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1100000012

第12章 战略(1)

定义和基本原理

我在前面的章节里,简明介绍了战争艺术的几个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据我前文所讲,它还包括战略、大战术、战争勤务、基础战术和工程艺术五个部分。这里,我们首先研究战略、大战术、战争勤务这三个部分。如果要对这三部分进行研究,就必须先研究其定义。

如果想更加详尽地研究其定义,我们就要对军队首长在对敌宣战时会产生的与此相关的问题按照顺序进行阐释。不过,我们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关于作战计划。所以,关于研究顺序,研究战略与研究战术恰恰相反。究其原因,是因为研究战术的程序,应该先着眼于细节,其次才是研究大部队的编成和使用。

我们就此进行假想:此时有一支即将参战的部队就在我们面前,首先需要这支部队的总司令注意的问题,是对马上开始的战争性质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且,在这一点上,要与政府保持一致;其次,需对战场的情况进行仔细研究,并根据政府首脑的要求,参照本国、同盟国边境的相关情况,选定作战基地,这个作战基地,必须是最适合部队的。

作战基地辅以预定的作战目标,据此二者即可确定作战地区。待作战地区被确定之后,总司令就应该明确军队的首个作战目标,并根据此作战目标选择作战线,此作战线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不变的,但必须是能达到这个作战目标的。在选择作战线时,要选择最有利于部队的,能保障部队规避大危险,并最大可能取得胜利的作战线。

部队在沿着这条作战线移动时,会遇到两个正面:即作战正面和战略正面。如果部队在此正面后方遇到一条可作为敌人依托的防线,那么部队在行动时应小心谨慎。同时,如果作战线或防线上的临时阵地被部队占领,

那它则会变成战略阵地。

军队在接近它预定的第一个目标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敌人的抵抗,那么军队对敌人的攻击要及时展开,也可以机动作战,以击退敌人。想要实现这一作战目的,提前预定一条或者两条战略机动线十分必要,但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一般作战线有所偏离,所以不要将其与一般作战线同样看待。

联系战略正面和作战基地,除上述条件之外,根据军队前进的情况,恰当建立宿营地线、补给线、补给站等设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有这样一种情况:当作战线过长地纵深延伸,同时,在可以对军队产生威胁的距离中有部分敌军存在。就此,我们提供了两套方案供部队司令进行选择:

(1)攻击此部分敌军,强迫他们撤退;

(2)对此部分敌军置之不理,继续按原定计划行动,同时,对敌军的后续支援部队进行监视乃至无视。

如果决定采取第二套方案,后果就是军队将面对战略正面和大部队正面的双重正面。

军队渐渐接近预定的作战目标,这时,敌军也将采取抵抗行动,战斗就此打响:如果这次的战斗没有分出胜负,双方会进入暂时性的对峙,对峙之后,战斗会重新打响;如果此次战斗中军队获得胜利,军队将会继续进攻,直至攻占第一个预定目标,或者继续按照预定路线前进,直至实现第二个预定目标。

如果以夺取一个战略要塞作为开始作战的目标,那么一场围攻战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可是,当军队去进行围攻后,所剩兵力不足以继续进攻,那么,我们应该在准备夺取的要塞附近攻占一战略阵地,这样就可以对负责围攻的军队继续掩护。1796年,当时的意大利军团兵力不足五万人,就因为上述原因不能越过曼图亚抵达奥地利的心脏,于是,意军便无视在曼图亚的二万五千名敌军,专门对付在蒂罗尔和弗留尔这一双重作战线上的四万奥地利军队。

当然,如果军队本身有足够的兵力,就可以继续扩大胜利果实;要是已经没有需要继续围攻的要塞,就要向着下一个既定的战略目标继续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此战略目标距此过远,建立中间依托点就势在必行了,这样可以保障军队的后续行动。在建立中间依托点也就是中间基地时,我们可以选取一两个已经被我们占领且确定不会突然被敌人攻破的城市,如果没有,就要临时搭建建筑物作为中间基地,同时辅以小型战略预备队,作为后方的掩护部队,并对中间基地、部队补给进行警卫。在行军过程中,遇到大江河时,军队在渡河之前,桥头堡必须尽快建立起来。如果桥的那头位于四面有墙的城市中,为加强防御,就必须建筑一些筑垒工事,这样中间基地的力量会得到加强,那些配置在此的战略预备队的力量也会相应加强。

如果战斗遭遇失败,就要退回中间基地,这样可以休养生息,吸收留守在此的军队,并依靠要塞和营垒,增强自己的抵抗力量,阻止敌军继续前进,或者以此分散敌军兵力。

如果冬季到来,军队就要转移进入冬季营舍。当然,一方如果已经取得决定性优势,可能会继续发起战斗。作战中,如果未遇到敌方防线的严重阻碍,同时,又想要进一步扩大战果,冬季作战就在所难免了。面对冬季作战,交战双方的困难都是巨大的。但是深究起来,相对于普通作战,冬季作战并无特殊之处,只不过需要更大的决心与毅力,才能战胜对方,取得胜利。

以上就是一般战争的过程,我们研究各种作战问题需要遵循的程序也在于此。

总体来说,凡是涉及战争整体的问题,都归属于战略范畴。分析战略,可发现战略包含以下内容:

(1)对战争区及战争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查、明确。

(2)根据战争区及战争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决定战略战术,并在所有选择中确定最有利的作战方案。

(3)选择地点建立固定的作战基地及作战地区。

(4)对预定的进攻目标或防御目标进行选择。

(5)对作战正面、战略正面及防线进行确定。

(6)对军队的基地、作战目标乃至军队占领的战略正面的作战线进行选择。

(7)为本次作战选择一条最佳战略线,以包围战略线的各个部分为目

的,实施行军及机动。

(8)建立一个短期的、临时的作战基地和战略预备队。

(9)研究部队的机动行进问题。

(10)处理好补给中心跟军队行动的协同关系。

(11)对要塞的战略意义、军队的掩蔽部和军队移动的障碍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如何实施和掩护军队围攻要塞方面下工夫。

(12)对需要时在什么地方建立营垒、桥头堡等工事做出决断。

(13)对牵制性进攻及派出大支队的有利时机或必要时机进行研究。以上13点原则,是在战局初期制订作战计划时拟定的。而在这些内容

之外,值得我们注意的还有一些从方向上看属于战略内容,从执行角度看又属于战术的混合性行动,例如:冬季宿营、渡河、突袭、登陆、后退,以及护送车辆运输,等等。

战术是战争艺术的第二部分,指的是军队投入冲击的各种部署及在战场上的机动。

战争勤务是战争艺术的问题,也就是指战略和战术的实际执行。

有很多无结果的争论是针对在一种科学的所有不同部门间确立绝对的界限问题,对此,我曾经说过,战略是在地图上进行战争的艺术,是研究整个战争区的艺术。在冲突发生的现场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条件进行兵力配置的艺术就是战术,在战场中的各点合理分配使用兵力也是战术,这些点多数时候分布在十六到二十公里间。而十六到二十公里,正是多数时候作战部队接受和执行命令的地方。战争艺术的第三部分——战争勤务,正是针对战争准备阶段的一门科学。有人对这种定义表示怀疑,但是又找不到更好的定义对其进行代替。显然,在很大程度上,战略行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甚至有的交战本身就是战略行动,这种情况仅仅适用于分散的军队,这也是一种例外情况。

因此我认为,战术所研究的对象,除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之外,还应该具备以下内容:

(1)采取积极的战略防御;

(2)选择正确的阵地和防线;

(3)两军行军遭遇交战和不预期交战;

(4)为攻击敌人防线,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战斗队形和基本机动样式;

(5)对全军范围的突然袭击;

(6)明确军队进行战斗的号令;

(7)攻击阵地和营垒;

(8)采取突然袭击。

在战争中,例如运输、饲养、前卫或后卫的局部战斗等,属于小规模战争的具体细节行动。换言之,凡是由师或者独立支队采取的单独行动,不应该算作是大规模战争的范围而进行研究,而是都应该归属此类。

战争的基本原理

证明存在一条适用于所有战争的军事行动的基本原理,正是本书的主要目的。这条原理,必须对一切军事计谋进行支配,目的是使其变成巧妙的计谋。该原理的主要内容为:

(1)通过战略计谋的运用,以此将军队的主力向战争区域投递,并且尽量保证将这些军事力量投向敌人的交通线,与此同时还要保证自己的交通线不受袭击。

(2)实施机动,这样就能保证主力部队可以对敌军部分部队作战。

(3)在交战的时候,也应该采取同样的办法,做好战术机动,让主力部队用在对战场具有决定意义的点上,或者用来攻占敌军的战线要点。

(4)在具体的战斗中,主力部队不仅要用在决定点上,而且应该保证这些主力部队在决定点上能够顽强一致地投入到战斗中去,从而取得战争胜利。

对于这样一条普通的原理,有些人认为太过简单,因此受到了一些批评。有人对我的观点表示反对,提出把主力用于决定点上并使其适时投入战斗这样的建议,是非常容易的,不过能够认清这些决定点才是战争的艺术所在。

对这个简单而又有些天真的真理,是不需要争论的。不过我也承认,

如果只是提出这样一个普通的原理,而不对此加以必要的解释,以有效地帮助读者能够在具体的情况下进行运用,怎么说也是可笑的。因此我尽最大的努力,以便让每一个好学的军官能够很容易地在战略或战术的棋盘上找到这些决定点。读者可以在下面的进行过认真研究后,还是不能准确地确定这些决定点,那以后就永远不要再想研究战略了。

实际上,一个主要的战区只有三个区域,分别是左、中、右三个区域。同样的道理,在每一个区域,每一个作战的正面,每一个战略阵地,每一条防线和每一条战术战斗线,都具有中央和两端这三个部分。我们总能够从这三个方向中,找到一个对我方达到既定重要目标有利的方向,一个次有利的方向,以及一个比较不利的方向。由此看来,在确定了这一目标跟敌人阵地和地理上的各点的关系之后,可以将每一个有关战略动机和战术动机的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那就是决定向右、向左还是向正前方机动。要从这三个方向中做出这样一个简单的选择未必会成为一个难题。

但是我认为,战争的艺术绝不仅仅在于选择一个有利的方向,好指导大量军队作战;当然这一点至少是战略的本质,我绝不否认。仅仅能拟定和准备英明的计划还远远不够,还应该能够很好地执行计划,要有技能,能够坚持下来,还应该有远见。

接下来的内容,我们会首先将这一原理应用在各种不同的战略和战术手段中,并且用二十次著名的战役来证明这一点。只要能够运用这一原理的战役,绝大多数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忘记这一原理的人,最后难免遭遇到最大的失败。

作战体系

战争在不可避免即将产生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确定的首要问题:这场战争是一场进攻战争还是一场防御战争?为了确定这一问题,就必须准确理解进攻和防御的含义。

首先说说进攻。进攻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假使即将进攻一个大国,目标是这个大国的大部分领土乃至全部领土,那么这次战争应该被定义为一场入侵战争;假使即将进攻的是一个省,或者只是一个有限的防线,那么这次战争应该被定义为一次普通的进攻;又假如这次进攻的只是某个敌军的阵地,也就是说只是进行一次作战,那么这次战争就可以称为“主动运动”。回顾上一章,我们已经了解到,不论是从精神观点,还是从政治观点看,有利的往往是进攻方。这是因为,进攻会把战火烧到敌方的国土之上,避免自己的国家遭到战争破坏;从资源角度讲,敌方资源会因此减少而我方资源会因此增加;从士气上看,进攻可以提升我军士气,同时,进攻往往会给敌人带来恐惧感。不过,从另一角度看,有时候进攻反而会令敌军的反抗情绪高涨,这种反抗情绪,往往伴随着爱国情感,当他们觉得自己的行动已经关乎国家命运的时候,这种情绪会愈发高涨。

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军事角度看,进攻则有利有弊。在战略层面上,假如这次进攻的程度是入侵战争,那么进攻方也就是我方的作战线就在敌人的国境内,这自然会给我军带来危险。因为,敌人国境中的山川、河流、关隘、要塞等障碍,是有利于敌人进行防御的,也就是说,不利于我军进攻;同时,对方的国民和政府也一定会对我方即他们眼中的入侵者抱有强烈的敌对情绪,从而不会听从我方摆布为我方服务。但是如果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进攻,那么就能直捣黄龙,打击敌军心脏,夺取敌军军事资源,而这些,是促使战争早日结束的重要条件。

同类推荐
  • 108影响人类的重要战争

    108影响人类的重要战争

    远处的金戈铁马,近处的硝烟战火,不曾淡忘的烽火传奇,无法释怀的人间悲剧。本书按时间顺序,精选了影响世界的108个中外战争。从公元前14世纪末首次有史料证实的埃及——赫梯战争开始,到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时间跨度将近3500年。本书的108个战争囊括了人类有史以来有据可考的历次重大战争。其中对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次世界大战作了重点评介。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马恩河之战、凡尔登之战和日德兰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莫斯科保卫战、偷袭珍珠港、中途岛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冲绳之战和柏林会战等重要战役。
  • 电子武器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电子武器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不断产生着前沿武器。前沿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新型武器。
  • 邓小平军事谋略

    邓小平军事谋略

    从百色起义到万里长征,从创建抗日根据地到上党战役拉开解放战争的序幕,从千里跃进大别山到淮海战役,从百万雄师过大江到三军解放大西南,从和平时期的百万大裁军到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都彪炳着邓小平同志作为杰出的军事谋略上的雄才大略,具有极高的理论创造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不仅是邓小平军事思想中的精华,也是中国军事谋略宝库中璀璨的瑰宝。在对邓小平军事思想的诸多探讨中,目前还没有从军画谋略的层面深入开掘、系统研究的成果,应该说这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对邓小平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等研究的深刻性及全面性。《邓小平军事谋略》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 间谍的战争

    间谍的战争

    作为一个普通人却要向间谍宣战,最好的办法是同样成为一个间谍。作为一个间谍,要向一个实力强大的间谍组织开战,那就加入一个同样强大的间谍组织。如果无法加入任何一个强大的间谍组织,那就自己建立起一个间谍组织,然后再去战斗至灭亡,或者获得胜利。这就是间谍的战争,讲述一群平凡的人如何成就不凡的故事。
  • 血战1937

    血战1937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突然爆发,日军参谋部利用纵队司令兄弟之间的矛盾,成功将阳泉纵队改编为皇协军第八混成旅。国民党高层极为震惊,于是他们针对这次事件制定了一个"闪电"计划,清除这些投靠日军的汉奸的行动从此开始了……
热门推荐
  • 王子奇幻漂流路

    王子奇幻漂流路

    出身尊贵,受万人爱戴的王子殿下!他的梦想可不是守着宏伟的城墙直到老死,当然是要游历整个奇幻世界啦!!高贵的精灵、顽固的矮人、可爱的亚人、危险的魔物等等,甚至还有午夜贵族和不死者国度都等着他去探索……
  • 妖王传说

    妖王传说

    一个由下仙抚养长大的桀骜小子,其真实身份却是万妖女王之子,为了师傅两千多年前与妖族结下的恩怨,还未知道自己生世的他毅然踏上了陌生的大陆,开始展开自己的灭妖征途。种族、武技、仙术、唤兽、神兵利器、亘古神兽、佣兵团、杀手、门派等等,且看主角如何组建起自己的队伍,将自己妖族中人崭尽杀绝,最终愕然回首,却发现自己乃万妖女王之子......
  • 吃香桃

    吃香桃

    我和郗香桃头一次说话,是在学校食堂卖馒头的窗前。此前,我们已经眉来眼去的好多次了。我很喜欢她说话的声音里粘连着的那种油润的奶味。班上长得好看点的女生说话大都跟校园里的铃声一样清脆,清脆得让我生出一种永远也不会和她们有什么瓜葛的感觉。同郗香桃分到一个班里前我就被她的声音迷上了。每每出了教室,便不由自主敏感了耳朵搜寻她粘连着奶味的声音。她的声音太珍贵了,好几天才搜寻到一次。也不是搜寻到,是无意中碰上的,来得匆忙,转瞬即逝。印象中听得最真切的一次,是在体育器材室的墙角那里。
  • 怨魂狩猎者

    怨魂狩猎者

    在那个连环杀人案多发的日子里,少年和他相遇了.......
  • 长生天阙

    长生天阙

    滚滚红尘,江山又小雪,寿元干涸,油尽灯枯之际,我见到了一道来自风雪中的曙光...我叫王长生,我只想要长生...在这条名叫长生的路上,我不是一个追求者,而是一个见证者……【声明:主角真的很平凡,就像简介所说一般,是一个见证者,长生这本书,也是为了展现一个世界,喜欢无敌流的书友慎入,群:252618331……】
  •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主要内容分为“父与子:领时代风骚”、“唐朝两位‘广大教化主‘”等章节。
  • 易筮通变

    易筮通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hinese Nightingale and Other Poems

    The Chinese Nightingale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疯魔乱

    疯魔乱

    疯魔者,疯魔大陆万古传说的禁忌,有关疯魔者的传言,那是无人知晓的秘辛。有言曰:疯魔出,仙佛屠,神鬼诛!无尽的传奇因为疯魔者而存在,但却没有人能够堪破疯魔者的秘密。林凡,落魄家族林家的少族长,他从小便是有着无数的光环,有着光宗耀祖,成为强者的志向,奈何天不随人愿,意外的发生也是使得他在巨大的生死之间挣扎着,痛不欲生,苦不堪言!但是一个偶然的相遇却是彻底的改变了林凡的一生,从此他走上了与天地争命的道路。甚至连他自己都是不知道,疯魔大陆也是因此逐渐的变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