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5600000016

第16章 做事诚正,待人宽柔(2)

翌日,邻国的大军打到了城下,长驱直入,很快便占领了这个城池。原来一切施王为了不让百姓受到无谓的伤害,已于前日半夜留下印绶,换了便装,悄悄地离开了王宫。

可是暴王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座城池,但怕留下隐患,因此重金悬赏捉拿一切施王。

一切施王离开王宫以后,遇见了那奉母亲之命前来求乞的婆罗门子。一切施王得知小孩的遭遇后,平静地说:“邻国国王虽然得到我的国土,但他现在正出重金来捉拿我。你可以把我杀了,拿我的首级去换取重赏。”

小孩子不忍心那么做。一切施王又教他割了自己的耳朵或鼻子送去也可以,小孩子也不忍心。最后一切施王说:“你不肯杀我,也不肯伤我,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我捆起来,押送过去,总可以了吧?”

小孩子照着一切施王的话去做,两个人一起向城里走去。

有人把一切施王被缚的消息传给暴王,暴王喜出望外,随即命人将其带进宫里。当大臣们看到被捆缚的一切施王时,都伏地痛哭,暴王也不由得动心,他问大臣们道:

“你们为什么这样悲伤?”

“大王!请您原谅我们的失礼吧!我们看到一切施王,他不但丢弃了国家和王位,现在更把他的生命布施给人,他的行为实在伟大,因此,我们被深深感动了!”

暴王听大臣们这么说,又听小孩子叙述他的遭遇后,不由得深深感动,跪在一切施王面前,把印绶、国土全部归还给他,说:“我得到你的国土,但我没有得到你的民心;你虽甘愿施舍一切,但你拥有最宝贵的人心。现在我明白了,用暴力获得的东西没有价值,你的国家我还给你。”

因此,一切施王又拥有了他的国土。

先利人,再利己,一切施王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人活在世上,做到利人不利己虽然很难,但至少要能从利己想到利人。如果只是自私地考虑自己,从来不管他人,虽然自认为是利己了,但其实受损的还是自己。因为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他人,如果人人都不管他人,而只顾自己,那么我们就成了人人都不管的他人。

我们不妨来学一学,佛门教导我们的利人之道。

1.和合他人。所谓“和合”就是融合,即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从和谐的角度出发,既利人,又给人欢喜。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和合他人,我们才能在这个整体中自在无忧。

2.摄受他人。菩萨度众生,有一个四摄法,我们待人处世也可以依据“四摄法”来做:

(1) 布施,将自己所拥有的布施给他人。当然,能布施的并非只有钱财,只言片语,亦可布施;几个微笑,同样暖人。

(2)爱语,也就是讲好话,让他人如沐春风。每个人都喜欢也渴望被人夸赞,一句赞美,往往比千首佛偈更暖人心。当然,我们无须违心地阿谀奉承,适时地肯定、鼓励即可。

(3)利行,意思是帮助他人,给人方便。其实,很多时候,别人需要的帮助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予人方便,也是在为自己多开几扇方便之门。当我们向他人伸出援手时,世界也为我们拆去了围墙与隔阂。

(4)同事,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圆融,以同样的身份去摄受他人,才能办成事情。人间行脚,能并肩走过一段旅途实属不易,自当彼此关心,相互温暖。这样才算是真的同行于天地间,才算是真的“同事”。

3.恒顺他人。要迁就他人,尊重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不要太执著于自己的想法。当然,“恒顺”不是“驯顺”,我们要做的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多关心他人的想法,如水般随物成形,随着别人的棱角恰当调整自己的位置,将“针尖对麦芒”的对峙变成相互贴合的融洽。

在这个群体共生、相互依存的社会中,只靠自己关心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应该的。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疼惜他人,将慈悲放在心里,把“利人”放在手中,把和合、摄受、恒顺放在举手投足之间,我们才能真正温暖别人的心灵,同时也安慰自己的灵魂。

宽柔源自善心,更源自平等心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有些人总是不能亲切待人,宽柔处事,一有问题就容易心生急躁,对别人发火,这不仅是性格使然,也是眼界高低的问题。每个生命都很平凡,但每个生命都不卑微。“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种生命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色彩和味道,没有谁生来就比其他人高贵一等,即使经过后天努力,人的特定能力、社会地位等虽产生了差异,但根本上人格的平等是不会被财富、名望所抹杀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会在与人相处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都能心平气和、温柔宽厚。

德高望重的悟缘禅师有一位朋友是知名画师。一天这位画师朋友来到寺里找悟缘禅师,聊天中悟缘禅师了解到,画师收了一名徒弟,却不把这位初学作画的学生看在眼里,指导作画也漫不经心。终有一天,徒弟被画师的行为激怒,与画师产生了冲突。画师心下不爽,所以来找禅师解闷。

悟缘禅师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画师:“你是学画之人,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画师:“禅师请说。”

悟缘禅师:“你站在山上,画一个山下的人和你站在山下,画一个山上的人,哪个大,哪个小?”

画师想了想说:“自然是一样大小。”

禅师点点头,只说:“这便是了。”便不再言语。

画师不懂,但见禅师没有继续深谈的意思,便也作罢。

几年过去了。一天,这位画师拿了一幅画来找禅师。画上画的正是山上山下两个人在对画,禅师看了以后说:“你明白了?”

画师说:“明白了。我那徒弟在我那次来找你之后便离开了,这几年他自学成才,小有名气,这画便是他画的。”

在山上看山下的人,与在山下看山上的人都是一样大小,并不会因为你站在高处看别人就渺小,人家在低处仰视你,看你就高大。人的尊严亦然,人人生而平等,你如何看他人,他人便如何看你。别人最开始也许会因为你在某方面的权威而对你以礼相待,但倘若你因此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处处鄙视、讽刺别人,那别人也不会再给你好脸色看。只有拥有这种基本的平等思想,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同样,若是你站在山脚,也不必因为别人在山顶就过分仰视或自卑。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但我们可以保持一个真实的自己。一味讨好别人、贬低自己是愚蠢的,也没有这个必要。与其把精力花在阿谀献媚,时刻顺从别人,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上。一个人如果能保持住自我人格的独立,把自己生命的特质发挥到极致,那不管是谁,都无法阻止你爬上山巅,傲然立于人间。只是,到时候,我们不要像别人曾经藐视、贬低我们那样去苛责、讽刺别人就好。

在当下这样一个倾向于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只有我们先放下心头给自己戴的“高帽”,平等地善待别人、善意地帮助别人,才能获得他人真心的尊重和热诚的辅佐,从而在愉快的合作中收获友情、快乐和成功。正如那句很有哲理的话:“平视别人,才能收获仰视。”

至于那些时不时会产生的小摩擦,千万别用冲动让它升温、变热、产生火花,这火花很容易演变成熊熊大火,到时你即使站在山顶,也难免不被烧着。其实,我们要做的只是设身处地地为彼此想一想,“换作是我,是不是也会这样呢?”经常这样分析别人的行为,我们作出的评价也许就不会那么尖刻,我们摆出的姿态也许就不那么倨傲。

《法华经》里有一句:“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做佛。”即是说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人,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而且,即使最后没有成佛,在佛陀眼中,众生也是平等的,没有阶级、贫富、长幼之别,有的只是迷悟愚圣的差别。但佛陀之所以让我们有这种差别,不是为了让我们彼此轻蔑、仇视,而是为了让我们互相帮助、彼此搀扶,于这略显寒冷的红尘中,依偎出些许温暖的安慰。

同流世俗不合污,周旋尘境不流俗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

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成。

——唐·怀让禅师《心地含诸种》

人生在世,如果仅仅坚持“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自傲,换来的恐怕只会是文人式的郁郁不得志。不过,若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世故圆滑侵入我们的骨髓,彻底失去内心的清白洁净,也不算是真正适意的归宿。“同流世俗不合污,周旋尘境不流俗”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具体如何同流、周旋又不合污、流俗呢?很简单,十二个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思就是,挫掉锋芒,消除纠纷,含敛光耀,混目尘世。

我们不妨去看看那些深谙此法的高人的故事,学学他们的处世之道。

济颠和尚,以其佯狂应世,游戏风尘,为人排忧解难,看似疯疯癫癫,实则一切了然;表面嬉笑尘世,实际心怀慈悲。后人有诗赞曰:“非俗非僧,非凡非仙。打开荆棘林,透过金刚圈。眉毛厮结,鼻孔撩天。烧了护身符,落纸如云烟。有时结茅宴坐荒山巅,有时长安市上酒家眠。气吞九州,囊无一钱。时节到来,奄如蜕蝉。涌出舍利,八万四千。赞叹不尽,而说偈言。”

一个鞋儿破、帽儿破、身上袈裟破的行脚僧,一个人人都笑骂的癞头和尚,却是一个行走红尘,惩恶扬善的活佛,这便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不盈不满,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纳新,留存无碍而长流不息,才能真正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凡是有太过尖锐、呆滞不化的心念,便须顿挫而使之平息;倘有纷纭扰乱、纠缠不清的思念,也必须要解脱斩断。同时,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周旋于尘境有无之间,却不流俗,混迹尘境,但仍保持着自身的光华,像泥中莲花一样,才能完美地绽放于污浊的红尘之中。

在日本,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连出家当和尚的资格都没有。无三禅师虽然出身于贱民,但是他一心皈依佛门,于是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自己的心愿。后来,无三禅师被众人拥戴为住持。举行就任仪式的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中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禅师,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和尚也能当住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众僧都被眼前发生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能来阻止这个人说话,只好屏息噤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禅师捏了一把汗。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莲花。” 实在是佛禅妙语!在场的人全都喝彩叫好,那个刁难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禅师的深湛佛法。就任仪式继续进行,这突然的刁难并没有对仪式产生什么影响,因为禅师的妙语,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支持与拥护。

无三禅师以自己“不流俗”的灵动心性顺利解除了纷扰和危机,值得我们借鉴。而在中国,把“挫其锐,解其纷”运用得最纯熟的就要数中唐时期的郭子仪了。

由唐玄宗开始,儿子唐肃宗,孙子唐代宗,乃至曾孙唐德宗,四朝都由郭子仪保驾。唐玄宗时,安史之乱爆发,玄宗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命令他带军讨逆,唐朝的国运几乎系于郭子仪一人之身。

不止一次,许多国难危急,都被郭子仪一一化解。但是,天下太平时,皇帝却担心其功高震主,便命其归野,虽然朝中的文臣武将多半都是郭子仪的门生部属,可是一旦皇帝心存疑虑,他就马上移交权柄,坦然离去。等国家有难,一接到圣旨,他又毫无怨言,化解危难,所以屡黜屡起,四代君主都要倚重于他。

郭子仪将“挫其锐,解其份”运用得挥洒自如,以雅量荣天下,洞悉世情。郭子仪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郭子仪的儿子多次劝告父亲,后来,郭子仪语重心长地说:“我家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家的奴仆吃官粮的有1000多人,如果我筑起高墙,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与郭家有仇,略微煽风点火,郭氏一族就可能招来灭族之祸。现在我打开府门,任人进出,即使有人想诬陷我,也找不到借口啊。”儿子恍然大悟,十分佩服父亲的高瞻远瞩。

郭子仪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福寿双全,名满天下。年八十五岁而终,子孙满堂,所提拔的部下幕府中60多人,后来皆为将相。生前享有令名,死后成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极少数名臣之一。历史对郭子仪的评议:“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郭子仪私人生活十分奢侈,但上至政府,下至民间,没有一个人批评他不对,于此,郭子仪乃古往今来第一人。

郭子仪的一生便是“挫其锐,解其纷”的最好解读,做人如此,做官如斯,已是人中至极了。

郭子仪对“挫其锐,解其纷”的运用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泥中莲花,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一切了然于胸,世事尽收眼底,看透了富贵名利,自然能够长久屹立。

同类推荐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佛很可怜:中观大师谈修行

    佛很可怜:中观大师谈修行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你忙,我忙,他忙。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身心疲惫,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
热门推荐
  • 保持平常心大全集(超值金版)

    保持平常心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有的人常常在成功的掌声中变得目空一切、得意忘形,有的人则在失败的打击中变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有的人在荣誉的光环下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有的人因为一时的屈辱把自己整个人生涂得一片漆黑……尽管各不相同,但是都因为缺少了一颗平常心,他们在贫富得失、福祸悲喜面前,既拿不起,也放不下;既输不起,也赢不起。心境失去平静,生活失去平和,整个人生品尝着绵绵无尽的焦虑与惶恐、无奈与苦涩、疲惫与怨怒、失落与惆怅,总是都郁寡欢,终生不得志,总是患得患失,惶恐不安。
  • 老婆今天又想离婚了

    老婆今天又想离婚了

    第一次,她误闯他的房间,他用各种理由将她留在身边放肆宠爱。他要求她一定要乖,和他结婚,做他的亲亲老婆。可是某天,她突然提出离婚并且准备逃跑。“老婆,乖,别闹离婚了。”“不,我偏要闹,说离婚就要离婚。”某人无奈出动小萌宝将她成功拦截带回家,启动宠妻模式防止老婆再想离婚。
  • 冷血王妃要下堂

    冷血王妃要下堂

    本文女强文,女主冷血而又强大。过程美男多多,但结局是一对一完美收场。堂堂一个财团女总裁,爱上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抛弃属于自己地位、财富跟他在一起。结果最后落下新郎结婚,新娘却不是她的下场,而这个相貌堂堂的男人只给了她一句,因为她一无所以,配不上他。再可笑的是,那个新娘居然还是她最亲爱的妹妹。在不凡的身世背后,谁又能猜想到她居然会是被拿来利用的生化人呢。爱人的背叛,妹妹的背叛,让她心灰意绝。不惜暴露一身的异能,亲手将负心人解决,没想到最终自己还是死在妹妹的枪口下。一转身物是人非,她居然变身成第一首富家最不受宠的三小姐。因前面两个姐姐不想嫁给一个白痴王爷,最后一家子将她推下火坑。好,不就是个白痴吗?正好,嫁就嫁,傻了没人管更好,想咋的就咋的。但老天好像偏偏跟她作对似的,让她发现了天大秘密。这王爷根本就不傻,装的。场景一:女人,你这是什么意思?王爷你不识字吗?下堂书,从今天起我柳三银便不是你李傲天的女人。以后老娘爱干吗就干吗,你无权利再过问,反正你也有新的情人了,少一个女人对你来也就像少一件衣服一样。可有可无,你就当没见过我就行了。李傲天火大的将这个吃醋的小女人,狠狠的扛了起来,气势汹汹的往床上一甩。救命啊,放开我。推推妖自己的新作:《凤戏七龙》《一等契约》推好友靓书:《猛女拐夫》收藏,票票,评评多多益善,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哦。妖妖新开了个群,欢迎大伙加入哦:QQ:454967882敲砖石:冷血王妃要下堂感谢以下亲亲给偶送的钻花:司徒苡钻钻一枚招招入宝花花三枝
  •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为四辑,第一辑名为“烟花三月下扬州”,收录的主要是游记类散文,抒发作者对古迹的追思;第二辑名为“菩提本无树”,主要是记述游览佛教圣地的见闻和对佛教的感悟;第三辑名为“最后的童话”,主要是山水游记,陶醉在自然之大美中怡然自乐;第四辑名为“寒山寺钟声”,主要介绍所游览的庙宇堂寺。作者文采斐然,对黄鹤楼、西湖、蓝田等许多游客和读者们观赏、游历或耳闻过的景致,生发出无尽历史追思,也道出胜地所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 八道门:周李立短篇小说选

    八道门:周李立短篇小说选

    本书是周李立的短篇小说集,包括《移栽》《冰释》《酋长》《八道门》《力学原则》《如何通过四元桥》《君已老》《更衣》《东海,东海》《沉沙》《往返》等。作品敢于直面现实,直面矛盾,打破积久的模式硬壳,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独特的女性视角的批判与思考。
  • 小妖,让本君欺负下

    小妖,让本君欺负下

    一棵寂寂无名的小草妖,一个被毁了肉身的魔君大叔,一位天人般的仙尊师父,外加一只害羞的白兔师兄和冷面表哥,这修仙的道路春色好不灿烂。星沉月落,风云变幻,当她体内的魔君被发现时,当仙门要将她与魔君一道驱散魂魄时,魔与仙,大叔与师父之间终究谁才是她最深爱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始终如一

    我始终如一

    迟肃清与余触触的旅行,从RS5013航班开始。18的阳光余触触和19岁的冰冷迟肃清,会在这趟旅行有奇妙的火花,还是,一生的花火…………
  • 尊瓠室诗话

    尊瓠室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创新的思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创新的思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马斯洛根据对他的研究对象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的共同特点——每个人都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性或独创性。我们的讨论可以使这些独到之处得到较为完整的理解。但有一点要强调,自我实现型的创造力与莫扎特型具有特殊天赋的创造力是不同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所谓的天才们会显示出我们所不能理解的能力。总之,他们似乎被专门赋予了一种冲动和能力,而这些冲动和能力与其人格的其余部分关系甚微,从全部证据来看,是他生来就有的。
  • 肥婆娘亲我要了

    肥婆娘亲我要了

    “儿子,六年前,这该死的王爷把我休了,现在竟然又说我偷了他的宝物,是可忍孰不可忍!欺人太甚!”“先操家伙!平了他的王府再说!”五岁的儿子怒气冲冲。…六年前,寒王娶的胖王妃怀孕了,众所周知,这胖王妃自从嫁入王府后,就夜夜守空房。天大的绿帽子扣在了寒王的头上。一纸休书,熏媛媛带着肚子里她自己都不知道从哪里鬼混来的种离开了寒王府。六年后,当年的那颗种茁壮成长…“我告诉你们!虽然小爷的这个娘又傻又笨,呆的淌口水,而且见人见鬼都要宣传她那几件情趣内衣,但是她依然是小爷的笨娘亲!谁也抢不走她!”五岁的儿子拍着胸脯大吼。“…儿子,我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另类的赞美吗?”某女捂着心脏,牙痒痒。“熏圆圆!”“是熏媛媛!我已经不圆了!”“好,熏圆圆…”“…”“熏媛媛,儿子和宝物,你只能选一样,你要交出哪一个!”男人眯起双眼,威胁。“喏,给你。”熏媛媛从身后拎出熏皓月,毫不犹豫。“娘,我是你的亲生儿子啊!我滴个亲娘啊…”“儿啊,娘对不住你啊…来生,咱们还做母子啊…”“娘啊…”“儿啊…”“够了!”男人气急败坏的捂住耳朵暴走,他脑子都要被两人弄炸了。耶~\/母子两人笑眯眯的对视,举起两根手指。“娘,这天下的男人多的是,何必要吊死在这么一棵烂树上!走,儿子给你买他一箩筐!!”儿子拉着娘的手,往菜市场走去。“…一…一箩筐?儿子,你买大白菜呢?!”熏媛媛:儿子,虽然娘不知道你的爹是谁,但是通过你,娘还是看到了你爹的‘优良’基因。熏皓月:娘亲,虽然我不知道自己的爹是谁,但是据我这么聪明来看,我肯定是像我爹多一点。南宫寒:熏媛媛,不交出宝物我不会放过你!南轩澈:熏圆圆,虽然你现在不圆了,但我也不能叫你熏方方不是?而且你也不方啊,所以还是叫圆圆好了。南擎宇:熏媛媛,交出宝物,饶你一死。龙月:熏媛媛,你儿子都叫我爹了,你还能逃得了?!花凌夜:熏媛媛,小爷这一辈子就败在你这个女人手里了!熏媛媛碎碎念:“X的,宝物宝物,我哪有偷什么宝物?!当年姑奶奶净身出户,除了肚子里的那个种什么都没有!哎哎…这位大爷,看看,这情趣内衣,会带来许多的乐趣啊,热血沸腾促进血液循环,大脑发热促进智商发育,买一件吧!强身又健体,还补充大脑所需ABCDEFG………”!!!!!!!!!!!喜欢文文请点击【放入书架】【放入书架】【放入书架】【放入书架】【放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