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9700000004

第4章 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莫卧儿帝国时期相对和平和统一的局面及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劳动分工的加强,为印度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国内的发展呈现不同层次。自从阿克巴统治时改实物税为货币税后,农民整个地被拖进了市场。尽管对他们绝大多数人来说,进入市场只是卖粮纳税,然而一旦与市场接触就不能不受影响。既然市场上有从事家庭副业需要的各种原料,在可能的条件下,有些人会买进一些,增加生产,把多余的产品拿到市场出卖。这样,他们的家庭手工业也就逐渐被卷入市场范围。17世纪以来各地城乡间贸易与集市贸易一天天活跃,反映了农民与市场联系增强的趋势。

国内贸易发展更明显地表现为各地区之间商业往来的加强。农作物种植的地区专业化倾向以及手工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倾向导致了许多地区大规模输入粮食和手工业原料。这些地区种植的大量经济作物或制造的大量手工业产品也必须远销他乡。这就造成了全国各地区间的大宗商品流通,形成一批区域性的市场。如孟加拉的大米、蔗糖运往印度斯坦和科罗曼德海岸地区,比哈尔的小麦供应阿格拉、德里,古吉拉特丝织业中心依靠孟加拉供应生丝,孟加拉的棉织品、古吉拉特的丝织品、克什米尔的披肩、阿格拉的蓝靛则行销全国。

商品运输有陆路、水路两途。莫卧儿帝国的主要陆路干道北起白沙瓦,东、西分别至孟加拉和古吉拉特,南至德干,德里是中心。这套干道成为联系全国的动脉。运输主要靠牛车和骆驼。17世纪的欧洲旅游者记载道,他们在印度时常能碰到庞大的商队,由成百上千辆牛车或数百峰骆驼组成,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水路运输主要是靠印度河、恒河及其支流。外国旅行者记载说,在一些内河港口,可以看到停泊的货船鳞次栉比,河面上行船络绎不绝。南印度许多河道水势湍急,不宜航行,但沿海运输较为便利。沿海贸易不但把南印度各地联系起来,还溯海岸北上,把南印度与孟加拉、古吉拉特联结起来。孟加拉和古吉拉特的产品有很大部分都是通过沿海运输进入南印的。

国内贸易的发展还表现在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城市的发展上。城市作为封建统治中心和王公贵族消费中心的作用固然依旧,17世纪以来作为商业中心的作用有了明显增强。处于交通要道上的城市很自然地成了商品集散地和区域性市场的中心,人口迅速增长,商业繁荣。17—18世纪,德里人口达50万,阿格拉80万,拉合尔75万,苏拉特、达卡、阿迈达巴德各20万。据西方旅游者说,这些城市论规模与繁荣程度,较之欧洲大城市毫无逊色。1585年菲奇在其著作中评论道:“阿格拉和法特普尔是两个非常大的城市,其中任何一个都比伦敦大得多,而且人口非常稠密。阿格拉与法特普尔相距12英里,沿路有销售食品和其他物品的区域,其供应之充足仿佛和城市一样。人口多得也好像在市场上一样。”另一旅游家蒙塞拉特1581年断言,拉合尔“不亚于欧洲或亚洲任何一个城市。”1586年印度的大中城市有120座,城镇有3200个。

16—17世纪以来,印度的对外贸易也在发展。印度与东南亚、远东、西亚、北非的贸易由来已久,印度的商船在东至马六甲海峡,西至红海和波斯湾的广大海域上穿梭往来。各国商船也不断来印度。出口商品以棉织品、毛织品、蓝靛、香料、蔗糖、珠宝、粮食、药材为大宗,输入品主要为中国的丝绸、瓷器、阿拉伯及波斯的良种马以及金银块、珠宝、生丝、药品等。在沿海形成了一批外贸港口,包括孟加拉的吉大港、琐纳儿港,东海岸的尼加帕塔姆、马苏利帕塔姆,古吉拉特的苏拉特、布罗奇、坎贝,马拉巴尔海岸的古里、柯钦等。16—17世纪,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印度外贸受到双重影响。一方面,葡萄牙人、荷兰人先后控制海道,切断了印度与外部世界传统的贸易往来,另一方面,欧商在印度外贸中逐渐成为主要因素,欧洲商船逐渐取代了印度商船。欧洲商人从印度输出香料、棉纺织品等,导致这些产品出口量的激增。欧商从本国拿不出适合印度的产品来交换,只得输出金银块,结果,大量金银流入印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期。

内外贸易的发展对金融信贷业务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16—17世纪印度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现象之一,是出现了兼营商业和信贷业务的大商人。他们开出的商业汇票可以在全国许多地方承兑,甚至可以在国外承兑。有了这种汇票,商人进行大宗贸易时无需携带巨款,对贸易发展甚为有利。16—18世纪初,印度商人、金融家中最有势力的是西印度的古吉拉特商人、帕西商人和马尔瓦利商人,比他们差一些的是泰米尔的切提商人。这些商人主要是印度教商业种姓,有的是长期以经商为职业的祆教徒和穆斯林,在18世纪以前,他们的势力已扩展到印度各地,凌驾于地方中小商人之上。例如在孟加拉,马尔瓦利商人占支配地位,势力远胜过孟加拉原来的商人;在马哈拉施特拉,古吉拉特商人占主导地位。古吉拉特商人支配着印度许多地区的工商业,而且势力扩大到中东、东南亚和南部非洲。马尔瓦利商人是主要的内贸商人和金融家。他们的汇票在印度以及伊朗、阿富汗、中亚的塔什干都可兑现。孟加拉最大的金融家贾格特·塞特就是马尔瓦利商人,是从西印度去孟加拉的。贾格特·塞特是“世界银行家”之意,这是奥朗泽布皇帝赐给他的称号,表示对他富有的赞赏,后来就被作为姓名使用。这些大商人既操纵印度内贸、外贸,欧商来印后,就成了他们营业上的主要合作者。他们在农村、市镇建立了庞大的商业网,收购产品卖给欧商,甚至向欧商提供贷款,支持他们的贸易活动。他们还通过提供信贷,控制地方中小商人,把后者变成自己的商业网的中间和基层环节。

17—18世纪,这些商人兼金融家的特点是,在经营商业和信贷业务的同时,还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担负其财政金融机构的某些职能。如有的受权铸造货币,有的承办税收汇兑,有的受托代征地税,有的负责供应军需。在财力上资助王公,甚至担任王公财政大臣的,也不乏其人。可以说,他们经济上发迹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力于封建统治势力的扶植。大商人与封建统治势力联系密切是封建社会的常见的现象,表明印度商业资本发育还不成熟,尚未脱离封建主义的窠臼。

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期印度社会经济发展是封建社会内部的发展,是进步的历史现象。商品货币关系的增长,封建土地国有制的破坏,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一切都表明,印度封建社会已开始向它的后期阶段转变。就社会发展程度而言,印度落后于英国、荷兰等欧洲先进国家,但在发展的长远方向上,已显示出和它们没有根本的不同。由于印度封建社会自身的特点,它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但它也在前进。17—18世纪的发展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进步。

西方许多学者强调印度社会停滞不前,这是把发展的缓慢性过于夸大了,无需更多批驳。前苏联和印度有些学者相反地认为,17—18世纪印度封建制度已面临危机。这是把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估计过高了。在封建土地私有制真正形成前,不能认为封建制度已得到了充分发展,因为它的经济基础就没有充分发育。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还是开始,自然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至于资本主义萌芽,那不过是沙漠中的星点绿洲。说此时封建制度已面临危机是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

§§第二章 莫卧儿帝国解体

同类推荐
  • 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

    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

    民国以降,外籍税务司海关制度依然尾大不掉。中国的国门不是中国人看守,而是外国人把持!从晚清政府削弱海关权力,到孙中山南方革命政权与洋人叫板;从地方军阀动摇海关根基,到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海关权益逐步回收,外籍税务司制度日趋式微,直至在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随风而逝。但是,那曾经激荡在历史天空中的一幕幕海关风云,却永远不会湮没……本书以六位民国风云人物参与的重大海关事件为切入口,在全景展现收回海关主权艰难历程的同时,折射出海关视野里斑斓多彩的民国历史镜像。
  • 三国演义之谜

    三国演义之谜

    刘备、曹操的长相究竟如何,为何关羽是红脸、张飞是“豹头环眼”“三英战吕布”是否确有其事,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妻,诸荀亮将周瑜活活气死了吗?刘备有没有封过“五虎大将”,曹操是军事天才吗?“七擒七纵孟荻”是真是假。
  • 浊世砺行

    浊世砺行

    南北朝,东西魏,悲离乱,叹纷争。阿斗泥豪义慷爽,贺六浑枭雄无双;天宝暴虐亦真性,黑獭英姿然弑君。一时粉墨登场,纷纷霸业王图。又小果儿一枚,随波逐流乎?昂首信眉乎?历浑噩浊世,成参天大树。
  • 蜀汉之庄稼汉

    蜀汉之庄稼汉

    这里讲的是一个平凡的苦逼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努力种田的故事。
  •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

    如果说战争推动并造就了历史,那么兵器就推动并造就了战争。崔佳编著的《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将人类兵器发展的历史用故事的形式加以讲述,再现了人类兵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件,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图文并茂,是一本不多见的讲述兵器发展历史的图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本书的精彩内容,一起进入人类兵器历史发展的隧道,去开始一场精彩刺激的旅程吧。
热门推荐
  • 木槿风年

    木槿风年

    生活中总会有或喜或悲的小情绪,还有或得或失的体会,有成功与失败的感悟,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有心与心的交流,就算是漫无边际的放飞思绪,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把这些片段统统放到一起,就成了一个关于生活和成长的故事。(读者群:792177724)
  •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汇集的十七篇文稿,是何为近几年关于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札记。
  • 求雨

    求雨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俞先生的温柔掌心

    俞先生的温柔掌心

    身为娱乐圈的“小魔女”黎曼瑾不知怎么被人在背后泼脏水呢,可是她依旧是怼天怼地怼人设,毕竟各种手段算计下来,赚钱才是她的终极目标。但突然冒出来的太子爷竟然抢了她的C位和台词,还要说自己绝对不被她欺负?“我靠,你以为自己是大佬我就怕你吗?”吃瓜群众盯着这一场拉锯战,纷纷投票站队看好戏。直到后来……“很多人都说黎小姐拿到影后是因为背后有个强大的男人,不知道俞先生怎么看?”面对左边的主持人,前面的镜头,俞墨白揽着黎曼瑾眼神慵懒,声音低沉:“嗯,所以呢。”“……”魔女当道,总裁大人就爱宠!肿么办?在线等哦……
  • 爱你纵使繁华一场

    爱你纵使繁华一场

    她这一生最大的错,就是爱上了他,错到想死都难。“你想死?”他的声音冷得像冰。“你也配?”她笑的凄然:“你是我男人,但你管不了我的生死。”“我会让你生不如死……”
  • 神尊在上:大神,请自重!

    神尊在上:大神,请自重!

    莫名的穿越,迷离的身世,也就算了,听说,古代帅哥多,可是为何那个啥?某人开始火大:为毛她每次约会帅锅,准备自我推销的时候,总是在关键时刻中了迷药似的突然昏厥?
  • 难以断代的青铜器

    难以断代的青铜器

    说不清来历的青铜爵正是樱花凋落的时节,东京街头落英如雪,脚下踩踏如泥。一家古董拍卖行里座无虚席,会聚了不少古玩界、商界、文界的玩家和投机钻营者,也混杂着不少看热闹的闲客。拍卖已经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成交的古董除了日本古坟时代、飞鸟时代的少量陶器,更多的还是二战时从中国、缅甸和东南亚各国“淘来”的稀罕物。一件北魏时期的西藏唐卡刚刚以三百四十万日元落锤,另一件元青花瓷梅瓶又以一亿两千万成交,接着还有唐伯虎的扇画、康熙大帝御用澄泥砚……致使拍卖行角落里两个中国公民如坐针毡。
  • 君自故乡来

    君自故乡来

    叶无棱,不仅是如雷贯耳的MK财团总裁,还拥有着很多出类拔萃的技能,却由于不得已的苦衷隐瞒身份,以一个网店小卖家的身份示人,即使外界环境压迫到她快不能呼吸,她的生活还是不缓不慢地进行着。一个内心如此强大的叶女神,在遇到青梅竹马巩阳的“背叛”后,竟也在沐辜之夜借酒消愁,但她独特的气质却吸引了沈墨的注意,她和沈墨的缘分似乎是从沐辜初遇慢慢开始的......
  • 余生愿与你一起

    余生愿与你一起

    “冷夜寒,你松开,当初你让我走的时候我说什么了?呵……”夏凉希转过去头倔强的说道。”我……”看着冷夜辰欲言又止的模样,夏凉希的心终究还是被那个被那个曾经视她如珍宝的男人伤透了。
  • 奶爸他不务正业

    奶爸他不务正业

    作为一名“新晋”奶爸,张宸表示,哄娃什么的压力山大。孩子哭了,你要笑;孩子笑了,你快要哭了;孩子想睡了,你要给她讲故事;孩子醒了,你要唱着歌哄她下床。……关键是,这孩子的妈妈还是娱乐圈中横跨影、视、歌三栖的人气天后。于是本职工作原来只是医生的张宸,为了与她妈妈争宠,开始了“不务正业”的生活。写歌?出唱片?出版图书?编写电视剧本?他,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