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2300000001

第1章 “战”安昌

2006.5.21(周日)

去年下半年到长治出差,抽空到漳电安昌村人工湖垂钓,几乎剃了“光头”。至今仍然令我耿耿于怀。

安昌村湖中有几座凉亭,湖心有一个小岛。湖引漳泽水库之水,放一些鲢、草、鲤鱼苗,但不专门饲养,湖里还生长着野生鲫鱼和一些杂鱼。水面近百亩,环境优美,是长治市钓鱼协会挂牌的比赛基地,也是垂钓者光顾的幽雅去处。

湖里鱼不少,但口偏,刁猾。很难垂钓。

那里垂钓收费每人每天五十元。不限竿长,但不让打海竿。多数垂钓者只为休闲,一般情况下,钓得最多的也就七八尾,能钓上十斤的鱼就非常幸运了。

今年开春以来,我一直琢磨着怎么对付那里的“猾口”鱼,在长治的朋友面前挽回点儿面子。

昨日,我和大正、老西儿商量,决定开拔长治漳电安昌湖。

上午10点40分,大正开车接上我和老西儿出发。一百八十公里的路途中,老西儿坐在副驾驶座位,陪着大正聊天儿,我躺在后排睡觉。实际上,我虽然煞费苦心地准备了几套配饵方案,但心里却没底,生怕在朋友面前再“栽”了面子。

两个多小时后,与长治的朋友在漳泽电厂生活区找个小饭店吃了午饭,快下午3点才进了安昌村。到了湖边,有十多个人在东南堤岸垂钓。我先下车打问钓况,除了有四五个“剃光头”还没开张的,一早来的最多也才钓上三四条。钓友们纷纷反映这里的鱼还是太难钓。

湖中的几个亭子和岛上都有人在垂钓。我们考虑到在岛上夜钓便于宿营,最后决定上岛。朋友帮着把我们的渔具大衣等装上船,叫来船工把我们送到了岛上。

岛的南边有两个长治市的钓友正在垂钓,其中一个人从早上来已经钓上了三条鱼,另一个人正在打电话让他们的朋友也到岛上来钓。

我距当地钓友六七米处选了钓位,老西儿、大正便在我的右侧依次相距三四米向西排开。

我催促长治的朋友赶快回去,好安安静静地垂钓。他们非要嘱托岛上那两个钓友招呼好我们后才肯离开。

当地的那两个钓友偏偏又那么热情。我问他们的饵料配制,其中一个人告诉我,他经常来这里钓,这里的鱼“口”很偏,要用无双、荒食、海藻和十亩地等商品饵按1:1的比例来配,别的什么饵都不行。并问我有没有这些饵。我一边整理堆放的东西,一边指着身旁放饵料的塑料袋回答可能这些都备着点儿。

好家伙,这位先生倒是热情,不容分说,打开袋子就翻出来这四样商品饵,一下子就倒出多半盒,又从湖里舀了一些水倒进去帮我和好。然后告诉我,就这样配,肯定能钓上鱼。

我苦笑着对他说了声谢谢啊,然后又说,这里的鱼“口”就是贵啊。

可不是嘛,无双、荒食、海藻和十亩地这四样商品饵,前三种都是我平时舍不得大量用的,哪一种都得四十元钱左右一袋呀。

我让大正、老西儿把和好的饵拿过去先用着。

我取出事先用热水泡好的一袋颗粒饲料倒进我开饵的小黄桶里,又抓了三四把粉碎好的菜籽饼和六七把麸皮放入桶里,掰开一个烤红薯,掏出薯瓤揉开,和底料搅拌均匀,再用饵料盒舀了些湖水,倒进一些自己泡好的药酒,将桶里的饵料泡好后搁在旁边,然后开始支竿。

水面开阔。我选了支使用多年的5.4米的大物师竿子,用2#大线、1.5#脑线和一对儿5#伊豆钩配线组。因为已经快下午4点了,我又拿出平时舍不得用的一支3#电子浮漂直接插在漂座上,底钩儿挂块儿橡皮调水线。

水深两米左右,先以调4目钓2目试钓。

大正问我用不用打“窝子”,我建议先撒点儿颗粒豆,不用打死,钓钓再看。

老西儿、大正已抽开了竿。

这时,我往桶里又撒了一把事先混合好的商品饵用来收水,把桶里的饵整个拌均匀打散待用。

一切妥当,我将饵掐成蚕豆大小撮在钩上,也开始抽竿。

先来的一个当地钓友上鱼了,站起来遛鱼,刚被叫来的另一个当地钓友马上拿抄网准备抄鱼。鱼出水时我一看,顶多有六七两重的一条小草鱼。

这时,大正也上鱼了,老西儿赶紧找出抄网拧好帮助抄鱼,一条一斤多点的鲤鱼被拉到岸边。

准备得还是有点疏漏,我们只带了一个渔护和一个抄网。于是就把渔护支在大正旁边,把第一尾收获放进去。

怎么样,配的饵还可以吧?当地的钓友对着我们说。

不错,不错。大正表示着谢意。

大正上鱼后十几分钟,老西儿上了一尾四两左右的鲫鱼。随后两人的钓点就闹开小鱼了。

三个当地钓友也一直抱怨小鱼闹腾。

我开竿了,第一尾是条八九两的小草鱼。当随手放生再次下竿时,浮漂还没竖起就被拉了“黑”,我一抖竿,鱼就绷着水线在水下蹿起来。我挺住竿遛了三五个回合,把一尾鲤鱼拉出水面,呛了两口水后,老西儿帮助把鱼抄上岸。

这尾鱼有一斤半多,个体虽不算太大,但力道还挺大。

我点燃一支烟,舒坦地抽了一口,心里踏实了,今天的饵料没问题了。再次抛下竿后,看了看时间,快下午6点了,已近黄昏,天边夕阳余晖洒满湖面,正是上鱼的好时机。

我向钓点抛撒了一小把颗粒饲料,并建议他俩上鱼后也不断撒点儿留住窝子里的鱼。

过了十几分钟,漂又有了动静,又是一尾一斤半多的鲤鱼。老西儿帮我把鱼抄上后,我揉了一大团我们自己配的饵让他俩也换着用一下。

随后,出现了我们仨几乎同时上鱼的高潮。只好有一个人专门抄鱼摘钩,另两个人垂钓。

当地三人的钓位一直很寂静,其中,帮我们配饵的那位老兄疑惑地看着我们上鱼并问道,是用他帮着配的饵吗?我回答,现在用的是我们自己配的饵,让他也拿块儿试试。

但老先生很固执地认为,我们的“窝”子做得好,他的饵绝对没有问题的。

“哗,哗”的桨声由远而近响起。已近暮色,船工划船给我们送晚饭来了。一人一大海碗米饭,上面盖着香喷喷的土豆白菜豆腐肉烩菜。

我已经钓上五尾,老西儿五尾,大正三尾。

趁天色还没完全黑下来,收起竿,我们狼吞虎咽地吃了晚饭。

饭后,我倒了一杯热水,抽一支烟,伸展一下酸困的胳膊,找出夜钓的头灯,把电子漂的电池安好,准备夜战。

当天已经完全黑下来时,湖里的几个亭子上的灯亮了起来。月光也不错。看来头灯的用处不太大了。白天来垂钓的钓友有些收竿回去了,陆续又来了几位夜钓的钓友。

下了漂,我又撒了点颗粒饲料,抽了两竿,喝口水,再等着鱼回来。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浮漂尖闪烁着绿色荧光的小圆球,缓缓地升起了几目,我的“窝”子里又续上了鱼。首先上了一尾三四两重的银光粼粼的鲫鱼。

老西儿不久中了一尾近二斤的鲤鱼,大正帮助抄了上来。

大正回到钓位不久,我俩几乎同时扬起了竿,老西儿拿着抄网有点儿不知所措。

我上的是一尾胖乎乎的荷包鲤鱼,有一斤六七两的样子,劲很大,我让老西儿先帮大正抄,我再多遛一会儿。

大正上来一尾一斤多的草鱼。

这时,长治的那三位钓友还在闹小鱼,似乎考虑换钓位了。其中一位向我身旁靠近了两三米。

“师傅,你那儿是拉‘黑’漂还是‘顶’漂?”向我靠近的那位钓友问道。

我回答鲫鱼“顶”漂多,鲤鱼、草鱼“拉”得多。

这时,我的漂子微微上下了几次,漂尖的荧光慢慢没进了水面,我起手扬竿,鱼没挂稳,刚有点儿钩住的感觉,鱼就脱了。肯定是大点的鱼。我心里想。

我赶紧补了点儿颗粒豆,又下了竿。过了一会儿,漂子又有了讯号,忽颠了一两下就沉下去了,我果断扬竿,这次可算刺中了。鱼在水底打了一下“桩”,被我挺住了竿,我刚站起身准备遛时,鱼发起了“冲刺”,几乎形成“拔河”态势。我稍侧压了一下竿,与鱼对抗着僵持了几秒钟,鱼又扯着漂子向两侧窜来窜去。遛了几分钟后才见到鱼尾在水面翻起一团水花。

这尾鲤鱼有三斤多,在岸边折腾了几次后被抄上来。大正摁住鱼帮我把钩子摘下后告我,至少有三斤半。

“师傅,上鱼时‘口’重不重?”靠近我的那位又问道。

“主要是看鱼‘口’稳不稳。拉漂速度很快很猛经常可能是些小鱼。”我回答道。

老西儿也上了一尾三斤多的鲤鱼。天黑后,由于蚊子叮咬得很凶猛,老西儿终于受不住了,准备先休息去。这时已到晚上10点半多,正是上鱼的时候。

老西儿收竿歇息后,大正那儿中了大鱼。我忙拿起抄网过去帮忙,但大正有些过急,没稳住遛遛就想把鱼拉回来,结果脑线被切断了。大正说,那鱼应该在三四斤以上。

我给大正找出1.5#进口脑线拴的一对钩让他换上,告他要是遛稳点,五六斤的鱼也不会跑。

看来晚上的确是大鱼上钩的时候了。

我回到钓位下了竿,刚点上一支烟想抽两口,漂子就又出现了下顿信号。我信手一扬竿,又中了鱼。一尾二斤多重的三道鳞鲤鱼被遛到岸边。

“哥,你看我的夜光漂调得对不对,鱼光咬钩就是钓不上来。”靠近我的那位改了口问道。

我了解了一下他的调漂情况后建议他加点铅皮再试试。

吃完晚饭后,那三位长治钓友几乎连一尾挂斤的鱼都没钓上来。

我补了点“窝子”后时间不长,又上了一尾三斤左右的鲤鱼。大正把鱼装入渔护,那人就又问我:“老哥,为什么一直上鱼还要打‵窝子′?”

又改口叫上老哥了。

就这样,我上一尾鱼,那位老先生就老哥长老哥短地问这问那。

夜幕降临后我先后上了十来尾鱼。扬竿遛鱼磨得手都生疼。

我趁那位老先生打电话时,看了看时间,快午夜12点了,我帮大正抄鱼时对大正悄悄地说:“你一个人先钓吧,我得休息一下。”

……

黎明,我被一阵阵哗啦哗啦的水声吵醒,5点钟了。起身一看,一片雾蒙蒙的,大正穿着大衣,一只手拿着抄网,另一只手挺着竿正在遛鱼。岸边长治的三位钓友只剩下一人静静地坐着垂钓。

我到了大正身旁,帮大正抄上了鱼,还是一尾三斤多的鲤鱼。

大正告我,我睡觉后不久,另一个人没上鱼便找地方休息去了。后半夜,他靠着钓椅睡了会儿,钓上了两尾二斤多的小草鱼和五六尾鲤鱼,又跑了一尾大的。现在的“口”好,让我也抓紧下竿。

我的钓椅被雾气打得湿漉漉的,我找了块干毛巾垫上,穿着军大衣坐下后挂上饵抛了竿。

黎明时雾气似乎愈来愈大,在水面上飘来荡去的,很费眼力。几次拉漂我都没看清,上了两尾都是吃了“死口”的鱼。

大正还是眼神好,不停地扬竿中鱼。干脆我收起竿,拿着抄网在大正身旁和他一边聊天,一边帮着抄鱼。

我俩配合了一个多小时。渔护里又有六七尾入账,其中最大的一尾将近四斤重。

雾渐渐淡了,暖洋洋的太阳出来了。老西儿也伸着懒腰钻了出来。

“哗哗”的桨声又响起来,已经7点多钟了,船工划船给我们送早饭来了。三个长治的钓友也忙着收拾东西准备搭船返回。

一人一大海碗小米稠饭,上面放着炒土豆丝和腌的老咸菜。冒着热腾腾的香味儿。

我先拨出一点稠米准备再和点儿饵,然后才有滋有味地吃开。

吃完饭,老西儿精神抖擞地抛下了竿,大正在一旁帮着补了点儿颗粒豆。

我又舀了点儿湖水准备再开些饵。

饵还没配好,老西儿就弯起了竿,遛开了鱼。此时,湖边很多的钓位还一片寂静,我们这里却早已热闹非凡。渔护里的鱼不停攒动的响声和老西儿遛鱼的哗哗水声混成一片,在水面掀起一簇簇旋涡和浪花。一尾足有四斤多的大鲤鱼被弄上了岸。

太阳晒上了,我把伞重新支起来,脱掉大衣下竿。遛了两尾鱼,手磨得愈发生疼了,加之老西儿那儿的“口”基本不停。我便放下竿去帮老西儿专门抄鱼。

这当子,我的长治两个朋友划着小船来到岛上。一上岸就问钓况,我让他们用我的竿试试。朋友吃惊地看到我们的钓获,连连赞叹,晃着竿绕着小岛转了一圈,一条没钓上,说没耐心,就划船到渔老板那儿休息去了。

最多一个多小时,老西儿又上了七八尾,“口”才稍稀了些。

太阳开始晒得毒热起来了。我看到两米多长的鱼护里早已挤满了鱼,还不时有鱼跳出来,把渔护往上拉了拉,找了根粗铁丝重新拴了拴固定好,心想,不能再这样狂上了,回去的路上需要开车,我得抓紧再睡个回头觉。

醒来后,已经中午12点,出来一看,老西儿还在上鱼,大正在帮着抄。

大正告我他又帮老西儿抄了五六条,渔护里的鱼实在挤不下了。

我说:“那还钓什么?收摊儿吧。”

大正叫船工把船划来,我收拾着东西。把渔具、大衣等装上船后,大正请船工先送老西儿一趟再返回来接我们。船工却坚持要把渔护收起来,拉上我们仨跑一趟了事。

大正解释说鱼多不好拿,还是多辛苦一趟吧。说着给船工递了一根烟点着。

船工划起了桨,嘴里却嘟囔着:“有多少鱼?仨人钓上二三十斤就了不得了。”

我找出来装鱼的塑料袋,和大正试图把渔护提上岸,但是根本拽不动。

船工又回来了。大正引导着船工把船划到放渔护的岸边,他跳上船去和船工一起将鱼护往船上拽,我在岸上也往起拉,三个人费了半天劲才把爆满了的渔护弄上了船。

船工目瞪口呆地说:“好家伙,足有一二百斤啊,你们太原家就是厉害。”

我最后上了船,满载着收获返航。

站在船头,我不由得再次环顾一下微波粼粼的湖水,蛮有感触地想,败也此地,成也此地呀!

同类推荐
  • 傻子与死神

    傻子与死神

    《傻子与死神》是霍夫曼斯塔尔早期重要的诗体短剧。在这出以死亡和生活为主题的剧本中,19岁的霍夫曼斯塔尔展示了精湛的语言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剧作展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对立,艺术家与人的冲突。剧作散发着唯美主义格调,尤其带有维也纳末世气息。
  • 成为妮可

    成为妮可

    《华盛顿邮报》的科学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讲述了一个鼓舞人心的真实故事,一个性别困惑的男孩与他同胞弟弟以及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理解、培养、捍卫“与众不同”的非凡历程。本书为纪实文学报道,材料来源于个人日记、家庭摄像、新闻报道、当地的法律文件。艾米在四年内追踪了这个触及到文化争论核心的美国家庭,记录了一个男孩对于自身性别的困惑,并最终成为自己的全部过程。
  • 散文(2016年03期)

    散文(2016年03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酒暖回忆思念瘦

    酒暖回忆思念瘦

    本书是根据著名作家陈清华在部分大专院校和各种读书会讲座的讲义整理而成。作者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的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温庭筠、李璟、李煜、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宋祁、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蒋捷等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最后一个贝勒

    最后一个贝勒

    长篇抗战小说《最后一个贝勒》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三个贵族青年在战争中的际遇和情感冲突,题材独特,史料翔实,振聋发聩,是作者于川根据自己的父母在抗战中的真实经历所创作的一部半纪传体长篇小说!于瑞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卢沟桥事变”暴发后,报国心切的瑞年返回天津,参加了国军部队,几经周折,最终投效于范筑先将军的麾下,屡立战功。在此其间,他接触到一些共产党人,也开始了和女大学生淑娟的恋情。范筑先将军殉国后,瑞年和淑娟几经周折,终于投身于八路军中,但受到他初恋女友,日本间谍宇垣琴音和乳娘之子郑宝仲的牵连,他又被迫离开前线部队,到八路军冀南军区“觉醒联盟”担任翻译工作。
热门推荐
  • 重生都市圣医

    重生都市圣医

    【火热新书】一代圣帝宁飞在八大圣帝围攻下选择自爆重生,记忆觉醒,医术、武功、道法三修,携五百年记忆,强势归来,从此一飞冲天!本书群号:414143217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步寸心

    步寸心

    时空穿梭机将两个人送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这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是没有人知道的,可是不管是什么年代什么时空,总有一种感情会让人无法控制,那就是爱。风流倜傥的三皇子,阴郁狠绝的辰王,还有那个将她带入这个时空一直相守的学长,谁才是她心中所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随身空间:重生女修仙

    随身空间:重生女修仙

    人生犹如蜡烛一般,死了就像灭了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可是,她偏偏却像小强一样,死了然后又活了。身世神秘,千世轮回,万般劫难,终成正果。他冷酷无情,狠辣无心,却偏偏将她一人置于心间脑海,除了她此生无求。种族覆灭,差点灰飞烟灭,单凭着一股惊人的意志,她靠残魄重生。这一世,她必如凤凰涅槃,笑傲天下。 包月新书《天降横财一千亿》求收,求评,求围观。
  • 满河蛙声

    满河蛙声

    唐子说,不是听你的不听你的,我问问吧。光着身子的唐子竟然站起来喊:小碟子,你听着,俺四哥冬暖想娶你当老婆!你愿意吗?小碟子好像没听见,但她显然是注意到了我们四个男孩子。结果,跟国的一句要命的话,让她疯了一般扑过来,她的小辫子翘翘着,一耸一耸的胸脯,那是明显地在生气。跟国喊了一句什么呢?跟国喊:小碟子,小碟子,俺四哥想跟你睡觉。完了,完了。冬暖站起来捂跟国的嘴巴已经来不及了。小碟子攥住月牙镰刀,眼里噙着泪,在河堤上跳着大骂。她边上就是我们停着的独轮车子。她一边哭,一边骂我们是流氓。没想到女孩子这么能骂啊。她骂,我们也跟着骂。只有冬暖不还口,他一点点地向小碟子靠近,小碟子瞪着眼睛说,你过来,我就把你的头割下来。冬暖说,你误会了,误会了。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宋元卷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宋元卷

    论述传统伦理思想的定型对道德生活的影响;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道德在道德生活中的表现;元朝种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对道德生活的影响;蒙古族的道德生活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中原地区的道德生活对蒙古族道德生活的影响,揭示这一历史时期道德生活的发展状态及其特点。
  • 孕期

    孕期

    据说每一名孕妇身边都有一名随时准备采野花的孩子他爹,据说每一名孩子他爹都会随孕妇一起进入孕期的情绪震荡高发期,据说每一个人的十月怀胎其实是一个家庭的孕期……
  • 砂隐之最强技师

    砂隐之最强技师

    新书雾隐之最狂剑士已上传,大家多多支持 少年白石本为普通的一位砂隐村下忍,却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一件特殊道具以及大量零碎记忆片段,不断摸索推演过程中,成功将异世界初始技能高速移动,转化为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忍术,从此少年白石开启一场砂隐村的最强技师之路。本书群号:632892377
  • 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中国特色的养生,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内容博大精深,古今著述繁多,但完整遵从《黄帝内经》知识体系之作罕见。笔者忠于《内经》的本意,梳理、构建、还原其养生理论,用现代语言构建《原理篇》和《实践篇》,为大众养生提供原理与实践指导。 全书立意在于唤醒世人:现代医学“消灭疾病结果”的思路和把人体当“战场”的野蛮疗法,正在残酷考验人体自身的五行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