主义情绪增长。达耶难陀强调“回到吠陀去”是和印度人民积极要求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回到吠陀去”并非主张完全复古,而是把吠陀的思想和时代美化,创造一个想像的理想宗教和社会,作为改革的范式。当然其中不乏吸收西方的理性思想因素,但它们都除去了西方标签,穿上了吠陀的古典服饰。完全以西方的思想为模式实行改革,在他看来只会造成一种盲目崇外心理,有损民族自尊心。第二,他提出了“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的口号,把宗教改革和印度政治复兴直接联系起来,以加强民族自豪感,这比梵社更易得到群众拥护。第三,由于圣社的主张是以群众比较熟悉的尊崇吠陀的传统形式出现,也由于它带有较强的民族主义色彩,所以其成员和拥护者不像梵社主要局限于知识界,在下层群众中有广泛的传播空间。1891年统计,全国梵社成员有3050人,圣社有40000人。圣社在旁遮普、北印度所做的工作完全可以和梵社的活动相媲美,两者对印度教的改革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不过,圣社的特点也使它易于走上较狭隘地维护印度教传统的道路。

80年代,孟加拉又出现了一个宗教改革运动的新潮流。这就是以邦基姆·钱德拉·恰特尔吉为思想家的新毗湿奴运动。邦基姆是个著名的作家、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这个潮流顺应当时民族运动日益发展的形势,主张宗教改革应在承认印度教传统形式下进行。这种主张与梵社、圣社的改革主张实质相同,形式上却是大相径庭的,但由于很受群众拥护,在孟加拉很快传播开来。

这一时期改革运动的最后一个流派是以罗摩克里希那·巴罗摩汉萨(1834—1886)的学说为代表的。罗摩克里希那是加尔各答附近一个庙宇的祭司,原名竭达陀尔·恰特尔吉,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婆罗门家庭,没有受过学校教育,他的宗教知识都是从民间学者获得的。但他广泛结识各种宗教、各个流派的人士,钻研各种教义,了解其主张,并力图亲身实践,因而眼界比较开阔。达耶难陀1872—1873年间访问过他,凯沙布1875年后和他接触较多。他们一起讨论宗教问题,彼此之间互有影响。罗摩克里希那的学说,在承认印度教传统形式的基础上,糅合各家学说,形成一个折衷的体系,实际上为这一阶段的宗教改革作了小结。在他去世后,他的著名弟子维帷卡南达(即辨喜,1863—1902)领导成立了罗摩克里希那教会,传播他的学说并加以发展。

同类推荐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天下第一医馆

    天下第一医馆

    一睁眼,便是人命如草芥的乱世芳华。墨白是个大夫,但他还来不及去想治世救人,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三天后不死。然后还得考虑怎样才能见一见那已经和自己成过亲,拜过堂,据说国色天香的老婆?最后,他还得想个能在乱世之中活下来的谋生之道,他决定了,就干老本行,很快,乱世之中,战火最猛烈的中心地带,一间医馆开张了。名字还算低调,曰:“天下第一医馆”ps:群号159995598
  • 历史不忍细看:超值白金版

    历史不忍细看:超值白金版

    人类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当我们重新斟酌历史深处隐藏的一切时,会发现,它是在一个个怪圈中循环演进,无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段争逐史,又或是一处半壁残垣、古墓深山,都浸染了既显多情又显残忍的史家定律。然而,正是让人惊叹的历史内幕和演进规则,让我们有了在史海中畅游和挖掘的欲望,体验破解真相的快感,感受灵魂深处的酣畅。《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2)》涉猎范围广泛,内容深浅合宜,情节充满轶趣,语言生动活泼,可以帮助读者掌握研究历史和探求真相的方法,从中获得探索发现的规律,引发深层次的解读思考,扩大视野,重塑历史观念。
  • 超级三国之最强张飞

    超级三国之最强张飞

    现代工科宅男因为通宵玩游戏导致过劳死,带着万人敌系统魂穿三国。当前世记忆觉醒时,他已经在当阳桥,曹操的大军马上就杀到眼前,是殊死一战,还是等着被践踏......这是主角从自卑的宅男成长为盖世英豪的成长之路,看张三爷带你走进武力决定一切的斗将版三国!创建了一个群,大家可以加一下,一起聊聊。群号297269126
  • 重生之谍者为王

    重生之谍者为王

    特工少将陆望穿越到异时空,失去记忆后重生于有着重重秘密的望族,意外卷入了漩涡的中心。在波涛诡谲的朝堂和江湖上步步为营,周旋于美人与杀机中,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
热门推荐
  • 妃常难宠:朕的皇后不好惹

    妃常难宠:朕的皇后不好惹

    当了替死鬼,被坑穿越了,不要紧。重生成了一个没爹疼没娘爱的小宫女,也不要紧。在宫里被瞧不起,在学堂被太子党欺负,更加完全不要紧。只要有一颗彪悍的新新人类的心,终有一日,她会雄起。
  • 佛契

    佛契

    金箍落地魔归来,大闹灵山归虚无。魔王净化,圣佛称尊。虚无化形,通天尺现,虚无及宛若二代悟空,闹地府,搅龙宫,乱天庭,欲灭诸佛。
  • 那时的我们

    那时的我们

    张慕凌生于80年代上海,家境贫寒,心比天高。嫉妒漂亮孤傲的舒凝,喜欢含蓄儒雅的韩哲,年少的她以为一切都能自己掌控。象牙塔中,遇到风流倜傥的老师邱宗民,他爱她吗?还是有何秘密?在光明与黑暗的起落间,终发现,人生轨迹不全由自己,是非本不泾渭分明,要得到这些,必会付出那些。答案,源于内心;而真相,但留人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会有一条叫王新大的鱼

    会有一条叫王新大的鱼

    阴雨天持续了三周半,劈头而来万里晴空,让人们有点中奖的呆怔。住高层的人不太敢多看天,因为天蓝得透黑,令人眩晕。放晴才一小会儿,家家户户的阳台上,就竞相披挂出万花筒一样潮湿的衣物,好像太阳把每一家都炸得杂碎流溢。小区里一栋栋高楼,就像刚升出海面的大方柱,挂满了筋筋吊吊的“海蛎海带”之类。一楼,两家相邻的院子里,也都架着洗晒的被单、床单,绿篱上还有一匾红艳的枸杞。几只指甲大小的五月灰蝶,在两家院子的绿篱中翻飞。一个四岁左右的孩子,仰着脸张开双手,像盲人一样在院子里慢慢游动。
  • 达紫香花开

    达紫香花开

    残雪挂在石崖子下老松树枝梢头,冷风一吹,簌簌地,像鸟掉着羽毛。凌云裹紧了身上的棉衣,崖上是暖的,阳光照着。凤子又出来走到小河边去打水去了,她蓝底碎花小棉袄的身影隐现在山坡底下那片杂树林子中。凤子是山下成衣匠李宝库的女儿,她是和她父亲李宝库去年秋天上山来的。一只白脑门的山雀从林中无声地飞过来,落在青绿的松针上。老林子里静静的,坐在石砬子上能看到崖下那座木刻楞草屋,有四间房子那么大,大山开门,南面是三个窗洞。春冻骨头秋冻肉,时令虽早已过了立春,可在外面待得久了,这深山密林野谷里的风,还带着一股刮人骨的寒意。
  • 星海初章·幻灵帝王

    星海初章·幻灵帝王

    魔法,科技,武道……无数能力在这里绽放着光彩。天命之王,历经无数岁月,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死者在生之世界重生生者在死之世界前进两界帝王于昔日建立自己的辉煌之后,失去力量重头再来矛盾的生死两界,能否回到正确的秩序,一切都要看帝王该如何抉择……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奇门风云(全4册)

    奇门风云(全4册)

    浩劫之后的江湖,风云再起,如意宝珠出世,祸起萧墙始于三大奇门之遁门。于是奇门遁甲不奇,毒门万毒不毒,刀门铸刃无锋。祸起奇门,顿破江湖微妙的均衡。数年后,一位如“海”般深邃的少年崛起江湖,以杀手的身份横空出世,在血雨腥风之中,破开重重迷雾,以有情的心作无情的杀戮,终在爱情、有情、亲情的“互网”中刺穿仇恨的外衣。雾散云消,真相横阵之际,却给了他一个无法接受的现实。
  • 临别的暗礁

    临别的暗礁

    “我究竟,为什么要反叛?”梦中的神秘男人,父母的双双离世,月下的嗜血杀手,扑朔迷离的身世…她带着种种谜团来到属于自己的真正故乡,经历种种死别,到头来才发现这只是一个局,而自己从最初的诞生为始就注定成为这棋局独一无二的弃子。“每个人都是有秘密的,你也是,我也是。至于我的秘密,就让时光告诉你吧。”“残虹,我真的,好爱你……”因为你是,反叛者啊……
  • 画鉴

    画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