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9200000005

第5章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个矮个子身上(2)

基辛格说:欧洲想什么我无法判断,他们不会做任何事,因为他们基本上与此事无关。我们考虑的是假如苏联占领中国,将影响其他国家的安全并造成我们的孤立。

在会见时,基辛格细细地端详着毛泽东。他觉得眼前这个老人虽说也是高龄,动作已经迟缓了,但思维竟然如此敏捷睿智,眼光如此广阔深邃,谈话如此幽默轻松,后来他常说,听毛泽东谈话使他感到了一个世纪伟人的魅力。他觉得毛泽东要比一年前在此会见尼克松时身体好多了,他看出毛泽东皮肤的浮肿已经消失了,眼睛也比去年灵活有神。会见进行了将近两个钟头。

2月18日凌晨1时10分,在周恩来示意下,摄影师又从门外走进书房里来。

基辛格知道会见要结束了,就说:主席,我真的发现你的气色要比去年好。

毛泽东不要别人搀扶,自己站了起来,笑着说:是的,我的情况比去年好。

你看,摄影师已经进屋来“攻击”我们。请代我向尼克松总统致意,同时也向尼克松夫人致意,很抱歉上次无法与她及罗杰斯国务卿会面。

这天天亮不久,一张还带着油墨清香的《人民日报》送到了基辛格下榻的钓鱼台四号楼的套间里。这份当天《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毛泽东和基辛格在中南海书房一起会谈的大幅照片,并用了一个通栏大标题来报道这次会见。基辛格看了格外高兴,据他身边的人说这天早上博士的食欲特别佳。

这天下午2时35分至晚7时,周恩来与基辛格在人民大会堂江苏厅举行了第五次会谈。两人共同商讨了两国互设联络处的若干细节。基辛格向中国方面通报了美国准备对欧洲和中东采取的新的外交主动步骤。中方也对美方表示了好意,同意在越南释放美国战俘的时限内,释放两名在越南战争中入侵中国领空而被俘的美国飞行员。

双方还谈到了一个名叫约翰·唐纳的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此人于1952年11月29日乘间谍飞机窜入中国东北境内收集情报,被中国逮捕,并于1954年11月判处无期徒刑。在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期间,美方多次提出要人而未获解决。1971年12月13日唐纳被减刑,改判有期徒刑五年。此次,中国方面向基辛格暗示,只要美方提出其家庭有困难就可以提前释放。

周恩来与基辛格第六次会谈。

基辛格离开北京返回美国不到一个月,唐纳的老母亲生病,美方将此事通知了周恩来。没几天,即1973年3月12日,唐纳获释后经深圳出境回国。这样,中美两国在冷战时代遗留下来的最后一笔老账也就解决了。这是后话。

周恩来与基辛格的第六次会谈是18日午夜零时25分开始进行的。会谈地点在钓鱼台三号楼。双方对此次基辛格访华的新闻公报的措辞进行讨论,很快就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会谈的小厅里暖气开得很足,待周恩来与基辛格走出来的时候,室外寒冷而清冽的空气扑面而来,两人都感到很舒畅,都不约而同地舒展胳膊而深吸了一大口空气。两人对望了一下,都笑了。周恩来抬腕看了一下表,已是深夜2时10分,严格地说来,已经是2月19日凌晨了。气氛显得较为轻松,两人的兴致都很高,因为天一亮基辛格就要飞离北京了,周恩来就说,我陪你散步走回你住的四号楼去,作为对你的送行。

钓鱼台宾馆的大院子里,万籁俱寂,在不很明亮的路灯之下,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话。在四号楼的门厅口,周恩来显得很轻松地与基辛格拥抱,握手道别。

但是,周恩来一回到自己的大吉斯车上,就催司机尽量开快点。

当车子进入中南海停在西花厅门前时,闻声迎上来的秘书刚刚为他打开车门,他就关切而着急地问道:“南昌那边有消息吗?”

秘书迅速回答说:“今天下午他已经平安抵达鹰潭。要是快车不晚点,明天中午他就可以上路。”

秘书没有说这个“他”是谁,我们可以猜得到他是什么人物。

开往北京的46次特快挂上了一节“东南亚外宾”的专用车厢

在那个年代,像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宾努首相、老挝苏发努冯亲王及越南的有关领导人这样的“东南亚外宾”,是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特别的礼遇的。1973年2月20日上午11时许,从福州开往北京的46次特快经停江西境内上饶地区的鹰潭站。当时,鹰潭只是铁路线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子而已,但是铁路部门已经得到中央办公厅的有关指示,在这一趟特快上加挂了一节专用车厢,以接待在鹰潭站上车的“东南亚外宾”。

31在列车徐徐进站时,上饶地区革委会的领导人、鹰潭镇党委书记与鹰潭站的站长,亲自陪同着一家男女老少,从接待室走了出来。由于东南亚外宾也是亚洲黄种人,加上地方官员亲自送站,不细看的话,就以为真的是送外宾了。

但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被送的主宾是年近70岁的矮个子老人,身材壮实,步履稳健,精神矍铄,目光炯炯,穿着雪花呢大衣。

这个老人的面影好熟悉哟,这不就是邓小平吗?!

搭乘这趟列车专用车厢的这家人,确实是邓小平的一家四代老少。有邓小平、卓琳、继母夏伯根、女儿邓林、邓楠、女婿张勤和一个刚出世不久的小外孙,还有秘书王瑞林。

“东南亚外宾”,这是他即将离开江西的特殊日子里作为打掩护的特别称号。

现在已经无从查考,究竟是谁给他“发明”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称号了。

这个称号,在那个极“左”而动乱的岁月里,对于他出访及回京,可以说起了不可小看的掩护作用。

在林彪事件之后,邓小平的政治生活面临转机。周恩来总理安排他于1972年11月中旬起,从井冈山开始,对中央苏区老根据地及江西农业生产、景德镇陶瓷厂等作一次考察访问,并特别叮嘱有关部门要注意他的安全问题,绝不能出事情。事先给邓小平要去访问考察的县镇或者单位打招呼,这可是一个涉及安全问题的难题。虽说林彪集团已经倒台,但是将邓小平定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造反派头领人物还在台上,各地造反派及一些靠造反起家的人物还十分活跃,极“左”的思潮还在到处泛滥。再加上对邓小平又没有正式宣布平反复出,他头上还戴着一顶“党内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去各地访问露面,如果不采取一些特别措施,难保不出意外。首先就挑选老革命根据地,是考虑到那里的人民对老红军老同志革命感情深,造反派的势力相对薄弱一些。为了加强安全保卫工作,事前都是通知说有“东南亚外宾”去访问,使邓小平的出现带有一定的突然性。

史爱国在《初访井冈》一文中对当时的情景作了有关记述:

在枫树坪,三湾的群众惊讶地看着正在参观的“东南亚外宾”。这位“外宾”身穿灰色中山装,脚穿一双旧黑皮鞋,身材不高,却很精神,偶尔流露出四川口音。他们越看越面熟。

“邓小平来三湾了!”

“昨天通知要来参观的‘东南亚外宾’,原来就是邓小平。”

人们奔走相告,从家中,从地头,自发地聚集到三湾招待所的大门附近,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几年来销声匿迹的邓小平。

在邓小平的访问考察结束不久,1973年2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江西省委接到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的电话通知:中央已作出邓小平回京的决定并再三说明邓小平这次回京,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由周恩来亲自安排的。汪东兴指示省委用汽车直接把邓小平一家从南昌送到鹰潭,再换乘福州至北京的特快列车。

汪东兴要求务必做好保密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邓小平及其家人等在江西最后一站的绝对安全。

当时,江西省委书记由黄知真担任。1972年4月间,中央在北京解决江西省委领导班子问题时,周恩来就曾与黄知真面谈过,当时还曾指示江西省委将1972年,邓小平、卓琳夫妇与母亲在江西。

残疾在身的邓朴方送至北京301医院治疗。黄知真后来也获知毛泽东在邓小平信中作的“8·24”批示。江西省委在接到汪东兴的电话后,非常重视,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决定由省委书记黄知真直接抓这个工作。黄知真直接打电话给上饶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瑞清,布置了在鹰潭的接待任务,并郑重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安全,绝对安全;二要保密,严格保密;三要热情周到。

在黄知真书记的亲自安排下,1973年2月19日清晨,冬末初春的太阳刚刚露脸时,在南昌市郊新建县望城岗的那座“将军楼”院子里,两部老式伏尔加小轿车,告别了来送行的人群,在公路上扬起了灰尘,朝市区飞驰而去。车子穿过了闹市区,向东直奔鹰潭方向而去。

当时的路况并不好,车子经过一天的颠簸奔驰,在接近下午5点时抵达鹰潭镇,穿过镇街,驶进镇东信江边的与市井相隔的一个带青砖围墙的院子。

这是镇子的一个小招待所。院内绿树成荫,环境很幽静,主楼为一座宫殿式的建筑,室内盥洗设备都齐全,这里很适于警卫,无关外人不易闯入。主人说,这里曾接待过许多党政军领导人。为防意外,负责内保的上饶地区公安处警卫科长刘树兴率领一班战士担任警卫。

邓小平一家就住在二楼里。镇党委书记霍凤翠在楼上指着招待所对面一个郁郁葱葱、古树繁茂的处所,对邓小平说:“对面原是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家的后花园,几处房子是屯兵藏宝的库房,园内那几株苍郁的大树是千年古樟。

人家说,过去古樟树上常有老鹰飞来栖息,现在是很少见了。解放后,现在桂家的花园改为人民公园了。”

邓小平虽经长途的颠簸,仍精神饱满,很有兴致地问:“这里的地名为什么叫鹰潭?”

同类推荐
  •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结束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时代,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中美建交无疑是改变世界的一件大事。本书全景式地逼真再现了邓小平、卡特、“卡特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以及黄镇、老布什、伍德科克等为中美建交作出的贡献和他们极富个性化的形象。如实披露了毛主席派中国“空军一号”赴美接尼克松再访华、老布什“自行车外交”、卡特严打台湾特工、邓小平访美专机强行起飞以及三K党徒刺杀邓小平等鲜为人知的秘闻真事。视野开阔,内蕴丰厚,图文并茂,读之爱不释手,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要求。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顺势而为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 党的光荣历程

    党的光荣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它的产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本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编,共十四章。总论共八章,主要阐述思想政治工作一般原理,对各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分论共六章,主要针对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做好和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特殊要求。
热门推荐
  • 弟子规(国学启蒙书系列)

    弟子规(国学启蒙书系列)

    弟子规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 造化吞天

    造化吞天

    少年热血得天道,人间、妖域、魔界称其为邪帝,正乎、邪乎,唯我本心,美女娇妻,称雄争霸。
  • 捍帝

    捍帝

    肩负国家使命的捍卫者,误入东汉末年,成为东归逃亡途中的献帝刘协。蓦然回首:汉祚势微,诸侯割据,黄巾余孽如蝗虫过境,尸骨成堆,饿殍遍野……大汉十三州,堂堂天子竟无立足之地?东归洛阳又如何?刚出狼窝,又入虎口!走投无路,刘协终于雄起了……兖州牧曹操率领虎豹骑风驰电掣赶到洛阳,却发现城内早已人去楼空,只见残破不堪的宫门墙壁上留下几行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汉室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洛阳宫》——刘协。…………
  •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重黎

    重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一强者

    第一强者

    【免费新书】前世修仙大神转世重生,在高三之际觉醒前世记忆,靠着前世记忆中的众多功法,他从零开始的再次修行,前路还有着众多他前世留下的痕迹和宝藏需要去探索,他要重新踏上地球的巅峰!
  • 抢爱成婚

    抢爱成婚

    他,金城钻石级阔少,身份尊贵高不可攀,身边女人趋之若鹜,却从不沾染……不知为何他偏偏看中亲弟弟的未婚妻金家三小姐,而且非卿不娶?◆他步步紧逼步步算计,两人各怀目的终于达成结婚协议。这场备受瞩目的世纪婚,人人皆说钟莛钰用情至深爱她成狂终得所愿。然情深背后几多阴谋?!都说金家三小姐冷漠无心。这冷漠背后几多情深?!金楚瑜说,柔弱的女人玩不过钟莛钰!许多年后金楚瑜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谁都玩儿不过钟莛钰。◆当真相抽丝剥茧,金楚瑜才知命运多可笑,遭遇钟莛钰后所有事情串联,真相……竟然如此伤人。他瞳仁布满红丝一字一句:“我只是不想你陷得太深,仇恨……你早该放下了。”金楚瑜紧捂胸口:“钟莛钰,我若如你所愿……你也请你答应我一件事!”“你说!”钟莛钰胸腔翻天覆地,只要她愿意……金楚瑜那怕要他的命他也给!“你我人间黄泉永不相见!”◇[精彩抢先看](片段一)钟莛钰:爷纵横情场这么多年,爷看上的女人,还没有得不到的。金楚瑜:纵横了情场这么多年的您什么女人没见过,我既不是国色天香也不是沉鱼落雁,瘦瘦巴巴前不凸后不翘,您费这劲儿非要拆散我的婚约干什么?钟莛钰:爷乐意!金楚瑜:……(片段二)钟莛钰:金楚瑜,我长这么大从没对别的女人走过心,更没走过肾,现在对你不仅走了心还走了肾,你应该感恩戴德才是。金楚瑜:……(片段三)金楚瑜:我们婚姻一开始就只是一场交易,如今也该结束了。钟莛钰:您这算哪门子的交易,当初我要媳妇你要投资,说好了我帮你,你给我媳妇儿,现在金家稳固了你就想把给出去的媳妇儿收回去?!天下好事儿都是你一个人的是吧?!金楚瑜:……
  • 忆西楼

    忆西楼

    某朝代年间,五位出身不同、性格各异、而皆正当年华的女子:温婉医女、乐坊名伎、侍郎夫人、帝王爱女,还有一个来自异国联姻的公主,因缘际会,盛春之时齐聚在京城的某个皇宫寿宴,五人的命运就此交织,相互牵连,历经家族变故、命运颠沛、夫妻分离,或看破红尘,或香消玉殒,或归隐田园……
  • 病榻遗言

    病榻遗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