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信是成功的必备因素
自信是一种精神状态,为了使信心能为你的永续成就有所助益,你必须具备积极的信心。
古今中外,凡是智能上有所发展、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条成功的秘决:自信。
这些人尽管各自的出身、经历、思想、性格、兴趣、处境等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才智、事业和追求充满必胜的信心。自信的意识、自信的力量,足以使一个人潇洒自如地直面人生,以艰苦卓绝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古有司马迁宫刑而作《史记》,孙膑刖足而修兵法;近代有又聋又瞎的海伦·凯勒给全世界以新的启示;如今有位截瘫的张海迪成为时代的先锋和楷模。试观寰宇,多少人杰高擎自信的旗帜,怀着巨大的希望生活,从逆厄中奋起,在困挫中挺进,披荆斩棘,一路豪歌,而终于冲上了人生的巅峰,向世界证实了人的伟大。
自信就是力量,奋斗就会成功!维克多·格林尼亚年轻时是英国瑟儿堡地区很有名的一个浪荡公子。有一次,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他像往常一样傲气十足地邀请一位年轻美丽的小姐跳舞,那位姑娘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怒不可遏地说:“算了,请你站远一点。我最讨厌像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我的视线。”这句话刺痛了格林尼亚的心。他在震惊、痛苦之后,猛然醒悟,对自己的过去无比悔恨,决心离开瑟儿堡,去闯一条新路。他在留给家人的纸条上说:“请不要探问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番成就来的!”结果,经过8年的刻苦奋斗,他终于发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式试剂”,并荣获诺贝尔奖,成为著名的化学家。
无疑的,你可暂时放松你的理智和意志力,并完全敞开你的胸怀去接受无穷智慧,思想是一个人有权完全掌握的惟一对象,你必须控制你的思想,使它定期敞开以接受无穷智慧力量。
乔·特纳维尔说:“无论你的内心所怀抱着的意念或信仰是什么,他都可能成为真实。因此,切勿在通往无穷智慧的道路上自设路障,就像当阳光透过棱镜时,会分成多道光束一样,当自信化作无穷智慧通过你的内心时,也会绽放出不同的光芒。”
人并非天生伟大,成功者也不是天生之才,而且也不一定在少年或青年时代就是出类拔萃的人才。而是自信主动意识决定了一个人走向成功!象维克多·格林尼亚这样的“浪子回头金不换”,不就是这个道理吗?记住,信心是一种精神状态,它是靠着调整你的内心,去接受无穷智慧的方法发展而成的。信心是使无穷智慧的力量配合你明确目标的一种适应表现,信心是“成功”的发电机,也是将你的想法付诸实现的原动力。
2自信是你内心的主宰
坚定的信心,能产生实现目标的力量。自信不是被动的等待,而是主动的出击。
机器必须要运转才能产生作用。主动的信心一无所惧。有了自信,能鼓舞士气,渡过难关,能战胜失败,克服恐惧。
生命中的灾难常迫使人们在信心与恐惧两者间作一抉择。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选择恐惧?关键在于一个人的态度,我们有权利自己决定。
自信是你对宇宙力量的一种了解、信任以及融合的表现,光只是具备信心是不够的,你必须运用它。
大多数人所表现的自信要大过我们所意识到的。我们很早便知道相信自己。在你跨出第一步时,你就相信你会走。在你说出第一句话之前,你就相信你会说。因为你先相信,所以你会去完成它。
麦克阿瑟将军在西点军校入学考试的前一晚紧张至极。他母亲对他说:“如果你不紧张,就会考取。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否则没人会相信你。要有自信,要自立。即使你没通过,但你知道自己已全力以赴了。”发榜后,麦克阿瑟名列第一。
选择自信的人,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勇敢地决定和行动,培养自己的信心。选择恐惧的人,是因为没有培养积极的态度。
找出心中那股神秘的力量,你会发现真实的自我。然后,你可能会做一盘更好的菜肴,写一本更好的书,或作一次更精彩的演讲。成功的坦途通往你的大门,世界会肯定你,而且奖励你。不论你原来是谁,不管你过去多么落魄,成功都会属于你。
有人问,美国橄榄球教练杰米·约翰逊是怎么把达拉斯牛仔队这个烂摊子改造成一支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超级杯冠军队的,约翰逊说。“相信自己能赢,就一定能赢”,他还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他说:“几年前,德克萨斯技术大学一位叫阿尔伯特·金的研究生做过一个试验。他召集了一帮劳工,办了一个电焊培训班。金告诉教电焊的老师,班上某某等人具有电焊天才,是好苗子。
其实,金只是随便点几个人的名字而已,他自己对这些工人的才能如何也一无所知。但是,老师却把金的话记在心里。他真的把那几个人当作好苗子,经常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促其上进,并明确无疑地对其寄予很高的期望。结果,培训班结束后,那些最初被金点过名的人真成了班上的佼佼者。”约翰逊又说:“不论我是把一个球员当作一个胜利者看待,还是将整个球队看做一支冠军队,或者是将教练助理视为甲级队中最聪明、最勤奋的教练助理,关键是我树立起了球队的自信,这才是我们赢的真正动力。”相信自己能赢,就一定能赢!这就是约翰逊仅经过短短的4个赛季就把一支失魂落魄的橄榄球队塑造为全美超级杯冠军队的秘诀。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目标,实现心愿。不论你的愿望是什么,只要你目标明确地想干成什么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就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你所需要的信息,驱使你自觉地甚至是无意识地向着追求目标、实现愿望的方向运动。所以,我们可以相信,坚持心理上的积极的自我暗示,就会使自己变得自信主动,有生气、有活力、有创造性。
3只有自信才会成功
人的伟大就在于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就在于可以树立自信主动意识,就在于能够自觉地生活,创造性地劳动。这种伟大是任何动物都不具备的,因为只有人才成为万物之灵,只有人才能够改造生存环境,创造各种财富和文明。动物吃饱了肚子就不再干什么了。长颈鹿只要看到狮子的腹部下垂,就不会害怕狮子,因为它知道狮子已经吃饱了,不会再扑食。于是它就敢于呆在狮子旁边,不用逃跑。
然而,人是不会满足于有吃有穿,仅仅能够活着,也不会满足于已经获取的条件与成就。人的欲望和需要总是不断提高,不断更新,而且人还要自我实现——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成为自己期望成为的那种人,这就是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成功心理正是基于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构建起来的人生科学,又是为了充分开发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更多的人变得更加自信和伟大。如果我们听信遗传、教育、环境种决定论的“决定”,那岂不等于承认“命里注定”是真理,只能听天由命了吗。在相同的环境里成长、生活、学习、工作,从同一条水平线上起步走上人生的旅程,为什么有的人干出一番事业,而有的人却终生平庸无为?
即使是从同一个穷乡僻壤的环境里长大的青年人也会有不同的命运;即使是同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也会有不同的前途;即使是同一个家庭的双生兄弟或孪生姐妹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和作为……凡此种种不同的人生之路是从哪里产生区别、开始“分歧”的呢?细说起来因素众多,但决定性的因素就在于一个人的意识是否觉醒,精神是否解放,也就是有无自信主动意识。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按照评委会给他的乐谱指挥乐队演奏的时候,发觉有不和谐的地方。起初他以为可能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然有个地方不和谐,不如意。小泽征尔向评委们提出乐谱有问题。但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都郑重说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请他找出原因,把乐曲演奏好。当时小泽还不是世界级的指挥家,而只是一个参赛者。但他稍加考虑,面对一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台上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参赛的指挥家们在发现乐谱有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的“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终因趋同权威人士而遭淘汰。小泽征尔却自信坚定,因而摘取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类似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有些人在做出选择和决定后,一遇到领导、专家甚至是同事、朋友提出不同意见,就发生动摇,怀疑自己的主意不对头,遂放弃原来的选择与追求,甚至明明发现权威的指示与实际不符,也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以致将错就错,随风摇摆。
当然,自信不是主观武断,是以真才实学为基础的。但对许多人来说,最难的不是学习掌握某种专业或职业的学识,而是强化自信主动意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即发挥人的最伟大之处。让我们放开眼界来看看国际上的先进与落后的变化有什么奥秘吧。有人说:“技术和管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但这“两个轮子”又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呢?在现代社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一般并不保密,四处传播,谁都可以学习和掌握。
为什么有些国家用得好,有些国家不行呢?即使是同样社会制度的国家,如欧美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什么也有很大的差距呢?从近代到今天的发展轮廓来看:18世纪是英国的奇迹,称霸全球;19世纪是德国的奇迹,突飞猛进;20世纪主要是美国的奇迹,最为富强,还有“二战”后的日本的经济腾飞。为什么有些国家不行?难道这些国家不知道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吗?而且,即使采用了同样的技术和管理的方法,如全面质量管理,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手里,其效果也大不一样呢?这就如同人们读同一本书,体会不会一样;听同一个讲座,收获也会不同;进行同样的变革,效果也会有明显差别。这就是因为人的心态、意识,尤其是欲望与动机有所不同。正是意识的不同决定了能否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和工具自然是重要的,正如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一样。但这些东西是供人掌握和使用的。
它能否发挥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却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在文弱书生手里,未必能发挥作用。上好的宣纸狼毫对不爱好书法的人来说,又有多少用途呢?等于是废物。家长买了高级的钢琴未必能培养孩子成为钢琴家。学了许多经营管理知识的厂长或经理不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企业家……
推动技术和管理这两个轮子向前发展的驱动力是什么呢?有关学者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表现的人们发奋图强、求取成就的意识与同时期、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相对照,结果发现,经济增长的多少快慢总是以人们的成就动机的强弱为先兆,并与之成正比的。经济发达国家创造奇迹的时期,都是他们的成就动机和创业精神最旺盛的时期。相反,任何国家缺乏拼搏进取的精神就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处于落后的状态。
4自信造就人生的奇迹
据说拿破仑亲率军队作战时,同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便会增强一倍。原来,军队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兵士们对于统帅的敬仰和信心。如果统帅抱着怀疑、犹豫的态度,全军便要混乱。拿破仑的自信与坚强,使他统率的每个士兵增加了战斗力。
一个人的成就,决不会超出他自信所能达到的高度。如果拿破仑在率领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的时候,只是坐着说:“这件事太困难了。”无疑的,拿破仑的军队永远不会越过那座高山。所以,无论做什么事,坚定不移的自信力,都是达到成功所必需的和最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一个士兵骑马给拿破仑送信,由于马跑得速度太快,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猛跌了一跤,那马就此一命呜呼。拿破仑接到了信后,立刻写封回信,交给那个士兵,吩咐士兵骑自己的马,从速把回信送去。
那个士兵看到那匹强壮的骏马,身上装饰得无比华丽,便对拿破仑说:“不,将军,我这一个平庸的士兵,实在不配骑这匹华美强壮的骏马。”
拿破仑回答道:“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法兰西士兵所不配享有的。”
世界上到处都有像这个法国士兵一样的人!他们以为自己的地位太低微,别人所有的种种幸福,是不属于他们的,以为他们是不配享有的,以为他们是不能与那些伟大人物相提并论的。这种自卑自贱的观念,往往成为不求上进、自甘堕落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去分析研究那些成就伟大事业的卓越人物的人格特质,那么就可以看出一个特点:
这些卓越人物在开始做事之前,总是具有充分信任自己能力的坚强自信心,深信所从事之事业必能成功。这样,在做事时他们就能付出全部的精力,破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
有许多人这样想: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不是他们这一辈子所应享有的。他们认为,生活上的一切快乐,都是留给一些命运的宠儿来享受的。有了这种卑贱的心理后,当然就不会有出人头地的观念。许多青年男女,本来可以做大事、立大业,但实际上竟做着小事,过着平庸的生活,原因就在于他们自暴自弃,他们不怀有远大的希望,不具有坚定的自信。
与金钱、势力、出身、亲友相比,自信是更有力量的东西,是人们从事任何事业最可靠的资本。自信能排除各种障碍,克服种种困难,能使事业获得完满的成功。
有的人最初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估计,自信能够处处胜利,但是一经挫折,他们却半途而废,这是因为自信心不坚定的缘故。所以,光有自信心还不够,更须使自信心变得坚定,那么即使遇着挫折,也能不屈不挠,向前进取,决不会因为一遇困难就退缩。
如果在表情和言行上时时显露着卑微,每件事情上都不信任自己、不尊重自己,那么这种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造物主给予我们巨大的力量,鼓励我们去从事伟大的事业。而这种力量潜伏在我们的脑海里,使每个人都具有宏韬伟略,能够精神不灭、万古流芳。如果不尽到对自己人生的职责,在最有力量、最可能成功的时候不把自己的本领尽量施展出来,那么对于世界也是一种损失。
世界上的新事业层出不穷,正待我们去创造。
5上帝不会让自信败给弱点
缺乏一种自信的精神,这往往导致一些本来是萌芽了的天才走向自我扼杀。
你可以将最弱的部分转为最强。这一事实对你、我及任何人都非常重要。请你大声地重复这句话,并允许它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这绝对是真实,你可以将最弱的地方转为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