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4200000003

第3章 把低价格做到最低(3)

早在1962年沃尔玛隆重开业时,其广告词中便已承诺将天天提供低价商品。几十年以后,沃尔玛已改变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方式和地点,并加速全美由生产型经济转为服务型经济的过渡期。然而,早期的沃尔玛商店并未令其他大型零售商感到威胁,因为当时的沃尔玛商店看来就是不折不扣的廉价商品部,甚至连许多生产厂商也拒绝为其供货,使山姆·沃尔顿被迫到处寻找进货渠道,以购进较低价位的商品。当时厂家对商品的建议价格通常是零售商实际的要价,但沃尔玛提供的商品均能保证让顾客节省20%——30%的购货金额,商品品质也都有制造商的保证。山姆·沃尔顿认为采取低价才有发展前途,并能受到广大中低阶层消费者的欢迎。沃尔玛的低价策略与一般商家偶然性或短时的降价策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真正的廉价销售商店,沃尔玛天天平价、低价、降价的举措,就是要让同等商品的售价也比其他商店便宜至少5%。

山姆·沃尔顿告诫员工们:“我们应当珍视每1美元的价值,因为沃尔玛除了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外,还必须为他们省钱,每当为顾客节约1美元,我们就会在市场竞争中抢先一步。”而为了赢得每1美元的价值,沃尔玛日后更实行“低价买入、大量进货、廉价卖出”的全球化采购策略。

事实上,沃尔玛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并未使其遭受损失,反而赚取了更多的利润。1997年,其销售收入高达1198亿美元,高居世界零售业榜首,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的第八名。截至2003年1月31日,沃尔玛全年净销售额为2445.2亿美元,增长12.3%。公司净收入由66.7l亿美元增至80.39亿美元,每股股票收益从去年1.49美元增长至1.81美元,增长了21.5%。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斯阁先生说:“在整个销售增长缓慢而充满挑战的零售环境下,我们的销售和利润再创新高。2002年公司净收入首次超过了80亿美元,年销售额增长了近270亿美元。”

7.降低价格的手段

我们一致认为供货商和零售商的关系很值得探讨,双方虽把焦点都放在最终用户也就是顾客的身上,但彼此却不互通信息,也没有共同计划或协调系统,对此种过时体制导致的额外成本负担,我们真的不能再视而不见了。

——沃尔玛

为了遵循“低价”的经营原则,山姆·沃尔顿一再追求与创造压缩支出的赢利模式。山姆·沃尔顿认为赢利模式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找好供货商,并让供货商认为其与沃尔玛是共同为顾客服务的合伙关系。不过,山姆·沃尔顿发现服务顾客的观点虽然简单明了,可是却遭遇了阻碍。早期的百货商店便已向供货商施压,阻止其将货品卖给沃尔玛之类的折价商,因为他们对廉价商店提供给顾客廉价商品的做法感到非常不满,甚至某些州的百货商店用“公平交易”法来阻挠折价商进入当地市场,另外,部分供货商也抱怨折价商总是将进货价格压得很低,制造商代表对此亦颇有微词。

事实上,山姆·沃尔顿并非刻意忽略中间商。早先他自己寻找廉价货源,除了不愿支付佣金给巴特勒兄弟公司外,还因为他认为既然自己是替顾客节约开支的代理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得直接从制造商处进货,若是行不通,他们就需要中间商与小制造商打交道,以提高进货效率。再者,山姆·沃尔顿认为,进货者有直接购买或通过代理商的权利,重要的是它应取决于是否能服务顾客。当然,也有些人认为他们有权从商业零售中分一杯羹,不管其所作的贡献多微不足道,或对顾客是否具有意义。

假若要全面探讨沃尔玛百货对于中间商的观点以及其与供货商的关系,就必须回溯至折价行业的开端。该行业发展的早期,多数折价商的货品来自于从中收取一定佣金的中间商、批发商或分销商;但沃尔玛当时遇到的问题是没人愿意开着卡车至70公里外的小镇为沃尔玛商店送货。因此,后来他们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分销系统,并慢慢习惯在价格上压倒众商家。有段时间,沃尔玛商店拥有优质的商品,可是获得商品的成本却很低廉,即使那时他们没有利用任何分销商进货。

沃尔玛总是对供货商说:“别把回扣算在里面,因为我们不这么做,你们也不需要为我们做广告或送货,我们的卡车会直接到你们的仓库装货。那么现在最优惠的价格是多少?”如果1美元是对方的优惠价,采购人员则会说:“我们会考虑。不过如果你们的竞争者开价90美分,这笔生意就由他取得了。认真想想,1美元是否真的是你的优惠价?”如果对方不肯让步,沃尔玛也不妥协。

有一次,沃尔经理克劳德威胁普罗克特·甘布尔公司将不再购买他们的产品。对方说:“没有我们的产品你肯定不行。”克劳德则说:“我会把你们的产品放在角落里,并把价格较便宜的科尔盖特公司的产品放在显眼的位置。”从那时起,沃尔玛便想将供货商与零售商之间的敌对关系转变成双方均能获利的合伙关系,因为供售双方的最终目的都是为顾客服务。普罗克特·甘布尔公司副总经理卢·普里切特谈到当时与山姆·沃尔顿的沟通结果时说:“我们一致认为供货商和零售商的关系很值得探讨,双方虽把焦点都放在最终用户也就是顾客的身上,但彼此却不互通信息,也没有共同计划或协调系统,对此种过时体制导致的额外成本负担,我们真的不能再视而不见了。”

后来,两家公司的最高层管理人员经过两天的沟通和交流,在三个月内成立了由双方人员组成的团队,建立起全新的供货商与零售商关系。以合伙方式开展业务合作的双方开始用计算机来分享销货信息。普岁克特·甘布尔公司可以监视沃尔玛的销售和存货数据,然后利用该信息制定自身的生产和运输计划,以共同管理、审核业务。随着双方合伙关系的建立,许多销售商也开始将供货商视为重要的合伙人。

今天,规模庞大的沃尔玛不只注重产品的品质和价格,更希望能与供货商一起讨论成本和利润,以求得共存共荣。为此,沃尔玛甚至让制造商了解他们整整一年甚至是两年内的需求,只要供货商与制造商坦诚相待,让制造商继续生产顾客希望的产品,并尽量降低其成本,双方就可以继续合作。如此一来,整体效率提高,制造商便能减少成本,也能让沃尔玛降低价格,实现为顾客服务的目的。

8.压低广告费用

沃尔玛公司在广告上的经费的确有限,但沃尔玛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压低广告费用。广告费越低,就越能用低价商品回报顾客,使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回头客。

——沃尔玛

沃尔玛公司与它的零售业同行们不同,在广告花费上显得很小气,甚至可以说是吝啬。为了减少经营开支,沃尔玛选择了压缩广告费用的策略。公司很少做广告,即使做广告也投入不多,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广告费。美国一般大型百货公司每年在电视或报纸上要做50—100次广告,而沃尔玛只有12次。面对广告泛滥的美国市场,沃尔玛大胆地采用了这种广告策略,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商家来说,一味地追加广告投入,营业额并非一定能呈正比例增长。

沃尔玛公司在早期的发展中,只是通过电视和报纸广告来提醒顾客,“沃尔玛一向采取低价策略,而且将一如既往”,或者干脆声明:我们总是用低价供应你所信赖的品牌…总是如此。这种简单明了的广告形式给顾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等到市场逐步做大,分店越来越多,沃尔玛就开始使用电视广告,但还是极少光顾无线电广播广告。

沃尔玛公司的分店经理们严格细致地规划着广告费用,一切都从有利于竞争的角度来考虑。据相关统计,沃尔玛公司的广告投入仅仅是营业额的0.05%。1990年,沃尔玛全年的广告费也不过1.69亿美元,而这时,沃尔玛的销售额已是全行业第一。相比之下,排名第二的凯玛特与排名第三的西尔斯都投入巨资进行广告宣传,估计平均每一美元中有2.5%~3.8%用于广告宣传。而沃尔玛公司每花一美元广告费,就可以回收192.85元的营业额,远比凯玛特与西尔斯收获的要多得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尽管沃尔玛公司广告投入少,但这并不等于它的广告效应就停止了,只不过是转化到另一层面上而已。

沃尔玛公司业务经销副总裁保罗·海曼说,沃尔玛公司在广告上的经费的确有限,但沃尔玛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压低广告费用,广告费越低,就越能用低价商品回报顾客,使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回头客。同时他也承认,广告策略是沃尔玛与未来和潜在消费者沟通的方式之一,因此并不可能全不用,只是规模、程度不同罢了。

在贯彻低价原则的过程中,沃尔玛还很注重自己的“广告”商品。所谓“广告”商品就是指每家商店的主导商品,也叫“形象”商品,在不同经营风格的商店,他们会选出不同的主导商品。而在早期廉价商店里,“广告”商品往往是那些保健品和美容护肤品,如牙膏、牙刷、止痛药、洗发膏等,它们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本身单价就不高。这样的小商品几乎到处都可以买到,而且品质都相差无几。沃尔玛选择“广告”商品并非是盲目的,这些商品必须有其自身特点,它们作为“广告”商品要有充分的理由。比如,商品本身价值不能太高,这样按一定比例压低价格的绝对数实际不会很大,这样商家在减价时损失也不会很大。同时,由于这些商品的品质都大同小异,那么人们在选购它们时就不那么在乎品牌之问的比较了,而价格才是他们最关心的。这些商品都很普通,因此几乎任何一家商店都不具有什么明显的基于商品本身的垄断优势,所以这些商品会在每个商店里出现。作为生活必需品,人们对其需求是长期的,也是大量的,这就为薄利多销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由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对它的关注也就更多一些,它们的价格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商店里其他商品价格的评价。

沃尔玛公司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把这些产品的定价压到低于成本的水平来吸引顾客进入商店。因此,这些商品本身并无利润可言,但却可以起到广告的作用,吸引大量顾客来到店中,而此时顾客肯定也会购买其他商品。这就是这些商品为什么会被称为“形象”商品的原因。

为了不必因“广告”商品过多而损失利润,同时又保持其广告作用,沃尔玛商店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那就是周期性地轮换“广告”商品:每一个时期只选取其中的1~2种商品大幅让利,并将其摆放在显要的位置上大肆宣传。这样做的结果是某一时期因为人们会尽量在一种商品降价最厉害时去购买它,从而使这种商品成为真正的核心。

例如,有一回,沃尔玛决定将防冻剂和牙膏作为该季的主导商品,所以他们进了两三卡车的普莱斯通防冻剂和克里斯特牙膏,然后以每加仑防冻剂1美元、每支牙膏27美分的特惠价出售。这样的结果是,顾客从四面八方赶来,而且人数如此之多,以至于最后不得不出动消防队上门来维持秩序。消防队要求沃尔玛每次先把门打开5分钟,让顾客进去之后再关上门,等一批顾客买完东西之后再开门放进下一批顾客。沃尔玛的店员们站在收款机后头,个个忙得四脚朝天,就连山姆·沃尔顿本人也随手抓起一只工具箱来充当现金出纳机,以尽可能快地给顾客结账。结果在那些日子里,不仅是牙膏和防冻剂,实际上商店里所有商品的销售量都飞快上升,利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由于有低价销售的吸引,沃尔玛公司用不着花太多的时间去制定各式各样的促销计划,也不用做太多的宣传广告。沃尔玛在零售业同行中是广告花费最少的,而销售额却是最大的,真正的源泉还在于它的价格最低,同时服务是最好的。

同类推荐
  •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以个案例分析方法,透视中国人的行为特性,进而提出并阐明一系列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中国式管理行为要点。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式管理书籍,以人性人心为主干,在众多管理著作中,可谓是别开生面之佳作。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多企业家借鉴中国古代思想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管理的要义,在于以人为中心、理人管事,透过管人的方式,达到安人成事的最终目的。但是,由于忽视中国人性化领导与西方法制化管理的区别,很多企业盲从西方式管理而不得要领,导致过度管理而缺乏领导,最终影响整个组织营运的绩效。
  • 腾讯是怎么长大的

    腾讯是怎么长大的

    在很长的时期里,腾讯是中国互联网世界的一个秘密。马化腾很少接受采访,也不太出席公开活动。甚至连腾讯也对自己的历史漫不经心,重要的内部会议几乎都没有文字记录。2011年,吴晓波开始腾讯企业史的创作,他访谈了包括马化腾在内的60多位人士,查阅了内部资料和文件,走访了互联网业界的从业者、观察家和腾讯的竞争对手。2016年10月14日《腾讯传》出版前夜,吴晓波在大头思想食堂首次公开演讲——《腾讯是怎么长大的》,解读腾讯的“成长密码”,以及再创作调研过程中产生的更为浓烈的困扰。本书是这次演讲的精华内容,是对《腾讯传》的一个补充,讲述了诸多《腾讯传》中无法提及的故事以及感悟。
  • 我看电商

    我看电商

    本书是作者近30年从事零售及电子商务管理的总结和分享。近年来电商行业在中国迅猛发展,2012年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达到13,000亿人民币,诞生了淘宝、天猫、京东、当当、凡客、唯品会……等一大批全新的网络公司,电子商务正在日益深入的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如今这位自称跨界老兵的电商操盘手第一次全方位剖析电商风云,细说中美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同路径,评点国内各大电商企业的是是非非,详解其中的融资、模式、运营、效率……个中经验,毫无保留的娓娓道来,笔触至深,让人不禁掩卷沉思。
  • 最能赚钱的九个人:享誉全球的九大富豪经商谋略

    最能赚钱的九个人:享誉全球的九大富豪经商谋略

    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卡洛斯·斯利姆·埃卢、英瓦尔·卡普拉德、拉克希米·米塔尔、谢尔登·阿德尔森、伯纳德·阿尔诺、阿曼西奥· 奥尔特加·高纳、李嘉诚——全球的九大富豪。 本书含载最新的财富信息、最卓越的财富智慧、最深刻的理论分析、最生动的财富事例,给广大读者提供了具有绝对高度的财富大看台。 相信,在这本《最能赚钱的九个人》每一个读者都能找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和答案。
  • 大赢靠德

    大赢靠德

    本书结合现代企业和员工,对“德”进行了全面探究;引用了大量的企业案例,对企业的“德文化”和员工的“德意识”进行了全面剖析;提供了一套修炼员工德行的翔实方案,把看拟抽象的“德”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本书适合企业、政府机构进行团购,适合人群为公司中层、员工及公务人员。
热门推荐
  • 两万代后的超级男人

    两万代后的超级男人

    超级男人是什么样子?那位女士一进雅间,我顿觉眼前一亮,看起来她比照片上更为出色。伊尹女士,35岁,据朋友介绍是一位有名的妇科大夫。她身材匀称,略显单薄,大衣下面是一身线条简洁的西服裙。肤色微黑,略施粉黛,目光沉静如水。她不是那种外露式的、过于张扬的美貌,但只要仔细看她一眼,你就会把目光深深陷落进去。
  •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科学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观察、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把某人得到贵人的提携,或者在困境中遇到转折点,从此走上成功之路的现象,称之为机遇;把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中出现的,起带动促进作用的新情况、新目标,称之为机遇;把能促进事业获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闪即逝的现象、先兆或时机,称之为机遇。
  • 行长大盗

    行长大盗

    没有哪一个作家笔下能写尽金钱的罪恶——巴尔扎克。黄艳梅小心翼翼地把“金货”、现钞按银行操作规程分类落锁、入库。办公桌上那台桔红色的电话机响了,九月菊姑娘白梅抓起话筒:“哪位?”她面带笑容,“尤主任,您的电话,喜鹊儿蹬枝……”话音未落。出纳员黄艳梅的小嘴儿撅了起来。“哪里?”他接过话筒,耳机里传来一阵丝丝的电流声。然而里面没有对方说话的声音。他面带怒色:“荒唐,世上还有无事人在开无事玩笑。
  • 懂管理看这本就够了

    懂管理看这本就够了

    《懂管理看这本就够了(珍藏版)》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管理书籍。《懂管理看这本就够了(珍藏版)》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管理必须知道的12项原则;管理必须用到的12种手段;管理必须具备的12条素养;管理必须懂得的12个模型;管理必须达到的12个目标;管理必须学会的12种方法;管理必须注意的12个细节。
  • 绝代宠妃0a

    绝代宠妃0a

    一颗改变命运的紫禁星,一个对外高冷,对内执垮的摄政王,一个身心高洁,重情重义的大王爷,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二王爷,一个不愿与世俗同流,隐居山林的隐士...“本王的女人,任何人都窥视不得,回去告诉你家主子,若再有下次,我不介意沾上人命”“我从来都不想让你参与官场的纷争,若是可以的话,我想保护你...”“我以为得到了天下就会得到她...”“空有一身庙堂技,可我只想做个江湖人”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 良人未晚,不负情深

    良人未晚,不负情深

    姚念将一颗心掏给乔陌风,可对乔陌风来说,那爱却卑微到尘埃里。“姚念,你仗着肚子里的孩子进了我乔家的门,你是不是过足了富太太的瘾?”对他来说,她永远是那个用尽手段和心机的拜金女,可是他不知道,当年见到他的一瞬间,他就成了她心里永远逃不掉的劫难。当他和另外一个女人在她面前恩爱有加的时候姚念才明白,他的心,是她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
  • 我的背后是祖国

    我的背后是祖国

    小说通过庄妍琳为主线,描述了台海三代人传奇曲折的生活经历,展现了新时期台海青年对祖国割舍不了的爱,祖国的强大是台海青年共同的心愿。小说将家族故事放置在两岸的时空轴上,代际叙事的宏阔,与掩映其中的某种单纯,都显得难能可贵。作品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
  • 废柴四小姐:逆天炼丹师

    废柴四小姐:逆天炼丹师

    第一世她杀死了最爱的人,从此在世间留恋了九千年,只为找寻他的踪迹。现世的她是被组织培养的杀手,手上不知沾满了多少鲜血,却不料被自己最尊敬的老师害死重生辉夜大陆。 世人皆传她重伤昏迷多年,错过了觉醒时期,成了不能修炼废材。 不好意思,她所拥有的灵气是魔法阵和斗气功法都可以修炼的。 没有魔法斗气成为炼药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她告诉你万物皆有可能…… 听说驯兽师这个职业非一般人能驾驭得了…… 她看了身后的为了争宠都要打起来的神兽。 听说她要嫁给那个丑陋不堪心狠手辣的魔主大人。 某魔主大人轻轻的飘了一眼过去。 众人:怕了怕了,您就是天上地下唯吾独尊绝无仅有的神颜,和女王大人绝配!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

    本书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名篇佳作,无论是所选作家、作品,还是涉及不同领域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性;并且这些科幻作品多数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世界、宇宙空间、外星生物等人类尚未探索的种种事物的合理幻想以及向往。
  • 不灭剑神

    不灭剑神

    这是一个生命如草芥的世界,弱者皆为刍狗,命运只能由他人来掌握,只有达到武道巅峰,才能够唯我独尊,统治一切。且看牧尘如何从一个连未婚妻都看不起的废材一步步走向了成神之路。武道巅峰路漫漫,剑者寂寞奈何寒,万宗林立争雄鸣,剑仗在手撼九州,无尽邪魔终屠尽,剑气浩然凌云歌,恒古流传续神话,剑神之路才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