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9800000008

第8章 结语

综合以上观察,我们大概可以为林传甲的《京师大学堂国文讲义中国文学史》做一历史的定位。这是京师大学堂附设优等师范科的“中国文学”科讲义。因为是讲义性质,所以与用心致志的著述不同;为了在短时间内编就,匆忙急赶之中难免有疏漏驳杂之处,而且很可能会随手摭拾一些可用的材料、可借用的观念。我们以为“中国文学史”之题,只是摭拾的观念之一;林传甲的主要目标是编“国文讲义”多于撰写“中国文学史”。这份师范教育的“国文讲义”,既要照顾“国文”科的语言文字的知识,修辞成文的写作法则,以至经史子集的基础学识,又要兼顾教学法的讲授,以及乘隙推广维新思潮,以期造就“有用”之才。“历代文章源流”是林传甲因为教学需要而追补的课程,只占他的许多思虑的一部分。因为讲义封面题上“中国文学史”的字样,林传甲又在卷前以“仿日本《中国文学史》之意”作口号,所以我们会对它做出错误的、过分的要求;这本著作根本承担不了“文学史”的任务。

今天如果我们还要深究这本“国文讲义”如何模仿日本从西方学来的“文学史”体式,创为国人“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典范,就一定会失望。上文提到郑振铎批评林传甲“不懂文学史的体裁”;他的判断根据虽失之疎简,但结论却不无道理,因为这是一本“错体”的“中国文学史”。

引用书目

中文部分

王永健:《中国文学史的开山之作——黄摩西所著中国首部《中国文学史》》,《书目季刊》,29卷1期(1995年6月),13-26页。

王永健:《“苏州奇人”黄摩西评传》,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年版。

王桂云:《现代“地学巨子”林传甲》,《福建史志》,1997年4月,47-48、46页。

北京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京师大学堂档案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1年版。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古楳:《现代中国及其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

李江晓:《黑龙江近代教育奠基人杰出教育家林传甲》,《黑龙江史志》,1993年6月,37-39页。

李明滨:《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的发现》,《北京大学学报》,39卷1期(22年1月),92-95页。〔又题《发现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中央日报》(台北),《中央副刊》,21年7月26日。〕

李明滨:《中国文学在俄苏》,广州:花城出版社,199年版。

周兴陆:《关于窦著《历朝文学史》的答复》,《中华读书报》,22年3月1日。

周兴陆:《窦警凡《历朝文学史》——国人自著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中华读书报》,22年1月16日。

林传甲:《大中华吉林省地理志》,《吉林纪略》,杨立新等整理,247-491页。

林传甲:《中国文学史》,台北:学海出版社,1986年影印武林谋新室1914年六版。

林传甲:《京师大学堂国文讲义中国文学史》,广州:广州存珍阁,1914年版。

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胡云翼:《新著中国文学史》,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版。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北京:新民国书局,1929年版。

胡怀琛:《中国文学史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苗怀明:《国内第一部中国文学史著作究竟何属》,《古典文学知识》,17期(23年3月),95-97页。

夏晓虹:《作为教科书的文学史——读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书写文学的过去》,陈国球等编,345-35页。

孙景尧:《真赝同“时好”——首部中国文学史辨》,《沟通——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7-19页。

容肇祖:《中国文学史大纲》,北平:朴社,1935年版。

郝平:《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马放主编:《黑龙江省志》,第76卷,《人物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高树海:《中国文学史初创期的“南黄北林”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3期(21年1月),115-119页。

张长弓:《中国文学史新编》,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版。

张隆华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梁容若:《中国文学史研究》,台北:三民书局,1967年版。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1922),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庄吉发:《京师大学堂》,台北: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969年版。

郭预衡:《19世纪末2世纪初东西洋《中国文学史》的撰写》,《中华读书报》,21年9月24日。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陈玉堂:《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版。

陈思和:《一本文学史的构想——《插图本2世纪中国文学史》总序》,《中国文学史的省思》,陈国球编,48-73页。

陈国球、王宏志、陈清侨编:《书写文学的过去——文学史的思考》,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

陈国球:《导言:文学史的探索》,《中国文学史的省思》,陈国球编,1-14页。

陈国球编:《中国文学史的省思》,香港:三联书店,1993年版。

陈福康:《再谈“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民国文坛探隐》,上海:上海书店,1999年版,238-239页。

陈福康:《谈“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民国文坛探隐》,上海:上海书店,1999年版,234-237页。

笹川种郎:《历朝文学史》,上海中西书局翻译生译,上海:中西书局,194年版。

黄霖:《日本早期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5月,96-1页。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杨立新等整理:《吉林纪略》,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万福麟修,张伯英纂:《黑龙江志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1932-1933年北平印本。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年版。

郑振铎:《我的一个要求》(原刊1922年9月《文学旨刊》),《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36-38页。

郑振铎:《评Giles的中国文学史》(原刊1922年9月《文学旨刊》),《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31-35页。

郑振铎:《文学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平:朴社,1932年版。

戴燕:《把旧学换了新知》,《读书》,2年4期,98-15页。

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2年版。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外文部分

Brwnstein,Michael C。“Frm Kkugaku t Kkubungaku:Cann-Frmatin in the Mei-ji Perid。”Harυard Jurnal f Asiatic studies。47.2(1967.12):435-46.

Dle□zelvá-Velingervá,Milena,and ld□rich Král。the Apprpriatin f Cultural Capital:China’s May Furth Prject。Cambridge,Mass。:Harvard U Asia Center,21.

Dle□zelvá-Velingervá,Milena。“Literary Histrigraphy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194-1928):Cnstructins f Cultury Memry。”the Apprpriatin f Cultural Capital:China’s May Furth Prject。Ed。Milena Dle□zelvá-Velingervá and ld□rich Král。123-166.

Giles,Herbert Allen。A Histry f Chinese Literature。Lndn:William Heinemann,191.

Karatani Kōjin(柄谷行人)。rigins f Mdern Japanese Literature。Durham:Duke UP,1993.

川合康三编:《中国の文学史观》,东京:创文社,22年版。

末松谦澄:《支那古文学略史》,东京:丸善书店,1882年版。

松本肇等:《日本ご刊行された中国文学史——明治から平成まご》,《中国の文学史观》,川合康三编,“资料篇”,13-13页。

长谷川泉:《近代文学评论史》,东京:有精堂,1966年版。

笹川种郎:《支那文学史》,东京:博文馆,1898年版。

§§第三章 “革命”行动与“历史”书写——论胡适的文学史重构

同类推荐
  • 大风歌:风之扬

    大风歌:风之扬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犹记隔花初相见

    犹记隔花初相见

    在最美的年华,邂逅最好的你。在芙蓉、海棠、荼蘼、水仙、虞美人……的次第花开中,在诗意与古典的流淌中,在那些红颜旧事、古老传奇里,情感之花悄然绽放,一如前世的传说。爱无言,千回百转;情无声,寂然欢喜。春去春回,岁月离失,有多少故事,化为唐诗里的幽怨,宋词里的咏叹。走过人间风情万千,此情仍不渝。惟愿花开不败,你我永在。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现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现代文学发展概论

    本文从公元前文学精品,中世纪文学精品,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十九世纪文学精品四个部分讲述了世界现代文化发展概论。
  • 空杯

    空杯

    《空杯》由张宗子著。注满前的杯子空虚无物,饮后的杯子,仍然是空。空是完成,空是期待,空是两次充盈之间的短暂休息,一头连着往事的回味,一头连着未来的希望。中流容与,前瞻后顾,是犹豫,是彷徨,又是逐渐引满的弓,在无限的敬畏中蓄势待发。
  • 年轻思绪(读者精品)

    年轻思绪(读者精品)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自己是长子长孙,所以不到十一岁就说起媳妇来了。那时对于媳妇这件事简直茫然,不知怎么一来就已经说上了。
热门推荐
  • 魔君很嚣张:七擒小逃妃

    魔君很嚣张:七擒小逃妃

    穿越的女人为啥非得智谋过人、看破红尘、打遍天下无敌手后,再一头撞上一段孽缘,历经生死纠缠?丫的,摆着一张漂亮脸蛋是干啥子用的?美人计多好使,为啥非要辛苦自己操劳一辈子?如果你穿越后的世界是个变态集中营,不论男女,每一个华丽丽出场后都能把你用榨汁机炸了吃,你是会在沉默中爆发?还是会在委曲求全中死亡?不,这都不是颜小沫同志的为人宗旨,咱老祖宗孙子可有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乃上计。不过,在走之前,她完全不介意搅出一个比一个烂的摊子!
  • 九零后农民工

    九零后农民工

    本书主要描述高小旺和他的同学们的事,描述他们这群落榜的学生,走向社会的坎坎坷坷!和出门务工的风风雨雨,以及在繁华都市里被冲昏了头脑而走向深渊的事例,婚姻的变/迁,事业的失败,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设下一道道阻止他们顺利成长的障碍物!回过头来看看,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幸福!
  • 重生之邪妃乱世

    重生之邪妃乱世

    母亲惨死,装疯卖傻十几年。嫁入皇家,本以为可以逃脱地狱、却不曾想到却是掉进了另一个深渊。五年夫妻,抵不过一张臭皮囊。以为真爱,却只是她人的垫脚石。好,很好!杀子夺夫之仇、抛弃辱杀之恨,定要你们血债血偿。废柴重生,逆天为凤。浴火凤凰,翱翔九天,负我者,我必诛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狂宠—刁蛮世子妃

    狂宠—刁蛮世子妃

    叱咤风云的特工居然穿越成了一位不受宠的王妃,新婚第二天就被关进柴房,幸亏有美男相助,才免于挨饿。被丈夫嫌弃,被下人欺辱,这如何能忍?北冥修你别得意,休夫只是第一步,她云茯浅还有更大的抱负。
  • 洪荒宝可梦

    洪荒宝可梦

    当我开眼睛的时候,我已经彻底的蒙圈了,身边都是什么?丑丑鱼?看着自己身边的图鉴对于自己飞强简洁的鉴定,主角已经彻底绝望了。丑丑鱼,因为破破烂烂的,谁也不捉。看起来不好吃,也不会被当做猎物。结果就是数量嗖嗖地增长起来了。没错这就是穿越到了穿越到了丑丑鱼身上的故事。
  • 惊吓纹

    惊吓纹

    我站在钱副省长的别墅门口,目送他那辆黑色的奥迪悄然滑出,通过保安守卫的气象森严的大门,缓缓驶向滨江大道,融入那片火红之中。身后,传来鹦鹉鸟宝宝那阴阳怪气的叫声:“早晨!早晨!”我没有理会宝宝的问候。我的目光落在那片火一样燃烧的凤凰树上,眼前却不断浮现出钱副省长那张阴郁的面孔。这段日子,钱副省长变得脾气古怪,简直就像更年期的妇女,动辄发火,一点着就噼里啪啦的,我和司机古惑光像两条被烤得焦头烂额的热狗。“是自己人,我才屌你们。否则,懒得理睬你们!”心情好的时候,钱副省长这样安慰我们。
  • 昊天皇敕

    昊天皇敕

    铿锵嘹亮的歌声刚从大槐树上的喇叭里飞出来,响彻在蛮岭东坡上空时,旺就来到了庙院坪子里。他专心打扮过自己,穿了一身城里人常穿的蓝色中山服,叠过的衣线笔直而清晰,脸也洗得很彻底,连头发都是湿漉漉的。跟闲常土样子比,像换了个人似的。今天是清明,更重要的是,今天是圪垛村拆庙动工仪式的日子。和往年一样,一到这个节气,岭上的山桃花业已盛开,满眼烂漫,村里的杏花也开了,一村子的醇香。但对旺来说,今年的清明节来得过快,时间好像从他身体上轧过来,咣当一下就掉进了这一天的晨光里。显然,拆庙运动更受人关切,坪子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 品格的力量(经典励志文丛)

    品格的力量(经典励志文丛)

    《品格的力量》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做人处世书。全书围绕着“品格”这个话题,阐述了塑造高尚人格的最要性。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拥有高尚品格的人,必将是一个受到广泛欢迎的人,而他的未来,包括人生发展、事业发展,也必将因为他的品格优异,而步入坦途。书中作者极力刻画描写杰出的人物,将他们优秀、高贵的品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而且还表达了作者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地传授他的经验,力求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塑造高贵的品格,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步。
  • 长城守卫军的诞生

    长城守卫军的诞生

    她又不是有意去买醉,也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只不过失个恋泡了个吧,走回家的时候脚踏了个空,怎么就突然人生地不熟呢。梦中那不甘的情绪,和深埋在自己梦中的背影陌生的地方,熟悉的人。
  • 杀人的舌头

    杀人的舌头

    孙武抬头眼看章华台,不由感慨万千:“太子啊太子,当年你慧眼识人,礼贤下士,赠我心爱的湛庐剑,对我寄予厚望。为复仇,我十六年卧薪尝胆;为报恩,我十六年披坚执锐。如今,灭罪魁、诛祸首,为你报仇雪恨。你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矣。”剑指高台,“来人,把章华台烧了!”吴国将士高举火把,冲上了章华台,点燃了帷帐纱窗,霎时火苗乱蹿,烈焰飞腾。孙武、伍子胥按剑并肩而立,带着残酷的笑意,目睹绝世名构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