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1000000005

第5章 打工的日子:永远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1)

在逆境的时候,你要自己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够!因为我勤奋、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及肯建立一个信誉。

——李嘉诚,接受香港电台访问,1998

如果你的一生以思驭动,一定可以从容不迫和充满活力地生活。

一个人凭自己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当然是最好,但是时间就浪费得多了,如果能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那才是最好的。

世界上并非每一件事情,都是金钱可以解决的,但是确实有很多事情需要金钱才能解决。

将来的世界,如果没有知识,你有再多的金钱,你要发展事业仍是发展不好的。

做事情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对你的事业有兴趣,你的工作一定会做得好。

今天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你付出多一点,便可赢得多一点。好像奥运会一样,如果跑短赛,虽然是跑第一的那个赢了,但比第二、第三的只胜出少许,只要快一点,便是赢。

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我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呢?因为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去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日渐提高。

知无涯,学无境

知无涯,学无境。永远不要停止你学习的脚步,让学习成就你的事业,也成就你的人生。

——李嘉诚

在今天广东省潮州市的面线巷,座落着一处很寻常的古式宅第,它既没有雕龙附凤的轩榭窗几,也没有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倒是给人一种古色古香,清静自然的感觉。这座普通而具有南方特色的古式民居,便是李家数代的栖息之地。

民国16年7月29日(1928年7月29日),随着一声声啼哭,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李云经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儿子——李嘉诚。李嘉诚的到来为这个书香世家增添了新的血液。

据李氏族谱记录,明朝末年,为了躲避战乱,一世祖李明山携全家老小由福建莆田迁至潮州海阳。如再往前追溯的话,李氏先祖最早在中原一带,传到李嘉诚这一代,历经10世。

李氏家族思想开明,历来重视教育,每代都不乏学识渊博之人。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是清朝甄选的文官八贡之一。李家在当地名望很深,门前碑台上的贡旗迎风飘扬,方圆数里之外的人们都崇拜至极。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没有做过官,长时间闲居村野。

李云经从小聪明过人,勤奋好学,191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金山中学。1917年,当品学兼优的李云经毕业时,因家里无法供他完成大学学业,无奈之下,到懋德学校当了一名教书匠。

几年之后,李云经弃教从商,远渡重洋。他来到爪哇国,在一家潮商开的公司做了一名跑腿的伙计。但好景不长,由于时局动荡,他不得不打道回府。随后,李云经又在恒安银庄任出纳,不久银庄也倒闭了。于是,李云经重新回到学校做教师。由于他教学有方,成绩斐然。1935年,李云经被聘为庵埠宏安小学校长。他之所以绕了一圈后又重回原点,就是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为强国强民打好基础。李云经从商海到学校,感悟颇深,所以他对儿子的最大期望就是学有所成,将来报效国家。李嘉诚没有让父亲失望,聪颖好学的他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3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李嘉诚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5岁那年,李嘉诚到潮北门观海寺小学读书。同时,父亲带他祭拜了孔子。

此时,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也过去多年,工业革命的火种正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传播,但学堂里还能传出“之乎者也”的读书声。

课堂的墙壁上贴着一副醒目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李嘉诚对先生教授的知识熟记于心,特别是他喜欢的古诗文,常常能倒背如流,还不时带回家讲给父亲听。父亲也趁此机会,向他讲述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攻打上海的暴行。父亲忧郁的神色,深深铭刻在李嘉范围很广,其中包括《诗经》、《论语》、《离骚》,唐诗、宋词、元曲等。年少的李嘉诚读起书来非常刻苦自觉,还经常点灯夜读。后来,李嘉诚的堂兄李嘉智回忆道:“嘉诚那时就像书虫,见书就会入迷,天生是读书的料。他去香港,办实业成为巨富,我们都感到吃惊。”

父亲对李嘉诚的聪明和勤奋感到非常高兴,后来,李嘉诚转入宏安小学就读,这样他和父亲的距离就更近了,父子俩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共同学习和生活。

李嘉诚和父亲相聚的话题,多是围绕书籍并结合时局展开的。在父亲的熏陶下,李嘉诚仿佛成熟了许多,他似乎听到了屈原抱石投江的呐喊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又似乎听到了杜甫穷困潦倒的吟唱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年幼的李嘉诚对这些人、事、物似懂非懂,但他有一个理念却分外清晰:就是勤勉苦读,出人头地,报国为民。

出生在书香世家,再加上自己过人的天赋,无疑对少年李嘉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他后来在事业中表现出来的许多优秀品德,都归根于他深厚的家学熏陶和培养。

14岁少年的艰辛——找一份工作真是太难了!

即使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

——李嘉诚

1940年初,日军大举扫荡中国,为了逃避战祸,李嘉诚随家人辗转香港。但是,没过一年,香港也被日军占领。从此,香港经济一落千丈,大小商铺一片死寂。这一年李嘉诚年仅11岁。这时,父亲李云经收入微薄,为了养活全家,他不停地工作,拼命地赚钱,终因劳累过度而患染了肺病,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病倒了。

少年的李嘉诚,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心如刀绞,身为长子的他除了学习功课外,还要照顾病重的父亲。父亲看着年幼的李嘉诚就已经这么懂事,心里宽慰了许多,觉得即使现在离开人世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他也期待着儿子以后能学有所成、出人头地。李嘉诚也暗自发愤,长大以后要努力学习,通过自己的双手,报答父亲的期望。李云经为给儿子省下学费,硬是拖着不住医院,也不让家人给他买药。最后,李嘉诚的舅父庄静庵“强行”让李云经住进了医院。

在父亲病重期间,李嘉诚全家生活很艰难,一天最好的美餐便是母亲从集贸市场捡来的菜叶。每天放学回家,李嘉诚总是先到医院看望父留下几句激奋人心的话:“贫穷志不移”、“做人需有骨气”、“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这也是父亲对李嘉诚的最后一次忠告。对于父亲的熏陶和遗训,他时刻铭记于心。

父亲的突然去世,使14岁的李嘉诚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也给这个本来就拮据的家庭当头一棒。母亲靠卖塑料花暂时维持生活,但微薄的收入根本就不能养活一家五口。看着年幼的弟妹,看着母亲辛苦的背景,看着这个动乱的年代。刚上完初中二年级的李嘉诚,思考着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认为应该放弃学业,和母亲一起承担生活的重负。尽管舅父曾表示要资助他完成学业,但他仍希望遵循父亲的遗愿,自己出去闯荡江湖、谋生赚钱。对此,舅父没有太多异议,他认为少年时代出去磨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再说当下这个时代读书也未必有好的出路,他当年就是只身一人远离父母,去广州闯荡打天下的。

舅父庄静庵之前在香港开了一家钟表公司,按理说李嘉诚可以先去那里上班。但舅父始终没开口,聪明的李嘉诚早就知道了舅父的意思。他今后必须靠自己,独立谋生。表面看来,庄静庵似乎显得太不近人情了,但他知道:世间的人情冷暧,对一个少年来说,既是一种灾难,也是一种激励。商业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但人始终是理智的,少年老成的李嘉诚似乎也早已知道了这一切。因此,他坚定信念,踏上了自己的谋生之路。

在日本统治下的香港,天气显得更加寒冷,街上行人稀少,市场一片萧瑟。这时,母亲正带着李嘉诚沿街挨门挨铺地寻找工作,他们已出她身上只有仅存的几角零钱了。李嘉诚明白,这是母亲在安慰自己。

晚上,母子俩回到家,由于一整天没吃饭了,他们已是精疲力竭。正当母亲拿着捡来的菜叶准备生火时,舅父来了,并给他们带来一小袋米,舅父早己看出李嘉诚母子俩的疲惫和沮丧。他问了一下他们母子这些天找工作的情况,没说什么转身就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嘉诚就对母亲说:“我一个人出去找工作,您留在家里照顾弟妹吧。”其实他是不忍心让可怜的母亲再陪自己忍受奔波之苦。母亲也只好依了他。

临出门前,母亲突然想起几个潮州的亲戚和同乡,因为他们曾与李云经交往颇深。母亲让儿子去找他们,也许会有一些希望。李嘉诚本不想去求别人的,但他之前长时间的找工作经历,不是吃闭门羹,就是遭白眼冷遇。万般无奈之下,他拿着母亲给他的地址,决定去找一个同乡帮忙。但让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同乡们开的店都早已倒闭。在日军统治下,香港市景肃条,生意人倒闭的多于开张的。

后来,李嘉诚想到了去银行找工作,因为那里始终会有钱的,一定不会倒闭。不管做什么都可以,扫地、抹灰、煲茶、跑腿,干什么都行,可是等待他的却是老板无情的驱逐。

面对一次次的失败,遭受一次次的打击。但李嘉诚始终很坚强,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

有一天,舅父庄静庵来到他家,让李嘉诚到他的钟表厂工作。母亲激动的热泪盈眶,儿子总算可以有份事做了。李嘉诚回想起先前找工作的艰辛困苦,眼泪也不由得落了下来。

其实,庄静庵并不想让自己的外甥小小年纪就在外闯荡谋生,他是恩惠,特别是亲戚,这和他父亲李云经的性格极其相似。

李嘉诚确实有几分倔强,这些天来遭受的种种挫折,并没有把他击垮,反而使他产生了一个顽强的信念:我一定要自己找到工作!

李嘉诚的这一举动,让母亲大感意外。但她知道儿子的性格,决定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她同意李嘉诚再去找一天工作,如果还是没有找到,就一心一意进舅父的公司做工。

李嘉诚不是一个天生的幸运儿,他所经历的忧患与磨难,是今天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如果说上帝不公,再没有谁受到的不公比李嘉诚更严重了。李嘉诚唯一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就是他能够在苦难中乐观向上,顽强拼搏。这也是他后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第一份工作——跑堂的小伙计

男子汉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会吃苦。

——李嘉诚

工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李嘉诚终于在一家名叫“春茗”的茶楼里找到了一份跟堂的工作,从此开始了自己拼搏的人生。在每一个成功者的经历中,逆境和失败是必不可缺少的两门必修课。而对于李嘉诚来说,它们的降临则意味着失去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历经磨难的李嘉诚终于在这家茶楼开始了第一份工作。虽然仅是个跑堂的小伙计,但他感觉很满意,毕竟这是自己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还可以减轻母亲的负担,所以他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每天,天还没亮,李嘉诚便起床了,先扫地,再擦桌,然后帮客人倒茶,一整天拎着大茶壶,10多个小时来回跑,累得他腰酸背疼,但他对此毫无怨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李嘉诚来到茶楼已一年有余。他诚恳敬业、做事麻利的作风赢得了老板的赏识,老板不仅给他加了工钱,还让他享受像大伙计一样轮流午休或早归的待遇。薪水的不断上涨,工作负担的逐渐减轻,这使得他对工作更加卖力了。无论是顾客,还是其他堂倌,都对李嘉诚的为人处事赞不绝口。

尽管李嘉诚很忙,但是每天工作之余,他都会细心观察、学习别人语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有些事情甚至是他闻所未闻的,他觉得茶楼里听到的这些事与父亲教他的大相径庭。李嘉诚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错综复杂、异彩纷呈的,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了。

有一次,李嘉诚正听一位茶客谈天,茶客妙语连珠的讲述让李嘉诚听得如痴如醉。由于过于入神,他竟忘记了侍候客人。当大伙计叫唤他时,慌张中的李嘉诚一不小心将茶洒在了茶客身上。此时,他呆若木鸡,脸都白了,不知如何向这位茶客赔礼谢罪。顾客就是上帝,稍有差错,都会影响到茶楼的生意,在那个年代,要是碰上一个稍微挑剔点儿的茶客,甚至会当场打堂倌一个耳光。

做错事的李嘉诚默默地等着茶客的怒骂,老板的开除。不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那位被李嘉诚洒了一身茶水的茶客笑着说:“是我不小心碰了他,不能怪这位小师傅。”老板不时地给茶客道歉。

李嘉诚为刚才发生的事而深深自责,后悔不已。老板过来安慰他说:“没关系了,我知道是你不小心才洒到人家身上的,以后做事一定不能走神,做错了事要主动向顾客道歉,你今天幸好遇到一位好心主顾,不然就有好戏看了。开茶楼,老板和伙计都很难做的。”

李嘉诚对老板的通情达理感激不敬,他代表母亲、弟妹向老板表示感谢。这次不经意的失误,也差点丢了这个救命的“饭碗”。

回到家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也为他的粗心捏了一把汗,她还告诫儿子以后要多行善事,必然会有善报的。从那以后,李嘉诚记住了母亲的教诲,并决定将茶客的举动做为自己今后学习的榜样,如果有朝一日还能见到这位茶客,一定对他千恩万谢,甚至为他养老送如果你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过强的心理素质,那么你就能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成熟直到成功。

钟表公司的学徒——人往高处走

同类推荐
  • 在哈佛学管理

    在哈佛学管理

    管理学不是一门高高在上的学问,而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知识。绩效、产品、人事、财务、生产流程,甚至时间、压力、个人情绪,无一不需要管理,但管理到底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理论与实例的结合,引领读者纵观管理学的兴衰起落,告诉大家顶尖商学院的管理学者现在正在研究、关注,乃至争论的主题,并逐一阐明竞争策略、创新困局、组织学习、社群网络、企业购并、全球管理、国际创业、实质选择权、新创公司等学界与业界都相当重视的议题。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运用管理,为自己及团队创造最大的价值。
  •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50位本土总裁谈企业决胜方略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50位本土总裁谈企业决胜方略

    传递信心、照亮希望、50位本土总裁讲企业决胜之道。全球危机下,企业经营虽困难重重,但他们从容面对,展示了战胜危机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中前辈耆老,提前布局,谨慎应对;后起之秀,主动出击。逆市扩张……在本书中,企业精英聚集一堂,高谈治企方略,以供中国企业同仁借鉴。
  • 资本大鳄

    资本大鳄

    “资本”这个词原本的含义,是指用来获得更多财富的财富积累,包括现金及固定资产。在当今社会,它的含义已经被得到了扩充。
  •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该书主要阐述和记录了青岛港总裁常德传多年来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感悟。青岛港把儒家文化、企业文化与对世界的认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书中做了详细介绍,不失为汇集中国管理智慧的好书。
  • 销售圣经

    销售圣经

    销售奇才霍金斯通过这一独创的、却屡试不爽的销售法宝,造就了世界两大汽车巨头:福特和通用汽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霍金斯的销售实践,才实现了如今人人拥有一辆汽车的梦想!霍金斯将这种销售方法称之为“销售流程”,亦即可以对整个销售过程实行可预见、可操作的控制,使之按照一步步的安排,准确实现预定的销售目标。对任何推销员来说,这都是一种梦寐以求的方法。
热门推荐
  • 倒枪刺

    倒枪刺

    世界上果真有吸血鬼,柯亭身上的血不管她愿不愿意早被柯珂吸入过半。不求所需的付出和被索取是孽缘,柯亭发现自己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过。她生而为她,选择也不在她,命运也不在她......
  • 明伦汇编宫闱典宦寺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宦寺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忆似水年华(第四卷):所多玛和蛾摩拉

    追忆似水年华(第四卷):所多玛和蛾摩拉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划时代巨著,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与《尤利西斯》并称意识流小说的巅峰。这部小说以清新灵动的独特艺术风格,借助超越时空的潜在意识,使逝去的时光在他笔下重现,从中抒发对故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安德烈·莫洛亚曾说过:“普鲁斯特简单的、个别的和地区性的叙述引起全世界的热情,这既是人间最美的事情,也是最公平的现象。就像伟大的哲学家用一个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样,伟大的小说家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笔下。”
  • 青磷屑

    青磷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温暖的骸骨

    温暖的骸骨

    这是一本治愈网文。宅在石堡整整十五年的深闺少女安洁莉娅突然有一天想到外面看看,于是他爹就给她找了个保镖,可等人过来一看却发现是弱不禁风的骷髅……只不过……这只骷髅好像不太一样?至少脑壳是刮过光的。虽然安洁莉娅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可是怎么也想不到这骷髅会拿自己的骨头煲汤、跑去医院看病,完了还能变成人形欺骗大众跑去上学、当警察……这场温馨有趣的旅途究竟会通向何方?千言万语汇做一句话:有些人,即便肉身死去,成了一摞白骨,它也是留有余温的……
  • 青春有你没你

    青春有你没你

    一个有音乐梦想的男孩遇见了同样梦想的女孩。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一起看看吧。
  • 狂野未婚夫

    狂野未婚夫

    最后的意识停留在飘飞的痛楚中,如飞沫般飘洒的鲜血,浸湿了白色的单衣,痛,尖锐而痛狂!没有力气再挣扎,只感觉身体在麻痹中冰冷下去,李思棋痛苦的瞪大双眼,她出车祸了,在回家的路上,她午夜的路上,她亲吻了一淌未班车。惊恐的尖叫声,乘客乱作一团。眼前一片的空白,李思棋不甘心的瞪大眼,却也只能死不瞑目的断了气!冰冷,黑暗,无止无尽的痛楚,像是刀割在肉里,痛的她死去活来,活来又仿佛……
  • 袁枚:性灵人生 (文化怪杰)

    袁枚:性灵人生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游戏快穿之攻略男神不容易

    游戏快穿之攻略男神不容易

    叶茨在高考结束后立即买了全息游戏营养舱,玩了几天却突然进入新的游戏模式——攻略模式!?叶茨懵了,必须攻略成功目标人物?失败将会失去所有游戏资格?叶茨作为新晋网瘾少女,无可奈何地开始攻略。嗯?怎么感觉不太对?“小茨,喜欢我吗?”某男神压低声音,诱惑道。“不,不喜...”某男神打断“嗯?”叶茨一惊,立即讨好道:“不喜欢,是爱~”叶茨觉得自己委屈极了,自己无缘无故进入了攻略模式,还是试用阶段!ok!行,算她倒霉!画风一转。叶茨挑起某男神的下巴,邪魅地说:“哟,这不是高高在上的谁嘛。”某男神眯了眯眼,更加邪魅地说道:“小茨,没发现这样的你更加迷人呢~”本文1v1,不喜勿喷。
  • 传说中的异世界大冒险

    传说中的异世界大冒险

    温暖的火炉旁,嘈杂的酒馆里,宁静惬意的乡间小路,人来人往的城市街道。吟游诗人弹着鲁特琴,以优美的旋律,歌颂着那场传说中的伟大冒险。在那诸神已死的岁月里,在那黑暗晦涩的年代中,传说中的英雄们,以凡人之身,创造出连曾经的神明都要侧目的伟大功绩。那些英勇无畏,智慧超群的英雄们,用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神明已死,即使没有奇迹,凡人依旧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与天地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