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4500000007

第7章 茶道(6)

宋黄儒《品茶要录》对饼茶的压榨程度曾有所说明,但黄儒说的是建茶,与陆羽时代的饼茶有所不同。他说:“如鸿渐(指陆羽)所论,蒸笋并叶,畏流其膏,盖草茶味短而淡,故常恐去膏。建茶力厚而甘,故惟欲去膏。”从现在看来,茶味以厚而甘为好,黄儒为什么要“惟欲去膏(汁液)”,他自己在同书中已作了回答“试时……其味带苦者,渍膏之病也”。渍膏即不去膏。

六、干燥工具

饼茶成型以后,含水量还很高,现在的蒸压茶,出模时一般水分含量在15%以上,但饼茶以鲜叶蒸压,水分当比现在的以原料茶蒸压的高得多。在上述列茶摊晾定型过程中,饼茶已进行自然干燥,所以,饼茶的干燥过程,实际上开始于定型阶段。

饼茶在定型中,水分含量逐渐降低,其降低幅度则与定型时间的长短和大气湿度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定型以后即须进行人工干燥——烘焙。但饼茶与现在的紧压茶不同,须用“綮”穿孔,用“朴”串起来,使其解开便于搬运。然后另串在“贯”上,放在“焙”上的“棚”上烘焙,至干燥适度为止。

饼茶的干燥工具,除上述的芘莉外,包括下列五种。穿茶工具:棨(锥刀);穿茶及解茶工具:朴(鞭);烘茶工具:焙、贯、棚(栈)。綮的用途非常简单,就是用它在饼茶的中心打一个孔眼。朴的用途是“穿茶解茶也”,“穿”是为了解,解就是解开和解送。“朴”或“鞭”以竹为之,这与“削竹为之”的“贯”不同。前者是软性的小竹,不用削;后者是硬性的大竹,所以要削。选用小竹串茶,是为了避免粘结,便于运送,也是为了使造型美观,这是很明显的。

烘茶工具,主要是焙。焙的设计:“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焙上置木制的棚,两层,高一尺。把串在贯上的饼茶,搁在棚上分层烘焙。贯长二尺五寸,与焙的阔度相同。棚“构于焙上”,其长、阔度应与焙相同。焙的方法是:“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这样的焙,面积不小,焙坑的深度达四尺之多(“凿地深二尺”,短墙高二尺)。如果象皮日休所说的“凿彼碧岩下”(见《茶焙》诗),那末,这种设计是不经济实用的。《茶经》可能是记实,问题在于《茶经》没有说明烘焙的时间要多长,烘焙的温度如何掌握,用的是什么燃料,这也就使后人无法详细了解唐代饼茶的烘焙工艺了。

至于“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可以理解为烘茶温度要先高后低,即经自然干燥后的饼茶,初上烘时,搁在棚的下层,烘到干了,就移升到上层。

茶叶的干燥程度常以噙水量来测算。现在的叶、碎、片、末茶,一般要求出厂时的水分在5%左右,这样,在较好的包装条件下,才能保证成品茶不致变质。《二之具》对干燥工具的叙述中,用“全干,升上栅”。五个字,对后人是有启发的。所谓“全干”,不是百分之百的脱水,下仍然含着一定的结合水分,“全干”是指触觉上感到完全干燥了,至于具体的“全干”,因茶类而有不同,不能定出一个适用于各类茶叶的统一的标准来。显然“全干”的茶叶,对确保质量是有利的。

七、计数和封藏工具

在饼茶制造的“七经目”中,最后的两道工序是“穿”和“封”,也就是计数后封藏。饼茶怎样计数?在十九具中的“穿”,就是计数单位。

这里的“穿”,不同于穿茶工具的穿,不是动词,而是量词。饼茶的穿,因地而异。

两地穿的单位重量,相差悬殊,《茶经》没有加以说明。这有三种可能:一是江东是用以零售的穿,峡中是用以批发的穿;二是江东的茶细嫩,峡中的茶粗老;三是江东是短途运输,峡中是长途运输。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则有侍查考了。

《茶经》对穿字作了详细的说明,说穿字过去作为钗钏的钏,或作贯串。现在已不是这样,它同“磨、扇、弹、锁、缝”五字一样,写在文讲里是平声,读起来则用去声来表达意义。其实,“穿”同“串”没有什么区别,用串作饼茶的计数单位是很普遍的。如唐德宗时韩拥在《为田神王谢茶表》一文中说:“中使至,伏奉手诏,兼赐臣茶一千五百串,令臣分给将士以下……”又《旧唐书·陆贽传》中说:“刺史张镒有时名……遗贽钱百万……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后于陆羽的薛能在《谢刘相公寄天柱茶》诗中说:“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说明串字用得很广,而穿字倒用得很少。

穿作为一种工具,是绳索一类的东西,要有坚韧耐用的性能,各地均可就地取材,所以江东、淮南用竹篾结成篾索,峡中则用谷树皮搓成条索,在其他地方也可能用其他的材料做成绳索应用。

育既是一种成品茶的复烘工具,也是一种封藏工具。育的设计,类似一只烘箱,以木作框,以竹编墙,外裱以纸,旁有一门,内分两层,下层放火盆,上层放饼茶。用微弱无焰的火烘茶,这是一种低温长烘用以防潮的方法。《茶经》中没有提到饼茶的包装而只讲用育防潮的方法,这说明早在唐代对于成品茶的防潮防霉就很重视。

到了宋代,对茶的贮藏,特别是对贡茶的贮藏和包装更加重视,有用翦叶封裹,每隔二三天放在焙中用相当于体温的温度烘茶的(见蔡襄《茶录》),有以用久的竹、漆器缄藏,阴润,勿开的(见赵估《大观茶论》),有“圈以箬叶,内以黄斗,盛以花箱,护以重篚,花箱内外,又有黄罗幂之”的(见赵汝砺《北苑别录》)。茶叶有极强的吸附性,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极易吸收水分和沾染异气味,现在已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了。

八、采制工具的发展

《二之具》所说的共有十九种饼茶采制工具,按采制工序分类如下。采茶工具:篮;蒸茶工具:灶、釜、甑、箪、毂木枝;捣茶工具:杵、臼;拍茶工具:规、承、檐、芘莉;焙茶工具:筑、朴、焙、贯、棚、育;穿茶工具:穿;封茶工具:育。

这些工具分别以竹、木、泥、石、铁、纸等作为材料,其特点是就地取材,制作简便,并且基本上合乎科学原理,在设计上照顾到饼茶的品质要求,因此,上述的制茶工具,大体上一直沿用到元代。同时,自北宋起,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于研磨饼茶时,还使用了以水力为动力的水转磨(见《末史·食货志》),这种水转磨,类似现在的水力揉捻机,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制茶机具。到了元代,制茶机具的水转磨,规模更大,有的水碓,可同时互拨九磨(见元王桢《农书》卷十九《利用门》)。

从明代起,炒青制法已极为普遍,因而炒茶所用的工具,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茶灶和釜锅。但当时还有蒸青茶生产,如明闻龙在《茶笺》中说:“诸名茶,法多用炒,惟罗芥宜于蒸焙。”又如清冒襄的《岕茶汇钞》也说:“岕茶不炒,甑中蒸熟,然后烘焙。”

自明至清,制茶技术发展较快,以炒青绿茶发展到多种茶类,各类茶叶各有其特殊的工艺,制茶工具也因茶而异,如制造绿茶、乌龙茶、红茶的工具,因三者分别属于“不发酵”、“半发酵”、“全发酵”茶类,其主要制造工具也完全不同。

唐代的蒸青饼茶,在北宋以后已很少生产。这类茶叶,就成品品质及制造方法来说,现已分割和演变为两类:一类是蒸青绿茶,我国仅有少量生产;另一类是压制茶,如压制绿茶(普洱方茶、沱茶、小饼茶)、压制黑茶(康砖茶、金尖茯砖茶)、压制红茶(米砖茶),我国现有大量生产。

压制茶是半成品再加工的茶类,造形虽有不同,但蒸压技术的机具基本相同。现在压制的工序,不再是《茶经》中的蒸、捣、拍、焙、穿、封,而是称茶、蒸茶、压模、脱模、干燥、包装;蒸压的主要工具,也不再是《茶经》中的19种,而是由电子秤、电磁振动槽、蒸气发生炉、蒸气压力机、空调干燥室组成的自动生产线了。如在蒸青绿茶的制造方面,蒸茶机和冷却机代替了灶、釜、甑。箅和谷木枝,各种揉捻机代替了杵臼,烘干机代替了焙,棚,装箱机代替了穿、育。这就是一千二百多年来制茶工具发展的概括。

近百年来,特别是解放以来,我国茶叶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从茶叶采摘到包装的每道工序,已由手工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连续化,并正向自动化迈进。回顾这一段历史,应是很有意义的事。

清咸丰年间(1851—1861),湖北羊楼洞茶厂曾最早使用人力螺旋压力机制造砖茶;同治年间(1862—1874),汉口砖茶厂也曾使用蒸汽压力机压制青砖茶;台湾省则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使用揉捻机、筛分机、烘干机等机械制造红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曾派一浙江籍的道台郑世璜到印度和锡兰考察茶叶,随同前往的有一个名叫陆荣的书记,他是江苏武进人,回国后,曾写了一本《制造红茶日记》的小册子,1915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把他派往安徽祁门,创建了我国最初的茶叶试验场。1916年,该场自造了小型揉捻机,用以制造红茶。1925年前后,笔者为了试制日本燕青绿茶,曾在浙江余杭林牧公司由日本输入了用于绿茶初制的揉捻机和粗揉机。1933年,祁门茶叶试验场又输入了制造红茶的机具数种(包括克虏伯式揉捻机、大成式揉捻机和印度的烘干机等)。1936年,浙江平水茶叶改良场又由日本输入了整套的绿茶制造机具。1938年,福建示范茶场仿制了多种制茶机具(后来,前茶叶研究所接办该场时,仍应用了这些机具)。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笔者在浙江杭州之江机制茶厂输入了一套用于精制的风选机和筛分机等。其后,该厂曾就上项机具进行仿造并应用于红绿茶的精制工艺。总的来说,在解放以前,我国茶叶生产基本上停留在手工工具阶段。

在解放后五十五年的今天,在茶叶耕、采、制三个方面的生产工具,已面目一新了。茶园耕作机具,已有喷灌机、拖拉机、中耕除草机、茶园耕作机等。茶叶采剪机具已有手动采茶机、电动采茶机、机动往复切割式采茶机和修剪机等。制茶机具,经国家定型成批生产的已有24种,其中绿茶初制机具六种(双锅杀青机、转筒式杀青机、揉捻机、解块筛机、往复式炒干机、圆筒式炒干机),红茶初制机具七种(萎凋槽、揉条机、三种揉切机、解块分筛机、烘干机),精制机械十一种(平面圆筛机、抖筛机、阶梯拣梗机,园片切茶机、复炒机、匀堆装箱机、风力选别机、切抖联合机、螺旋切茶机、齿辊切茶机、滚筒车色机)。其他未定型的茶机和自国外引进的茶机为数还甚多。现在,除茶园耕作和茶叶采摘外,茶叶的初制和精制已全部实观了机械化,并采用新技术向连续化发展。随着茶业机械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专业和非专业茶机制造厂31个,能生产48种茶叶精制机械,还供应成套的绿茶制造机械出口。这就是解放以来,茶叶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还落后于其他工业先进国,在茶叶生产机具方面也是如此。如何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其中有关茶园耕作、管理和采摘的整套机械,更需要迅速加以研制,以实现耕种的机械化。此外,在全世界销路最大的红细茶的制茶机具中,能不能有比C、T、C(Crushing压碎、Tearing撕裂、Cruling卷紧)或LTP(LawrieTeaProcessor劳瑞茶叶加工机)更先进的机具和工艺?在绿茶制造方面,能不能创造出能够保持绿茶天然色泽的机具和工艺?能不能制造出更多的更新换代的茶叶来?能不能在茶叶生产上走出一条简单化、标准化的道路来……在客观条件上是完全可能的。只要解放思想,努力创新,坚韧不拔地去实干,茶叶生产机械现代化的目的,就一定可以达到。

第三讲茶的制造

一、原文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

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京锥文也):犁牛臆者,廉檐然(封音明,野牛也);浮云出山者,轮菌然;轻飙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眦之(谓澄泥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麓徒然(上离卞师);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萃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鞯至于霜荷,八等。

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

茶之否臧,存于口诀。

二、解析

《三之造》所叙述的是唐代讲茶的采制方法和品质鉴别方法,明徐同气所说的“陆子之文,奥质奇离(深奥质朴的意思)”(见《茶经序》),在这一讲表现得更为突出。陆羽在叙述“茶有千万状”时,运用了大量形象化的词汇,如“胡人靴”、“犎牛臆”等,把饼茶分为八等,可说“奇离”之至。但从这一讲中,可以看到《茶经》作者对于饼茶品质的鉴别,是很有研究的,他使用朴素的叙述方法,说明了制造技术与品质的辩证关系,发人深思。

《三之造》以制造为名,但直接涉及到制造方法的,仅一个整句,十多个字,所谓采制饼茶的“七经目”,重点在“采”而不在其他的六道工序,这是使要求了解唐代制茶技术的读者会感到不满足的。此外,在这一讲的最后,《茶经》作者留下了一个难题,说:“茶之否臧,存于口诀。”口诀是什么?《茶经》没有写出来,也许这就是《茶经》的“奥质”所在,留待后人去探索了。

三、茶叶的采摘

《三之造》首先谈了茶叶采摘问题,一开始就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唐代使用的是现在的农历,则采摘期是在公历的三、四、五月间,即现在长江流域一带的春茶生产季节。

在唐代以前的历史文献中,讲到茶叶采摘季节的,如《茶经·七之事》引《本草》说:

“苦茶,一名茶……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

又引陶弘景注说:

“茗,春采,谓之苦搽。”

这两条说得很明白,是“春采”,“三月三日采干”。

唐人诗句中说到采茶季节的较多。如李郢《茶山贡焙歌》说:“春风三月贡茶时……到时须及清明宴。”又如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蜀茶诗》说:“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千片火前春。”又如李德裕《忆茗芽》诗说:“谷中春日暖,渐忆啜茶英,欲及清明火,能消醉客心。”又如李咸用《谢僧寄茶》诗说:“倾筐短甑蒸新鲜,白苎眼细匀于研,砖排古砌春苔干,殷勤寄我清明前。”这里所说的“春风三月”、“火前春”、“清明火”、“清明前”,都在清明节以前(古代寒食节禁火,寒食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所以火前就是清明以前)。

五代蜀毛文锡在所著的《茶谱》中,曾介绍了四川一些产茶地区的采茶季节,如蒙顶是在“禁火之前”,邛州在“火前、火后”,龙安(即现在的安县)在“骑火”(“不在火前,不在火后”),说明当时四川茶叶的采摘季节,由于当地一般温度比较高,早采的地方大都在清明节以前。所以一般长江中下游尚未“见新”,四川茶叶即可早半个月送到该地区了。

茶叶采摘季节,因茶叶生产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自不可能一致,同时,各种成品茶对原料的要求不同,采摘季节的先后差别也就更大。如宋代的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说:

同类推荐
  • 21世纪不是梦

    21世纪不是梦

    本书内容包括:我们的地球;时光之箭;世纪末的宣言;中国21世纪议程;大国;土地,发展的基础;倾听大地;话说五谷杂粮;流水,发展的源泉等。
  • 动物:动物的丰富学问(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动物:动物的丰富学问(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以拟人化的形式,介绍了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软骨鱼纲动物、鱼类硬骨鱼纲动物、两栖类无尾目动物、爬行类有鳞目动物、鸟类突胸总目动物、哺乳类原兽亚纲动物、哺乳类真兽亚纲动物等内容。
  • 气象缩影

    气象缩影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地理百科知识博览

    地理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地理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热门推荐
  •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父母与孩子最有效的沟通。从父母的改变开始!放弃那些对孩子没有帮助的说话方式,不再对孩子大声嚎叫和训斥,恰当地运用沟通艺术。让亲子沟通变得更简单、更有效。
  • 重生嫡女小妻

    重生嫡女小妻

    母亲去世、父亲续弦、及笄定亲、退婚身死可悲的她前世只用这十六个字便能概括。当家族面临倾覆的危急时刻,她被人暗算重生在了三岁的稚龄。本以为前世受的苦都是上天的安排,却不料自己一生的悲哀原来都是一个野心的恶毒女人刻意的安排。那些前世受的苦,不是天意而是人为。仇恨让她快速成长起来,却没想到母亲在临走前竟是给她留了一份天大的惊喜!玉戒中有无限空间,前世收来的各种金银珠宝成为她在东方府立足的本钱,让她在复仇的道路上更加如虎添翼。面对自私毒辣的李氏,她可以伏低做小;面对自私自利的父亲,她可以撒娇卖痴;可面对冷面热心只为她的他,她却束手无策。娶我吗?自然不行!但如果你愿意入赘,内外事都由我做主,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 重生之嫡女不乖

    重生之嫡女不乖

    前世,她太过懦弱、太过信任他人,被心上人和至亲连手推入最难堪的境地,却原来,所有的脉脉柔情和温暖关怀,都不过是为了她不菲的财产和那个不欲人知的秘密。狠毒的舅母,将她生生毒死。自黑暗之中醒来,她竟重生到了四年前,那时,父母刚刚双亡,她刚刚踏入伯爵府,再一次,她站在了命运的转折点前。带着浓浓恨意重生的她,化身为一半佳人一半魔鬼的罂粟花,誓要向那些恣意践踏她尊严的人,索回一切……精彩抢先看:“小姐,舅夫人竟然四处诋毁您的名誉,把您说得刁蛮任性不识好歹,表小姐的缺点全放到您身上,太可气了!”忠心的丫头义愤填膺。“那又如何?”俞筱晚只是淡然浅笑,前世的她就是太过在意名声,才会处处受制于人,如今的她只想潇洒恣意地活,旁人的流言蜚语,不过是耳旁轻风。不就是怕她的巨额嫁妆流入外人田吗?她还非要将带着十里红妆,风光出嫁不可了。只不过,怎么挑来挑去,竟挑了一个跟她明显属于一类的家伙?本文复仇是必然滴,基调是温馨滴,过程是曲折滴、结局是圆满滴,男主是有爱滴,女主是表里完全不一滴,收藏了,一定不会后悔滴╰( ̄▽ ̄)╮~~~~~◆◆◆◆◆◆强烈推荐本人的完结文《妾本庶出》宅斗、种田、爱情、雪冤、励志京城最大的扫帚星要娶亲,嫡母巧舌如簧,竟将她送入虎口。虽为庶女,可她又岂容人任意欺凌?此女,外表柔顺内心强悍,貌似单纯实则狡猾,前一世为名利忙忙碌碌,这一世,她想做的事情并不多,护着娘不被正房嫡妻欺凌,护着幼弟平安健康长大,偏偏一道圣旨令她嫁入公主府。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八面玲珑,舌战极品亲戚,脚踢险恶手足。只是,不论她再如何强势,却依旧改变不了丈夫面容被毁,身有残疾的事实。原本以为这一生就这般浑噩的过,却不料那冷面相公每每转身都能给自己带来无限的惊喜和错愕。★★★推荐好友的文文★★★《望门闺秀》《重生之高门嫡女》《弃妇翻身》《弃妇太逍遥》《霸王小小妻》《盗妻魅夫》《嫡出丑妃》《重生之爆力医女》《名门弃妇》《高门弃妇》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腹黑娘子,我来宠!》
  • 解读王朝 帝王卷

    解读王朝 帝王卷

    当皇帝的对他统治下的臣民动不动就“开刀问斩”。杀人者人恒杀之,反过来被杀的皇帝也特别多。 从西周武王到清朝溥仪,共882个在位帝王,有288个不得善终(被杀死、缢死、饿死、毒死),占在位帝王的32.6%;84个王朝,在位帝王被杀50%以上的,有27个;6个王朝的在位帝王100%;死于非命;未成年即毙命的帝王有16个;有的帝王登基当天即被杀死。 为了那张天下至尊的龙椅,他们对别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阎德荣创作的《解读王朝(帝王卷)》讲述了帝王们的故事。 《解读王朝(帝王卷)》包括了死前尝尽了死的滋味——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三次逃离京城的皇帝——唐昭宗李哗等内容。
  • 萌徒倾城:师父,你够了

    萌徒倾城:师父,你够了

    秦菲一朝穿越,竟成了虚海皇甫卿的唯一弟子,皇甫卿好像对这徒儿有点不一样?究竟哪里不一样?比如二话不说和她躺在一张床上,再比如护短护的令人发指,又或者某一天为她一念成魔……皇甫卿对她的好,不是一点点就能说清的,比如现在,她以为穿越只是一场梦,回到现实,梦就醒了,可谁能告诉他,这个和梦中皇甫卿长得一模一样的大BOSS顾闫琛为什么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对她说,“终于找到你了……”
  • 盛世荣宠之妖妃嫁到

    盛世荣宠之妖妃嫁到

    本文一对一,女主属性抽风欢脱二萌,男主属性傲娇面瘫呆萌,入坑需谨慎!人前她是国安部的人形生化武器,威力堪比原子弹,人后她是又二又萌的抽风欢脱女,破坏力堪比核武器。一朝穿越,她遭遇史上最傲娇面瘫的男人。传闻那冷艳高贵的世子生性暴虐狠戾,一怒,伏尸百万,谁知她发现被外界传得极为恐怖的男子却意外的呆萌。于是她打定主意住他的、吃他的、用他的,欢快的过上米虫生活。然而,她却不知她眼中所谓呆萌的男人也打着一个这样的主意:收留她、圈养她,让她一辈子属于他。【一】“上来。”曲姑娘看着伸到她面前的手:(⊙_⊙?)“你想跑着去?”某男的声音透着几分冰冷,和他那滚红滚烫的耳朵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曲姑娘好委屈,你个面瘫货又开始神经病了怎么办?上了马车后,曲姑娘惊讶的瞪圆了眼睛:“你的耳朵怎么那么红?”“闭嘴!”某男低喝一声,耳朵又红上几分。曲姑娘在心里默默的飙泪——太TM神经病了啊你个傲娇货,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啊?【二】“以前……我也经历过。”“……”“像是失去理智一样,控制不住自己去做一些没有人性的事情。”“……”“因为有在意的人,所以总会害怕担心和无助。”“……”“昭华,不要怕我会怕你。”他握住了手心的温暖,面容冰冷耳尖却泛红:“原来你这么喜欢我。”喜欢到可以理解那个残酷又失去人性的我。“滚粗!”原谅她真的不适合走什么煽情文艺的路线,对着这傲娇面瘫货也煽情文艺不起来好吗气愤摔!
  •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该书由李唯、季栋梁、郑局廷、胡雪梅、杨晓升、古宇、柳岸等七位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组成。这些中短篇小说构思精巧,内涵深刻,视角独特,情节跌宕起伏,处处藏着智慧与玄机,能让读者被复杂的故事情节牵动,引发相应的共鸣与思考。
  • 皇妃驾到皇上请接驾

    皇妃驾到皇上请接驾

    不好意思,请各位见谅,我这本书是从第九章开始的,第一章到第八章,请看《我的皇妃,同我续缘》这本书。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少女,更是黑道中冷酷无情的杀手。一朝穿越,成为龙腾国宁大将军的女儿,他上有爹娘宠,下有兄弟疼,学艺归来,一道圣旨,入宫为妃……
  • 赎凡尘

    赎凡尘

    作品的女主人公西弟小漾因童年和少女时特殊的经历,决定成为一个能抚平人的心灵创伤、给人精神指引的人。她与自己从小有着非常珍贵感情的欧阳建辉灵肉结合、相爱四天后,毅然决然前往西部一所厂矿子弟学校任教。此后,又告别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顾怀桦,前往更西部的山区。她走进一个叫齐为学男人的家庭,深刻体验到没有爱情、理解、尊重、信任家庭生活的悲剧,以及社会上你争我夺财富地位就业机会的不均。她终于凤凰涅槃能实现自己小时候的心愿,成为一名性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者,帮助那些和她小时候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 我的室友是狐仙

    我的室友是狐仙

    相传女娲补天的七彩神石中有一颗遗落于不周山脉南部的一座峰峦之巅,女娲座下灵狐一族则被派遣下界守护神石,世代于此修炼生息,与世无争,故此峰峦被称作灵狐仙山。在那不周山脉北部黑风山的狼牙魔族觊觎神石已久并时常引发与灵狐族的征战。狐仙老祖用自身万年寿元与天道交换保灵狐仙山千年不受侵犯的守护结界即将到期,而狼牙魔族的势力却日益壮大,灵狐族即将面临一场生死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