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7700000009

第9章 “时间怪人”柳比歇夫

我的产业是多么美,

多么广,多么宽!

时间是我的财产,

我的田地是时间。

——歌德

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串串的果实,懒惰者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高尔基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以上是我引用的中外大作家的名句名诗,道出了时间像生命一样宝贵。其实,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大作家、大诗人莫不是惜时、爱时的人,他们那些鸿篇巨制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不久前,我读了前苏联著名作家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才知道科学家中也不乏珍惜时间的人。

这是一部非虚构的纪实小说,小说主人公柳比歇夫是一个奇特的人,或者称他为“时间怪人”。柳比歇夫是前苏联著名昆虫学家。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还有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涉及的领域有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等等。他治学严谨,知识广博,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谈起英国的君主制度,他能够说出任何一个英国国王临朝秉政的细节;说到宗教,不管是古兰经、犹太传经,还是罗马教廷的源流、马丁·路德的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他都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天知道他还精通什么!

柳比歇夫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通晓那么多领域知识,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莫非他有什么绝妙的方法?

带着这些疑问,我一页页读下去……

不错,他发明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时间统计法”。他从1916年26岁时起,便开始不间断地、苦行僧式地实行这一方法,56年如一日,直到1972年他去世那一天。有读者会好奇地发问:什么是“时间统计法”?难道就是每天统计一下时间是怎么分配的,都干了些啥?

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柳比歇夫只是一个小地方——彼尔姆大学的教授,一不是奖金获得者,二不是学位最高评定委员会委员。他衣着寒酸,体态臃肿,其貌不扬,讲话语速很快,发音难听。他喜欢标新立异,离经叛道,大胆挑战任何权威。他不管干什么工作,只要干起来就心神愉快。向他求教的有老师、囚犯、科学院院士、艺术理论家、新闻记者、农学家以及各种不知身份的人。柳比歇夫有他的崇拜者、拥护者、敬仰者,也有读者。他有极好的坐功。他开玩笑地说,他“属于这样一类的学者,给他照相,不该照脸,应照屁股”。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直到他82岁去世时仍然那么旺盛。而他的一生最吸引人的却是他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即“时间统计法”。这是他的创举,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日记是一个人心灵隐秘世界最真实的记录,是研究一个人心灵历程的最可靠的文献。柳比歇夫从1916年1月1日起开始记日记,直到临终前几天,从未间断过。他的日记没有记叙,没有细节,没有思考,千篇一律,全是一篇篇明细账。请看下面的两则日记: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鉴定袋蛾——20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记事》——1小时25分。

——————————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8日。

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2小时20分。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1小时5分(0.1)。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6页——3小时20分(0.5)。

路途往返——0.5。

休息——剃胡子。《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5分,《消息报》——10分,《文学报》——20分;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66页——1小时30分。听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沙皇的未婚妻》。

——————————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45分

柳比歇夫的日记全是这种干巴巴的事务性记载,不带任何感情,没有痛苦,没有欣喜,没有幽默。既是在卫国战争苏联红军节节败退的悲伤日子以及后来在冬季初次获胜的喜悦,在他的日记中也几乎没有反映。比如:

1941年6月29日。基辅。

9至18时在动物研究所值班,研究线解法并写报告,夜间值班。合计5小时20分。

柳比歇夫每天都要结算他度过的时间,算出这个那个都用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一天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他女儿后来回忆说,她童年时,有时和弟弟一起到父亲书房问问题。每当他开始耐心地回答时,他总要在纸上做什么记号,每次都是这样。多年后她才发现父亲是在记时间。他从不间断地进行自我工时标定。任何活动:休息、看报、看小说、写回信、散步,他都准确地标明多少小时多少分钟。他仿佛是一架时间的计算器,对时间有着特殊的敏感。“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柳比歇夫的每篇论文,都有“成本”核算。比如在他《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文手稿的最后一页,他计算了这篇论文的“价格”:

准备(提纲、翻阅其他手稿和参考文献)14小时30分

写29小时15分

共费43小时45分

共8天,1921年10月12日至19日。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仿佛是一架计算机,自动提供了数据: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一清二楚。”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他是心甘情愿地实行自己的时间统计制度。

柳比歇夫从26岁起就确定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他一生都在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他认为这就是他人生最大的幸福。为了他献身的事业,他不惜牺牲一切,甚至人世间的一切喜欢和乐趣都不屑一顾。他坦诚地对那些立志从事科学的年轻朋友说:

我像是果戈理笔下的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他在抄抄写写中找到乐趣……我在学术工作中也很愿意摄取新的事实,做纯技术性的工作,等等;从中找到乐趣。再加上我从我念念不忘的父亲那里遗传来的乐观主义,结果我写了许多东西备而不用。这些东西,我根本没指望发表。重要的论著,我做的摘要十分详细,甚至到现在我在这上面仍花很多时间。我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同时,凡是最重要的著作,我都要写个提纲,再进行分析研究。所以我手头有大量的存货,一旦有可能出版,存货立刻能派上用场;文章写得很快,因为事实上它不过是我平日储备着的材料,随用随取。

柳比歇夫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而生命是由时间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地延续构成的。人的生命就是那么短短的几十年,稍不留意,时间就会从身边溜走,永不复返。柳比歇夫深知这一点。很少有人能比他更懂得时间的宝贵。他要在他有限的生命中挖掘更多的时间,甚至“时间下脚料”也被他充分利用起来: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在那些废话连篇的会议上,他演算习题。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英语他就是只利用“时间下脚料”学会的。每天早晨,头脑清醒,他用来读严肃的书稿(哲学、数学方面的)。钻研一个半到两小时后,他就读比较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方面的书。脑子累了,就读点小说之类。坐电车时有座位就看书或写字,没座位车又很挤时,他就把着扶手读一些比较轻松的小册子。他做学术工作的时间,最高纪录是一天用了11个小时。他把一昼夜中的有效时间即纯时间算成10个小时,分成三个单位,或六个半单位,正负误差不超过十分钟。他严格按照他自己制订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分配表,其精确程度每每令人惊诧不已。他用“时间统计法”赢得了时间,获得了成功。

回顾柳比歇夫的一生是短暂的,可是,如果能像柳比歇夫那样珍惜每一分钟,挖掘每一分钟,那么,一个人就会干出多少令人瞩目的成就!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可是,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等待着我们从时间老人那里索取。我想,作家拉宁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典型,其意义也是如此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今日,湍急的江水我们可以筑坝暂为挽留,时间却难以留住。时间就像一匹野马难以驯服,难以驾驭。时间又像一位公平无私的法官,在它面前,人人平等。任何轻视,任何借口,任何抱怨,任何放纵,都是对它老人家的大不敬。珍惜时间吧!崇敬时间吧!它会给你带来快乐,带来希望,带来财富,带来成功,带来丰富多彩的人生!

同类推荐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蟾溪流韵

    蟾溪流韵

    连德仁先生的《蟾溪流韵》即将付印,嘱我写序,诚惶诚恐。对诗词,我并不精通,但确是个爱好者。我始终认为,好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喷涌而出的。其鲜活的灵魂是无法隐藏的。读完连先生的诗集,酣畅淋漓,更加深了我这一认知。
  • 古代游赏诗词三百首

    古代游赏诗词三百首

    游赏诗词是指因游玩观赏而记的一类诗词,其主要内容就是记叙作家游览情景及其感受。这类文学作品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而又常常有所寄托,既描写和再现自然美,又反映一定的社会内容。游赏诗词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园林亭馆的游赏,旅途风物的见闻,名山大川的描绘,异国风光的记叙,举凡旅游途中登临凭吊、游历观赏所写的诗歌、词都包括在内。本书的编选,以三曹的游赏诗为起点,延续到清代乃至晚清的游赏诗词。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热门推荐
  • 飞鸟掠

    飞鸟掠

    一九九二年春季某日,凌晨一时许,S省云海市城郊某处的山脚下,一小队人影在夜色中静悄悄地向一座孤零零的平房小院隐蔽靠近。
  • 傲世神尊

    傲世神尊

    武者,自当立于天地而不朽!一个从三流世家走出的普通子弟,怀揣一块玉璧,立志要在强者如林的大陆上,亲手写下属于自己的不朽传奇。大道三千,武道当先,苍天之下,楚元龙仰首一笑,他要踏上万界巅峰,成为万界之中,最闪耀的一颗星。
  • 凤倾天下

    凤倾天下

    现世英武干练女警,变成懦弱无依,惨遭退婚的丞相府庶女——那她……就痛改前非,把嚣张跋扈进行到底!!不长眼的王爷退婚还嫌弃她,三番四次来挑衅她,呵呵,给你好看!斗渣男,报复家宅中多次暗害她的人,老虎不发威,你当姐是helloKitty!一次宫宴,遇上了墨流云,这个注定要在她的生命里掀起波澜的男人,蓝颜贴心,但流言毙命。家族大难当前,她会接受渣牌前未婚夫的“好意”,还是冒着被卷入皇子暗斗势力的可能铤而走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零下五十五

    零下五十五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际关系远没现在复杂,捅捅后门,象征性地送点儿礼,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行贿受贿,大事小情的也就办了。那时候,滨洲西部线依旧处于蒸汽机车时代,机务段的整备车间,都是那种搬不动砸不坏的铁桌椅。日勤7点15分、夜班19点15分到段,先开15分钟班前会,总结上一班的工作:给煤工没给火车头加满煤啦,清灰工没给锅炉屁股掏净灰啦,上水工、汽吊司机、搬道员联劳协作啦。再布置当班的任务要求,半点整接班。值班主任米雨富对整备工可谓明狠暗坏,调度员更是仰上斜下的势利眼,尤其对老值班司炉肖喜德,总不惜刻薄地大加刁难,直至羞辱成癖。
  •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我余生的晨曦

    你是我余生的晨曦

    他,富可敌国;她,霸气侧漏。那个传说中不近女色的枭爷却独宠她一人。愿意倾尽所有只为博美人一笑。“小汐,以后你做我的女王。”某傲娇女:“谁稀罕!”超甜1V1宠文;萌新作者初来乍到;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biu~
  • 小民流浪记

    小民流浪记

    序言这是一本平淡无奇的小说,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也没有热血澎湃的豪情壮志。有的只是一个普通八五后的人生经历,也许欧阳贤的经历是很多八五后过往的一个缩影吧。《回望》静坐闲思烟云历,修身省心点滴忆。聚散离分情里驿,成败得失职中理。一杯苦茶叶叶新,三支烈烟丝丝萦。凡尘俗旅皆已应,淡然回望续前行。
  • 假面

    假面

    学期中,小区搬来一对特殊的母女,女儿叫莫雅子,来自一个母亲有着病史的单亲家庭。雅子因优异的成绩成为学校重点补助的对象,但是她并不知道这所学校里学生的游戏规则——新生必须被管制。
  • 主公一你的谋士又挂了

    主公一你的谋士又挂了

    陈白起携带国战模式策略系统穿越了。千古风流名将谋臣云聚,一时多少豪杰谈笑间指点江山。这是一个烽火战乱,抢地盘,抢主公,抢名气的时代。群雄争霸,诸子百家,在这里有最妖娆的祸国妖姬,亦有最令人神往的霸主枭雄们。来了,想活下去?那就给我辅助出最贤明的主公,制霸战国!
  • The Sea-Gull

    The Sea-Gu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