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7300000007

第7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2)

许多有才干的美国人相当了解日本,在看了来自前线的报告和日语资料之后,都提出了具有说服力的相反的意见。那些曾经在日本生活过的美国人清楚地知道,最容易刺痛日本人,并鞭策起他们的士气的,是任何针对天皇的蔑视性语言或直接攻击。他们相信,如果我们攻击天皇,那么在日本人的眼里,我们就不是在攻击军国主义。他们看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那些年头里,对天皇的崇敬跟之前的同样强烈,而“德谟克拉西”的口号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军国主义则已经名誉扫地,以至于东京的军人们在出门上街前,要小心翼翼地换上便装。但这些日本的老住户坚持认为,日本人对他们的皇帝陛下的尊崇是无与伦比的,“希特勒万岁”那样的崇拜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后者是纳粹党命运的晴雨表,与法西斯所犯下的所有罪恶绑在一起。

日本战俘的证词也正好证实了这一切。跟西方的军人不同,这些俘虏没有人教过他们在被抓时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他们对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明显缺乏组织。之所以没有人教过他们这些,当然是因为日军奉行的不投降政策。直到这场战争的最后几个月,只剩下某几支部队或地方武装时,这种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这些俘虏的证词之所以值得我们关注,是因为他们代表着日军中的一个横断面。士气低落会导致投降,从而可能成为并不典型的日本士兵,但他们不是那样的军人。几乎所有的士兵在被抓住时,都是受了伤或者说失去了知觉,是没有能力抵抗而被俘的。

那些苦战到底的日本战俘把他们的极端军国主义归根于天皇,说自己是在“贯彻天皇的意志”“让天皇放心”“为天皇的命令而死”“天皇把人民带入战争,我的职责是服从。”但是,那些反对这场战争以及未来日本的征服计划的人,也惯常把他们的和平主义思想归因于天皇。天皇是一切人的一切。那些厌倦战争的人称他是“爱好和平的陛下”,他们坚持说“他一直是个自由主义者,一直反对这场战争。”“他是被东条骗了。”“在满洲里事件发生期间,他表现出了反对军部的样子。”“战争是在天皇不知情而且不同意的情况下被发动的。他不喜欢战争,而且不会同意他的人民被拖进战争。他不知道他的士兵受着多大的虐待。”这些供述与德国战俘的不同,无论后者如何抱怨希特勒手下的将军们或高级指挥官们背叛希特勒,但是,他们把战争和备战都归因于希特勒那个最高级别的煽风点火者。日本战俘则相当直率地说,他们对皇族的尊崇跟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政策是两码事。

对他们来说,天皇与日本密不可分。“没有天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是无法想象的。”“日本天皇是日本民族的象征,是日本人宗教生活的中心。他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如果输掉了这场战争,他也不会受到谴责。“日本人并不认为,天皇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战争失败时,内阁和军方领导人会受到谴责,而不是天皇会受到谴责。”“纵然日本输掉了战争,但所有的日本人依然崇敬天皇。”

美国人习惯于认为没有人能免于怀疑的审视和批判,对他们来说,日本人一致认为天皇凌驾于批评之上的想法似乎是个骗局。但是,毫无疑问,这就是日本的声音,哪怕是在战败时,他们也会这么说。那些在审问俘虏方面最有经验的人给出这么一个判断:没必要在每份审讯录上填上“拒绝说天皇的坏话”,所有俘虏都拒绝,哪怕是那些愿与盟军合作的、愿为我们在日军中造势的人,也是如此。在集中起来的所有审问战犯的记录中,只有三份温和地表示反对天皇,只有一份说到这样的程度:“保留天皇的位子将是一个错误。”另一份说,天皇是“一个软心肠的人,一个傀儡而已。”还有一份只不过猜测说,天皇可能为了他儿子的利益而退位,假如皇权被废,日本的年轻妇女就有希望取得她们所嫉妒的美国妇女那样的自由。

因此,日军指挥官们利用日本人的这种高度一致的崇拜心理,把“天皇恩赐”的香烟分发给士兵,或者,在天皇生日时,带着他们朝东方三鞠躬,同时高呼“万岁”。甚至在“部队日夜受到轰炸时”,他们也会和所有士兵一起,早晚两度唱诵“圣旨”——那是天皇本人在军人《赦谕》中向军队颁布的——“那唱诵声和着轰炸声,回荡在整个森林”。军国主义分子以一切可能的手段,利用这种对天皇的忠诚诉求。他们号召手下“实现天皇之愿”“驱散天皇之虑”“尊重天皇之仁”“为天皇献身”。但是,这种对天皇意志的绝对服从是把双刃剑。正如许多俘虏所说,“如果天皇颁布命令要臣民投入战斗,那么日本人会毫不犹豫,哪怕手里只有竹竿。如果天皇命令停止战斗,那他们会立即停止。”“假如天皇颁布停战令,那么整个日本明天就会放下武器。”“甚至驻扎在满洲里的关东军”——那支最好战而暴烈的部队——“也会放下手中的武器。”“只有天皇的话能使日本人民接受失败,并为重建家园而勉强活下去”。

这种对天皇的忠诚是无条件、无限制的,但日本人喜欢批评除了天皇之外的所有人和团体,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无论是在日本的报纸杂志上,还是在战俘的证词中,都有对政府和军方领导人的批评。对他们所属部队的指挥官,尤其是那些没有分担战士们的危险和苦难的指挥官,战俘们会肆意谴责。他们尤其批评那些自己坐飞机逃跑、撇下士兵让他们战斗到底的军官。他们常常赞扬一些军官,而辛辣地批评另一些。没有迹象表明,他们对本国事务缺乏分辨好坏的意愿。甚至在他们的岛国内,报纸和杂志也会批评“政府”。他们呼吁更强的领导才能和更好的协同努力。我要提醒人们注意,他们并没有从政府那儿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他们甚至批评政府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一个很好的例子是,1944年7月,在一份东京的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报道,是关于一些新闻记者、前国会议员和日本极权主义政党——大政翼赞会主事者参加的座谈会的记录。有人发言说:“我认为,要唤醒日本民众,有许多方法,但言论自由是最重要的。这些年来,民众没法做到想什么就说什么。他们害怕,假如他们谈论某些事情,他们可能会受到谴责。他们犹犹豫豫,致力于解决表面问题,因此,公众的心理委实变得胆怯起来。我们永远不可能用这种方法提高民众的整体力量。”另一人延伸这同一个话题说:“几乎每天晚上,我都要跟选区的选民一起开会,我问他们许多问题,但他们全都害怕得不敢说话。言论自由被剥夺了。这当然不是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的合适方法。民众极大地受制于所谓的《战时特别刑法》和《国家安全法》,从而变得非常胆小,犹如在封建时代。因此,本来可以得到发展的战斗力,就这样到现在也没有发展起来。”

如是,哪怕是在战争期间,日本人也批评他们的政府、大本营和顶头上司。他们没有毫无疑问地承认等级制的好处。但是,天皇是例外。这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直到最近,他才享有至高无上的殊荣。日本人性格中的什么怪癖使他得以拥有如此神圣的地位?日本战俘宣称,只要天皇下令战斗,日本人会“拿着竹竿”战斗到死;如是,只要他下令停战,他们就会和平地接受失败和占领。他们说得对吗?这是真的吗?抑或是一派存心想误导我们的胡言?

所有这些关于日本人的战时行为的重要问题,从反物质主义的偏见到对天皇的态度,都跟前线也跟日本本土有关。还有一些态度与日本军队有着更加特定的关联。其中之一是关于他们的战斗力的消耗程度的。乔治·S·麦凯恩将军曾指挥一支部队完成撤离台湾海峡的任务,因此而获得了海军的勋章;一家日本电台在报道此事时,非常惊疑,这与美国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是这样说的:

乔治·S·麦凯恩将军获得勋章的官方理由,不是他击退了日军;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何不那样说,其实,在尼米兹的公报上,明明是那样说的……给麦凯恩授勋的官方理由是,他成功地解救两艘已经被破坏了美国军舰,并且护送它们安全回到了它们的母港。这则消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是小说,而是事实……因此,我们并不怀疑麦凯恩将军解救两艘军舰的真实性;但关键是,我们要大家看看这一奇怪的事实,即在美国,救两艘破军舰就能得勋章。

同类推荐
  •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鬼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鬼

    中国民间素有神鬼文化传统,却是见神就拜,无门户之见,这也使得鬼神不分,故本书系即分设《鬼》《神》《仙》《妖》《怪》《精》六题,一题一书,为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精怪神仙分别列传,界定门类,爬梳各种文艺作品及民俗现象,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民间精神世界。《怪》全书共辟四章,以古典文本文献为背景,辅以民间传说故事,从“怪”的定义、特性、类别、人与之的关系等视角,对“怪”本身作了介绍整理,作者认为怪的信仰根源于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之后在作为主流的儒家和释道二教的影响下,怪逐渐被异端化、典型化。而在人与怪的对立中,人对怪做不妥协的斗争则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不舍论语

    不舍论语

    《不舍论语》是作者重温《论语》的心得笔记。其书取朱熹《论语集注》、黎靖德《朱子语类》、杨树达《论语疏证》,偶及其馀,系以宋学为宗,兼摄汉学,并重经史。每条释读仅二百馀言,却深入浅出,高妙隽雅,与《论语》原文一样值得细细品味。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本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论文18篇,内容涉及文学、文化学、哲学、史学及文献学、各篇文章均具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御谋天下:凰后最大

    御谋天下:凰后最大

    她,前朝公主。一夕之间,皇朝毁灭,自己也被自己的未婚夫君一箭射死。重生而来,过目不忘,对朝堂局势亦了如指掌。复仇大计于心,步步为营,却发现了更大的秘密。他,为了自己心中的人远来墨沧国。却对她所知晓的一切秘密着了迷。甘愿相助,独宠于心。前世,他是她牵肠挂肚的谜底。今世,她是他失而复得的欢喜。
  • 人性的弱点全集

    人性的弱点全集

    人性的弱点有十种:自卑、失控、没有斗志、缺乏韧劲、不喜交际、遇事犹豫、不善应变、目标不定、逞强心理、受阻心态。我们不准备一一去解释它们各自的特点,因为从本书中就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我们只想说明的是弱点并不可怕,不能改变弱点才是最可怕的。
  • 星际维修工

    星际维修工

    世界末日,汽车维修工陈阳本以为自己会随妻子儿女一起消失在这茫茫世界,却没想到灵魂意外穿越到未来世界,从此踏上一条寻找回家的路……前世各色各样的平凡武术,到了未来竟然成为了深不可测的武功秘籍,广播体操要不要练习一下……白手起家建立蓝翔集团,一个个超强科技技术令各个势力为之疯狂。当自己的事业被践踏,朋友被胁迫,无助的陈阳发誓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
  • 名侦探柯南之高冷妖孽

    名侦探柯南之高冷妖孽

    她:妖孽高冷,父母宠爱,哥哥姐姐妹控,样样精通,可谓是完美,是所以人羡慕的对象。他:妖孽完美,五岁博士毕业,闲着没事当了名侦探,在英国遇见了她,他(她)们会有什么结局
  • 劫个夫君来洞房:抢婚王妃

    劫个夫君来洞房:抢婚王妃

    远嫁和亲,她万万没想到新郎竟是个死人!且还死了很多年!只因姐姐想嫁人中之龙,便要毁了她的一生,这让人如何甘心?多年的隐忍一朝爆发,她要让世人知道,她从来就不是任人摆布的柔弱女子。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她不但拒婚,更是抢了姐姐的夫君,夺了她的妃位。
  • 春意阑珊晚

    春意阑珊晚

    “我没事。”易阑珊感受到封何对她的紧张,有些不好意思地想要抽回自己的手。……
  • 生物天堂

    生物天堂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是专为21世纪的青少年量身打造的课外读物。本丛书为广大青少年提高科学人文素养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科学翔实的内容与图文并茂的形式一定可以让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收获心灵的愉悦与精神的富足。王志艳编写的《生物天堂》是丛书之一。《生物天堂》讲述浩瀚无边的宇宙,诡异莫测的自然,神奇有趣的生物 ……千余个知识热点,千余幅精美图片,带领我们一起探索变化无穷的大千世界。
  • 都市尖兵

    都市尖兵

    他是华夏最神秘特种部队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指挥官,是华夏上头警卫局最顶尖的教官兼保镖,一次莫名其妙的婚约任务使他重回都市,伴随而来的是无数的美女和麻烦,当祖国需要时他总是能挺身而出,他用他超人的智慧和身手书写着属于他自己的都市传奇。
  •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是汪曾祺的文学创作谈,篇目不仅包括《自报家门》《关于〈受戒〉》《〈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样自白式的对自己创作初心与创作历程的阐述,也有《沈从文和他的〈边城〉》《读〈萧萧〉》这样对老师沈从文其人及其作品的剖析,更有《小说创作随谈》《小说技巧常谈》《关于小说的语言》《文学语言杂谈》这样关于小说创作的真知灼见……个中所述,皆是汪曾祺自己多年摸索的“甘苦之言”,绝非“零批转贩”。除小说外,本书中选编的文章还论及散文、戏剧等,汪曾祺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经验、心得,都在这些文章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 我在三国当地主

    我在三国当地主

    背景:三国;内容:言情生活流,主角和“所有”三国“美女”,发生的一段段缠绵缱绻、荡气回肠的伟大爱情故事,无雷、无泪!主角金手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