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隋末农民起义
隋王朝自开皇9年(公元589年)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数百年的分裂割据状况,开创了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新局面,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二十来年,杨坚“躬节俭,平徭役,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特别是隋王朝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储备了极为丰富的粮食,成为历史上储粮最多的富强王朝之一。
隋代的储积之富,其实也隐藏着社会危机,文帝、炀帝时期,的确曾建立过许多粮仓,如京师的太仓,卫州的黎阳仓,陕州的常平仓,华州的广通仓与永丰仓,洛阳的兴洛仓与回洛仓等等,都规模巨大,储存了大批粮食和物资。隋代统治集团通过重租措施,将农民的收获物大部分搜刮到政府手中,而农民却仍然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
隋炀帝继位后,恃其物资的富饶,奢侈无度,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在洛阳营建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人”,“九旬而就”,共役丁六百万人。为巡游南方,十余年间自长安至江都先后造显行官、天经宫、晋阳宫、汾阳宫等离宫四十余所。而最重的徭役,莫过于采取残酷的方法役使丁夫开大运河。如大业元年3月,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修通济渠;同月,又在淮南发民工十余万开邗沟;大业4年(公元609年)正月,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等等。这样接二连三地征发民工服役,不能不使百姓田业荒废,疲于应役。在如此沉重的徭役负担下,炀帝又变本加厉,发动了三次征辽东的战争。这样,长期积聚起来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起来,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隋炀帝第一次攻辽东时,受害最深的是山东、河北地区的农民群众。由于大量的征调,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致使耕稼失时,田畴荒芜。随之谷价踊贵,饥馑四起,广大农民被迫起而反抗。
在革命浪潮的猛烈冲击下,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公开的分裂。就在大业9年,礼部尚书杨玄感(大贵族越国公杨素的儿子)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起兵,打出了反隋的旗帜。
在农民起义军的冲击下,隋政权四分五裂,进一步分化。大业十二年底(公元617年初),罗艺在幽州(今北京市西南)起兵反隋;13年(公元617年)正月,山东豪族徐圆朗攻破东平郡(今山东郓城县);2月,朔方(今陕西横山县)豪族梁师都杀郡丞唐世宗起兵;马邑(今山西朔县)校尉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起兵;4月,金城(今甘肃兰州市)校尉薛举起兵;7月,武威(今甘肃属县)豪族李轨拥众起兵;10月,巴陵(今湖南岳阳市)校尉董景珍、雷世猛起兵,拥罗县(今湖南湘阴县东北)县令肖铣为王。这些人中,有的是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封建军阀,有的是地方豪族,有的是失意的关陇贵族后裔,有的是南朝覆灭政权的子孙。他们在各地纷纷起兵,表明隋统治集团内部已分崩离析,隋王朝已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这一切严峻的现实,对暂时还留在隋统治集团营垒内的李渊父子,不能不引起深深的触动。是继续为隋王朝卖命,以此维持功名利禄,还是改弦易辙,卷入倒隋斗争的洪流?何去何从,关系到李氏家族的兴衰存亡。他们不露声色地观望着变幻莫测的风云,小心翼翼地选择着自己的前途。
二、少年时期
在李渊已经当上皇帝的第3年,即武德3年(公元620年)5月,晋州(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吉善在羊角山遇到一位骑白马的老人,仪容威严,对吉善说:“谓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岁。”吉善将此事上奏后,李渊感到十分惊异,于是在当地建庙祭祀。这个老人据说就是老子李耳。李渊当了皇帝之后,因为自己姓李,老子也姓李,为了抬高自家的门第,就编造了这个故事,附会为老子的后代,其实并不可信。
李姓据载出自嬴姓,五帝之一的颛顼为其始祖。颛顼的重孙皋陶在尧统治时期担任大理(主管刑法)之职,他的子孙历舜、夏、商,世代充任大理,以官命族,遂称理氏。在商纣统治时,理征因得罪了纣王,被杀,他的妻子契和氏和儿子利贞在逃亡途中,饥饿无食,靠吃木子(树籽)而得以生存,遂改理为李氏。李姓据说因此而来。
李渊自称是西凉武昭王李暠后裔。李暠生十子,次子李歆为西凉后主,李歆生八子,其第三子李重耳在亡国后投奔南朝宋,任汝南太守。北魏进攻宋,李重耳以城归降,遂入魏为官。李重耳生子李熙,任金门镇将,后改镇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其家也随着迁居于此。关于李氏家族兴起于武川的说法,就来源于此。李熙生李天赐,天赐生三子,即李起头、李虎、李乞豆。李虎生李昞,李渊即李昞之子。
以上所述的这个家族世系情况,是出于唐代官修史书的记载,并不完全可靠。通常认为其家为西凉李暠之后裔是伪托,李重耳在亡国后并未南投刘宋。李熙以来的世系情况,基本真实,但其镇守武川的说法却不大可靠。由于李唐自称是西凉李暠后裔,通常都视其郡望为陇西李氏。
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李渊出生于长安。建德元年(公元572年),李昞去世,年仅七岁的少年李渊就袭封了唐国公的爵位,这既是无尚的荣耀,又意味着家族兴旺发达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关陇集团是一个崇尚武功的政治军事集团,李渊既为其成员,当然也不能在武功方面逊色于他人。经过勤学苦练,他武功出众,弓马尤为娴熟。
李世民出生于开皇17年(公元597年)12月,据说出生时有二龙盘旋于其家住所门外,三日后方去。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李世民四岁时,有一个看相先生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遂取“济世安民”之义,命名为世民。当时李渊怕这位先生泄露此言,招来祸害,打算将他杀死,“忽失所在”。这些离奇的故事,固不可信,大约是李世民后来当了皇帝,为了证明他不同凡响,才编造了这些故事。尽管如此,“世民”这个名字,的确含有“济世安民”的寓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李世民在孩提时深受其母的影响。其母窦氏据说善于书法,仿李渊的笔迹,别人竟不能辨别,文章也写得不错。李世民喜爱书法,大概也与他母亲的影响与教诲有关。在武德时期,李世民每次侍宴宫中,面对众妃嫔,勾起了他思念亲生母亲的情怀,流涕小止,说其母早亡,没有看到李氏拥有天下。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李氏家族从李虎起定居于西北,到李世民时已经四世,世代为武将,受关陇地区尚武习俗和家庭的影响,李世民从小习练弓马。后来他回忆说:“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又说“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茫涉海”。通过这些话,可以看出李世民在少年时代就是一个强悍骁勇的贵族子弟,读书少,善骑马,好弓矢,性格豪放,剽悍善战。武德时的重臣陈叔达也说过秦王性情刚烈的话。这一切都是李世民性格特点的真实反映。
李世民大约是在大业9年(公元613年)十六岁时,与长孙氏结婚。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她的祖父长孙兕,为北周左将军;父亲长孙晟,为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病故后,长孙氏与兄长长孙无忌被其舅父高士廉收留抚养。高氏为渤海着名的高门右姓,其父祖从北魏到北齐、隋朝,历代都充任显职。高士廉本人颇涉文史,素有才望,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长孙氏从小知书达礼,与李氏家族尚武的风气迥然不同。长孙氏在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通过这种婚姻关系,将渤海高氏这样的大士族也拉入到关陇集团之中。
三、李渊守山西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4月,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使,于是李渊携家迁往河东。这年8月,炀帝巡视北部边境,突然遭到突厥始毕可汗数十万骑兵的围攻。隋朝时,突厥是北方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西魏时期,突厥势力逐渐强大,它占有的土地东至辽海,西至西海,南到沙摸,北至北海。然而至隋朝初年,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在西面的为西突厥,在东面的为东突厥。突厥虽然不断侵扰隋朝边境,但自从其分裂之后,势力衰落。到隋朝末年,由于炀帝统治残暴政治腐败,连年用兵,于是东突厥乘机又强大起来,成为隋朝北方的重大隐患。始毕可汗围困炀帝于雁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雁门郡共有四十一座城,被突厥攻占了三十九座,只有雁门和崞县没被攻破。雁门城内有军民15万人,存的粮食仅够吃半月,形势危殆,如同累卵。炀帝想要以精骑突围而出,大臣樊子盖提出了不如守住城消耗敌人的锐气,征四方兵入援的建议。炀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一面慰劳、犒赏守城将士,一面等待援兵。当时十八岁的李世民应招入伍,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营。他向将军提出建议:始毕可汗举全国之兵围困我天子,一定是认为我们仓猝之间没有援军。只要我们摆开阵势,让军旗在数十里上飘扬,晚上击鼓示威,敌人一定以为援军到了,望风而逃,不然,我们寡不敌众,不能战胜他们。这的确体现了李世民“玄鉴深远,临机果断”的性格特点。云定兴采纳了此计,突厥果真以为“王师大至,由是解围而遁”。在这次退突厥之兵中,李世民初次显示了军事才华。
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发河东兵讨捕群盗”,镇压地方上起义军。李渊行至龙门时,击溃了毋端儿起义军数千人。李世民是否参加镇压,史籍上没有提及,但当时他随同父亲至河东,可能经历此事。
大业十二年,李渊奉诏为太原道安抚大使,以后又升为太原留守。大概因为李世民有点战争阅历,喜谈兵事,又好弓矢,所以,李渊把他带到太原,留在身边。而把建成和元吉等安置在河东,托给河东县户曹任瓌照顾。
李世民来到太原后,参与了镇压甄翟儿起义军。甄翟儿是魏刀儿起义军的将领。大业十一年2月,魏刀儿在上俗自称历山飞,拥众十余万,北连突厥,南寇燕、赵。次年4月,别将甄翟儿率众骚扰太原,隋朝将领潘长文被打死。李渊既为太原留守,就率兵前往征讨。至西河郡永安县雀鼠谷,双方发生了激烈的遭遇战。起义军甄翟儿在这里的部众多达二万余人,李渊所率的步骑只有五、六千而已。
李世民作为贵族子弟,站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立场上,那是必然的,也可说是他生平经历中的污点。然而,由此他领悟到单靠镇压的办法是不行的,曾对父亲李渊说:“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要之,终不免罪。”这种认识正是李世民后来参与起兵密谋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