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500000014

第14章 《管理实践》(1)

关于作者

德鲁克先生20世纪初出生在维也纳一个有着深厚知识传统的家庭。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很小的时候他就机会与当时欧洲最著名的知识分子弗洛伊德、熊彼德、波兰尼等人交往,深受传统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影响。由于德鲁克先生成长的前半生,正是服从、控制、独裁、统一、一致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时代,因而他非常珍视人的价值、创新、多元和独特。虽然德鲁克先生的大部分著作是有关企业管理方面,但在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自由、成长、创新、多样化、多元化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如果你不了解这些,恐怕就很难理解德鲁克先生的著作,也就很难理解《管理实践》这本书。

关于本书

《管理实践》一书是德鲁克先生在1954年写成的一本具有经典意义的管理学著作。它是管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了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正如《追求卓越》的作者彼得斯(Tom Peter)所说:“在德鲁克之前,并无真正的管理学存在。”可以说,就是这本著作奠定了德鲁克先生在现代管理学学术史上的奠基人地位。

《管理实践》是首部把管理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系统性论述的书。该书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的管理见解,又从实践出发阐明了应用的途径,从而构筑了管理这门学科的架构。人们完全可以把这本书“既视为传递知识的工具,也看成一个行动指南”。

某著名教授曾说过:“如果你不看这本书,你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管理学。”什么原因?很简单,“现代管理学的大厦就是建立在这本书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的基础上的”。而且相对于教科书而言,该书具有思想一脉相承、高度洞察性、前瞻性和启发性的优点。如果你认真读一读这本书,你就不难看出,现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粗略列举一下,就可以包括: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等等。甚至连最近非常流行的平衡记分卡,我们也可以在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对企业目标的论述中找到溯源。

一、管理的任务及职责

关于管理的任务,德鲁克认为,管理主要有三项任务:

1取得经济效果

取得经济效果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它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那种认为企业牟利是不合理的想法是不对的,取得利润本身就是目的之一。社会对企业的评价越高,其要求就越高,企业对经济效果的依赖就越大。作为管理者的经理人员,在他们的每一个决策行为中,都必须以经济效果为最优先的考虑。不论经济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怎样,作为经济机构的企业,其管理人员都要首先考虑经济利润的责任。然而,德鲁克的理论是考虑到另一方面的,他认为并不是企业的利润越高越好,任何企业的第一考虑不是利润或最大限度追求高利润,而是获得足够的利润以便另一方面使风险和所付出的东西减到最小,避免亏损,这里的经济效果是赚取合理的足够的利润而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为目的。

2使工作具有生产性,使工人有成就

德鲁克认为: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三类:资本、人力、时间,但真正的资源有一项就是人力。对于任何组织、机构来讲,都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使人更有生产性来执行工作,所以,他认为使人更有生产性极为重要。德鲁克同时提出更有生产性的工作是:“能直接有助于企业成长的工作都有生产性,也就是说管理者应根据企业本身的需要而创设新的工作,并经常使工作增加新的内容,也就是应该依照事物本身的逻辑来组织工作。下一步就是使工作能够适合人,使工作人员有成就感,必须了解人的特殊的生理、心理特质和特殊的行为方式,应该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具体分析,重视人的心理作用,从不同角度去满足他们对责任、诱导、参与、激励、报酬、领导、地位及职能的各方面要求,使工人能够满意。”

3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承担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每个企业、机构、组织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和社会存在,企业的好坏不是由自己来评说,而只能由社会功能来评定。企业为了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提供商品和劳务,就势必对人们产生影响,企业必须关心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

德鲁克认为对管理的职责,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创造经济绩效

管理是企业的一个具体机构,通过管理层来起作用;管理是企业的具体机制,这一机制将企业的管理和所有其他机构的管理机制区别开来。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经济绩效,管理层只能以它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它的存在和它的权威是必要的,假如未能创造经济成果,假如不能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提高产品或服务,假如不能用交付于它的经济资源提高或至少保持其生产财富的能力,管理都是失败的。所以管理的第一个定义是:它是一种经济机制,是工业社会一种特定的经济机制,管理所涉及的每一项活动或每一项决策都必须以经济尺度作为首要尺度。

2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企业不是一个机械的资源汇集体,能够增大的资源只能是人力资源,至于其他资源,不管利用得怎样,都不会产生出比投入的总量更大的产出。德鲁克不同意把普通工厂人看做是一种物质资源,事实上很多普通工人也在做管理工作,假如更加努力则会产生更大的效益。对管理人员的投资是不会在账面上表现出来的,而且超过了对任何一种其他资源的投资。

3管理工人与工作

工人不同于其他资源,他们具有个性和公民资格,对是否工作、做多少工作、如何工作具有自主支配能力,所以需要激励、参与、满足、刺激和奖励、领导地位、作用与身份,也只有管理工作才能满足这些要求。另外,管理有一种额外的尺度:时间。管理人员必须将当前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考虑,假如眼前利益是以长期的盈利能力或公司的生存为代价,假如一项决策为了宏伟的未来而使这一年遭受风险,那么这种管理是无效的。管理人员必须保持企业目前的成功和盈利,又要能使企业发展和兴旺。由此,针对以上论述,在德鲁克看来:管理是一种有着多重目的机制,既管理企业,又管理管理人员,也管理工人和工作。如果这其中缺了一项,那就没有任何管理,也不会有工商企业或工业社会。

二、企业及企业管理意味着什么

以西尔斯公司为案例,德鲁克解释了什么是企业以及企业管理意味着什么。

首先企业是由人创造和管理的,不是由某些外在力量管理的,经济力量制约了管理人员所能做的事情,也为管理人员的行为创造了机会,但不会决定企业是什么或企业做了什么。管理人员不仅发现这些力量,并且通过自身的行为创造力量。

不能以利润来界定和解释企业,盈利能力和利润是对企业的一种约束,不是企业行为和企业决策的根本原因。

其次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社会之中,那就是造就顾客。市场不是由上帝、大自然或经济力量所创造的,而是由企业家创建的,在企业家向顾客提供某种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之前,顾客可能已感觉到那种需求。这种需求过去可能是一种理论上的需求,或是未察觉到的需求,或是根本不存在的需求,然而由于企业家通过广告、推销与发明某种新东西后,才会出现这样的需求。并且,顾客决定了企业是什么,因为只有顾客通过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才使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物品转化为商品。企业是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企业是否会兴旺是由顾客决定的,顾客是企业的基础,并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在自动化的产业革命中,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德鲁克并不同意新技术将使机器人来取代人工劳力,相反,他认为这会使熟练工人的内涵发生变化。工人不再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而是具有更熟练的技能和受过高等教育,能够创造更多财富、享有舒适生活的人。德鲁克认为,新技术对受过高级培训的技术员、工人与管理人员将有很大的需求量,所以它不会使人工劳力成为多余之物。

三、目标的制订与管理

1目标制订

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对此,德鲁克指出,真正的困难不在于需要确立什么目标,而在于决定我们如何制定目标。唯一的方法是制定衡量标准。由于无论什么企业,无论什么经济条件,无论企业的规模或发展阶段如何,都存在八个关键领域:市场地位、创新、实物和金融资源、利润、生产率、管理人员的表现和培养、工人的表现和态度、公共责任感。

同类推荐
  • 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和营销方法

    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和营销方法

    雷军从看似厚实坚硬的产业壁垒上找到了裂缝,凭借新时代的商业逻辑,依托于互联网蕴含的巨大能量,在极短时间内把裂缝撬成了金碧辉煌的大门。4年400亿美金估值的狂飙速度,不但让实业界人士侧目,也让怀有“颠覆”梦想的草根热血喷张!口碑,自古就是极为重要的资产。不过,从用户单纯说“好”到他们愿意投入大量时间积极助推产品的传播,是一个光谱式阶梯结构!用户选择站在哪个台阶,取决于“产品体验-用户预期”的差值,也就是“超预期”的幅度!小米通过互联网工具低成本聚集大量人群,利用这个群落筛选用户最有代表性“痛点”,然后集中资源搞定“痛点”,并运用“外包”的方式以最低成本的把成果转化为产品。
  • 张瑞敏的儒商智慧

    张瑞敏的儒商智慧

    他倡导无为而治,用传统哲学智慧引领海尔;他提出流程再造,让再造后的海尔跻身国际市场;他为客户找产品,让消费者享受到产品外的服务魅力。张瑞敏正是用他的“君子风度”和“儒商哲学”将海尔打造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张瑞敏的儒商智慧》以张瑞敏的企业文化理念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案例与深度的解析,为读者展示了一位具有?商哲学智慧的企业家。《张瑞敏的儒商智慧》由张兴龙编著。
  • 冯仑决策万通的66金典

    冯仑决策万通的66金典

    《冯仑决策万通的66金典》内容有野蛮生长:伟大是熬出来的,坚持就是胜利;经营决策:从多元化到专业化的转变;品牌效应:立足于加强自身,而不诉诸于外在宣传;文化建设:守正出奇,生命力越久就越有价值等。
  • 决胜零售

    决胜零售

    快速消费品市场营销,已经演变成为零售商与生产商之间为了控制货架空间与心理空间而展开的争夺战。伙伴关系被视为生产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印度式摔跤比赛:只能从具备实力的地位出发才能取得合作关系。现在,快速消费品生产商的市场营销方式包括了对零售商及其经营业务,市场营销策略、实力和局限性的理解。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要目标在于,对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实力平衡产生影响 。《决胜零售》阐述了在异常惨烈的市场环境中,经理人如何得到磨练,创建并领导优质品牌,决胜零售,决胜终端。
  • 技术性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性人力资源管理

    2008年是作者进入高校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在进入高校前,他先后在两家企业工作十多年,担任过驻外分公司经理、特大型企业集团的办公室副主任和人力资源部经理等职。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使他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书中内容大多都出自亲自操作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学习心得。
热门推荐
  • 少年天才样样俱全

    少年天才样样俱全

    少年叶天,不仅是一位阴阳天师,而且对于现代的生活事情、游戏、体育等样样俱全,什么都会,而且天资聪慧,用极短时间完成了别人一生都完不成的修炼任务,还有一群舍生忘死的过命伙伴,而叶天,则是带着伙伴们,踏上了一条逆天之路。
  • 拐了弯的日子

    拐了弯的日子

    老大先是被判了死缓,第二年秋天改判了无期。实际上,他只在新疆的监狱里蹲了二十年。你既然问到他的近况,我就跟你说一说吧。出狱后,他在咱们老家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开着一辆白色“捷达”轿车,车身左侧的后车门掉了一大块油漆,远远看上去像是一块烂疮。副驾驶座位上的弹簧坏了,弯曲的钢丝刺透了包皮布,如同撅着几颗钉子。任何一个打车的人刚拉开车门时都会吓一跳。老大觉得这样正好。他不喜欢有人坐在旁边,因为坐在旁边的人总是问这问那。在你的记忆里,老大肯定还是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身边围着几个弟兄,整天在街头游来荡去的时髦青年。
  • 山海经之收妖录

    山海经之收妖录

    一个平凡小子带着一本专门收妖的书来到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追寻那不甘平凡的路。。
  • 盛世婚宠之第一夫人

    盛世婚宠之第一夫人

    新简介:月柒回来后,楚西城却订婚了,原来这世上不是所有的爱情都经得起等待。她是背景复杂的小姑娘,看不清,道不明,却因楚西城订婚而孤身一人赶到龙城。他是横行无忌的贵公子,富二代、却因楚西城订婚而被强制勒令回龙城。一间pub,一次醉酒,一场救美,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同一个男人的订婚而在一起。她亟需一场刺激来走出失恋,他出现的不早。他亟需一个女人来掩人耳目,她出现的不晚。不早也不晚,于是两个人就这么愉快地狼狈为奸了。当烈火烧干柴、天雷勾地火,终是难抵假欢成真爱、炮友成夫妻。且看一代花花公子如何华丽转身为痴情男人。且看一介薄情姑娘如何华丽蜕变为第一夫人。各种有爱各种宠,各种无耻各种腹黑,男强女强强强联手纵横龙城,尽在盛世婚宠。
  • Padre Ignacio

    Padre Ignaci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单亲时代

    单亲时代

    表面看起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却引发了十万八千里外的巨大灾难。 正是“蝴蝶效应”,让三个成长于不同城市,不同环境的单亲家庭的少年,阴差阳错地,纠结于一场荒唐的谋杀案和一起幼稚的绑架案中。 北京,女孩乔茵无法忍受早年父母的离异,叛逆倔强,处处与母亲万紫为敌…… 深圳,家境富裕的少年刘塞林,逃避现实,沉迷网络…… 昆明,张单,虽然有着木讷窘迫,一无所有的父亲,但其朴素坚韧的父爱,却让一个多情敏感,容易受伤的孩童,长成了积极,健康,坚强的少年……
  • THE SILVER CHAIR (英文朗读版)

    THE SILVER CHAIR (英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重生野蛮小娇妻

    重生野蛮小娇妻

    朋友都羡萧雨嫣找了一名气度不凡的少将男友,可惜结婚当天,新郎却跟别的女人私奔了,萧雨嫣怒不可遏地赶去抓包,却意外被劫持,惨死在歹徒的枪口之下……再次睁开眼睛,萧雨嫣竟重生成了一名身世坎坷家境贫困的小女生乔雨,没人疼,没人爱,还整天被后娘和妹妹虐待,萧雨嫣咬紧牙关,苦练拳脚,逆袭成野蛮霸王花,斗渣虐极品,好不酣畅,她的人生只有一个目标,找到那个无情无义的负心郎,报仇雪恨!不过,事件的发展好像有些偏离了正常轨道呢,萧雨嫣大仇未报,反而被少将大人给缠上了……
  • 九零妙时光

    九零妙时光

    她活在悔恨中,在花样年华中去世。没想到一觉醒来,又回到十八岁……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