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5900000002

第2章 越剧史话(1)

(一)越剧历史溯源

1.孕育时期

(1)越剧的诞生地——嵊州

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目前中国的第二大剧种,最早起源于清末时候的浙江嵊县,即今天浙江省绍兴地区的嵊州市,是由当地民歌演化而来,并在发展过程中汲取昆曲、绍剧等剧种之特色而成的。

越剧的发源地嵊州,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神韵吸引着各方名流的慕名拜访,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誉。这里风光旖旎,秀山环抱,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横贯全境的剡溪,更以其独特的灵动气质,造就了嵊州地区独具神韵的秀美风貌。妖娆多姿的自然风光赋予了这里神奇的魅力,吸引着历代高贤名流纷纷而至,在赏景怡情之余,为后世留下了众多流传千古的不朽篇章。

诗仙李白曾在诗作《别储邕之剡中》里写他游剡溪到剡城的所见: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大诗人杜甫也在游剡溪时作《壮游》赞曰: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在李杜之前,早有东晋“十八高僧”和“十八名士”慕名游剡、王羲之徙居金陵,而同在唐代,更有王维、温庭筠等400多位诗人在此泛舟吟唱,其后,宋代朱熹、王十朋等一大批文人墨客,乃至近代的蔡元培等学界泰斗都纷纷讲学鹿门、设帐城南、执教书院,为嵊州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中原文化,促进了嵊州文化的多元发展。

嵊州地区民间音乐歌舞发展极盛。民乐有辕门、妒花、绣球、十番、节诗、将军令及民歌看牛调、五更调、工尺调、双看相调、三番十二郎调和宣卷调、道情调等。民间舞蹈有狮舞、龙舞、仙鹤舞、菜瓶舞、高跷、荡湖船、练嘴行、回头拜、调五马、大头和、哑背疯,以及翻表、叠罗汉等。这里还流传着古老的傀儡班、目连班、徽班、乱弹班、调腔班、高腔班以及孟姜班和鹦歌班。外来文化的注入丰富了这里的民间艺术,并在与本土艺术的交融中开花结果,不同文化的碰撞,也为嵊州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新的灵感与眼界。随着民间写诗填词之风的日益兴盛,能歌善唱的嵊州人更把歌声融入了他们的生活。这里村村有祠堂,堂堂有戏台,保保有庙,庙庙有舞台。“见物唱物,见人唱人”,多才多艺的嵊州人,就这样成为了越剧艺术最原始的创造者,嵊州也为越剧艺术的孕育和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越剧的前身——“落地唱书”

越剧有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其演变过程中,曾有过各种不同的称呼: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而探寻越剧最早的源头,则要追溯到她的前身——“落地唱书”。

“落地唱书”是嵊州地区土生土长的曲艺形式,是一种来自民间的说唱艺术,它的名字得自于它独特的表演方式。多数曲艺形式在演唱时需要有一个或大或小的舞台,而“落地唱书”则完全没有特定的条件要求,在农家檐下门口、台门堂前,站立于地均可演唱,由此而得名“落地”。

“落地唱书”的前身,是嵊州地区的“田头歌唱”,其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阶段,即低级阶段,称为“沿门唱书”;后阶段,即高级阶段,称为“走台书”。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嵊州地区的部分贫苦农民,为了生计,用佛曲、道卷、道情、莲花落等俗曲小调,唱一些劝人为善、祝福长寿、多生贵子等吉利词句,沿门卖唱,俗称“沿门唱书”。

据记载,约在清咸丰元年前后,嵊州马塘村有一位青年农民金其炳,是一位极有天赋的民歌手。金其炳不仅热爱歌唱,更积极创造,以自己的艺术才华,不断进行着歌唱风格与内容的创新。他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创造了集宣卷佛曲、牧歌小调、四工合调精华于一体的新唱调。这种唱调不仅新颖独特,淳朴流畅,而且在唱词上没有死板的规定,易学易记,很快得到了众多农民的喜爱,并迅速地传播开来。不久,金其炳名声远播,许多青年纷纷跟随他学唱,成为了他的艺徒。有了众多艺徒的金其炳进一步在徒弟们的帮助下,积极创新,大胆改良,不仅根据佛曲、山歌小调的格式,自己填词任意歌唱,更将宣卷佛曲和工尺调混合编唱,并把佛曲帮腔衬字“阿弥陀佛”改为“箫经”中的“四工上合尺”。以“四工上合尺”为尾声衬字的曲调,形成了有领唱、有帮腔的样式,气势更加雄壮,也更能激发演唱者的情绪。这种由金其炳新创的曲调,被称为“四工合调”,它后来也成为“落地唱书”很长时间内的主要曲调。

金其炳等人的“田头歌唱”历经十多年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到1863年前后,由于当时嵊州剡江两岸农村自然灾害连年发生,民不聊生,百姓纷纷背井离乡,四处逃荒,金其炳等一部分青年农民,为了生存,便以民间曲艺作为谋生手段,沿门挨户卖唱。“落地唱书”的前阶段——“沿门唱书”就这样产生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沿门唱书,艺人们的唱段曲目逐渐发展、积累,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唱书者们开始根据一些民间故事、传说改编成简单的有故事情节的曲目,此后更进一步从宝卷、传书及外地说唱滩簧中移植大量书目,逐渐转向以长篇为主的唱书。为了提高艺术效果,他们还从嵊地古有的“紫云班”(绍剧)的乐队中得到启发,自制枣木尺板、毛竹节鼓(后发展成鳖鼓)作伴奏乐器,音响效果有了进步,同时又发展为两人配档,一人主唱,一人打板接腔。他们在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便到各处唱书,逐步发展为半农半艺的半职业艺人。

“走台书”是“落地唱书”的后一阶段,在形式上由“沿门卖唱”转化为进茶楼小舞台演唱。其内容、曲目及曲调都有所不同。此外,在演唱方式上,由以唱为主逐步发展为唱、白、表三者结合,嗓音有了男女老幼的区别,演出形式也从站立于人家门口演唱变为在厅堂、茶楼内演唱,逐渐形成了“落地唱书”的基本形式。“走台书”的命名也是对这种演唱形式的概括。

金芝堂是金其炳的艺徒,也是当时有名的唱书艺人。他原是一个补鞋匠,后出于兴趣,改行从艺。他与其他唱书艺人一起,推动了从“沿门唱书”到“走台书”的进步,也通过长期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由于“落地唱书”最初是用“四工合调”唱四句八对的彩头话和短小书目,曲调与内容并无矛盾,但发展到“走台书”时,内容和曲调开始产生了矛盾,而且,“四工合调”旋律简单,节奏单一,无法适应人物、情节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金芝堂在“湖州三跳唱书调”的基础上,吸收嵊县牧歌和原“四工合”的成分,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呤嗄调”,从而创造并发展了“落地唱书”,也为其日后发展为越剧奠定了基础。

在“落地唱书”的长期发展中,由于多种原因,唱书艺人逐渐以剡溪为界分成南北两派,并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在演唱内容上有“南记北图”之说,即指南派往往以“记”作为曲目的名称,如《獾猎记》《乌金记》等;北派则多以“图”作为曲目的名称,如《十美图》《七美图》等。在唱词和音乐上则有“南俗北雅”之说。

经过前后两个阶段五十多年的发展,“落地唱书”由单纯的农民自娱歌唱,演变为半职业、专业化的演唱,这一民间艺术也以它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在嵊州农民艺人们的积极学习与努力创新下,1906年,“落地唱书”被正式搬上了舞台,发展成为最早的越剧—小歌班。

2.“小歌班”时期

进入20世纪初,“落地唱书”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小歌班”的应运而生,使得一种民间曲艺终于蜕变为戏曲,越剧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她作为地方剧种的发展历程。

在落地唱书艺人的积极创新与不断改良下,唱书表演渐渐趋于成熟、完善,在表演上,有主唱、轮唱、对唱、对白,角色之间有呼应、有交流,人物性格更趋明朗。为丰富表现力,艺人们主动向绍兴大班学习,运用“五色嗓音”,即小口、本喉、大嗓等不同嗓音演唱,以区别不同行当和角色,增加了人物的立体感,同时,又加入了道具的因素,按角色需要配以各式身段动作,接近于后来的戏曲表演。

1906年3月27日,在落地唱书艺人的大胆尝试下,他们的表演终于被搬上了舞台。这一天的试演,是越剧历史上的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也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有分工的专业演出。虽然试演不能一次就获得成功,但这次试演打开了从曲艺迈向戏曲的大门,“落地唱书”经过几十年的孕育发展,终于修成正果,越剧由此诞生了。

登上舞台的唱书表演当时取名为“小歌文书班”。“小歌”指民歌小调,“文”指无武打场面,“书”指所演戏匀系唱书书目,故人们将它简称为“小歌班”。“小歌班”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了十多年,这一时期在越剧发展史上也就被称为“小歌班”时期。这一时期,艺人们在演出实践中逐步发展自身的表演艺术,组织戏班,创编新剧,经过十五年的发展,陆续从农村转入中小城镇,直到后来挺进大上海。进入上海后,“小歌班”积极从绍兴大班、京剧等剧种中吸取艺术养分,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同时在剧目、音乐、服装和化妆等方面进行改革,特别是在越剧语言上掺入了一些上海白话,使越剧语言既不脱离乡音,又能为上海观众接受。通过努力,“小歌班”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终于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到1922年,“小歌班”在上海正式进入“大世界”演出,开始改称“绍兴文戏”。

3.“绍兴文戏”时期

1922年,越剧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即“绍兴文戏”时期。由于“小歌班”诞生在嵊州,而嵊州隶属绍兴府,“小歌班”与同出于绍兴以武戏、宫闱大戏为主的“绍兴大班”相比,内容更侧重于家庭伦理、儿女情爱,由此被称为“绍兴文戏”。“绍兴文戏”时期是越剧发展的成熟期,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都是男演员,故称“绍兴文戏男班”,后期出现男女混演,并向女演员过渡,称“绍兴文戏女班”。

(1)男班时期

男班艺人们进入上海后,虚心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技艺,使绍兴文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男班艺人的队伍也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在男子绍兴文戏的鼎盛时期,男班先后在上海的新化园、镜花戏园、升平歌舞台、共和戏院等30多个戏院演出。其中有袁生木班、梅朵阿顺班、马潮水张云标班、王永春白玉梅班等20多个戏班,当时嵊州的名角几乎都集中在上海。

(2)女班时期

1923年,嵊州商人王金水和艺人金荣水在家乡施家岙创办起越剧的第一个女子科班,打破了绍兴文戏全部由男子表演的局面,绍兴文戏进入了女班发展阶段。

同类推荐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这是一张摩登上海的地图。这是享受的上海,消费的上海,让人惊奇的上海。这里有一些人的温柔乡,让他们由衷赞美上海的多情、上海的现代文明、上海的高雅艺术。但也让另外一些人看不惯这里的恣意享乐和放荡不羁。也有一些人既被这里的温柔多情所吸引,又被这里的金钱崇拜和少情寡义所伤害,苦恼得很……
  • 中庸注参

    中庸注参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震、康有为、马其昶及业师唐蔚芝先生之说,录之甚众,以备参考。同时,本书附有陈柱昔日讲学南洋大学时所著《中庸通义》,实乃研读《中庸》的经典文本。
  • 孟子(全集)

    孟子(全集)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著作,共七篇十四卷,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和一些生平事迹。《孟子》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政治、哲学、教育和文艺思想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的思想闪耀着时代的光辉,蕴含着历史的真知灼见,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吸取了其他《孟子》版本的精粹所在,按照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评析、史例解读的体例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力求以全新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孟子》,感受《孟子》,使孟子的思想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让每个读者都能领悟到两千多年前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
  • 趣谈中国文化

    趣谈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本书以生动的文采带你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
热门推荐
  • 元曲集(上)

    元曲集(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探索失踪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探索失踪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煤矿世家的女儿,注定背负着家族使命。许微澜就是其中之一,迫于无奈,她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亲生妹妹。可没想到原本平常的寻亲之举,竟能牵扯出各个幕后势力。不知在青梅竹马的帮助下,她可否化险为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上,冷宫有喜了

    皇上,冷宫有喜了

    21世纪金牌杀手,阴差阳错魂穿古代,却成了人人都不待见的冷宫弃后,本就厌倦了被人摆布的人生,这样的傀儡皇后,不当也罢。一壶清酒,一树桃花,一诺倾城,一生天涯,那才是令人向往想要的人生。如今月上枝头,想必皇宫侍卫什么的都已经在打盹了吧,此时不逃,更待何时?不是,这帅哥是怎么回事?这地方还有如此沉鱼落雁的大帅哥怎么没人告诉我呢?这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不如......不如先泡个帅哥再一起浪迹天涯,做一对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吧,别拦我,你们可都别拦着我呀......
  • 护主小鲜妻

    护主小鲜妻

    她是从小隐居在深山老林的少女----巫三三!他是H国让人闻风丧胆,权势滔天的主少----甄傲也!一次暗杀,他无意间落入了那片深山老林,却遇到了正在小溪边抓水蜈蚣当晚餐的她。所以,为了报恩,他将她从深山老林中带出。当所有人都不敢靠近他的时候,而她当着众人的面跳上了他的背,还大声宣扬道:“我救了你,你又救了我,我婆婆说做人要知恩图报,所以我决定以身相许嫁给你!”她的懵懂,她的古灵精怪,她的善良,她的所有都莫名的吸引着他!“你...不怕我吗?”他问道;“我不怕你,再说了,我为什么要怕你啊!你长的这么好看!我喜欢你都来不及!”而她笑答;然而......一件事情的真相被挖出!四年后,他依旧是他;而她已经忘了他,成为了H国最炙手可热的影后。
  • 异界超级学徒

    异界超级学徒

    韩东是炼药学徒,但他手上有无数宗师药剂;韩东是锻造学徒,但有无数强者求他打造装备;韩东是法师学徒,但是他的火球却轻易击穿了魔导士的盾牌;“谁告诉你学徒是废物?有本事,你别找我买药,买装备,买技能啊!!”韩东如是说。
  • 发史

    发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特宠萌妃:废柴杀手一等妃

    特宠萌妃:废柴杀手一等妃

    百里宸曦是个杀手,有一天她和所有杀手前辈们一样穿越了。她表示穿越没关系,穿成亡国公主也不要紧,日子总是要过的。上辈子过的太辛苦,这辈子从来。还有妖孽美男,快到碗里来!!!
  • Little Rivers

    Little Riv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