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9700000004

第4章 人性问题

人性问题是中国传统道德学说中,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开始。孔子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但没有把人性当作一个独立的问题做更多的阐述。到战国时期,人性问题开始成为百家争鸣的重要问题。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成为人性问题上最具影响的两种基本理论。法家认为人性是“好利恶害”,可用而不可化,没有对人性作善或恶的评价,是又一种基本理论。这种理论作为法家政策的理论基础曾经有重要的影响,但在秦亡之后就被实践所否定,以后没有发展。汉以后人性问题的讨论“多是调和孟荀”。2000年来,众说纷纭,学派众多,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见《张岱年文集》第2卷)一书中有系统的介绍、阐述,可以参阅。

古代人性问题的讨论与现实需要有着紧密的联系。大致说来,自西周以至春秋,道德、政治思想得到了发展,孔子集其大成,提出了系统的道德、政治学说。随后开始的百家争鸣,也是以政治、道德学说,治国之道为中心。至战国时期,人们的认识深入了,争论从应该如何做,进到为什么应该这样做,人性问题于是被提了出来。不同的人性学说,实际上都是对各种政治学说提供理论上的论证;从道德学说方面看,则是对道德起源问题的讨论。

综观古代的人性学说,主要的是三种基本形态和两个基本倾向。三种基本形态即上述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和法家的性私论。儒家思想无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或是后儒的种种学说,其根本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是教人为善,根本精神是对人抱有乐观和信任的态度,相信人都可以为善,即“人皆可以为尧舜”;法家则相反,其根本精神和出发点是不相信人可以自觉为善,认为只能用法治的办法,使其不能作恶。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基本倾向。汉代以来,儒家的精神占着主导地位,影响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展。

人性善恶的问题是古代人性学说讨论的中心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理想的善和对善的追求与现实中恶的存在的矛盾。善与恶是相对待而存在的,有善必有恶,有恶才有善。人们追求善,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恶的存在。这是在道德领域内不可回避的一个根本矛盾。性善性恶的争论正是这一矛盾的反映,是人们对这一矛盾的不同认识和提出的不同解决办法。性善论认为善是本于人的天性,恶是后天外界影响所致;性恶论则认为恶的根源是人的好利恶害的本性,而善则是后天礼义教化的结果。性善性恶的争论,实际上是善和恶二者谁属先天谁属后天,谁属天赋谁属人为的争论。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认识,同时也就反映了对道德起源和本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成善途径、修养方法上的不同主张。

综观古代的种种学说,总的说来都还是抽象的人性论,从这一点说,都是错误的,都不可取。今天研究人性善恶等问题,不能停留在人性是善还是恶、性善论合理还是性恶论合理这样一些问题上;要突破古代的思维模式,改变思考问题的方法,以新的思路来探讨善和恶的根源、人性的自然性方面和社会性方面以及引导人们去恶向善的方法等等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代各种人性学说,实际上也都是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其中也都或多或少包含着合理的成分,为我们今天研究认识这些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

1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传统儒家人性学说的根本观点。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途之人可以为禹”,根本思想完全是一致的。这种思想也影响到佛教。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主张人人都有佛性,“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在“迷悟不同”,肯定“一阐提人皆得成佛”,在这个根本点上与儒家一致。

这一思想有重要的意义。它表现出一种对人的乐观、信任的态度,肯定人人可以达到至善境地,成圣成佛;人之所以有不善,只是因为自己的迷误和自觉努力不够。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道德自觉。由此就产生了中华民族孜孜于求善的精神:对己,一日三省,自强不息,力戒自暴自弃,无所用心;对人,助人为善,对有过者取宽容态度,“浪子回头金不换”,对人们改过迁善抱着殷切期望和由衷的欢迎。这是构成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

“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也体现了一种人性上、道德上的平等观念。它肯定“尧舜与人同”,圣人与常人在人性上是相同的,因而也是平等的。这种人性上的平等思想并非近代意义上的平等思想,在存在着等级制度的古代社会,它仍然是为政治上经济上的不平等服务的。但它不承认圣人有高不可及的天赋,这可以成为接受近代民主观念的基础,与近代平等观念相衔接,因而还是有重要意义的。

古人还认为,所谓成圣,并非必须有圣人那样的势位或功业,而是只要遵尧舜之道,“孝其所当孝,弟其所当弟”,即按着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去做,尽其所当为,做到了在自己所处的地位上应做的,也就是圣人了。明儒明确提出,端茶童子也可以成为圣人。这样,把成圣的理想目标与每一个人的日常言行联系起来,落实到人伦日用之中,使匹夫匹妇,文盲白丁都可努力去做,这对于普及道德教育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2内养外化皆可成善

古代人性学说中关于人所以能够成善存在各种观点。这些观点共同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明确指出人性和善的社会性;但各种观点又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角度揭示了人成善的根据。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善根源于人的天赋的善端,即良知良能。这是性善论的根本观点,孟子、王阳明的观点是其代表。这种观点把善归结为天赋的自然本性,否定了善的社会性,是不对的;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二,善是后天经过教育、实践,积累而成的。荀子提出性恶论,就是为了强调这一点。他认为人性为恶,顺人之性必将导致争夺纷乱,为了克服这种由恶的本性所引起的争夺纷乱,才有圣王化性起伪,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有了善。这是从社会需要来说明善,接触到了善的社会性,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但他笼统讲人性恶,是不可取的。王夫之则强调人性本身是“日生而日成之”,是一个不断形成的过程,开始接触到人性与后天影响的关系,即人性的社会性,较荀子更为深刻。

第三,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待教而成善。这种观点是调和孟、荀,既肯定善有其人性的根据,又强调后天教化在成善上的关键作用。以董仲舒为代表。

第四,人性为“善恶混”,既有向善的一面,又有向恶的一面。荀子说人性“义利两有”,董仲舒说人性“仁贪两有”,扬雄提出性“善恶混”,都属这种思想。但在荀、董那里,都只是提到而已,没有成为其人性学说的主要思想,没有得到发挥。宋儒的性二元论,把人性分而为二,一是气质之性,一是天地之性,把善恶都归于人性,认为人的去恶成善乃是人性的净化,是性善恶混思想系统的理论化的表现。认为善和恶都可以在人的自然本性中找到一定的根据,是合理的;但把善恶完全归于天赋的人性,则是错误的。

第一、四两种观点,强调了人成善的内在根据和自觉修养的重要,第二、三两种观点则侧重于强调后天外在环境的影响和教化,以及个人不断学习积累的重要。应该说,这两个方面都是重要的,古代的各种学说分别强调其某一个方面,虽有其片面性,却也都有其合理的内容。我们应该吸取其合理的部分,抛弃其错误的部分,克服其不足,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正确的认识。

3纵情外诱恶之所生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好利恶害,顺性发展,就会发生争夺、纷乱。他把恶归之于人好利恶害的本性,这种观点有深远的影响。虽然后儒多不主张性恶论,荀子受到冷遇,甚至批判,但在恶的根源问题上,多数人却也把恶归之于人的情欲。情欲为万恶之源的思想在很长的时期里占着统治地位。这种观点有明显的片面性。人的情欲、人之好利恶害未必一定导致恶,恶也并非均由情欲或好利恶害引起。但是,对情欲的放纵和无节制的追求,的确是种种恶事产生的重要原因,故而对情欲作适当的约束、节制仍是重要问题。

另一种观点则强调了外界的影响。孟子认为人之有恶是因为受外界影响而失其本心所致,正如森林被砍伐而成为荒山秃岭一样。墨子认为人之好恶在于“所染”,颜元认为恶起于“引蔽习染”,都属于这一类。这种观点强调了产生恶的后天因素,是对的;但把后天影响、引蔽习染全归之于恶,又把恶全归之于外界影响、引蔽习染,则是片面的。

与关于人能成善的根据的各种观点一样,在对恶的根源的说明上,古代各种学说的根本缺陷,在于其都是从抽象人性论的观点去观察问题,而没有对善、恶及其根源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应该吸收、借鉴古人合理的思想、观点,更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我们的认识,纠正和克服古人认识中的错误、不足之处。

同类推荐
  • 草原王国吐谷浑(七)

    草原王国吐谷浑(七)

    吐谷浑在科技方面,如冶金、(河历,如青海省境内黄河上游的大母桥)、筑城(吐谷浑四大戌城、青海都兰香日德白兰古城、海南共和优俟城等)、育马(青海骢、舞马)等方面很有成就,风姿绰约,一睹真容,仪态万千,灵气十足,遗世独立,昔今仍然。据朱世奎先生《册府元龟》《五代会要》《隋书》《新旧唐书》《资治通鉴》《水经注》等汉文典籍,和国内外学者有关的研究资料,以及笔者在白兰等地及黄河谷地田野调查所得,仅就吐谷浑人在立国350多年中,对科技方面的贡献,粗线条的评介,引起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这是一张摩登上海的地图。这是享受的上海,消费的上海,让人惊奇的上海。这里有一些人的温柔乡,让他们由衷赞美上海的多情、上海的现代文明、上海的高雅艺术。但也让另外一些人看不惯这里的恣意享乐和放荡不羁。也有一些人既被这里的温柔多情所吸引,又被这里的金钱崇拜和少情寡义所伤害,苦恼得很……
  •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长安一梦之洛云书

    长安一梦之洛云书

    周洛和孟云天于长安再次重逢,重拾旧时友情,形影不离。原本只想在长安安静生活的他们,却因各种原因卷入复杂的命案之中。在解决一件件案件之时,周洛和孟云天渐渐发现,似乎有人盯上了他们,案件的目标渐渐地从与他们没有关系,变成了他们的亲人,朋友,甚至是他们自己。长安波涛汹涌,江南也不太平。周洛和孟云天拼尽全力保护重要的人,却渐渐发现,幕后之人的目标,身份,似乎都在朝着一个他们丝毫没想到的方向前进。不同的案件纷争,也渐渐演变到家,国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匠土鳖

    天匠土鳖

    放弃一切非要重生的云北歌有三个目标。第一,离帝君宝座远点,谁爱当谁当去。第二,换个不那么天才的肉身,轻轻松松把仙修了。第三,做个渣男,甩了结发八万年的老婆!(尤其第三条!)结果....老婆也重生了。
  • 魔尊大人你好

    魔尊大人你好

    身为六界的大魔头,实在过够了这样无趣的生活,于是穿越到人间去过过那里的生活,然后就捡到了他,从此……“小柒,我听话了,不要不要我好吗?”“小柒,谁欺负你我就帮你打谁。”“啊啊啊,早知道我就不救你了”说好的高冷呢?这是什么鬼?
  • 恩劫

    恩劫

    我不敢信来生,姑活在当下放肆,我也信天命,姑过的苟且,承其恩,受其劫,萧郎很久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 七真年谱

    七真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傲王紫魅天下

    绝世傲王紫魅天下

    ╮(╯▽╰)╭我这个第一杀手竟然穿越了?还是穿越到一个草包上,好!老天你叫我穿,我就把这个世界给闹翻天!圣兽,不稀罕,姐有上古神兽,看谁的厉害!神器,还凑合着,姐有上古神器,看谁的最劲爆!
  • 大高原

    大高原

    一群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下放到黄河滩农场,前途迷茫。冬夜里,农工为保卫大学生,率领猛犬和狼群惨烈搏杀;苦难中,他们相互同情,组成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抚慰彼此的心灵;土屋里,飘溢着炖牦牛蹄子的醇香,农工的秦腔大学生的歌唱;黄河上,摆渡羊皮筏的落难活佛,得到农场救济的砖茶羊腿;荒原上,看到吆狗撵兔、弱兔蹬鹰的壮观;秋汛时,农场少年为救大学生,跃入激流的悲壮;潇雨里,绝食多日的义犬,爬进黄河追随主人而去的情义;隆冬时,几乎饿毙的母狼,将野兔送给救命恩人……
  • 修身敬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修身敬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修身,以自我的选择来雕琢自己。在自己的事业中,人们进一步完善修身这一目标。许多最终获得成功的人都是执著于自己的事业的,在他们的事业中,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他们自身也在事业中得到完善。敬业的人,会将理想和信念与事业结合起来,事业便是他们人格与智慧的体现。
  • 漫威之DNF分解大师

    漫威之DNF分解大师

    新书《海贼之赏金别跑》已上传~~~~夏之夜穿越了,穿越到了漫威电影的世界中!“但是,直接出现在了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是个什么开局啊?”“还有,为什么我的金手指会是DNF里的分解机?”【分解装备成功!】【高级狙击枪射击心得*100】【分解装备成功!】【高级格斗技法心得*100】【分解装备成功!】【千锤百炼的耀眼战魂,可提升身体属性强度!】“能提升的比神还厉害?”【那只是起点!】“那就继续分解!”【分解装备成功!】“……”群号:279372305
  • 高考保卫战

    高考保卫战

    开学第一天,新高三老师们例行要开高考动员会。黄校长往主席台中间一坐,大手左一挥右一挥,讲得激情澎湃,风生水起,台下掌声不断。每到这个时候,会议就到了高潮。高一歌是多年送高三的老教师了,这样的场面也经历了多回,每到这个时候,高一歌内心总是悲欣交集。大老板黄校长口才好,是个很有煽动性的演讲家,他一通激情演讲,仿佛给枯竭的河流注入了新水,像高一歌这样的老教师也难免热血沸腾;说到底,并不是全因为大老板的口才,口才只不过是热身,那激情中许诺的奖金才是标的。大老板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大老板说,就是把我的坐骑卖了,明年的此时,我也一定让老师们的腰包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