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曾这样自述自己的早年生活:“做过许多年补充兵,做过短期正兵,做过三年司书,以至当流氓。”人生处于这样的状态,我们一定很难想象他日后能成为著名的作家。但是,沈从文一直坚信能够用笔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在他看来,他经历的生活,不能影响他做自己,别人怎么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怎么看自己。虽然路途坎坷,但是沈从文最终走上了自己一直向往的文学之路,也让整个世界都接受了他对自己的评价:“我会成为一名作家。”
佛经上说:“魔鬼不在心外,魔鬼就在自己的心中。”所以,自己的敌人就在自己心里,贪嗔痴疑慢、消极懈怠、忧愁烦恼,无一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心魔,能将其降伏的人,也只有我们自己。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刘文典长期潜心研究《庄子》。1939年,他推出了10卷本的《庄子补正》,当时的泰山北斗陈寅恪还为此书作序。此书一出便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刘文典还被全国学术界尊为“庄子专家”。对此,刘文典颇感得意。在西南联大时,曾有人向刘文典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毫不掩饰地宣称:“古今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庄子本人,第二个就是我刘某人,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
除了《庄子》,讲《红楼梦》也堪称一绝。有一次,鼎鼎大名的教授吴宓要讲《红楼梦》,刘文典知道后,也就近找了个教室,和吴宓对着讲《红楼梦》,公然唱起了对台戏。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一个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他从容地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4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滁”4个大字。他对于“蓼汀花滁”的解释是:“元春省亲游大观园时,看到一幅题字,笑道:‘花滁’二字便好,何必‘蓼汀’?花滁反切为薛,蓼汀反切为林,可见当时元春已属意宝钗了……”
然而,吴宓对刘文典也很敬重,常把自己的诗作请他润饰,还喜欢听他的课。刘文典也不介意,他讲课时喜欢闭目,讲到自以为独到之处时,会忽然抬头看向坐在后排的吴宓,然后问:“雨僧(吴宓)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宓照例起来,恭恭敬敬一面点头一面说:“高见甚是,高见甚是。”惹得学生们在底下窃笑。后来,吴宓在日记中写道:“听典讲《红楼梦》并答学生问。时大雨如注,击屋顶锡铁如雷声。”可见,吴宓不得不佩服刘文典的讲座魅力。
虽说刘文典有点近似狂傲,但他确实有深厚的学识做底气,也正是他对自我的坚持与自信,赢得了师生的喜爱和敬重。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着自己的作用和能力。
当我们对整个世界以及自己的生命进行审视,进行反思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可以不断突破自己,能用另一种思维看待自己,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世界,并最终影响到我们自身的行为,我们所获得的将是一种新生,一个新世界。
也许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遇到某一个人,而且一看就知道,自己不喜欢他,因为他长得很像曾经伤害了你的人。不管他们做了什么,都只是在加强我们对他们的这种错误评价。其实,真正地相处下来,你会发现,也许当初这个让你一看就讨厌的人,实际上也很可爱,最初对他的所有评价都只是内心给自己的结论。
【北大心理课笔记】
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的看法,有什么样的自我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各人有各人的世界,对事物的判断就会取用不同的准绳。各人眼中的世界,因为各人不同的特质,就会产生各不相同的世界。
经过反省的人生才有意义
反思,总是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阻碍,感到什么痛苦,才会有的。如同一条河,在平坦的地区,它只会慢慢地流下去。总是碰到了崖石或者暗礁,它才会激起浪花。或者遇到了狂风,它才能涌起波涛。
——冯友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家)
孟子有这样一句话:“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意思是说,称完才知道轻重,量完才知道长短。世间万物都是这样,而心灵则更需要反复的衡量,这样才能不断地认识自己,改善自己。
自古以来,成就大事的人,都是懂得反省的人:邹忌在别人的一片赞扬声中反省自己,从而认识到了齐国政治的弊端,采取措施加以改正,使得齐国“战胜于朝廷”;唐太宗懂得反省自己,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开创了贞观之治。反观那些不懂得反省的人,都有很悲惨的结局:西楚霸王刚愎自用,临死的时候还在怪“时不利兮骓不逝”;崇祯皇帝不纳忠言,国破之时也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高喊“群臣误我”。
宋代大儒程颐在谈及《论语》时曾说过一番话:“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只知一味读书而不反躬自身、思考省察,知识再多也只是个两脚的书橱。人生亦是如此,应懂得时时自我反省。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有则改之,才能精进,每过一天都有新的体悟,才不致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反思,总是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阻碍,感到什么痛苦,才会有的。如同一条河,在平坦的地区,它只会慢慢地流下去。总是碰到了崖石或者暗礁,它才会激起浪花。或者遇到了狂风,它才能涌起波涛。但并非所有的人,在面对困难、阻碍和痛苦之时,都会做出相应的反思与自省,始终还是有一些执迷不悟者存在。”只有经常反省的人,在生活中才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不断修复自我,提高自身的修养。
季羡林先生在一篇名为《反躬自省》的文章中提到,自省要从认识自我开始。他在剖析自己的时候说,自己并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材,资质中等,喜爱绘画和音乐,但中学的时候,他的绘画水平已落后其他同学,他曾深深地为此无奈。季先生觉得自己是个谨小慎微、性格内向之人。有自己的私心,也为别人着想。曾经犯过错误,伤害过一些人。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会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利害。
反思令人知得失,晓进退,不必总是马不停蹄地奔跑,偶尔停下来想一想你的人生、生活,或许这样更能让你明白生活的真谛。所以,人们常用自省这个词来警示自己提醒他人,但是对“省”的真正含义或许不会全然知晓。省有两解:一解为省悟,一解为反省。先有省悟后有反省。省悟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反省则为自我检查之意。时时反省才能让自己不断清醒,照见心灵上的玷污,照亮前进的路途。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都在反省自己。他留下的百万字的日记里,大多数都是对自己行为的反省。
初到京师为官的曾国藩耽于应酬交际,而忽略了学习,于是,曾国藩在日记里痛批自己的行为,并决定谢绝应酬,减少交游。曾国藩年轻得志,因而高傲,喜欢与人争论,结果经常使得朋友之间不欢而散。于是曾国藩也在日记里反省这样的行为。
创办团练的时候曾国藩一时急功近利,伸手向朝廷要官,结果被雪藏了起来。这让曾国藩后悔不已,在他的日记里也有这方面的自我反省。曾国藩几乎每天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这使得他不断改过迁善,优化自己的行为,在官场中也越来越顺畅,终成一代中兴之臣。
反省是砥砺自己的最好磨石,是自我认识水平进步的动力。反省可以对自我的言行进行客观的评价,认识到自我存在的问题,修正偏离的行走航线。
经常有人说:“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我们被绊倒之后,往往是立刻起身就离开了,根本没有看到底是什么把自己绊倒了。等到下一次遇到的时候,照旧还是要被绊倒。所以,当我们做错了某件事,或者某一件事情失败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反省,认真总结,争取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时时自省,才能时时清醒。将自己置于被告席上,然后以旁观者的身份揭开心灵的“面纱”,直视最深层的问题。这是一个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却也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让自己做一棵自省的树,及时扔掉有问题的枝叶,才能不断地向上生长。
【北大心理课笔记】
真正懂得反省的人,经过它的荡涤,能让俗世纷纷扰扰的尘埃从心中流走,从而活得更快乐,更有价值,给自己一个美好的人生。
自有仙才自不知
你有才没有才,现在还不晓得,到时自能表现出来,所谓“自有仙才自不知”,或许你大器晚成呢!
——冯友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家)
冯友兰先生认为:要成大学问家,必须有天资,即仙才。不过不要灰心,以为自己没有才,便不努力。你有才没有才,现在还不晓得,到时自能表现出来,所谓“自有仙才自不知”。
冯友兰先生在哲学领域无疑是有天资的,然而,这一天资并非在其一出生之时便已被发掘出来,而是在一步步的学习过程中才得以显现的。故而,不要以没有天资为借口,为自己的懒惰与懦弱脱罪,因为人对自己的认识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只有真正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才有可能超越自我。
认识真实的自己,是人生必修的功课,而且是一生的功课。每一个人生体验,不管是顺境或逆境,都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慢慢地就知道哪些东西是真实的,哪些是表象;哪些要保留,哪些该放弃。当我们很清晰地了解人生目的何在,我们才能够自主地活着,实践生命的自由。
北大著名的美学教授朱光潜先生曾讲过闻一多的故事:
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到清华大学执教前,在与人交往方面曾走过弯路,受过挫折。闻一多1925年5月回国,暑假后就到北京就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他开始时热情极高,全力以赴地工作。但由于他只有诗人的热情,没有行政工作者的练达,很快就遭到了中伤和诽谤。他于是“愤而南归”,连衣物、书籍都没有带走。
1927年秋,“第四中山大学”成立时,聘他去担任外文系主任。但他还是不能适应环境,不久又离开了。他在一首诗里写道:
我挂着一面豹皮的大鼓,
我敲着它游遍了一个世界,
……
我战着风涛,
日暮归来,
谁是我的家。
1932年秋,闻一多应清华之聘,任中文系教授。这时他觉得比较痛苦。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说:“我现在最痛苦的是发现了自己的缺陷,一种最根本的缺陷——不能适应环境……”1933年春,应届毕业年级请他为纪念册题词,他竟以《败》为题,信笔挥就了一篇文字。
随后,总结过去“败”的经验教训和任教的需要,闻一多决心改走一条学者的道路,他把它叫作“向内走的道路”。他拟订了一个庞大的研究古典文学的计划,决心在这方面有一番作为和突破,他说:“……向外发展的路既走不通,我就不能不转向内走。”于是,他在教学之余,便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完成他那庞大的计划,过起“隐士”的生活来。
闻一多先生做到了认识自己,所以才超越了自己,有幸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走了一条“向内走的道路”,过着适合自己的生活。其实,每个人的天赋也是不同的,你也许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而其他方面则可能有所欠缺。所以,认识自己,发现“仙才”,便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虽然“认识自己”距离“有所成就”还有很长的距离,但如果连自己的“仙才”之所在都没有找到、连自己都没有认清的话,有所成就无异于镜花水月。
我们很多人也许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却发现自己根本没能找到一样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其实,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而完成的。
虽然自我认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完全有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而且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决断和准确的选择,才能将自己的“仙才”发挥出来,才能在某个领域里有所成就。
尼采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一个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地为之奋斗终生,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北大心理课笔记】
虽然生活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阳光雨露,但只要正确认清了自己的实力,不失自知之明,为自己正确定位,就能够自信地迎接机遇和挑战,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成功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