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6600000014

第14章 居里夫人小传

——一个新女子的模型

(一八六七——一九三四)

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是镭质的发明者,也是近代一个第一等的科学家。关于她在科学上的贡献与地位,国内的科学杂志上已经有过专门的介绍,不用我多说了。我现在要说的,是她的身世与人格。

夫人原名Marie Sklcdowska,于一八六七年的十一月七日,生于波兰的华沙城(Warsaw)。父亲是一位中产的地主,但也是一位教育家。他喜爱文学,擅长数学物理,曾做过大学的教授及校长。母亲也是一位奇女子,是一个著名女校的校长。在家庭中,她又是儿女的良师,丈夫的益友。夫人生长在这样优美高明的环境之下,在知识和人格的两方面,便早已得到了一个良好坚固的根基。

在儿童的时代,夫人的嗜好是倾向于文艺音乐的,但对于数学物理,也有同样的欣悦与了解。后来她的母亲死了,她修习音乐的机会便减少了。在十七岁的时候,她离开了华沙,别了她的老父与家庭,到一个富农的家里去教书,以求去分一点老父在经济上的担负。在这个时期之内,她决定了她求学的宗旨——她要到巴黎去专修数学与物理——于是她便开始积蓄她求学时的费用。

在离开波兰之前,她曾回到华沙,同她的老父过了一年快乐的生活。同时,她也在这时去参加了一点波兰青年们的秘密救国工作。这些青年志士们,与夫人一样,都相信复兴波兰的事业,是应该建筑在学问与人格的基础之上的。故他们都愿砥志砺行,到异国去做苦学生。在一八九一年的初冬,夫人乃别了老父,到了巴黎,开始她的苦学的生活。在巴黎的波兰学生是很多的,夫人初去之时,也常常参加他们的工作与聚会,但后来因专心研究科学,便无暇再及此类的活动了。

到巴黎的第三年,夫人在一个家庭宴会上,遇到了一位青年科学家。《我一进客厅》,夫人在她的自述中这样说,“便见一位高高的少年,站在窗前。他有琥珀色的头发,大而清明的眼睛,庄严和蔼的态度,以及一个梦想家的神情。我们谈话之后,他便要求我,允许他常来看我,因为我们的志趣很相同,意见也很一致。”这位青年科学家不是别人,乃是因为研究科学而不愿结婚的居里先生。后来居里先生告诉她,他并不是一个忘情恋爱的人,但他怕女人,因为“女人常用生命与自然的力量,来引导我们向后走”。夫人在写她丈夫的行述时,也说,“他常常对我说,他到三十六岁还不曾结婚的缘故,是因为他不易得到那位梦中的同志,那位能与他同做科学之梦的伴侣。”但在那一夕的宴会上,居里先生居然把他的梦中的伴侣找到了,而且这位伴侣也真能不使他失望。

相识一年以后,这一对科学上的情人,彼此便都明白,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是没有第二个人能代替眼前这一位的了。于是他们便在一个简单的仪节之下,结为夫妇。在普通女人的生命中,结婚虽不必一定是恋爱的坟墓,但却没有不成为学问或事业的坟墓的。但在居里夫人的生命中,结婚却是她生命与学问的开始。这固然是由于他们夫妇的志同道合,但也未尝不由于那所志所道的能超乎平凡。不然,跳舞场中,赌博台上,饮食衽席之间,一个男的或是一个女的,又岂不能一样的觅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

自此以后,居里夫妇便开始去做他们的科学的梦了。关于这梦的奇伟成绩——镭质的发明及其他——我已说过,不在此处记述了。此处且让我来述一下他们两人的梦中生活。

第一,他们所做的,并不是一个柔软的,玫瑰色的梦,乃是一个与环境奋斗的壮健的梦。他们两人都不是有钱的人,而在结婚的第三年,夫人又生了一个女孩子,于是这位未来的女发明家,除去烹调及家事之外,又须兼做保姆了。但她绝不以此为苦。他们夫妇间的高超情感,能使她享乐一切的工作,无论是科学的或是厨房的,虽然她也未尝不惋惜她的精力与光阴。当他们结婚的时候,有人送了他们一点金钱,作为礼物。他们便把那钱买了二辆自行车,逢星期日或是假日,便双双的骑着车子到郊外去,作一天或是数天的旅行。他们常常采集了许多野花,回来供在瓶中。居里死后的一晚,夫人有这样的几句记载。“在那书室中,他亲自从乡间折来的野花,是仍旧新鲜的开放着,但人是没有了。”这寥寥数语酸楚的回忆,反衬出了多少他们生活的恬淡与和谐!

第二,在学校的设备上,他们两位也是得不到什么便利的。他们没有自己的试验室。最初居里先生的工作室,是在一个课室外的过道上。后来学校给了他们一间破屋,作为他们试验镭质的场所。那屋遮不住风雨,赶不出暑热,“在寒冷的冬天,一个旧而小的火炉,只烘暖了围近它的那一点面积。”他们没有仪器,除了几件简陋的管子与量杯。这时他们对于镭质的研究,已经不能不分工了。居里先生研究的,是镭的性质,而夫人研究的,却是采取镭质的方法。她终日用极细的头脑,做着极笨重的工作。有时她须用一个和她一样长的大铁棍,不住手的搅动那烧着的流质,至于数小时。有时又须把那试验过的物质,大量大量的往屋外倾倒。他们没有助手,也没有仆人,但他们绝不以为苦。他们不曾嚷着,“设备不周,供给陋劣,我们不能工作”这一类的话。他们一天一天的做去,一步一步的试验,终在一八九八年,获到了那个惊人的发见。

我们看了这两位天才夫妇在这时期的生活,第一个感想是,天才是不受环境支配的。有天才的人,即使在陋屋破桌间,也能作惊人的科学发明;即使在黑暗囚室中,也能有奇伟的文艺创作。虽然优良的环境,比了恶劣的环境,有时更能帮助天才的成功,但环境的恶劣,也决不能作为一个人生失败的借口与推诿。

我们的第二个感想是,天才虽然不受物质环境的支配,但精神上的恬静与慰乐,尤其是夫妇间的契合与协作,却是成就天才的一个重要条件。居里夫妇的简陋的物质环境,与他们的伟大发明,即是一个证明。假使在他们中间,缺少了一个精神上的和谐——从兴趣,人格,及天才的相同而得到和谐——这个霄壤悬殊的环境与发明,是不容易发生关系的。不信,且看居里夫人自述的一段。

我们终日在试验室作工,吃的是学生们所吃的简单饮食。在我们那个破陋的棚子中,照临着一个伟大的安静。有时在等待一个试验的时候,我们两人便来回的走着,谈谈现在,又谈谈将来。有时我们觉得冷了,便在小火妒的旁边,饮一杯热茶,这便能使我们重新振起精神来。我们在这样的遐想中生活着,像做一个完美的梦一样。

我看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那位八百余年前的大诗人,李易安居士的结婚生活。我们且看她的自述。

“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钱半千,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屏居乡里十年,……每获一书,即共同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鼎彝,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复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见李著金石录后序)

这两位天才女子,生时不同,国籍不同,教育与志趣,也各不相同,而两人在学问上及家庭中的生活,却有这样一个极相似的精神。她们像显示奇迹一样,给我们看到一个完美的人生,看到一个夫妇结合的最高意义。

我们的第三个感想是,一个人若欲成就他的天才,他对于他的事业与学问,必须先有一个虔诚与专一的信心。社会的浮华与虚荣,乃是扰乱这个信心的最强仇敌,故他们是很可厌的。关于这一个意思,居里先生说得最痛快。他说:

最痛苦的是,我们不得不在我们所生活的褊狭社会中,作种种的让步。要是一个人的让步太少了,他必得受到摧残;要是让步太多了,他又成为一个没有骨气之人,他将看不起他自己。我现在已不能如十年前的坚定了。在那时候,我以为……一个人是不应该对于他的环境让一步的。我甚至相信,一个人不妨发展他的过失,犹之发展他的美德一样。(见夫人著《居里传》)

在一般人的眼光看来,这岂不是一个怪物的口吻?但这个意见却是与居里夫人的意见完全一致的。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科学是最神圣的,是最值得尊敬虔拜的。他们的爱情,也是因为能建筑在这个圣坛之上,方才有了价值。假使他们但知道趋承社会的意向,或是应付社会的肤浅要求,他们还能有伟大的成功吗?后来他们的发明为一般人士接受之后,他们的名誉更一天高似一天,而他们的痛苦也就随着来了。居里夫人对于这个情形,有这样的几句记载。

因为我们的发见,可厌的声名便起来了,它扰乱了我们在试验室的安静工作。后来我们同B cquerel三人,分得到了诺贝尔奖金之后,我们的工作便更为人所注目了。有时竟至绝对没有早安。访问的,要求写文章与讲演的,每天都来打断(我们的工作)。(见夫人自述)

但除去诚意的不愿枉费时间与精神于无谓的酬酢之外,这两位夫妇却并不是什么怪物。他们敬爱道义的朋友,喜欢恬淡简朴的生活,爱乐天然的景物。对于社会与国家的事业,他们也能尽力相助,绝不漠视。故他们对于镭质的采取与施用的方法,完全公开,逐使镭质的制造与治疗,成为一件对于社会的重大贡献。而在欧战初起之时,巴黎的危亡迫于旦夕,夫人却又只身来往巴黎,把镭质迁移到安全之地。又亲到前线去,为伤兵施用镭质的治疗,为医生看护讲解施用那治疗的方法与手续。但这都是后话了。

在一九○六年,居里先生的名望正如日到中天的时候,一夕在朋友处走回家的途中,他突然的为一个汽车压死了。这晴天的霹雳打在夫人的身上,最初是但见全世界都变为黑暗。但慢慢的,她记起她的两个女儿,和他们夫妇两人同做的梦了。她又记起了他丈夫常常对她说的话,“即使他死了,我还当继续的做我的工作。”这一句话给了她一个再与生命奋斗的勇气。后来巴黎的科学院,又决议使她补充了她丈夫在巴黎大学的教授席。这是一件破天荒的事,因为那里是从来不曾有过女教授的。在一九一一年,夫人又独自受到了一个诺贝尔的化学奖金。一九一二年,巴黎大学又创立了一个镭质研究所,请夫人做了那里的主任。

在这样繁忙,这样艰巨的工作中,夫人却不曾忘了她的两个女儿的教育,和她对于她们的责任。那时居里的母亲是早已去世了,故他的老父久已搬来和他们同住,并且帮助他们抚育这两个女孩子。居里死后,夫人的研究及教授的工作,便更加繁重起来,她的女孩子的教养责任,也就更加移到了那位老翁的肩上。夫人对于儿童教育的见解,是很不平凡的。她主张儿童不必多读书,但却应该注重科学的观察,与文艺的嗜好,尤应该锻炼身体,与天然接近。她因老翁喜爱乡居,故他们不久便全家迁到巴黎的郊外去住。不幸老翁又在一九一○年死了,于是夫人便与同志们组织了一个试验学校,大家亲自参加教授的工作,使儿童们能在文艺与科学两方面,得到平衡的发展。经过了二年的这样的训育,她的两个女孩子便居然很年轻的进入了大学。她的大女儿对于科学尤有兴趣,故她不但得到了一个好助手,还得到了一个青年的同志与伴侣。

一九一四年,欧战突然开始。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侵入中立的比利时,不到几个星期,巴黎便可以闻到敌人的炮声。于是夫人奉了政府的命令,把她试验室中的镭质,亲自携带到法国的临时都会Bordeaux去。但她并不愿离开她的职守,她把镭质放到安全地点之后,仍即日回到了危在旦夕的巴黎城。此后三年之中,她的生活便大半消磨在伤兵的医院中,如我上面所说的了。

现在夫人是已经六十五岁了,却仍在做着那镭质研究所的主任,不断的为一班青年科学家做着领路的工作。她受到了全世界的敬仰,为地球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伟大女科学家。但她却仍是那样的简朴,那样的谦和,那样的恬淡韬晦。我们因此明白,她的成就已是超出了她丈夫的期望,她所做的梦,也已不是科学所专有的荣光。因为她所给我们的,不但是一个科学上的伟大贡献,并且是一个更为伟大的人格,一个完美高尚的人生模型。

一九三三年三月

同类推荐
  • 不老的北大荒

    不老的北大荒

    尽管知青返城已成往事,但北大荒有说不尽的知青故事。北大荒的精神残疾知青,这个独特群体中的独特群落,这个精神残疾的弱势群体,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依然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命运。他们有痛苦的过去,却迎来了幸福安详的今天,来自五洲四海的善良的人们在关怀着他们。一群部分或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可怜人,终于得到了人间的真情,其间的故事令人动容。本期推出的报告文学《不老的北大荒》,以作者的亲身见闻,带您进入北大荒精神残疾知青非同寻常的生活世界。
  •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世界已经在谎言中变得老残,只等着最后那慈悲的一刀。本书是《船夫日记》的续篇,写于1991到1995年,是凯尔泰斯日记体哲思文集的第二部。凯尔泰斯延续了《船夫日记》中对尼采、卡夫卡、维特根斯坦、加缪、贝克特、伯恩哈德等人广阔的阅读和对话。然而,相比《船夫日记》,本书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验联系更为紧密,在五年的记录中,可以看到作者游历欧陆各国。在这些游历的记录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与对生命、人性、民族、自由、伤痛等不间断的思考,与自己的文学创作观念结合起来。看似散落的碎片,而加以艺术的表达。虽然其中有鲜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痕迹,但作者对人在大的历史命运中艰难选择的反思,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五十多年前,女主人公为追求科学与理想,从中国到比利时留学。不料战争爆发,比利时被德国纳粹占领。主人公从此投身于反法西斯的斗争。以她的人格力量,感化了德国将军,使其未泯的良知得以复苏,从盖世太保的枪口下挽救了上百名反战人士的生命。战争结束后,比利时政府授予她“国家英雄”勋章,人民誉她为“比利时母亲”。
  • 叶紫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叶紫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只有日光在唱歌

    只有日光在唱歌

    她是孤独明朗的芭蕾舞少女,他是灿烂温暖的情歌少年。她有隐痛身世,他背负深重罪孽。命运风暴从他们相遇时便步步逼近,他注定将在太阳升起时坠入黑夜,她可能再也听不到他为自己唱情歌。当下一个太阳升起,她的爱,还在吗?她对他的恨,又会不会少一点?
  • 老那

    老那

    老婆从屋里拿出针线,半跪在老那面前,一边垂泪,一边一针一线给老那缝补了挂破的衣裳。老婆叮咛说;“志直,路远,跟你爸走好。”老那和那志直走出家门,他们走得很有劲,很威风,也很吃力,愈走愈远。老那自始至终没回头,他知道,在他的身后,在碾子沟村口,有好多好多的乡亲正在目送着他上路。
  • 老板站住你别跑

    老板站住你别跑

    一觉睡起来,白喵喵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不仅爹妈不见踪影,就连刚找的工作也飞了,原本对她十分和善的邻居也变得不友好起来。原本以为是场整蛊,可发现只有她一个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罢了罢了,我白喵喵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大好青年还能被小小的挫折打败不成。不过,这天上飞的是啥?那跑的比车还快的是啥?那浑身冒火的又是啥?这还是我原来待的世界嘛啊摔!嘤嘤嘤,地球好可怕,我想去火星~
  • 相爱终遂

    相爱终遂

    从小作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孟灯火和顾南山在旁人眼里本该是天时地利天生一对,可随着年纪的增长,两个人却各自长成了极端,孟灯火嚣张跋扈惹是生非,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同学,顾南山品学兼优英挺如玉成了全市的优范生,是老师的心尖尖。她嫌他正经无趣装成熟,他厌她不学无术胡作非为,然就是这两个吵吵闹闹了一整个年少时光的青梅竹马,到底没躲过暧昧懵懂的心如鹿跳。某一日,惹了麻烦的孟灯火惨兮兮地趴在顾南山背上,闻着少年身上若有似无的心安味道,孟灯火吸吸鼻子:“顾南山,为什么我每次需要你的时候你都会出现?”顾南山仔细想了想,认真道:“你小时候叫我一声哥,自然是长兄如父,我得对你负责。”孟灯火:......
  • 龙吟惊九霄

    龙吟惊九霄

    故事讲的是一个和外挂走散的新时代穿越好少年的修真生涯。剑斩苍天,斩尽阻我求道之物;枪挑四野,挑起世间风云变幻。龙吟惊九霄,风云皆退散!
  • 女神的私人保镖

    女神的私人保镖

    别人都叫我富二代,这是一个刺耳的名字。从我睁开眼来到这个世界,身边的人都是讨好我,巴结我。他们都说我除了有钱跟帅之外一无是处,而豪车别墅这都不是我想要的。我不要继承家族企业,我不要当ceo,我只要当女神的私人保镖!
  • 现代妖管所

    现代妖管所

    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一个十分特殊的机关,颠覆了章嫣二十二年的人生经历!你说这只长着狐狸尾巴的人是我的同事?你说这只吐着大舌头的阿飘是凶手?你说我就是传说中张天师的后人?开什么玩笑我姓立早章不是弓长张!章嫣心中咆哮不止,泪眼朦胧地看着某人:“我现在退出还来得及吗?”某人邪魅一笑:“乖,先过来帮我按住这只小鬼。”
  • 快跑!王爷太腹黑

    快跑!王爷太腹黑

    她是国际上到处追捕却依旧不能捉拿归案的“知名”窃贼,一朝穿越,她从原本的国际盗贼变成了整个国家茶余饭后都在讨论的相府废柴小姐。一个不小心,她便落入了全国上下乃至其他国家都熟知的“鬼面阎罗”之手。传闻,他冰冷无比。她默,那么面前这个无赖王爷又是谁!!!摊上“鬼面阎罗”,从此,她上至逼宫,更改皇储,收灵宠,统一大陆,闯秘境,越三界,下至赶蝴蝶,整王爷,清王府,无一不是顺风顺水。
  • 梧桐传

    梧桐传

    梁唐晋汉周,朱李石刘郭,都来十五帝,扰乱五十秋。这是一个狼烟四起\民不聊生的时代,本书主角为后周皇帝郭威之后,然赵匡胤兵变夺权,黄袍加身,主角报国仇家恨,走上了一条后悔终身之路.
  • 头条女王(上册)

    头条女王(上册)

    黄晓明、春妮倾情推荐!同名电视剧开拍中!职场《甄嬛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娱乐圈。她是传媒大亨的掌上明珠,她是娱乐圈的小小新人,她是奔跑在头条女王之路的低调小主播。娱乐圈明枪暗箭,爱情之路艰难漫长,看“头条女王”如何穿越重重阻挠,挡下狂风骤雨,依旧活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