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2200000011

第11章 轻取幽州(3)

第二天,刘守光召集僚属开会,专门讨论称王的事。大部分将吏虽不敢明说反对称帝,却也不明确支持,都在交头接耳,连李小喜、元行钦也不站出来说话。刘守光的气已经冲到喉咙,却没由头撒去,就强压火气说:“如今天下汹汹,英雄并起,谁都想占一块地盘做大王。朱温在汴梁称帝,杨渭于淮海做王,王建开国巴蜀,茂贞矫制岐阳……他们都是自己封自己,哪个受唐王节旄?再说,当皇上,凭的是兵精地大。我大燕地方两千里,带甲三十万,东边有鱼有盐,北边有草有马,南面称帝,谁能把我怎么样!”说完这番话,刘守光扫了一眼他的文臣武将,见他们这个看天,那个望地,三五成群地咬耳朵,眼光就停在冯道身上,“人人都说冯先生见多识广,足智多谋,你说说?”冯道见躲也躲不过去,就说:“幽州兵精粮足,大王有雄心壮志,称王也不是不可以。可是,可是……下官才疏学浅,眼光短陋,不知称王之后,怎么应付朱梁……”刘守光碰了一个软钉子,就把目光移到元行钦身上,元行钦一改常态,怯怯地说:“末将同意冯参军的看法。”见元行钦也不支持他称王,刘守光的一张脸,由白变红,由红变黄,由黄变黑,一拍桌子,喝叫武士把刀斧摆在厅前,“怕什么?有什么可怕的?我就要做河朔天子!谁再胡说八道,杀无赦!”说着,拂袖要走——

“慢!”只听一声大喝,一人“扑通”跪倒在地。刘守光和他的将佐们都有点吃惊。低头一看,又是孙鹤!韩延辉伸了几次手,想拉孙鹤起来,却不敢付诸行动;冯道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其他人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泰然由之,有的肃然起敬。无论那种,都睁大了眼看,竖起了耳听。“沧州破败,仆乃罪人。赖大王宽容,苟延性命。今日事涉国家存亡,还望大王能耐住性子,听我一句忠言。”刘守光抽出宝剑,指着孙鹤:“你还能放什么狗屁?无非是‘李存勖在西,朱全忠在南’?我有精兵三十万,我怕谁!你住口,我或许能饶你一条狗命!”孙鹤凄然一笑,说:“下官既然要说,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刘守光朝外呼叫:“抬铁笼!”一听“抬铁笼”,殿内殿外的人有的屏住了气,有的大张着口,有的两股颤颤。这铁笼,是刘守光发明的一种酷刑,它用铁条网成,大小高低刚好盛一个人。行刑时,把犯人塞进铁笼,下边架起大火烧烤,待铁笼烧红,任你是钢筋铁骨,也被烫得一片焦煳!武士抬上一只铁笼,把孙鹤塞进去,用绳吊在三角架上,下面加上柴火炉子。刘守光走到笼下,“蝼蚁尚且惜命,你就不怕一死?”孙鹤高声说:“人生谁无一死?死得其所,一大快事!”说罢,哈哈大笑,笑得刘守光和满厅文武瞠目结舌!——冯道和韩延辉也低下了头。笑毕,他又压低声音,诚恳地说:“大王如果能听忠告,臣死也无悔!如果执迷不悟,一个李亚子就足够灭你!”刘守光气得浑身颤抖,用剑指着孙鹤:“我先灭了你!你助纣为虐,早就该死了!点火,烧!烧!”柴火点起来了,那熊熊燃烧的柴火很快就把铁笼烧红了,大殿内,响起皮肉烫焦的吱吱声,也弥漫开刺鼻的臭烟,呛得人们无法呼吸。将吏们连李小喜、元行钦在内都跪下来,齐刷刷一片,求刘守光开恩。刘守光吼道:“你们想造反吗?想尝尝铁笼的味道吗?”吓得众人又怏怏地起来,他们谁也不敢瞅那张变形的脸。刘守光抽出宝剑,在桌子上拍得啪啪山响,问“你还要说吗?”孙鹤高喊:“还要说!你这样刚愎自用,草菅人命,不出半年,必有兵灾!”“武士在哪里?把他的嘴堵上,堵上!”几个武士把铁笼放下来,一个武士从殿外抓了几把泥,到了笼旁,就被烤得近不得身。刘守光抢过烂泥,走到笼边,手还没塞进笼子,袍袖就被烫着了,起了一股黑烟。他急忙缩回手,扑打袖子上的火苗,可孙鹤似乎根本不怕烫,嘴里还在叽里咕噜地说什么。“快,吊上去,把火加旺——,再加旺——”刘守光声嘶力竭地叫喊。

武士,吊起铁笼,加大了火,铁笼成了熬油的锅,人油,不断线地掉入柴火内,火,得了人油,更旺了,烘烘地疯笑。从火炉到铁笼蒸腾起令人窒息的黑烟,塞满了整个大殿。这时候,所有的文臣武士,都不说话,低着头,不少人用袍袖捂着鼻子,遮住脸,有的竟然蹲着,看他身下,湿湿的,一滩水?大殿内鸦雀无声,只有皮肉吱吱的烧焦声和烘烘的火笑声——而刘守光,歪着头,眯着眼,注视着铁笼,像欣赏着一幅美妙的图画。孙鹤的身子歪了,紧紧地贴在铁笼一边,可他的头还挺着,挺着……过了好一会儿,刘守光开口了:“孙鹤,你还说吗?还说吗?量你也不会再说了!”他命令武士:“把笼子放下来,打开。”刘守光走过去,用剑尖挖了一块肉,送到鼻子前边闻了闻,嘻嘻笑着,说:“啊,烤人肉,挺香的!不信?

你们,谁尝尝?”说着,把那块肉放在桌上,用剑切成小块,分给李小喜、元行钦等人。李小喜、元行钦的鼻尖额头全是冷汗,低着头,那肉,他们看也不敢看,更不要说吃。刘守光用剑指着孙鹤烧焦的尸体,大声说:“谁还要横加指责,他,就是榜样!”

天祐八年(公元911年),也就是梁太祖乾化元年,八月十三日,刘守光即皇帝位,国号大燕,改元应天。以梁使王瞳为左相,卢龙判官齐涉为右相,史彦璋为御史大夫。

听到刘守光称帝的消息,晋王的脸色十分难看。张承业抱拳向晋王:“恭喜晋王,贺喜晋王!”晋王冷冷地说:“人家称帝,孤有什么可贺?”张承业大笑说:“人常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郭先生的计谋见效了!”晋王一拍桌子:“等他祭祀社稷神的时候,就是我们出兵灭他的时候!”张承业说:“对!对!只是,孙鹤死得太惨了!”说到孙鹤,二人又是一阵唏嘘。晋王拍着脑瓜子,只恨自己了解孙鹤的情况太迟,没有把他网罗到帐下。张承业劝道:“你也不必过分自责,就是孔孟在世,也不可能未卜先知。只要大王思贤若渴,栽下梧桐树,还怕没凤凰?丢了一个孙鹤,还会有张鹤、王鹤、李鹤象百川归海一样投向晋国。”晋王虽然难过,却也无可奈何。“刘守光帐下,还有哪些人才?”张承业说:“还有一个冯道。”晋王问:“这人怎么样?”张承业说:“听说,是难得的旷世奇才。他生性纯厚,好学能文。小时候就喜欢读书,大雪拥门,别的小孩都出去打雪仗,玩耍,他目不旁视,依然诵读不止;到了幽州,做了参军,有些将领抢了美女,送给他,他推辞不掉,就把她们安置在另一个房间,好吃好喝供着,待寻访到她们的家,再派人送还……”“啊,有德有才,难得难得!什么时候,能把他弄到我们河东?”张承业说:“刘守光如此暴戾刚愎,哪能留住人才?说不定,过不了几天,冯道就会投奔帐下——现在,重要的是,再给刘守光加一把火,让他张狂得忘乎所以,他离坟墓就越近了。”“七哥的意思——”“我想,是不是派位使臣,一来表示祝贺,也借机观察动静,以便决定新的对策。”“您看,派谁最合适?”“太原少尹李承勋。”晋王点头赞同。

李承勋到了幽州,刘守光接见。李承勋一进殿门,见两边侍立的百官,大多形容枯槁,服饰错杂,有的穿着皮靴,有的穿着麻靴,心里就有点诧异。再看袍服,有红的,有绿的,还有青衫,也没按顺序排列。仔细看朝带,几乎看不到金带、玉带,只有一些银带,从胯的数目上也分不清官阶。“大概即位仓促,来不及整治统一的官服吧?”李承勋暗想。这样想着,走到刘守光的御座前,双手捧上国书,一揖。内侍接过,踏着碎步,递了过去。趁这个短暂的机会,李承勋又偷眼瞅了瞅刘守光,身着黄龙袍,胸前的龙绣工拙劣,怎么看也不像龙,倒像条蟒蛇。头戴旒冕,那旒的珠子成色不好,可能重量也不够,有几串绞在一起,挡住了鼻子、半张嘴和一只眼,只能看见半脸的络腮胡子刮得铁青。“活脱脱一个山大王。”李承勋又想,“小时候看耍猴,那猴戴上乌纱也比他强。”“嗯——”刘守光根本没动国书,盯住李承勋威严地发话了:“你觐见唐昭宗的时候也这样吗?”李承勋说:“当然不是这样,那要稽首九拜的。”“为什么?”李承勋望空一拜:“唐昭宗是皇帝。”刘守光说:“朕也是皇帝。你为什么不行大礼?”李承勋说:“唐昭宗的帝位受之于天,我的太原少尹是唐昭宗封的,再说,我是大晋使臣,怎么能行大礼?”刘守光冷冷地说:“李少尹,你真有些傻。唐昭宗的皇帝受之于他父亲!什么受之于‘天’?

‘天’管得了那么多?”李承勋一怔,“虽然,天管不了那么多,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做了坏事,天,却记得清清楚楚!”刘守光身子向前一倾,一只胳膊肘支在龙案上,“听你的意思,我,哦,朕,朕做了坏事?”李承勋平静地回答:“我没那样说。但是,我,作为大晋的使臣,对邻藩国主,只能长揖,不能跪拜。”

刘守光身子朝后一靠,说:“你呀,还是有些傻。来人,把他带下去,打入大牢,让他聪明聪明!”“慢!”冯道出班奏道:“李少尹是唐皇封的官,又是河东的使臣,投入牢笼,恐怕有些不妥。”刘守光不听,“有什么不妥?朕初登大宝,接待第一个国使,他就不跪,我这皇帝还当个什么劲!”冯道说:“您就不怕晋国加兵于燕?李存勖天天想着踏平幽州,这样做岂不授人以柄?”“怕什么?怕鹞子就不生蛋了?朕地方两千里,甲胄三十万,朕怕谁?押下去!”

关了三天,刘守光命令把李承勋提出大牢,问:“想清楚了没有?”李承勋说:“想清楚了。”刘守光说:“那,跪拜吧?”李承勋说:“燕王见了晋王也跪拜吗?”

刘守光摇摇手:“那哪能呢!我和他都是王。”李承勋说:“对喽!我是代表晋王来的,咋能像你的臣子一样跪拜?”刘守光的嘴都歪了,“你芝麻大点官,到了我的地面,怎么还像茅坑里的石头?”李承勋冷笑两声,说:“我们晋国派使臣,也是看锅(国)下面——国大,派大官,国小,派小官。燕国,芥菜大的锅,怎么能盛下宽水大面呐?摊上我,那不是塌炕对罗锅——正合窍吗?至于为什么硬,那您得向我们晋王讨教了。”刘守光啪地拍了一下龙案:“我就问你一句:跪不跪?”李承勋迎着刘守光的眼光,正色回答:“不——跪!”刘守光气急败坏,手颤抖着指向外边:“打入死牢,打入死牢!我就不信,治不了你李承勋!”

张承业来了,晋王想起了李承勋,问:“李少尹回来没有?”张承业回答:“没有。听说刘守光要少尹按照他的臣子礼节下跪,少尹不从,被刘守光关到死牢去了。”晋王大怒:“癞蛤蟆憋气,装什么大肚子?”景进也很生气,“俗话说,打狗也得看主人。”“七哥,我们出兵,打他个狗日的!”张承业说:“要打要打。不过,打仗不是小事,您要和诸位将军商量商量,最要紧的是听听郭公的意见。”“对,对呀!我怎么把郭公忘了!”晋王立即派人去请郭崇韬。张承业转身对景进说:“你派个人,带上礼物,到少尹府去,代表晋王看看少尹母亲,听说她这几天身体不大舒服。”景进问:“马上?”张承业说:“对,马上!”景进刚出府门不远,又折了回来。“怎么了,你?”张承业问。景进说:“好事,大好事!幽州,冯道,冯参军,来了!冯道冯参军投奔来了!”晋王和张承业相视一笑,两人眼中都跳荡着惊喜,齐声说:“快快有请!”

冯道一进殿门,晋王就离开座位,快步迎了上去。冯道见晋王迎来,慌忙用左腿跳了几步,倒头就拜。晋王搀住,“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快起来,快起来!”

冯道借晋王力,扶住右腿直起身,晋王问:“先生的腿——”冯道见问,眼泪刷刷地涌了出来,“刘守光,打的。”晋王好奇地问:“听说你性格温和,足智多谋,怎么也得罪了那个魔王?”张承业指指椅子:“晋王,你让他坐下说嘛!”“噢,坐下说,坐下说。”正在这时,郭崇韬也到了。晋王惊讶地问:“怎么,这么快!”郭崇韬做了个鬼脸,“贵客驾到,我哪敢怠慢?就这,紧赶慢赶,还来迟了。”张承业一笑:“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哇!”郭崇韬和冯道手拉着手,四目相对,彼此都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可又说不清楚。晋王拉开两人,说:“你们二人惺惺相惜,一拉开话匣子,就没个头尾了,让冯先生先说正事吧?”

大伙坐下,冯道擦了把眼泪,说:“刘守光要打易定”,晋王和张承业都有点惊讶:“刘守光要打易定?”“刘守光要打易定,我委婉地告诉他,易定打不得。他问为什么,我给他说了几条。他骂我吃里扒外,打了我三十军棍。”晋王问:“你给他怎么说的,他就打你?”冯道说:“这道理谁不清楚?就他刘守光不想清楚!”冯道把“不想”两个字咬得很重,“小人说:第一,燕国本来小、弱,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人没人,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敢发动战争?第二,他要打的易定,本身的力量就不可小觑,更加和强大的晋国结盟,刚刚打败了伪梁,而且,晋国多次有恩于燕。打这个仗,军事上是拿鸡蛋碰石头,道义上是恩将仇报,怎么能打得赢?第三,百姓生逢乱世,深受战争之苦,能够喘息几天成了百姓们最奢侈的希望,为了耀武扬威的目的攻打易定,哪个愿意帮他?战争还没有开始,胜败早已天定!”听了这段分析,晋王和张承业、郭崇韬一致叫好。郭崇韬说:“话不在多,抓住了要害,就精辟,就服人!战争,不仅仅是‘力’的较量,‘财’的较量,更是‘义’的较量,‘理’的较量。对于这个问题,孟子不是老早就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吗?冯先生能从几个方面全面分析,难能可贵!诸葛武侯在世,也不过如此!”晋王问:“冯先生,您愿意不愿意屈尊留在我身边,做个书记,掌管我所有的文翰往来,也使我每天能聆听先生教诲?”

冯道慌忙离座,跪倒,“冯道不才,说了几句实话,被刘守光杖责,又下大狱,差点命丧黄泉。如今没有尺寸之功,得此礼遇,虽肝脑涂地,无法报答一二。只是才疏学浅,忝列天朝,有辱晋王威仪!”晋王急忙上前扶起,“不用客气,不用客气!

您的道德才华,孤仰慕已久!孤早就读过您的不少文章诗词,有些,还能背诵,如七律《偶作》……”冯道一脸惊讶。“不信?孤给您背背!”不等冯道表态,晋王朗声背诵道: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没背错吧?”冯道红着脸说:“让大王见笑了!鄙人虽无大恶,却在狼虎丛中立身不得,想想诗中大话,无地自容!”晋王说:“嗯——此话不全对!你就是菩萨,虎狼也会吃你!再说,你在虎狼丛中,整天担忧自身安全,还怎么为百姓做事?‘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写的多妙!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都为匡复大唐效命!”张承业、郭崇韬齐声说:“对对,咱们一起,都为匡复大唐效命!”

话音刚落,就听殿外通报:“易定节度使王处直使臣到!”接着,就见易定使臣跌跌撞撞地进殿哭喊:“晋王,快救救易定!”话还没说,又有探马报告,刘守光杀了李承勋祭旗,亲率两万军马正在攻打容城。晋王听言,一下跳了起来:“狗日的,刘守光,恩将仇报!老子不灭你,誓不为人!”张承业兴奋地对晋王喊:“晋王,出兵伐燕!”晋王忽然又坐下来,像变了一个人,静静地问郭崇韬:“先生,您觉得,时机成熟不成熟?”郭崇韬忙说:“成熟了!成熟了!刘守光暴戾,幽州内部动荡,他又不自量力,促成我们与镇州、易定的联盟,这个仗,我们哪有不胜的道理?”晋王看着冯道,冯道清清喉咙,说:“刘守光虽然昏庸残暴,他手下总有些忠勇爱民之士,如刘知温、高行珪等,还须小心为是。近来,又听说伪梁的几员悍将投奔了李小喜……”晋王说:“对对,还是小心为上。”郭崇韬说:“最怕的是朱温老贼横生枝节。”晋王说:“顾不了那么多了!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晋王立即召见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命令他布置校场,准备誓师讨伐幽州,同时命令三军教练使、忻州刺史李存审多派哨马,刺探朱温动静,随时来报。

同类推荐
  • 皇后隐历史

    皇后隐历史

    本书即由风月讲历史,以其生动厚实的文笔,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中国古代16位皇后、后妃复杂而混乱的感情生活和多舛的命运际遇。正是因为这种爱恨情仇,有着江山作衬景,也便有了更多的曲折、更深的悲剧性。帝王、美人与江山之间的凄婉、哀伤的悲情故事,自古以来,总会提起人们寻轶探秘的兴趣,成为关注的焦点,议论的话题。本书即透过重重的礼教帷幕,引领我们全景式的浏览到了在极尽华美的背后,那深深隐藏着的一个极度陌生、空虚、神秘的世界,一个极度冷漠、荒唐而又恐怖的世界;了解到帝王之家所有的宫闱秘闻和深宫皇后的隐私往事。这里没有爱情、亲情和幸福,只有嫉妒、荒淫、情欲、乱伦以及权诈和刺鼻的血腥味。
  • 卫国英雄:林则徐(青少版)

    卫国英雄:林则徐(青少版)

    《卫国英雄:林则徐(青少版)》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情节生动,文字优美,通俗易懂,适合青少年学习和阅读,可以说是青少年学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卫国英雄丛书,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名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本书分为努尔哈赤、路易十四、彼得一世等部分。
  • 名人传记丛书:牛顿

    名人传记丛书:牛顿

    名人传记丛书——牛顿——他与他的定律永存于人类史:“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氏”、“米神”等。 本书详述了袁隆平的生平与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和对人类作出的巨大功绩,令人读后感佩不已,就像世界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的那样:“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读了本书,可以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为祖国繁荣昌盛作出贡献的精神和斗志。
热门推荐
  • 血色星光

    血色星光

    本书是以历史上首届中共广东省委暨粤北省委这段历史为骨架,除地名及重大事件的人、事、时遵循史实,余皆依文学创作演绎。
  • 超级人脉

    超级人脉

    在当今社会,人脉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资产,一笔潜在的财富。早一点认识到这一点,你就早一点寻找到成功的捷径。《超级人脉》探讨了人脉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并详细讲述了如何建立、拓展、经营和维护人脉关系,讲述了利用人脉的方法和技巧。《超级人脉》内容针对性很强,可以帮助读者迅速规划自己的人脉路线图。搭建自己的超级人脉帝国。你的人脉资源越丰富,你可以发挥的能量也就越大。
  • 一元决定论与灰色阐释学

    一元决定论与灰色阐释学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你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大学读中文。那是一个属于文学的时代,就连燕子的呢喃声里,似乎都有着文学的腔调和韵致。那是中文系学生节日一般美好的春天:几乎每天都有可谈的新鲜话题,几乎每天都有可读的优秀作品。像当时的许多文学青年一样,你也做着自己的文学梦。你把别林斯基的著作放在书包里,形影不离地带在身边。你沿着他的文字铺出的路径,在俄罗斯文学的大地上漫游,看三套车在无垠的雪原上飞奔,看“旧式地主”吵架和吃西瓜,看一群市侩官员下作地巴结“钦差大臣”赫列斯达科夫。这位伟大的批评家让你喜爱上了果戈理,也让你感受到了文学批评的魅力。你幻想着将来能成为一个热心的编辑家和热诚的批评家,能办一份《祖国纪事》和《现代人》那样的文学杂志,能对自己时代的文学发出清亮而正直的声音。
  • 岁月不居,和光同尘

    岁月不居,和光同尘

    你有没有等待过一个人,在光阴与年华的变革中坐看着年华的苍老逝去,是不是一首忧伤的歌,就能让你的眼泪毫无理由的瞬间决堤。也许爱一个人像一副纯洁的画,也许守一个人如指间的沙,所以有时候我想,是不是光阴太过如火如荼,所以我们总会轻狂一把,是不是爱情太过神圣奢华,所以我们总是跪着望它。少年人眉眼如画心如沙,所以就流沙在手,我却抓不住它。此去经年,遥遥无期,祈愿我的世界里人心诡谲,你娇妻美眷儿女绕膝;我的生命里刀光剑影,你细数庭前白雪飘零,百年合欢好,岁岁人无忧,直到我白发苍苍长眠于世,我们天涯两相忘。
  • 职业修真

    职业修真

    正值乱世,魔弓王朝悄悄的崛起,他的主人,有扫平三界的傲气,有泡尽三界美女的勇气,有舍我其谁的霸气。还有一代帝王应有的王者之气!想知道他是谁吗?进来看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
  • 天降神命

    天降神命

    一个古老的民族灭亡后剩下的唯一一人孤军奋战于世界各处,亲情不断的让他选择取舍,他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可贵家庭,承受了普通人无法承受的任务。对,他们一家人就是天降神命,神也无法完成的任务他们一家人默默承受。
  • 再忙也要会理财

    再忙也要会理财

    读书要趁早,理财别趁闲。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若理财,财可生财。钱是挣出来的,更是理出来的。只有理财才能让小钱变大钱,让死钱变活钱,让钱生出更多的钱。《再忙也要会理财》告诉你最时髦的赚钱、花钱、省钱、存钱方法,让你轻轻松松理财,明明白白花钱,快快乐乐生活。全书主要包括基金、股票、房地产、保险、黄金、收藏、外汇、*、期货、典当、储蓄等不同的理财内容,方法实用、指导性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上手就能用。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每一个人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并且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方法,积极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理财活动中去,通过努力告别拮据的生活,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
  • 妃常嚣张之妖孽邪王狠绝色

    妃常嚣张之妖孽邪王狠绝色

    “王爷~”云沫雪拉着某王的衣袖摇啊摇,“你不会这么小气的对吧?”墨辰辞淡定的换了只手拿书,对云沫雪的讨好无动于衷,“会”于是沫雪炸了,“墨辰辞!你到底给不给我?不给信不信我去找辰钰要?”“真想要?”墨辰辞合上手中的书,眼底划过一丝邪气。“废话……”沫雪话没说完就被某王扛在肩上向内室走去,心底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你放我下来。”
  • 我爱你,时间没什么了不起

    我爱你,时间没什么了不起

    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世界险恶是它的事,我们自己得真实善良,勇敢坚强。全书辑录了豆瓣网大获好评的32篇文章。这些充满深情的文字,记录了对青春、对爱情的至真感悟,讲述了或美丽动人,或痛彻心扉,或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爱情、亲情故事。或许,每个人的青春都有那么一段短暂的痛,但却不妨碍本书这18位青春代言人,娓娓道来的、发自肺腑的爱的感言。他们还热爱美食、旅行,以及生活中的许许多多。
  • 详解易经系辞传

    详解易经系辞传

    《系辞传》是用来解释《易经》的,使之不仅止予占卜,还进而成为一套哲学理论。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易经》产生的情况及来源,二是《易经》与天地宇宙的关系,三是谈及《易经》不同的卦象如何构成,四是谈及《易经》的功能。《系辞传》的思想十分复杂,内涵极深。故此,历来有不少人去注释和研究它。作者穷其三十年修易之功力,溯本追源,把这套很多现代人用于占卜术数和商业管理的伟大的中国哲学理论,化为现代人人人能读、能用的思想宝典,还原《易经》的本来意义,使大众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不致使这部代表原始儒家思想的典籍没落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