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700000004

第4章 初露锋芒

(一)深宫奏对

面对穰侯的行动,范雎主动向秦王上疏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管理国家的原则,是有功劳的人不能不赏,有能力的人不能不封官,勤劳的人酬劳就高,功劳大的人地位就尊贵,能够治理众人的人官就大。所以没能力的人不能当官,有能力的人也不能不用。如果大王以为我的话有道理,希望大王能够采纳我的进言,任用我为大王效力;如果大王觉得我不过是胡说八道,让我长年等在这里也没有意义。古语说得好:平庸的君主只会封赏自己喜欢的人,惩罚自己讨厌的人;但贤明的君主就不会这样,赏只会给有功的人,刑罚只会施加在有罪的人身上。臣我也不是刀砍不动、斧斩不死的人,断然不敢拿性命当儿戏,千里迢迢地跑来跟大王您说些没用的事情,虽然臣下我人轻命贱,难道大王不考虑一下推荐我的人对大王的耿耿忠心吗?”

“我听说周朝有砥砨,宋国有结绿,梁国有县藜,楚国有和朴,出土的时候,所有能工巧匠都看走了眼,但最后都成了天下最有名的宝物,由此看来,虽然大王现在不愿用我,难道我就真的不能帮助大王增强秦国的实力吗?”

“我听说,善于发家的人,一定是从国家取得财物;善于持国的人,则是取之于诸侯。天下有贤明的君主,那诸侯就不可能强大,为什么呢?因为贤明的主上会将诸侯的财物取来增加自己的力量。一个良医能知道病人的生或死,一个贤明的君主能明了成和败的道理,有利的就采用,有害的就舍弃,不确定的就先慢慢尝试,即使是舜和禹再世,所作所为也不过如此罢了。我心中那些最重要的话语,都不敢写在这里;能写在纸上的,又没有办法打动大王,总不会是我太笨,因而所想的,大王都不关心,还是我太低贱了,大王就不愿意任用了吧?大王自然不会是这样的人,希望能赐给我一个朝见的机会,让我见到大王的尊容。如果见面后大王还认为我的话语无用,我情愿马上被砍头。”

秦昭王看到范雎的信,龙颜大悦,于是传来王稽,向他致歉,并让他派车去接范雎,在离宫接见他。范雎进宫后,就在秦王快来时,他假装以为这是监狱而进来看热闹,就在那里左瞧瞧右瞧瞧,宦官们又惊又怒,往外赶他,说:“秦王来了!”范雎装模作样地在那里大声说浑话,说:“秦国哪有秦王啊?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想以此话打动秦王。秦昭王在一旁听到,心中不免有所触动,于是他先向范雎表示欢迎,然后向他赔礼,说:“我本该早就来向您请教了,只是前一阵子因为义渠的事情脱不开身,一直没有时间,而且每天又要早晚侍奉太后,听候她老人家的旨意,如今义渠的事情总算忙完了,寡人才有时间向先生请教。虽然我很愚笨,还是希望能恭恭敬敬地完成欢迎您的礼节。”范雎也向秦王告罪,当天见到这一幕的人,无不肃然变色。

秦王屏退左右的人,深宫中就剩下他和范雎,然后跪坐在地上,态度恭敬地对范雎说:“先生今日前来,是对寡人有什么指教呢?”范雎唯唯诺诺,含含糊糊地应付了过去。过了一会儿,秦王又问,范雎仍旧是唯唯诺诺,搪塞过去,相同的情况就这么来来回回地进行了三回,秦王心里有些不满,心想以寡人的雄才大略,数载征讨,无往不胜,难道就没有一点成绩?但作为一国之君,也一定是有过人之处,秦王心想,难道此人真的有大智慧,若如此,这样也不算丢脸面,于是仍旧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对范雎说:“先生难道真的不愿意指点我吗?”范雎看看也差不多了,知道秦王也确实是个有作为有气度的君王,于是,他说:“不是我不想跟大王说知心话。想当年姜太公遇上周文王的时候,他只是个在渭水边钓鱼的渔父,一贫如洗,穷困潦倒。当时,他跟文王的交情非常浅,然而一番谈话后,文王就任命他为太师,用自己的车子载他回去,为什么呢?是因为谈得很深的缘故。文王最终依靠吕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平定天下。假使文王因为交情浅而不与他深谈,周朝也就没有天子的功德,文王和武王也就不能成就霸业。而今天,我不过是个在外游荡的人,无依无靠,与大王的关系疏远,但我想说的,却都是匡护君王的大事,涉及到大王的至亲骨肉。我想向大王效忠至死,但却不明白大王的心思,因此,大王问我三次,我都不敢回答。我并不是怕死而不敢说,即使知道今天说完明天就要被杀死,我也不敢回避啊!大王相信我的话,那么死也就不是我担心和害怕的了。何况以五帝的圣明、三皇的仁爱、五霸的贤明也都死了,乌获、任鄙这样的大力士也都死了,孟贲、王庆忌、夏育这样的勇士也都死了,死是人人都免不了的。我死了不要紧,只要我的计策能被大王采纳,我是虽死犹荣。伍子胥当年是躲藏在口袋里逃出昭关的,他晚上出行,白天躲藏,到了凌水,吃不上饭,饿着肚皮,双膝跪地,双手爬行,在吴市讨饭度日,但终于帮助阖闾复兴了吴国,使吴王阖闾建立了霸业。如果能让我像伍子胥一样呈献计谋,即使遭到囚禁,终身不再出狱,只要能实现我的计谋,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当初殷朝的箕子,楚国的接舆,漆身为厉,披发为狂,却终究无益于殷、楚。如果使我与箕子、接舆有同样的遭遇,也漆身为厉,只要有益于圣明的君王,这就是我最大的光荣,我又有什么可感到耻辱的呢?怕的是,我死后,天下的忠臣见我尽忠而死,因此而裹足不前,闭口不言,不肯再来秦国效力了。只是大王你对上害怕太后,对下又被奸臣迷惑,长年住在深宫之内,至今没有脱离保姆的身边,一直迷惑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帮你辨明忠奸。长此以往,大则江山危险,小则性命难保,这才是我担心的。至于个人生死荣辱,我倒是没放在心上。”

(二)远交近攻

范雎的一番话,颇能打动秦王。于是他用谦卑的姿态、诚恳的话语向范雎求教治国之道。秦王说:“先生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呢?秦国是个偏僻边远的国家,我又是一个没有才能的愚人,先生能到敝国来,这是上天让我来烦扰先生,使得先王留下来的功业不致中断。我能接受先生的教导,这是上天要先生扶助先王,不抛弃我。今后事无大小,上至太后,下及大臣,所有一切,都希望先生一一给我教导,千万不要对我有什么疑惑。”范雎因而再次拜谢,秦王也再次回拜。

范雎说:“大王的国家,四关之中,固若金汤,北有甘泉、谷口,南绕泾水和渭水的广大地区,西南有陇山、蜀地,东面有函谷关、崤山;战车有千辆,精兵有百万。拿秦国兵卒的勇敢,车骑的众多,来抵挡诸侯国,就如猛犬追赶跛免一般,轻易就能成就霸王的功业。如今反而闭锁函谷关门,兵卒不敢向崤山以东诸侯窥视一下,这是穰侯魏冉为秦国谋划不忠实,导致大王的决策失误啊!”于是秦王诚恳地请教自己的失策之处。

当时两人身边虽然并无一人,但在暗处窃听的肯定有不少,范雎心想以自己现在的身份,如果直接谈论宫廷中的事情,肯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打算先从外事说起,借此来观察秦王的态度。因此,范雎说:“大王越过韩、魏的国土去进攻强齐,这本就不是好的计谋。出兵少了,并不能够损伤齐国;多了,则对秦国有害。臣揣摩大王的计谋,是想本国少出兵,而让韩、魏全部出兵,这就不相宜了。如今明知盟国不可以信任,却越过他们的国土去作战,这可以吗?显然是疏于算计了!从前,齐国攻打楚国,打了大胜仗,攻破了楚国的军队,擒杀了它的将帅,两次拓地千里,但到最后连寸土也没得到,这难道是齐国不想得到土地吗?是疆界形势不允许它占有啊!诸侯见齐国士卒疲敝,君臣不和睦,起兵来攻打它,齐缗王出走,军队被攻破,遭到天下人的耻笑。落得如此下场,就是齐伐楚而使韩、魏获得土地壮大起来的缘故。这就是所说的借给强盗兵器而资助小偷偷粮食啊!大王不如采取交好远国而攻击近国的策略,如果这样的话,得到寸土是王的寸土,得到尺地是王的尺地。如今舍近而攻远,这不是个错误吗?从前,中山国的土地,方圆有五百里,赵国单独把它吞并,功业也成就了,声名也树立了,财利也获得了,天下也没能把赵国怎么样。如今韩、魏的形势,居各诸侯国的中央,是天下的枢纽。大王如果想要成就霸业,一定先要亲近居中的国家而用它做天下的枢纽,来威胁楚国和赵国。赵国强盛,那么楚就要附秦;楚国强盛,那么赵就要附秦。楚、赵都来附秦,齐国一定恐慌,齐国恐慌肯定会卑下言辞,加重财礼来服侍秦国。如果齐国归附,那么韩、魏就有虚可乘了。”

秦昭王说:“寡人早就想亲睦魏国,但魏国的态度变幻莫测,寡人无法亲善它。请问怎么办才能亲魏呢?”范雎说:“用卑下的言辞,加重财礼来服侍它。这样不行,就割地贿赂它,这样还不行,就起兵来攻伐它。”秦王说:“寡人知道该如何行事了。”于是任命范雎为秦国的客卿,专门计划秦国的军事情况。采用范雎所说的计谋针对魏国,最终出兵攻占了魏国的怀地,两年后,又夺取了魏国的邢丘,魏国果然来请求归附。

见到自己的计谋得以实现,范雎又对秦王说:“秦、韩两国的地形,相交纵如锦绣。秦旁有韩存在,就像树木有蠹虫,人有心腹之疾一样。天下一旦有变,危害秦国的,没有比韩国更大的。王不如使韩归附于秦。”秦王说:“寡人打算使韩来附,韩不听从,可怎么办呢?”范雎说:“起兵攻打荥阳,那么成皋的道路就不通了;北部截断太行的道路,那么上党的兵也就不能南下了;一举而拿下荥阳,那么韩国将分成孤立的三块(新郑、成皋、泽潞)。韩国看到自身将要覆亡,怎么能够不听从呢?韩国一顺从,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了。”秦王说:“这很好!”于是按照范雎所说的计划实施,韩国也就不得不听从秦国的吩咐了。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希尔顿

    名人传记丛书:希尔顿

    名人传记丛书——希尔顿——用微笑索取财富和成功的“旅店帝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当人类还是细胞时就在聆听他的音乐:“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本书分为西蒙·玻利瓦尔、赫尔穆特·毛奇、朱塞佩·加里波第等部分。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热门推荐
  • 太古霸主

    太古霸主

    剑中王者,刀中霸主。一剑横扫天下,一刀斩尽苍穹。身怀绝技,纵横于正邪之间,踏遍太古之地,铸就太古盛世。
  • 至尊掌控

    至尊掌控

    郝威一个一无是处的青年,在一场车祸之中,灵魂穿越到了一个修仙的世界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有不断出现的无数机遇,最后修炼成无上的仙法,达到仙界的顶端,掌控着所有的一切。
  •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真正爱民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朴实亲民的形象。王瑛同志生前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6年7月被确诊患肺癌晚期,仍坚守工作岗位。2008年11月27日病情恶化,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7年来,王瑛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正廉洁,做出了突出成绩。
  • 吸血伯爵的神秘新娘

    吸血伯爵的神秘新娘

    为了保住岌岌可危的孤儿院,她答应嫁给一个神秘的男人,是一家大型集团的CEO,据说甚少露面,其实嫁给谁她无所谓啊,但是对方能不能是个正常的男人?不对,应该是说,对方能不能是个人?能不能?为毛用那种眼神看着她?一双冷澈的眼眸没有一点情绪,只是看着她的脖颈,感受着皮肤下面滚动的血液,慢慢向着她靠近!“口下留人!”她大喝一声,紧紧捂住自己的脖子,“我我我贫血,还刚刚来过大姨妈,我没血,没血!”“你活着。”陈述的语调,似乎没有情绪。活着就代表有血!对,活着,活着就能跑!一定要跑!绝对不能被吸死!我跑我跑我跑跑跑!
  • 开拓潜力(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开拓潜力(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 培养青少年树立榜样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树立榜样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
  • 福尔摩斯探案集1:杀人的橘子核

    福尔摩斯探案集1:杀人的橘子核

    本书收录了《杀人的橘子核》《波西米亚丑闻》、《红发会》、《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等12篇知名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书中故事惊险刺激,情节引人入胜。12篇故事各有风格,或神秘诡异,或恐怖蹊跷。在充满异域风情的伦敦,由福尔摩斯带领读者拨开迷雾,直击真相。可以说,这是一本推理小说迷不可不读的佳作。
  •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灵兰要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墨尔本回忆录

    墨尔本回忆录

    《墨尔本回忆录》一文,便能帮助您从它起初的样子,一点点更好地认识这座城。比起晦涩抽象的史料,作为这段历史见证人和参与者的罗夫·博尔德伍德,对于这段历史有更多的发言权。他生于英国伦敦,后于1840年全家移居澳大利亚,并在墨尔本定居。他曾当过牧羊场主,后任采金场的监察官,期间一直坚持从事写作。与其说他见证了墨尔本的发展改变,不如说墨尔本寄托了他的年少轻狂的青春岁月,也因此他凭借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动详尽地讲述了那个时期墨尔本的故事。
  •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是一部完整展现洛克菲勒丰富人生经历和商战阅历的作品,将其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