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1100000014

第14章 战略(3)

为什么我要在此处提及上述这些连续的基地呢?我绝不是想说明这些基地应该完全或者几乎相互平行。恰恰相反,我们有时候还得改变它们的方向。比如说,当法军撤退,渡过莱茵河之后,法军也许在贝尔福和贝桑松地区,也许在梅济埃尔和色当地区,都有找到新的主要基地的可能。当年,俄军撤离莫斯科之后,沿着奥卡河以及南部诸省建立了新基地,而放弃了东面和北面的基地。这些侧面基地,与防御正面互相垂直,这样就经常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至少可以说,这样的侧面基地可以长时间地阻碍敌人,使敌人行动迟缓,也可以阻止敌人深入到本国的心脏地区。

如果一个基地依托于一条宽广、湍急的大河,这条河的两岸可以凭借坚固的越河工事加以控制,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基地将会是一个最佳基地。基地的正面设置得越宽,对基地的掩护效果就越低。但是,相对来说,

敌人也就越难将我军和这个基地的联系切断。

如果一个国家的首都或者国家中心距离国界过近,那么在一场防御战争中,它作为作战基地的优势就远远低于首都远离国界的国家了。

作为一个完善的基地,必须拥有两到三个要塞,这些要塞要有足够的面积,供军队建立兵站和仓库等设施。如果基地中有不能徒步通过的江河,那么至少要对应占领一个桥头阵地。

以上我们刚刚提到的与基地相关的特性问题,大家的意见十分统一。但是,对于一些关于基地的其他问题,大家所持意见的分歧还是比较大的。有人认为,作为一个完善的基地,必须与敌人的基地平行。我的意见则恰恰与之相反,作为一个基地,与敌方的基地垂直才最为有利,如果有两个边几乎相互垂直,则效果更为明显,特别是二者构成一个凹角,效果就更好了。如果有必要,可以把这种基地作为双重基地使用,这样,既能对战区的两个边进行控制,又可以对两条彼此距离较远的退却线进行保障。如果战局正处于转折关头,这种基地有利于改变作战线。

大概三十年以前,我就曾经在我写的《论大规模军事行动》这本书中指出过,边界的方向对作战线及基地的方向一定是有影响的。在分析各种各样不同的战争区时,我一直运用这一命题,并将这些战争区与那些或者依靠一个中立大国或者一边靠海,会构成许多不可克服的障碍的战区进行

比较。在那本书中,我是这样表述我的思想的:

“战争区的一般外形对作战线的方向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对作战基地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现实中,如果将一个战争区比喻为一个棋盘,或者比喻成一个等边正方形,则也许会出现下面的情况:战局甫一开始,我方军队只占领了敌方的一个边,有时是两个边,敌方占领了第三个边,那么第四个边就成了不能克服的障碍。针对这种战争区,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占领方式,在此,我们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设想和计谋供大家参考。

为了更好地阐述此思想,我们在下面举例进行说明。如图所示,是用来表示1757年至1762年间法军在威斯特巴伐利亚的战争区,以及1808年拿破仑的战争区。

先看第一个战争区,AB边代表北海;BD边代表威悉河义县,就是费迪南德公爵的基地;CD边代表美因河一线,也就是法军的基地;AC边代表莱茵河一线,当时由路易十四的军队进行防守。

根据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出,法军采取的是攻势,占领了两个边,同时可以利用北海也就是第三个边的优势。所以,法军可以

实施机动作战,攻击并占领BD边,对全部四个边进行控制,也就控制了上图中显示的敌方基地以及全部的交通线。

法军E从基地CD出发,希望攻占作战正面FGH,从而切断敌方盟军J与它的基地BD的联系。当J军不得已需要撤退,退向由莱茵河、埃姆斯河和北海岸在埃姆登构成的LAM角时,法军E则一直与美因河与莱茵河上的基地保持着联系。

1806年,拿破仑在萨勒河上的机动,其实就是完全依照上述设想进行的。当时,拿破仑在耶拿和瑙姆堡占领了FGH一线,随后军队越过德绍和

哈雷,使普鲁士军J被迫退向AB边,而AB边靠海,这样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法军大败普鲁士军。

综上所述,赋予作战线正确方向的伟大艺术,就在于如何合理协调它的行动,在不丧失己方交通线的前提下,夺占敌人的交通线。显而易见,FGH一线的地理位置具有延伸性,同时,与敌方一翼的尖端构成了一个钩形,这样就可以始终保持它与基地CD的交通联络。这种正确的机动就是在马伦戈、乌尔姆和耶拿实施的。

如果战区不与海岸相连,而是与一个中立大国边界相连,那么这个中立大国会在自己的国界上设置防线,将这个四方形的一边封锁住。毋庸置疑,这个防线不会像海那么难以突破。可是,如果战败的军队向其撤退,还是很危险的,相反,如果把战败的敌军赶向这种障碍却有利于己方。因为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十五至二十万的军队,别的军队想要进入,就一定会受到它的制裁。假如这支军队战败了,却还是想进入这个国家,则这支军队会被其切断与基地之间的联系。

如果一个小国在战区的边界上,那么这个小国有极大的可能会被并入战争区,于是,这个正方形的一边就会逐渐推移至一个大国的边界或者海岸线。

有时候,边境的地势会将这个四边形的形状改变,大家可参照下图,有时候会变成长方形,有时候会变成梯形。

如果遇到这两种情况,将其中两个边控制住的军队就可以在那里建立双重基地,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原因在于这样做会轻而易举地将敌军与短边之间的联系切断。正如1806年的普鲁士军,他们位于BDJ边上,当时的情况就是如此。那时,莱茵河、奥得河、北海和弗兰肯山地构成了这个长方形。

1813年,波西米亚基地的情形和上述情况相同,这些例子十分明确地

证明了我意见的正确性。当时,同盟国军基地的方向与法军基地彼此垂直,正是这个原因,同盟国军才使拿破仑之前在易北河之战中获得的巨大优势化为乌有。1812年的俄军也遭遇了相同的情况。当时,俄军在奥卡河和卡卢加的基地与敌军基地彼此垂直,仅仅由于这个原因,就完成了向维亚济马和克拉斯诺耶的敌军的进军。

如果要确信上述这些真理,我们就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如果我方的基地能够垂直于敌方基地,那么我方的作战正面就可以平行于地方的作战线,如此,我军就能十分便利地对敌人的交通线和退却线发起进攻了。

在前文中我已经表述过,从前文的两幅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相互垂直的基地确实对作战十分有好处,因为这样就可以得到双重作战线。不可否认的是,有人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说这个论点与我在中的论点有矛盾之处,即边界向地方突出并不一定有利,将兵力平分以适应这种双重作战线也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这种反对意见并不准确,也没有根据,因为互相垂直的基地所具备的最大好处正是其形成了一个突出地带,这个突出地带可以从翼侧和后方获取部分战区。此外,如果基地占领了两个边,就不要求同时对这两个边以重兵把守。恰恰相反,只需要在其中一个边上设置少数工事,同时派少数的部队进行监视就可以了,而主力部队应该集中把守另一个边。1800年和1806年的战局中就是上述这种情况。莱茵河在康斯坦茨湖到巴勒和巴勒到克尔间地形近似一个直角形,这样,莫罗将军就有了两条战线,其中一条平行于敌人的基地,另外一条垂直于敌人的基地。莫罗将军在第一条基地上,也就是左边到克尔间的基地上仅仅驻扎了两个师,用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而他本人,亲自率领九个师转移到与沙夫豪森边垂直的那个边的顶点,所以在行进了较近的路程之后,军队直逼奥格斯堡城,随后,第一条基地上的两个师与其会合。

拿破仑在1806年也有一个双重基地,即在莱茵河和美因河上构成了一个近似凹入的直角。他和莫罗将军一样,也在莱茵河上,就是平行的那一边上,让莫蒂埃部留下,自己却亲自率领大部分军队抵达垂直边的顶点,进而将普军向格拉和瑙姆堡的退路切断。

以上这些大量的事实似乎足以证明,如果具有两个边,且其中一个边

与敌人的基地几乎垂直,那么这种情况是最有利的。同时,我们还应承认,当不具有这种基地时,就应该改变战略正面,以便可以适当弥补这一不足。这一点的内容,我们会在中详细阐述。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即赋予海岸作战基地最佳方向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常常导致人犯重大的错误,这是由于这种基地对于作战的一方优势越大,对于另外一方的劣势就越发明显。这一点从前文所讲的内容就可以得到证明。一个陆地国家的军队,如果被迫被赶向海岸,是十分危险的,所以我对有人说海岸基地是十分有利的观点感到非常奇怪。不过,海岸基地倒很适合岛国军队。当年威灵顿将军率领舰队去援助西班牙和葡萄牙时,选择的最佳基地正是里斯本,可以这样说,最佳基地就是托雷斯-维德拉斯半岛,这是因为托雷斯-维德拉斯半岛可以掩护该首都靠近大陆一边的唯一一条道路。军队在这里不仅可以依托塔霍河岸和海岸掩护它的两翼,同时,还可以保障它依靠舰队实施撤退时的道路。

大多数将军,一般来说,都具有较高的学问,但是他们经常不会探究原因,只看到战争结果。因此他们只看到托雷斯-维德拉斯这一著名的营垒对英国将军提供的优势这一表象,而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导致他们对除了海岸线基地以外有可能还有其他具有优势的基地不抱有希望,更加开始对方便给养输送和防止翼侧遭受袭击的掩护产生了较大的非议。1812年,普尔夫将军曾主张,俄军的天然基地应该位于里加,一个将军竟然迷惑到这种程度,真是难以想象。甚至有法国一位著名的将军也讲过上述同样有悖于战争原理的话,这是我曾经亲耳听到的。

卡利昂·尼札上校受这种思想影响较深,他甚至曾经著文说,1813年,拿破仑应该将他的普通军队驻扎在波西米亚,而将另外十五万人转移至易北河口,也就是向汉堡行进!他完全忽视了一点,对于一支陆地国家的军队来说,选择基地的首要原则,应该是以远离海的正面为依托,也就是以能保障军队处于军事力量和民众的中心位置的正面为依托。假使在这方面犯了大错,即背海进行战斗,这支军队就会被敌军孤立,其退路也会被切断。

反之,当在陆地上作战的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岛国时,则应该与陆地军队做相反的考虑。但是他们应该遵循同样的要求:建立基地的各点。目的是要能保证有得到一切军用物资的资源,与此同时,还要有非常可靠的掩

蔽部。

只有那些在海上和陆地上都强大的大国,他们的舰队才足以对邻近战区的地区加以控制,海岸才可以成为少量军队,即四至五万人的作战基地,才能够使良好的隐蔽地带和各种补给得到有效的保障。但是有一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当敌军是一支十五万人的陆军,并且纪律十分严明,训练十分有素,就算这个时候他们以海岸作为基地,这种行为也是十分疯狂的。

但是,不管任何原则,例外也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时候,我们不遵循上述原则作战,而是背海作战,也有可能找到对我军有利的时机。这种例外的情况出现的条件如下:拥有绝对的制海权;从海上补给比从国家腹地补给更加容易;敌人在陆地上不会形成很大的威胁。虽然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十分困难,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在1828年和1829年的土耳其战争中出现了。当时俄军对舒姆拉则进行监视,几乎全部的注意力都用在了瓦尔纳和布尔加斯上。如果作战对象是欧洲的军队,采取这种办法是非常危险的。即使能控制海,失败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尽管有一些非常自大的旁观者,自以为能够支配自己的命运,对这次战争说三道四。虽然这次战争也犯了一些错误,但还是进行得非常好,当时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掩护自己一方的军队,在攻占了布拉伊洛夫、瓦尔纳和锡利斯特拉要塞之后,还在这个地方准备了伏击战。基地刚一建立,便向安德里诺波尔挺进,这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疯狂的行为。1828年,如果好天气没有持续两个月,那么远征的距离也不会那么远,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在第一个战局中就全部结束了。

有一种暂时性和偶然性的基地,是在永久性基地之外的。永久性基地常常在本国建立,或者至少是建立在可靠的盟国境内。暂时性和偶然性的基地的建立,总要根据敌国境内作战的进展情况来决定。但是这种基地只能是一种暂时性的依托点,为了避免名称概念的互相混淆,我们将在进行详述。

战略点和战略线

战争区的决定点和作战目标

战略点和战略线有各种不同的类别,永久性地理战略点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战区的不同价值而命名的。其他的一些点,叫作机动战略点,主要是因为敌军主力的配置和我军欲对其采取的行动有所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价值,这完全是一种偶然性的要点。最后,有一些战略点和战略线是次要的,而有一些战略点和战略线则具有永久性的价值,这一种战略点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战略决定点。

我想方设法按照我的设想来论述这些关系,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容易。

同类推荐
  • 从俘虏到战友: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军工作

    从俘虏到战友: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军工作

    敌军工作是包括伪军在内的,也称敌伪军工作 。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开展政治攻势,分化瓦解伪军,争取伪军反正,削弱和消来敌人的力量,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的战绩也是显著的,积累的经验也是丰富的。本书为集了中撰写争取和教育俘虏,对伪军则略而未写。二是关于朝鲜独立同盟问题。在侵华日军中有一部分是被强征入伍的朝鲜籍士后,他们被八路军、新四军俘虏后觉悟起来,反对日本法西斯军部发动的侵略战争,组建成立了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义勇军,和在华日人反战团体一起,配合八路军、新四军敌工部门,进行瓦解敌军的工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 号角声声

    号角声声

    介绍了秦汉前后的各大战争,远古的战争、奴隶社会中的著名战役、秦汉时期的著名战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战役、隋唐时期的经典战役、弱势两宋时期的战役、元的拓展疆土、明王朝的著名战役、满清的军事斗争
  • 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中卷):轰炸日本

    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中卷):轰炸日本

    1942年4月18日,美军按照事先拟定的对日本实施空袭的报复计划,派出杜立特尔中校,率领B-25型轰炸机组,首次轰炸了东京,揭开了美国对日本实施战略轰炸的序幕。在整个报复计划中,轰炸机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角。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空军怀念部就计划开发多种超远距离的远程轰炸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多家飞机制造商们通力合作终于成功开发出新型B-29等多种战机。本书所载资料对军事研究者、战机爱好者来说,极具史料价值。
  • 最强特种兵之战鹰

    最强特种兵之战鹰

    鹰眼,一个过去被列入绝密档案的特种兵王,带领着蛟龙分队成为山海丛林中最凌厉的刀刃,直刺入敌人的心脏,长白山的一桩特别任务让蛟龙分队迈进了前所未有的任务中——保护国家宝藏,追讨失宝,不让外敌染指半分!为了国家尊严与荣誉,蛟龙跨越野外,在都市中与敌人短刃相见,战争不止是硝烟弥漫,人心难测更是悬头刀。前路艰险,身为军人,宁战死,挺一身傲骨!(小小青蛇读者群372855502)
  • 鏖兵台儿庄

    鏖兵台儿庄

    蒋介石是当时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他调兵遣将,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策定津浦线防御战;他下令处决韩复榘;他同李宗仁及台儿庄前线各高级将领保持密切的电报联系;在台儿庄最危险的时刻,他亲临前线巡视;在举国欢庆台儿庄大捷时,他通电全国,告诫军民保持清醒头脑,“闻胜勿骄”。
热门推荐
  • 鱼藻之什

    鱼藻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捉鬼笔记

    捉鬼笔记

    师傅说过,干我们这一行的,常年走南闯北遇到点鬼怪的事是正常的,从小跟着师傅到最后,师傅被暗中诅咒害死,这一切罪责都堆在了林峰身上。林峰从小经历鬼怪,鬼灵,鬼尸,鬼使,一步步成长起来,最后,同门师兄弟变成仇人,从小玩到大的师妹成为自己的敌人。这一切都是诅咒的安排。为鬼唱戏,我们不知道唱了多少。林峰一步步成长为捉鬼道长。
  • 趣谈中国近代题画诗

    趣谈中国近代题画诗

    《趣谈中国近代题画诗》是此前出版的《中国题画诗发展史》的续编,即第六编“延展期——‘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所不同的是,它除适当保留前书的学术色彩外,又新写了许多与题画诗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情节较为曲折、生动,或使人唏嘘不已,或令人回肠荡气,平添了几分趣味。本书的特点是将理论阐释寓于故事情节之中,将题画诗发展规律的探讨融于名篇佳作的赏析之中,既引人入胜,又启人深思,既可作一般文学爱好者的通俗读物,又可作有志于学习题画诗创作者的参考教材。
  • 九爷请自重

    九爷请自重

    初见时,她语气轻挑:”小哥哥,我觉得你长的好像我下一任男朋友啊~“某只被强吻的大魔王一见倾心:“既你已招惹我,就莫怪我不放过。”重生前,她被明星白莲花闺蜜害的家破人亡,坠落悬崖而死。重生后,看她怎么撕碎白莲花的嘴脸!大明星算什么?抢她未婚夫又算什么?反正某只大魔王会替她讨回来~
  • 总经理要抓好八件大事

    总经理要抓好八件大事

    “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头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在一个企业里,总经理是企业的主心骨和带头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经理所表现出的能力或毅力,常常左右着整个局势的成败。本书总结了当今世界最新、最典型的管理经验,详细介绍了总经理要抓好的八件大事:识人与用人、规章与制度、社交与沟通、质量与创新、诚信与服务、渠道与营销、资本与利润、防腐与防危。
  • 这世上,唯一的暖先生

    这世上,唯一的暖先生

    五岁那年,池乔期被简言左从孤儿院牵回。他见证了她成长的每一步,从连需求都不会表达,到可以自己去实现梦想。一场实验室的爆炸事故,毁灭了两人原本平静祥和的生活。先天性无痛感的她,被无良医生藏匿,做各种活体实验。身负家族重任的他,卷入家族利益中,必须得隐忍持重。六年,百转千回,他终于将她寻回。曾经天南地北,如今利益争夺。他们是否忘记曾经只许彼此的深情?
  • 最强至尊兵王

    最强至尊兵王

    【火爆新书】他是兵王谱的巅峰存在,他的脑袋被悬赏三千万美金,他就是万兵之王,隶属于中国最神秘的特种部队。一把狙击勇冠三军,夺命飞刀技压群雄,铮铮铁骨也有百般柔情,一世忠一国,一生爱一人!。(纯热血,不后宫!)
  • 二潇的撞鬼日常

    二潇的撞鬼日常

    只听说打怪能升级,就没听说过捉鬼也能升级的,而且偶尔还会掉点装备顾萧潇也是醉了,她虽然从小就喜欢听灵异故事,但也是一位好龙的叶公而已。看着房间里四处飘荡的鬼魂,还有那不同品种的妖怪,顾萧潇觉得心好累,虽然看着很热闹,但她是真的不想住在鬼屋之中啊,另外,那个被男人头所装点着的吊灯,怎么看都有些让人渗的慌。顾萧潇从来不信这个世界有鬼怪,也从来没想过能谈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可是当他出现时……一切似乎都变得不那么一样了。季白,他并不是一个谁都能享用的男人,仅仅22岁的顾萧潇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对待这样一个男人。
  • 桃源传说

    桃源传说

    传承还是阴谋?破万古大局,碾压群雄,横扫诸敌,苍梧山下参悟天道时空,踏破空间的束缚,冲出时间的桎悎。重走星空古路,逆行而上,亲临太初之地,只为追寻那往日的初心......千世轮回与万载磨砺,他终将迈出那一步,使得混沌颤栗,洞悉真相时,心中浮现出带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