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9700000005

第5章 帝国解体的原因

莫卧儿帝国由阿克巴大帝开创安定、兴盛局面,中经贾汉吉尔、沙·贾汉时期的守成,到奥朗泽布统治时就已由盛转衰。奥朗泽布是帝国最后一位有实力和有纵横捭阖能力的君主。他在位时期通过不断的征服,使帝国版图达到最大规模。然而,在他去世(1707年)不久,帝国便走向解体,印度重又陷入四分五裂的混乱状态中。

这样一个大帝国怎么会如此迅速就解体了呢?

帝国解体的根源深藏于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期的经济变动之中。17世纪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封建主的贪欲,导致整个封建统治阶级上自皇帝、大臣,下到地方的大小封建主,都竞相挥霍享乐,奢侈靡费。国家有许多官营作坊,专为朝廷和王公大臣制作镶珍珠的服饰和各种奢侈品。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珠宝奇石供封建主赏玩。沙·贾汉令匠人为他制作了一个孔雀宝座。“这个宝座的形态像个吊床架,由金制的脚支撑。彩色的华盖由12根绿宝石柱子撑持,每根柱子有两只用宝石镶嵌的孔雀。每对孔雀间矗立着一棵树,它的枝叶上披满了钻石、绿宝石、红宝石和珍珠。”制作这个宝座用了七年时间,其价值有人估计为800万卢比。沙·贾汉还大兴土木,在阿格拉、德里、拉合尔等几个大城市修建宫殿、城堡、花园、清真寺,总开支达数亿卢比。为纪念他死去的妻子穆姆塔兹·玛哈尔,在阿格拉修建了堂皇富丽的泰姬陵,每日用工22000人,历时22年,耗费4000万卢比。奥朗泽布连年发动征服德干的战争,每次出征,随军的都有数以百千计的仆人、乐师、鹰师、舞女。军队扎营就像建起一座城市,费用开支之大可想而知。

封建主奢侈花费的激增导致封建剥削加重,对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的榨取勒索变本加厉。阿克巴时土地税率为总产量的1/3,沙·贾汉时已提高到1/2,到奥朗泽布时期超过1/2.德里省的税收1594年是1500万卢比,1700年增加到3000万卢比。耕地面积扩大固然是税收增加的主要因素,税率的提高也是重要原因。17世纪以后越来越普遍地实行包税制。包税人一旦权力在手,便任意加征各种杂税,更加重了农民负担。对手工业者的加重剥削表现为各地官吏、札吉达尔和柴明达尔都肆无忌惮地勒索,非法征收过境税和杂捐。据奥朗泽布时期的历史编纂学家哈菲汗记载说,苛捐杂税数量之大往往使商品价格增加数倍。奥朗泽布即位时,曾宣布废除近80种杂税,其中包括向手工业者和商人非法征收的许多种,但地方官吏阳奉阴违,大部分照征不误。商人们害怕在官员面前露富,很多人不得不把大量钱财深窖地下。苛重的剥削引起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的强烈不满,17世纪60—70年代开始不断爆发下层人民起义。

封建主奢侈花费的激增还导致中央和各地封建主之间争夺经济利益斗争的加剧。土地的封建国有制是莫卧儿帝国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依托。17世纪以来封建土地私有倾向的发展,导致札吉达尔、柴明达尔都千方百计逃避对国家的义务,该纳贡的不纳贡,该缴税的不缴税。札吉尔一旦分封出去,国库就难以再收回。封建主的这些行动肥了自己却损害了国家,造成中央财政拮据。莫卧儿皇帝欲压不能,就想从对外征服中获得补偿。奥朗泽布连年对德干的比贾普尔、高康达两国用兵,一则为扩展疆域,另一方面的用意是增加国家控制的土地。战争旷日持久,靡费巨大,使国库负担更为加重。不仅如此,每次征服得到土地后,在将军、贵族们的压力下,又不得不把征服土地的大部分以札吉尔形式分封出去。新札吉达尔一旦土地在握,又总是竭力规避义务,把札吉尔变成世袭领地。扩大征服的结果只是扩大再生产着中央和各地封建主争夺利益的矛盾。中央权力和利益不是得到维护而是越来越削弱。封建土地私有倾向的发展埋伏下了封建分立主义的种子。

札吉尔制即军事采邑制是莫卧儿帝国军事实力的基础。皇帝出征时,兵员的相当部分是从札吉达尔征召而来。如今札吉达尔不按规定数量养兵,遇征召时提供不出兵员或临时从市场上雇人顶替。这样帝国军事实力便被蛀空,既无力镇压人民起义,对封建主的抗命也无力讨伐了。

17世纪以来因经济变动而引起的上述矛盾使奥朗泽布陷入困境。为了找到出路,他采取了一系列紧迫的措施,其指导思想是用牺牲印度教徒利益的办法来讨好伊斯兰教大封建主,加强其地位,这样来巩固帝国的支柱。之所以采取这种方针,不仅因为他是一位穆斯林皇帝,还因为他是个狭隘偏执的正统宗教徒。他素来认为,作为一个穆斯林皇帝,其使命不仅在于按伊斯兰教利益的要求治理国家,还在于传播和发扬光大伊斯兰教,为此,就必须严格按伊斯兰教的原则施政和规范社会生活。他把这作为平生职志,认为当时国内政治和社会领域出现的种种矛盾都是阿克巴执政以来偏离伊斯兰教原则造成的。偏离既表现在对印度教过于宽容,也表现在穆斯林上层追求享乐之风盛行,丢掉了伊斯兰的初衷和本色。在继承王位后,他立志要进行彻底的整顿,重新树立伊斯兰的治国原则和社会风尚。在宫廷内部,他带头过清淡俭朴的生活;禁止宫廷音乐和绘画,把以往请来的乐师和画师尽行撵走;也不再大兴土木。这些行动主要是用来整顿穆斯林内部,多少带有自律性质,当然,他更关注的是通过制定新的政策,削弱印度教势力。1669年,他令各省省督拆毁异教徒的寺庙和学校。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执行了,执行的地方也不少,仅拉其普他那地区被拆毁的印度教神庙就达186座。贝拿勒斯的维斯瓦纳特神庙,马土腊的凯夏夫·德夫神庙,巴特那的萨姆纳特神庙这些著名的大庙都被拆毁,在其废墟上建起了清真寺。印度教神像被埋于阿格拉大清真寺,让伊斯兰教徒践踏。许多印度教神庙享有的免税土地也被没收。奥朗泽布又下令把担任高级官职的印度教徒从国家机关中清除出去,1671年下令将王室领地税务机关中的印度教徒工作人员尽行裁撤。鉴于札吉达尔(多为穆斯林)大量向商人高利贷者(多为印度教徒)借贷,欠债甚重,奥朗泽布颁令所有债务取消。1665年又颁布了歧视性的税收法令:穆斯林商人缴纳关卡税为商品总值的2.5%,印度教商人则需缴5%,两年后又下令免除穆斯林商人的关卡税,对印度教商人照样征收。影响更大的是,1679年下令对异教徒重征人头税,这项为广大非穆斯林群众深恶痛绝的税收是被阿克巴大帝特意废除的。奥朗泽布还把宗教压迫扩大到习俗领域,1688年禁止印度教徒(除拉其普特人外)骑马坐轿,同年,颁令禁止举行洒红节等印度教节庆,并对印度教徒朝圣征税。这一系列措施,从政治上说,重新树起宗教壁垒,与阿克巴大帝的宗教容忍与团结的立国原则背道而驰;从经济上说,损害商人利益,破坏商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新趋向严重抵触。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反动政策引起印度教徒、锡克教徒的强烈反对。1679年4月21日,德里印度教徒数千人集合于大清真寺前,抗议重征人头税。奥朗泽布下令镇压,出动战马战象驱散人群,伤亡甚众。这种暴行对当时已经激化的矛盾只能起火上加油的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7世纪下半期印度各地爆发了此起彼伏的人民起义和封建主反叛,并都带有反对宗教压迫的内容。主要有:贾特人起义(1669—1670年,1685—1691年,1705—1723年)、锡克教徒起义(1675—1708年,1710—1715年)、马拉特人起义(1665年起)、拉其普特战争(1678—1709年)等。贾特人居住于朱木拿河以南阿格拉、马土腊一带,马拉特人分布于德干西部沿海及其腹地马哈拉施特拉,拉其普特人在今拉贾斯坦,三者都是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居住在旁遮普。就起义性质说,贾特人起义是农民起义,锡克教徒起义是打着宗教旗帜的下层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马拉特人起义是小封建主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拉其普特战争则是拉其普特诸王公要摆脱莫卧儿帝国的统治,恢复王公的主权。贾特人起义和锡克教徒起义被暂时镇压下去,马拉特人起义却在一度受挫后得到更大发展,拉其普特诸王公也在事实上得到独立。莫卧儿帝国在这些连绵不断的起义和反叛打击下,风雨飘摇,一蹶不振。奥朗泽布加强伊斯兰教大封建主地位的政策也未能赢得他们的忠诚,在封建土地私有倾向日益发展的情况下,札吉尔领地扩大只能加强他们的分立倾向。1707年奥朗泽布病逝德干军营。各省省督纷纷拥兵自立,坐地为王。统一的帝国很快走向分崩离析。

莫卧儿帝国解体就经济根源说,是封建社会内部经济发展的新趋向与旧的统治形式发生矛盾的结果。新趋向要求对现有统治体制和政策中不适应的一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促进经济发展。奥朗泽布不但不能审时度势,采取顺应潮流的方针,反而倒行逆施,竭力维护旧形式。结果不但对新趋向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也招致了帝国本身的解体。本来是经济发展的好形势,由于统治者的昏庸和政策错误,结果竟变成了不可收拾的混乱局面。

同类推荐
  • 汉上骄子

    汉上骄子

    西汉灭亡,王莽篡位严苛酷吏,横征暴敛饿殍遍地,民不聊生问此世间谁能拯救万民于水火?且看不一样的光武皇帝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 明末一把刀

    明末一把刀

    公元1620,杨天穿了,穿到汉文明将要陷入三百年黑暗时期的混乱时代,一开始他只想活下去,可这狗日的世道不让他好好活,人多少是自私的,他得好好活下去,慢慢的,他有了野心,鞑子,建奴,补药碧莲的岛国,不破不立,烂到根子里的朝堂,且看他如何持着手中刀,斩灭一切魑魑魅魅,让我汉文明继续耸立在世界之巅。作者:我汉家儿郎,缺的历来都不是什么金手指,而是一个舞台,一个可以仰望天空的舞台。
  • 兴明

    兴明

    主角回到明末。灭李自成,拒金虏,扫荡草原,发展资本主义,与西方列强争霸。
  • 魏晋风流十讲

    魏晋风流十讲

    本书以十讲之篇章,通过上百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对《世说新语》这部奇书所再现的魏晋时期的奇风异俗、奇人异事,进行了生动的现代解读,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一卷在手,王谢旧事,尽收眼底;古风今韵,如月入怀。
  • 楚史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楚史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楚族是我国江汉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是一个酷爱凤鸟并随时准备乘凤鸟飞去的民族。楚人的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之一,并且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四方各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楚文化。楚国灭亡后,楚人接受中原王朝的统治,加入到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融合大潮中,最终融化为汉民族。本书以楚族寻根之旅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楚族这一别具一格的部族八百年的奋斗史及其融入中华大家庭的过程。
热门推荐
  • 反正都要在一起

    反正都要在一起

    你是世人眼里的坏蛋,也是我心里的英雄。最坏的你,赠我最好的爱情。我的男人是个无业游民,毫无前途,一无所有。很多人问我看上他哪一点,我只能说:第一,详情请看他的脸。第二,我小时候想要拯救世界,愿望落空后,勉强改成了拯救失足男青年。
  • 桃花随处开

    桃花随处开

    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我们也要擅长告别。
  • 全职抽奖系统

    全职抽奖系统

    全职抽奖系统,顾名思义,每一个职业都能够进行抽奖,每一个职业都能抽到和它有关系的技能。得到它的人,将会成为全职业的顶峰精英。自从得到全职抽奖系统以后,作为厨师,陈泽抽到了食神调料;作为老师,陈泽抽到了真理说服;作为扑街写手,陈泽抽到了黄金键盘······陈泽:“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不好意思,每一行的状元都是我!”不过作为网约车司机的他,第一个抽到的却是三十分钟的车神附身体验!
  • 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卧底娇妻

    卧底娇妻

    四年前,她被欧豪夺去初吻,接着便失去他一切消息……四年后,她是卧底女警,任务是调查这个男人不可告人的秘密!进行一系列侦查之后,对于这个油盐不进的男人,她只能使出最后杀手锏——美人计。但牺牲色相去接近他的后果竟然是……肚子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娃娃!她想问这个娃到底是上交国家,还是她自己负责啊?某日,这个无耻男人再次出现:“我看出来了,你喜欢我。正好,我也有这个意思,现在跟我回家。”这是要让她带球嫁入豪门吗?没想到,做豪门媳妇的连带责任还有斗婆婆,斗现任,斗小蜜,斗欧豪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风歌:风之扬

    大风歌:风之扬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霸道金主:女神求嫁

    霸道金主:女神求嫁

    未婚先孕,她受尽白眼和嘲讽,却从来没有后悔过。为了宝贝儿子的生活,机缘巧合下进入娱乐圈,凭借着一张脸她火速成为娱乐圈新贵。人红是非多,她还没来得及准备好怎么应付这些恶言恶语,一条修长的大腿伸了过来……男主:抱吧。女主:儿砸,叫爸。儿砸:......
  • 雷霆

    雷霆

    岛国留学不忍耻辱愤然回国,潜伏在军宪警内部,具有多重间谍身份,周旋于各方之间,几次生死、几次游刃于枪口之下,误会、暗杀、身负骂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萌叔出没,请注意!

    萌叔出没,请注意!

    谷雪表示,小白花的女儿不易做啊!你说她到底是彪悍呢还是彪悍呢还是彪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