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6800000002

第2章 反应第二

反应术是《鬼谷子》关于获取对方情报的一种方法。要求通过反复的观察,对认知的客体实情加以探询。为了获取实情,还可以采取各种手段,或者说出某种言辞引诱对方开口,或者采取缄默诱导对方吐露实情,或者从对方言谈举止中见其喜怒哀乐之情,或者反反复复集中探求某一不清楚之处,这就犹如张开一张大网,等待对方落入或直接将对方罩住。有了此法,如探囊取物般可靠,如后羿引弓发矢,无不命中。

“原文”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今;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译文”

古代以大道教化天下的圣人,是与无形的道共生的。回复观察过去,再来检验现在;回复了解历史,再来认识现实;回顾了解对方,再来弄清自己。动静和真伪的道理如果与现实不相符合,就要回复历史去探求。事情一定要通过反反复复的认识过程,这是圣人的主张,不能够不认真考察。

“原文”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犹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有声:发言。陶弘景释此句云:“理在玄微,故无形也,无言则不彰,故以无形求有声,声即言也。”

钓语:在发言时引诱出对方的头绪,如投鱼饵一般。清人俞樾释曰:“钓语谓人所隐藏不出之言,以术钓而出之。若孟子所称以言,以不言,皆是矣。”

合:符合。

实:真实。

罝:捕兔子等野兽的网。

网:捕鱼的网具。

会:聚集。

司:候望、等待。

钓人之网:这里是比喻抓住对方的方法。陶弘景注云:“张网而司之,彼兽自得,道合其事,彼理自出,理既彰,圣贤斯辨,虽欲自隐,其道无由,故曰钓人之网也。”

驱:驱使。

其不言无比:如对方不发言就不能比较。

变:变化、改变。此句意谓当引诱对方发言头绪的方法不能得逞时,就可以改变方法,以把握实情。

报:合。陶弘景注:“报,犹合也。”

牧:进行调查加以阐明。清人俞樾注云:“此‘牧’字当训‘察’。”陶弘景注云:“谓更开法象以动之,既合其心,其情可见,因随其情而牧养也。”

袭:重复、重叠之意。陶弘景注此句云:“皆谓再三详审不容谬妄,故能万事允惬,无复失其辞者也。”

愚智:愚者和智者。陶弘景理解为:“圣人诱愚则闭藏之,以知其诚,诱智则拨动之,以尽其情,咸得其实,故事皆不疑也。”

“译文”

对方发言,是处于动的状态;自己沉默,是处于静的状态。根据对方所说的话,来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如果别人的话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反过来探求,对方必然会有应对之辞。所说的话都有外在的形象,事情都有可以比较的范围;既然有形象和比较,就可以观察下一步的情况。形象就是事物的外在形貌,比较就是类比对方的辞意。以无形无声的玄微之理求得对方有声的语言,以诱导的话得出与事理相符合的发言,就得到了实情,这就像张开网捕兽捕鱼一样,多张开几张网,等待对方进入。方法符合情理,对方自然就会表现出来,这就是捕人的网。常用这样的网激发对方,对方言辞仍无表露而失去比较,就要改变方法。以形象启动对方,以符合对方心意,了解对方实情,随后进行调查加以阐明。这样反复试探,所说的话可以类比模仿,因而奠定基础。再三详细重复审视,任何事情都不离开所说的那些情况。圣人以此诱导愚者和智者,都能得到实情而无疑惑。

“原文”

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事:奉事。

牧:治理。

情诈:实情和欺诈。

动作言默:举止行为、言语和缄默。

式:规格。

观其所托:观察对方情之依托。可理解为观察对方的出发点与目的。

己欲平静:本句意为听言之道,自己先要平心静气。

虽非其事:所谈的事虽然不是当务之急。

微:细微。

类:种类。

探人:探测人的实情。这句意为听了对方言论,就可以探测对方实情,犹如进入对方心中一样。

量其能:估量对方能力。

射其意:犹如引弓发矢一样猜中对方意图。

符应不失:像合乎符验一般地应验,无一差失。

螣蛇:亦作“腾蛇”。传说中一种能飞的蛇。“如螣蛇之所指”,陶弘景释云:“螣蛇所指,祸福不差。”

羿:即“后羿”,亦称“夷羿”。传说古时十日并出,植物枯死,羿射去九日,射杀毒蛇猛兽,天下太平。本句意为若后羿引弓发矢,无不命中。

“译文”

古代善于反复详审的人,可以透过隐秘玄奇而获得实情。对方的变化是适当的,因而能周密详细地掌握,不详细调查了解,得到的情况就不清楚,得到的情况不清楚,奠定的基础就不可靠。对方讲话的形貌与比较的事例变化了,一定要有反诘之词,让对方先说,我然后静听对方答复,想要对方发言自己反而保持缄默,欲对方张开反而收敛,欲达到高大反而表现低下,欲获取反而先给予。想要开启实情,可以设象比引动对方,再以此考察对方言辞情况,与对方心理契合发生呼应,就能得到真实情况。可以从这条线索开始,也可以从那条线索开始,或者以谈论事奉君主的事开始,也可以从谈论治理民众的事开始。这是为了考察其中的真实与虚伪,了解其中相同与相异之处,弄清是实情或是欺诈。举止行为、言语或缄默,与此相关,喜怒情绪都可以从这里见到端倪,都是事先定于情再作出法则。以反求复,观察对方情之所托,都是用这种方法。听言之道,自己先要平心静气,以听取对方的言辞,观察事理,议论万物,分辨雄雌。所谈的事虽然不是当务之急,从表现出的细微之处可以了解总的变化。听取对方言辞以揣测对方实情,就像进入对方心中一样;估量对方能力,犹如引弓发矢一样猜中对方意图。像合乎符验一样不失基准,如同螣蛇所指一般准确,好像后羿射箭一样无不命中。

“原文”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如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圆与方。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进退左右:指用人升迁、黜退、左贬、右升。

是:代词,指上句方圆之理。

牧人:管理任用人员。

事用不巧:处理事情不灵活。

忘情失道:指忘却真情失去方法。

天神:指善于体察实情,达到纵横捭阖,运用圆熟的状态。

“译文”

所以了解别人必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然后再去了解别人。人与人相知,就像比目鱼两两相随一样;又像光与影一样神形相连。审察对方言论了解实情,没有偏差,就像用磁石吸细针,如同用舌头吸取烧过的骨汁一般。与人相处不见形色,见情却敏捷。如阴、阳、圆、方相成相形,不可分割。形貌未显时以圆的方法引导他,形貌已显就以方的法则对待他。用人时升迁、黜退、左贬、右升,以方圆之理掌管。自己不先定下标准,管理任用人员就不恰当。处理事情不灵活,就是忘却真情、失去方法。自己先详细掌握处世用人法则,再去管理人才,施用谋略不露痕迹,不见门户,这就叫作“天神”。

内第三

内揵第三是《鬼谷子》关于进献说辞和固守谋略的方法,主要论述了臣子与君主之间的关系。要使说辞和谋略得到采用,必先拉近与游说对象的关系,使情投意合,一旦情投意合,就会“远而亲”、“遥闻声而相思”,一旦意气相离,就会“近而疏”、“日进前而不御",正所谓伴君之理微妙玄奥。做臣子既要使人采纳计策,又要掌握分寸、进退有度,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可以进,可以退,可以坚持,也可以放弃,可以进退自如。本篇关于君臣关系的论述对于处理今天的人际关系,也有可资借鉴之处。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译文”

君主和臣子上下之间的关系,有的距离远却关系亲密,有的距离近却关系很疏远,有的接近反而不被使用,有的离去反而容易被求取。每日在君主跟前不被使用,相隔很远却相思念。上下相交之事,一定是内情相得,然后巩固,上下之间开始就相连结。或者是以道德原则相交结,或者是以志同道合的朋友关系相交结,或者是以金钱财物关系相交结,或者是以声色容颜相交结。君王采纳臣下意见,那么要进入就可以进入,想出来就可以出来,想亲近就可以亲近,想疏远就可以疏远,想投靠就可以投靠,想离开就可以离开,想求取就可以求取,想思念就可以思念。就像土蜘蛛抚养后代,出入没有什么间隙,独往独来,没有什么能阻止。

“原文”

内者进说辞,揵者揵所谋也。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

见非:达不到目的。

得其情,乃制其术:与对方情况相合,就掌握了内揵之术,运用自如。

“译文”

内就是进献游说之辞,揵就是固守谋略。距离远反而相亲近,是因为有相契合而未显露的德行;距离近而被疏远,是因为志向不相契合;投靠却不被使用,是计谋得不到赞同;离开反而又被任用,是因为谋略后来得到印证;每日在君主跟前却不被使用,是措施不合适;相隔很远却相思念,是计谋合乎自己的心思等待对方来议决事情。所以说:“不了解事物本来的性质而去做,必定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不了解对方情况而进游说之辞必定会被否定。掌握实情,才是把握了内揵之术。这样才能运用自如,既能进献说辞,又可固守谋略。”

“原文”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去论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曰揵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见疑决之:出现疑难予以解决。

策无失计:没有决策错误。失计,计算失误。

治:治理、管理。

产业:生产与作业。

上暗不治:君主昏暗不行善政。

下乱不寤:人民反叛不辨事理。

揵而反之:与“揵而内合”相对,指上下内外情意不合。

内自得:内心自以为贤明。

外不留说:对外不采纳贤者的主张。

飞:飞扬,激昂之辞。

迎:迎合,接受。

欲去之:想要摒弃进言者。

危:直言。

大仪:模范、大法。

“译文”

所以圣人建立功业,以得到实情掌握内揵之术的办法预先把握万事万物。由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开始,先依据引用《诗经》、《尚书》验证自己的学说,加以改进或者发扬,讨论用与不用、摒弃与保留。想要一致的,用内情相合的方法;想要分离的,用外情相离的方法。把握外内之情时,必须明白道术,推测判断未来的事情,出现疑难予以解决。没有决策错误,建立功业树立道德。治理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君臣上下之情相契合。君主昏暗不行善政,百姓离乱不辨事理,就是上下之情不相契合。内心自以为贤明,对外不采纳贤者的主张,就应该用激昂飞扬之辞去游说。如果命令自己前来,就应该迎上去接受使用。如果是情意不合而被命令离去,是因为过于直言。应该灵活变化,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树立进退的基本原则。

同类推荐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人生的智慧(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人生的智慧(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1850年,时年62岁的大叔完成了一生中最后的巨著《附录与补遗》,这部著作给大叔带来了世界性声誉,结束了他几十年的不得志和默默无闻。《人生的智慧》即摘自此书,但其实也独立成书。在阿图尔·叔本华著的《人生的智慧(典藏版)西方经典文库系列》中,大叔放弃他一贯坚持的唯意志论的悲观哲学,而采用优雅的文体、简洁的笔触阐述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在书中,大叔完全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诸如成功、金钱、名利、健康,以及为人处世、接物待人等应遵循的原则。这些问题与我们日常生活最为接近,因而很适合大众阅读。大叔采用平易近人的论述方式,用深刻的思想利剑刺穿那繁杂纷纭、百口莫辩的复杂世俗和人间世惰,使问题变得清晰、简明、透彻。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 老子如是说

    老子如是说

    长篇文化哲学散文《老子如是说》,利用东西方一些哲学成果,以当代人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宇宙学的新认识,冷静地剖析、客观地批判与弘扬并重,科学化地解读《老子》,破译《老子》深刻的哲学密码,溯本求源,最大限度地接近《老子》哲学的本真,叙前人之未叙。启迪思想,照亮心灵,净化道德,革新习俗,引人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性格的两面,更能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性格的多面性与深刻性。文笔幽美鲜活靓丽,恣肆纵横。
热门推荐
  • 多元宇宙居委会

    多元宇宙居委会

    神明的工作是什么?如果让褚一来说的话,大概就类似于居委会吧。什么?不信?请您稍等一下。“喂!那边试图屠龙的人类和正在被屠的巨龙!你们涉嫌打架斗殴,罚款两百!还有你巨龙,不要以为用火球就能掩饰你随地吐痰的行为了,加罚两百!等等!别跑!把罚款给我交了!”书友群:319724566(镜中沙漏)
  • 当屠龙者成为恶龙

    当屠龙者成为恶龙

    这是一个关于屠龙者成为恶龙的故事注:恶龙只是比喻,代表邪恶的敌人
  • 医倌擒兽:魔尊请上座

    医倌擒兽:魔尊请上座

    穿越而来的医生卢慧,心中的伟大梦想就是携巨款逃出王府,过上隐居山林的逍遥日子。“不好啦!王妃爬上榕树要逃跑啦!”某王爷:“把那颗榕树锯了。”“不能锯呀!那是保佑王府的。”某王爷:“那就把围栏再砌高些,一丈高!还有从今日起多派些人手,寸步不离的跟着王妃,如厕也得给我在旁边看着。”落跑王妃:“你这是人干的事?!”某王爷:“本王本来就不是人。”
  • 东山经

    东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大设计师

    重生之大设计师

    不是所有的重生都那么完美,不是每个重生的人都能记住那么多小说和歌曲。一个普普通通的室内设计师,回到十年前刚上大学的时候,挽回着不能挽回的遗憾,追求着以前不能追求的梦想!作者友情提示,书中案例,切勿模仿,如若模仿,死的很惨!!新书《设计鬼才》发布,喜欢设计类小说的同学可以来看看……
  • 神国乱

    神国乱

    穿越现实与虚拟的平行世界,穿梭于过去与未来,徘徊在人性的天使与魔鬼之间。一个是魔神附体的半精灵先祖,一个是病毒感染的异能后代。两个世界,两种笔风,纷乱争霸的乱世中,谁能主宰一切?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英勇无比的大卫王,所罗门王的七十二魔柱。特洛伊中的战神阿喀琉斯,斯巴达的勇士,堕落天使们的哀嚎,权倾天下的朗基努斯之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重生之女配系统太淡定

    末世重生之女配系统太淡定

    男主版文案:她走的第一年,他希翼万分的想:只要你回来,我不会再让你受丝毫委屈。她离开的第六年,他绝望万分的说:谁若能找到她,我就把这诺大的家产给谁。她消失的第十二年,他午夜梦回时,让人为她打造了一把坚固的锁链。她不见的第十八年,末世来了,他······疯了。凌依,莫让我再找到你。女主版文案:当她知道自己痛苦一生只因为自己是一个恶毒女配时,她想要哭泣,却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哭泣的本能。一场机遇······当一切重来,已成为系统一部分的她,人生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1v1,双洁
  • 红颜非祸水

    红颜非祸水

    五岁,他将她从死人堆里救出,承诺保护她一生。十八岁,他将她逐出师门,却又跟着她跳下悬崖。二十岁,他将剑刺入她的胸膛,然后服下断肠散。二十一岁,他和她被正派围攻,她为他变成魔头。铁链穿透琵琶骨,石牢锁住孱弱身,她被伤到体无完肤。这一次,换他用深情将她追回。
  • 玩恋

    玩恋

    小哥哥小哥哥,网恋吗?我萝莉因。网恋,也是一个好的选择,世界上太多的渣男。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不好的,因为什么?因为她们容易上当,甚至分手后,那个情绪,是很难控制的就比如我,就是个例子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