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请求数据,请稍候!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故事会(2015年2月下)
事情发生在好几年前。那年春运期间,半个中国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回家的人们在路上遭遇了一幕幕“人在途”,我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我正要赶往火车站,出租车十分抢手,好不容易才拦到一辆。这时,一个老人带着约十岁的孙子用商量的口吻对我说:“小伙子,带上我们吧,这冰天雪地的,出租车根本叫不到。”我爽快地答应了。给女儿的日记
时光的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生活枯燥无聊,人勿忙地奔向大海,就象一条从不肯停下的河流。大海很美。因为大海就象源头。但象不是。人被切断了。就象一条被切断的河流。几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在某一刻都被切断,被迫改变方向,而渐渐地失去与源头的联系,到最后忘记。无法想起。客观地讲,这世上没有人不能去的地方,只要努力不论多远人都能到达。可如果我说:回到你的心中。那该怎么办?它们之间太近了,没有距离,无法起步。仿佛你们就是一体,彼此不分。可实际上不是。就象大海与源头之间,虽然都是水,却又是不同的水。认识上的距离,有时连光年都无法去测,是那么远。比如你与一个人在相遇的刹那,你便知道你们是否能成为朋友?或是根本就不可能。书与人也是如此。北洋觉梦录·袁世凯卷(全集)
本书沿着这样一个思考路径进入,重返历史现场,重梳历史脉络,再思历史事件,再现历史风云,向人们展示一幅军阀混战的全景画卷。然而,作者梳理军阀混战和“抛砖”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一个有血有肉的袁世凯或段祺瑞等,更是为了“引玉”,是想让人们看到盲目引入西方制度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西方制度到底适不适合中国国情,从而引起读者对历史事件的科学分析和理性思考。世纪回眸:当代红学的记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一部“自选集”,共分四卷。卷一、阅读与发现。主要内容是《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家族的发展史及曹家家世对小说的影响。基本观点是阅读和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本,同时强调《红楼梦》120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后四十回的作者不是高鹗、程伟元,他们传播《红楼梦》有功,而不是伪书牟利。本卷第二部分内容强调了红学研究要重视曹家档案资料和版本材料的发掘与校勘、注释。卷二、人物与情态。作者从人物心理描写、情态、肢体语言解读九个女性人物的身份、文化修养、性格特点、命运结局,分析这些女性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典型意义,由此打破以往《红楼梦》人物研究的呆板模式,被读者和评论家认为是一个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