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5600000001

第1章 我们不过是借一段生命(1)

生命匆匆,不过一次借来的旅行;踽踽行脚,不止些许泪水和微笑。同样生此红尘,有人选择珍惜时光,一步一脚印;有人选择尽日混沌,一天一蹉跎;有人惴惴不安,把前路当绝路;有人整日昏沉,将往事当心事……只是,佛陀的脚步从未因我们不同的选择而停止。流年似水,似水流年,我们何不加快步伐,回到佛陀身边!

生命,不过一段借来的光阴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

一次,雪峰禅师在路上遇见了玄沙禅师。雪峰禅师说道:“有一个远道而来的僧人,昨天不幸去世了,我心里感到十分悲哀。让我想起前几天有人问我的问题。”

玄沙问道:“他问你什么?”

雪峰说:“他问我:‘人死后会是什么样呢?’”

玄沙问道:“你怎么回答的?”

雪峰说:“我对他说:‘人死之后,如冰归水。’”

玄沙点点头:“嗯,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虽然我不完全认同,但你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雪峰问道:“那你该怎么回答呢?”

玄沙默默垂首,双掌合十道:“人死之后,如水归水。”

雪峰听完,大为叹服。

“人死之后,如水归水。”多么平静而抚摸人心的字句!

生命,本就是从时间的长河里舀取的一瓢光阴。不管你是细呷慢嘬,还是一饮而尽,纵然你有再多抱负、流连和遗憾,终须将这一勺清冽,还予不止的溪流。

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玄沙禅师的智慧和豁达。有很多人,因贪生怕死而去烧香拜佛,每天惴惴不安、谨小慎微地“熬”度人生,生怕做出一点有损功德的事。他们以为,这种“虔诚”能换来多一点的阳寿,或增加死后成佛的可能。殊不知,这样既错过了生活中的温暖美好,也因缘木求鱼而不能得悟正道。

佛陀曾说:“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我们得一天寿命,就该心怀感激和善良的期许,好好度过这一天。“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生活里每个动人的瞬间:一次不经意的浅吟低唱,一个自然而然的明媚微笑,或只是一朵开得正艳的野蔷薇……都是值得我们探身攀折的。而焦虑、紧张、忧郁和算计……只会让我们辜负时光的赠与,错过最好的自己。

是纠结于自己和别人兜里厚薄不一的钱包,还是融化于父母和爱人暖暖的微笑?

是用一生的时间去追逐名利和荣华,还是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给老朋友打个电话?

是埋头算计着哪里才是最有升值潜力的房子,还是花几十块买些书,投资自己的脑子?

答案显而易见,可很多人却选择视而不见。

有这么一则笑话,也许能给我们一点警示。

一天,儿子问父亲:“您已年近古稀,年轻时候的愿望都实现了吗?”

父亲回答:“年轻的时候,你妈责备我时总揪我的头发,当时我想,要是没有头发就好了。如今,只有这个愿望算是实现了。”

笑过之余,每个人都可以自问:当我们老了,会不会和这个父亲一样,只是被岁月的砂纸一点点磨损了身体和锐气,而自己手里的刻刀,却始终没能对曾经渴望的幸福生活举起?

生命,不过一段借来的光阴。你我,不过是在这段借来的旅途里匆忙行脚。只是,时光虽是借来的,脚下的每一步,却是我们自己的。用心、真心、开心地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才能在水归水之前,采撷到属于自己的那支最美的幸福花蕾。

生活:生下来,活下去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唐·白居易《观刈麦》

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多为感叹时世、反映民间疾苦之作,这首《观刈麦》就是他观看农民刈麦时有感而发所作。诗人慨叹道:“那些老百姓终年忙碌,最终还是一贫如洗,要靠捡拾麦穗充饥。而自己做事不多,每年的俸禄却有三百石,岁末还能有点余粮,一念至此,就十分惭愧不安。”现在一般人的家境虽不及做官的白居易,但至少也是温饱无忧,可其中有几个人会对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报以深深的同情呢?更不用说为自己的富足而愧对别人的苦难了。

当我们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时,当我们在为了爱恨情仇苦苦挣扎时,当我们在为了理想与现实的问题争论不休时,当我们在忧郁地思考着生命、生活究竟有何意义时,我们是否想过,对很多人来说,生命不是苏格拉底豁达的“为死亡所做的准备”,也不是泰戈尔诗意的“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生活也不是米兰·昆德拉所言的“在别处”,更不是凯鲁亚克所说的“在路上”;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生下来,活下去!多么苍凉却又充满力量的回答!佛陀慈悲,自然不会反对人们在红尘中取得温饱、富足,但是佛陀更关心的是人内心的富足和觉悟。“佛陀”这一称谓的意思不正是“觉悟之人”吗?佛陀当然希望更多的人觉悟正道,得到解脱。

佛陀告诉我们,觉悟之道往往不在那温饱之余的闲思里,而是在饥寒交迫时坚强地忍耐、深刻地体悟里。

一个女人死了丈夫,家乡又遭受了灾祸,不得已,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善良人家的同情,把仓库的一角租借给母子三人居住。那里空间很小,只有三张单人席大小。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有灯罩的灯泡,一个炭炉,一个饭桌书桌两用的小木箱,还有几床破被褥和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为了维持生活,女人每天早晨6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部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女人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可生活还是那么清苦。他们就这样生活着,半年、八个月、十个月……母亲不忍心孩子们跟她一起过这种苦日子。她时不时会想到死,想和两个孩子一起离开人间,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这一天,女人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条子:“锅里泡着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后稍放点酱油。”

经过了一天的辛劳和疲惫,女人回来了。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孩子们一块去死。

当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女人发现大儿子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这样写道:“妈妈,我照您条子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后放进了酱油。不过,晚上盛出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觉了。妈妈,实在对不起。不过,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豆子的。妈妈,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而且,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妈妈,我们知道您已经很累了。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妈妈,谢谢您。不过请妈妈一定保重身体。我们先睡了。妈妈,晚安!”

泪水从女人的眼里夺眶而出。“孩子年纪这么小,都在顽强地伴着我生活……”母亲坐在孩子们的枕边,伴着眼泪一粒一粒地品尝着孩子煮的咸豆子。一种信念在她的心中升腾而起:“我要坚强地活下去。”女人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残留的一粒豆子。她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她决定把它当做护身符带在身上。

是啊,孩子这么小都懂得体恤母亲,顽强地生活下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认真地活下去呢?其实,佛陀希望我们领悟的,从来就不是什么艰涩精微的奥义,而是这朴素却温暖的感情。生下来,就一起活下去。彼此体贴、相互温暖,关心家人,也关心粮食和蔬菜,在这“活下去”的过程里,慢慢体会生命的真谛、爱的真谛。

用勤劳的双手去耕作,用温暖的双眼去抚慰,远比用昏沉的大脑去空想,更接近佛陀的证悟之道,更接近我们自己最完美的幸福生活。

光阴荏苒,怎有时间老去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晋·陆机《短歌行》

有一个著名的“三八理论”,即一个普通成年人的一天应该分为“三个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眠、八小时自由时间。前面两个“八”,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多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往往就在于如何度过剩下的八小时自由时间。

你如何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将最终决定你的一生是浑浑噩噩还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你选择看肥皂剧和与人闲聊,就将收获一段闲适的,却没有更多内容的时光;你选择埋头苦读和辛勤工作,就会换来一段寂寞的,却牵引着光明未来的时光;你选择陪伴家人和亲近朋友,就会换来一段甜蜜的,持续的温暖时光……我们在闲暇里的每种选择,都会成为既定的事实,成为真实的足迹,决定着我们未来的旅途。

佛陀提醒我们:要么珍惜时光的每一丝闲暇,驾驭自己的生命;要么被时光狠狠地抛弃,被生命驾驭。不要等到时过境迁,繁华散尽,才发现自己垂垂老矣,却一无所获。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老师!这二十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吗?”

佛光禅师回答:“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更欣悦的生活了,每天,我忙得好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老师,您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佛光禅师笑笑,对大智说道:“夜深了,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清晨,大智还在睡梦中,隐隐听到佛光禅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

就这样,大智看到佛光禅师总是晚睡早起,白天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开示,讲说佛法;夜晚不是批阅学僧心得报告,便是编写信徒的教材,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争取这一空当,抢着问佛光禅师道:“老师!分别这二十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碌,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没有时间老!”真是一句精彩的回答!越是忙碌的人,仿佛时间就越多,就像孔子所说的:“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参佛之人的人生观也是如此。像佛光禅师一样,当你将全部的生命与精力都投入有意义的生活中时,哪里还有时间去关注自己鬓角催生的白发、额上乍现的皱纹呢?

而且,当你不去关心这些身体变化时,这些变化似乎就会比平常慢了一些,也许,这就是时光对我们的赞许吧。正如那句发人深省的话:“时间是公平的,给每个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又是不公平的,每个人拥有的都不是二十四小时。”你吝啬时间,时间反而对你慷慨;你挥霍光阴,光阴也就加速离你远去。

同类推荐
  • 知行合一:洗心禅5

    知行合一:洗心禅5

    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不是缺乏快乐,而是缺乏一颗感受快乐的心,正是心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本书中贤宗法师向读者讲授如何在生活中用心感受,用心修行,发现生活的规律,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走向快乐的人生殿堂。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崇尚自然无为的天道、秉承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追求返璞归真的精神气质、修炼隐逸之士的人文关怀,这是千百年来道家思想不变的文化基因,也是今人为人、处事的行动策略。本书从深邃的道家文化中摘取精髓,从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道家文化中找到生存的智慧,从深刻而浅显的道家文化中找到快乐的源泉,从而明晰人生的航向、把握生存的本质,并为心灵提供滋养。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观心:金刚经心释

    观心:金刚经心释

    榜样和化身!他望着蓝色海边的高贵身影,欣喜若狂地相信他已经拥抱着美本身,这一形象是上帝构思的产物,是寓于人类心灵的纯洁完美的形象,是值得尊崇的人类形象和画像……书里说,太阳使理智和记忆混乱迷失,使人的灵魂因为纯粹的快乐和执着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丽的物体而忘乎所以,迷失方向: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个物体,才有可能达到更离的境界。爱神模仿数学家,为了把抽象的概念传授给迟钝的孩子,必须借助于具体的的模型: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的契约恋人

    腹黑总裁的契约恋人

    一夜缠绵,枕边人早已离开,原以为不过是春梦一场,摊开床单,一抹鲜艳的红色时刻提醒着他。三年前,她因为逃婚来到他的身边,成了他的契约恋人,七个月之后,她得知他的未婚妻竟然是她最好的朋友而黯然离开,三年过后,两人再次相遇,一场追爱游戏,几个人的爱情故事。
  • 总裁缠欢:顾少心头宝

    总裁缠欢:顾少心头宝

    温初九的一切拜他所赐,可她所珍爱的也统统被他摧毁。曾经,她喊他一声韶光哥哥,是她最敬仰的兄长,是年轻时心底里小鹿乱撞的对象。后来,她连他的名字都不屑于口,成了她此生唯一最恨的人。曾经,她说:“霍韶光哪天要是死了,我就请一支乐队,载歌载舞闹他个三天三夜。”后来,她抱着他的骨灰盒:“明明你都死了,可是为什么我好像更恨你了。”
  •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倾天下

    妖倾天下

    “大王,褒娘娘把后宫妃子都给打了。”“快找御医给娘娘看看伤了手没有。”“大王,褒娘娘跟御前侍卫跑了。”“全体出动请回娘娘,注意别伤了娘娘。“”大王,娘娘要点烽火玩。“”点!“不一样的褒姒,不一样的周幽王,不一样的春秋王奴之恋!
  • 关键时刻,曹操是这么干的

    关键时刻,曹操是这么干的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有议的人物。拥之者称之为英雄,反之者称为枭雄,但无论如何,能从一个叛经离道的顽皮少年,左右冲突,一步步造就霸势,走上高位这一点,便足以证明他的智慧超群。本书将曹操的一生的功过、成败细致点评,同时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为读者送去深刻的启示。
  • 朱枫林集

    朱枫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娇娘难追:腹黑魔帝赖上门

    娇娘难追:腹黑魔帝赖上门

    情郎跑了,她怀着孩子只得草草嫁为他人妻。她小心翼翼,艰难存活,以为将要屈辱一生,却不想守得云开见月明,夫君与她琴瑟相和,日子舒坦,就要幸福了,负心人却跑来口口声声要娶她……欠骂是不是?夫君呢?快来啊,让他滚!!!在她最需要依靠的时候,他推开了她,一走了之,等她不需要了,他想回头娶她,呵呵,一切都晚了。
  • 青诚之念

    青诚之念

    也许正义会迟到,但它不会不到;也许你以为爱便是情,但爱只是从心底深处而来的信任和想念……在这个时空,南有阴阳师,北有驱魔人和猎鬼师。阴阳师以封,云,连,策四大家族为尊,其又以封家为首,故事就是由封家传人封念,云家传人云泽,连家传人连鸿,策家传人策睿四人来圣樱学院展开的……世间流传着一句话,叫无鬼无阴阳。然,医师墨煜还是遇上了阴阳师封念,之后便接触到了阴阳师的世界。后来,封念帮墨煜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原来墨煜的母亲便是云泽的亲姑姑,而云家也并非表面的那般。策睿之死,将整个世界拉开了序幕,各路阴邪之气尽显。视策睿为亲弟弟的封念,不惜闯入鬼界,寻找郁垒之力;更不惜下墓穴,找寻长生引……
  • 后宫雅妃传

    后宫雅妃传

    旧梦依稀在眼前,往事迷离春花秋月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飘来飘去无所依,君来有声,君去无语,翻云覆雨宫墙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