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500000005

第5章 三国(4)

剩余的曹军在孙刘联军的追击下,仓皇逃到南郡,曹操留曹仁、徐晃守江陵,自己撤回北方。从此以后,曹操没有再大规模发兵南下。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孙刘联军的胜利,奠定了此后三国鼎立的格局。

夷陵之战

赤壁之战后,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西蜀和东吴围绕荆州的归属问题,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双方矛盾加深。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蜀汉荆州守将关羽率军北攻襄阳、樊城,与曹军大战,孙权乘机派吕蒙偷袭关羽的后方江陵。关羽闻讯率军回救,兵败被杀,孙权占领了荆州。

黄初元年(公元220),曹丕代汉称帝,建立曹魏。章武元年(公元221)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刘备称帝后,为了给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准备大举伐吴。诸葛亮、赵云等人对刘备此举不持赞同意见,认为曹魏是国贼,而孙权不是。现在曹操虽死,但曹丕篡汉,正好应该顺应民心去讨伐凶逆。从目前的局势看,大举伐吴对蜀汉是不利的。持这种意见的人还有许多,他们也都再三劝谏刘备不要出兵伐吴。此时的刘备已然做了皇帝,既志得意满,又报仇心切,根本听不进去众人的意见,他固执己见,决意伐吴。

这年七月,刘备亲率五六万大军,大举伐吴。孙权面对刘备强大的攻势,为了保证荆州不再失守,将都城从建业(今江苏南京)迁到了武昌(今湖北鄂城)。同时,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五万人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刘备在东进的过程中,又得知了张飞被杀的消息。而且杀害张飞的张达、范强又投奔了孙权。刘备听罢,犹如火上浇油,更加坚定了他伐吴的决心。孙权虽然占领了荆州,但他仍不愿意破坏业已形成的孙刘联盟。他得知此事后,曾派遣使臣向刘备求和,南郡太守诸葛瑾也给刘备写信,劝他罢兵,但都被刘备拒绝了。

刘备首先派遣吴班、冯习率先头部队,在巫县(今四川巫山)击败吴军,占领了秭归。治中从事黄权劝说刘备应坐镇后方,刘备不听,以黄权为镇北将军,驻扎长江北岸,自己亲率大军继续向长江南岸进发。同时,刘备还派侍中马良到武陵,联络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助作战。

吴军大都督陆逊虽然年轻,但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他认真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以及地形等情况,认为刘备率军东下,锐气正盛,求胜心切,而且居高守险,难以立即攻破,吴军应该避其锋芒,等待时机,后发制人。当时,吴军将领们都不理解陆逊的意图,认为陆逊年轻胆小,十分不满。在陆逊的耐心劝说下,终于说服了众将。陆逊命令吴军退出山地,将数百里的山地留给了蜀军,把军队后撤到猇亭(今湖北宜都北)一带,等待蜀军的到来。

章武二年(公元222)正月,吴班、陈式的水军已进入夷陵(今湖北宜昌)地区,在长江两岸驻扎。刘备没有料到陆逊会采取坚守不战的战略,不得已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的土地上设立了数十座营寨,犯了兵家大忌。从正月到六月,双方相持不决。刘备为求速战,派人到阵前骂阵,陆逊毫不理睬。为了引诱吴军出战,刘备又派吴班率数千兵马在平地扎营,还在山谷中埋伏了8000人马。吴军将领纷纷要求出兵,陆逊识破了刘备的计策,稳住军心,仍然坚守不战。此时正值暑热季节,蜀军将士酷热难耐,加之兵力分散,运粮困难,军心开始涣散。刘备无奈,只得将水军转移陆上,在深山密林中扎营,等到秋后再发动进攻。

此时,陆逊认为反攻的时机到了。陆逊首先向蜀军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进攻,虽然没有取胜,陆逊却从中找到了击败蜀军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火攻。

一天夜里,天气像往常一样,依然潮湿闷热。疲惫不堪的蜀军懒散地沉入梦乡。刘备在大营中烦躁不安,久久难以入睡。他不知道,灾难正在一步一步向自己逼近。陆逊命令士卒们每人各带茅草一把,乘着沉沉的夜色,做好放火焚烧蜀军营寨的一切准备。一声令下,所有到达蜀军营寨的吴兵一齐点火。刹那间,火借风势,蜀军营寨被熊熊烈火吞噬了。数百里的联营变成了一条火蛇,拼命地挣扎着。陆逊乘蜀军大乱之际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朱然率军率先突破蜀军前锋,与韩当所部切断蜀军退路。潘璋率兵击败蜀军冯习率领的军队。诸葛瑾、骆统、周胤等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吴军连破蜀军营寨40余座,并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将张南、冯习和少数民族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投降了吴军。

刘备仓皇逃遁到夷陵西北的马鞍山,部署军队,凭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从四面围攻,蜀军再次被杀得大败,车船、器械及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数万将士喋血沙场。刘备乘夜突围,逃到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暂避一时。镇北将军黄权在长江北岸防御魏军,刘备战败后,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已率众降曹。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陆逊顾忌曹魏乘机偷袭后方,不宜深入蜀境,下令撤兵。

建兴元年(公元223),兵败白帝城的刘备由于在夷陵之战中遭到重创,一病不起。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便将诸葛亮等人请到白帝城托付后事。四月,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病逝。

夷陵之战,以吴军取胜告终。由于刘备的固执,葬送了自己和数万将士的性命,葬送了来之不易的孙刘联盟,葬送了诸葛亮苦心经营的三国鼎立局面、也为偏安一隅的蜀汉政权敲响了丧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夷陵之战,刘备败走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刘备死后,建兴元年(公元223)四月,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正是从这时起,诸葛亮的政治才能才真正地发挥出来。诸葛亮牢记先帝的临终嘱托,忠心辅佐刘禅,治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蜀汉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并积极改善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他曾多次北伐中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刘备的兴兵伐吴,破坏了业已形成的孙刘联盟,对蜀汉的发展极为不利。刘禅即位后,蜀国国力薄弱,当务之急就是恢复并巩固孙刘联盟,以抵抗曹魏。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断绝与曹魏的关系,重新建立了与蜀汉的盟友关系。

诸葛亮治蜀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在政治方面,他强调以法治国,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法检》、《科令》、《军令》、《蜀科》等就是诸葛亮同其他人共同制定的法律文本。诸葛亮赏罚分明,不徇私情,同时,还重视人才,任人唯贤。诸葛亮还对蜀汉的行政机构进行了改革整顿,精简了吏员,节省了国家开支。在农业方面,诸葛亮重视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员不要耽误农时,妨碍农民作业,同时还要减轻赋税。他鼓励农民种植,还在汉中一带推广屯田,以解决北伐所需的军粮供应。在水利事业方面,派专人对蜀国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进行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农业灌溉的顺利进行。在诸葛亮手工业政策的引导下,蜀国的盐铁业和诸葛亮织锦业都非常发达。当时蜀国一些地方已经可以用火井煮盐,钢铁冶炼也非常先进。在织锦业中,锦江、锦里都因织锦而得名。诸葛亮鼓励桑蚕事业,蜀锦成为当时蜀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蜀国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与魏、吴对峙,继续延续了40年的时光。

诸葛亮在治蜀的同时,还南征北战,一方面平定南中,改善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另一方面,多次北伐中原,企图恢复汉室基业。

蜀汉南部的南中地区,分布着一些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趁刘备新亡,蜀汉政权不稳之时发动了叛乱。首先是益州地方豪帅雍闿的叛乱。他杀死了益州太守正昂,气焰嚣张。诸葛亮又任命张裔为益州太守,却被雍闿抓起来送往东吴,孙权任雍闿为永昌太守。随后,雍闿又与同郡人孟获等人煽动当地少数民族起兵叛乱,牂牁太守、越巂夷王等也纷纷起兵相应,严重威胁着新生的蜀汉政权。

诸葛亮首先试探性地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给雍闿写信,劝他停止叛乱,但遭到了雍闿的拒绝。随后,诸葛亮决定通过武力平定叛乱。建兴三年(公元225)三月,诸葛亮亲率蜀军,兵分三路,开进南中。蜀军很快平定了越巂郡和牂牁郡,五月,蜀军渡过泸水,进入了益州郡。此时,雍闿被杀,孟获代替他继续领导叛军。诸葛亮命令军士对孟获只擒不杀,要让孟获心服口服。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终于收服了孟获。孟获率部来降,并答应南人永不反叛。七月,南中少数民族的叛乱彻底平息。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对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政策。如增加郡的数量,任用当地官吏管理当地事务,还让一些有威望的少数民族豪酋到蜀汉中央任职,对改善蜀汉与少数族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南中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平定南中叛乱后,诸葛亮又开始了对曹魏的北伐战争。黄初七年(公元226),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叡即位。诸葛亮认为这是北伐的好机会,第二年春天,他亲率大军开始了第一次伐魏战争。著名的《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在这次北伐前,向后主刘禅上的。诸葛亮首先在汉中驻扎,建兴六年(公元228),他决定出兵伐曹。很快,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陆续降蜀,诸葛亮还在天水收降了姜维,使蜀军如虎添翼,整个战争形势对蜀军非常有利。但由于蜀将马谡轻敌自傲,致使重要军事据点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失守,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上书刘禅,自贬三级。这年冬天,诸葛亮乘魏吴交战之机,再次伐魏,包围陈仓。但由于蜀军粮草不足,诸葛亮下令撤军,返回了汉中。

建兴七年(公元229)春,诸葛亮发动了第三次北伐。由于连续阴雨,阻碍了蜀军的前进,使得蜀军被迫撤退。建兴九年(公元231)春,诸葛亮率军第四次北伐。在这次战争中,诸葛亮与魏将司马懿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比试。正在势均力敌之时,刘禅突然要求诸葛亮撤兵,诸葛亮急忙撤回汉中,却被告知并不是刘禅下令撤军,而是负责运粮的李严失职,假传圣旨。诸葛亮虽然上书刘禅将李严治罪,却丧失了战胜魏军的大好时机。

为了解决军粮辎重的运输问题,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为战争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后援补给。经过了三年的修养生息,魏、蜀双方的实力都有所增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五次伐魏。此次北伐,蜀军兵出斜谷口,驻扎在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继续对峙。但诸葛亮由于过度劳累,身体每况愈下,终于病倒在前线,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开始走下坡路,最终被曹魏所灭。

刘禅为了纪念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做出的丰功伟绩,将其葬于汉中的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追谥为忠武侯,所以历史上称诸葛亮的祠庙为“武侯祠”。

曹丕代汉

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采取了稳定自己后方的战略,不敢再轻易南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正月,曹操病逝,曹丕继位为魏王。十月,曹丕逼汉献帝退位,代汉称帝,曹魏建立。

曹丕称帝后,继承了其父曹操的施政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措施。他下令减轻刑罚,为百姓提供更为宽松的生活环境。在大灾时节,他多次颁布诏书,开仓赈恤灾民。他非常重视人才,曾几次下诏地方推荐人才。他曾下诏禁止厚葬和淫祀,还在病重的时候,释放后宫的部分宫女回家。鉴于前朝的教训,他禁止妇人、宦官和外戚干政。曹丕对诸王限制得非常严,当时,诸侯国有名无实,与汉代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

曹丕在位的六年期间,曹魏政权稳定,文治算是较为成功,而武功却远不及其父。曹丕曾经多次出兵伐吴,但都没有成功。他曾面对波涛汹涌的长江慨叹道:“我虽然拥有上万铁骑,却毫无用武之地,看起来我是没有办法战胜吴国了!”曹丕最终没有伐吴成功,只能带着遗憾去见他的父亲。

黄初七年(公元226),魏文帝曹丕病死,长子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曹叡在位的十几年中,曹魏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曹叡的奢侈腐化在当时却是出了名的。他即位不久,便大兴土木,在邺城为自己的母亲修建墓园,还在洛阳修建曹氏宗庙。他下令整修了许昌皇宫,兴建了景福殿、承光殿,并征调大量民夫,在洛阳兴建洛阳宫,修建起昭阳、太极殿,筑成高十余丈的总章观。还命令马钧监造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极尽奢华之能事。在群臣的劝说下,曹叡才略有收敛。曹叡不仅奢华,而且淫逸。他的后宫宠幸着数千美女。他选出了六名有才的美女任女尚书,让她们帮助处理群臣的奏章。他经常乘坐着指南车在宫中随意游幸,见到中意的美女,就拉她上车共度良宵。曹叡毫无节制的纵欲,使得他年纪轻轻就骨瘦如柴,疾病缠身,终身也没有生一个儿子。

曹叡36岁便去世了。曹魏政权在曹丕、曹叡在位期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但魏国还是度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曹叡死后,司马氏逐渐崛起,曹魏政权岌岌可危。

高平陵惊变

魏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初,曹叡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遂安排后事,令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佐太子。曹叡死后葬于高平陵。

曹芳即位后,司马懿、曹爽作为辅政大臣,均加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行政权、军事权集于一身。司马懿这边,有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作为左膀右臂。曹爽这边,不仅有其弟曹羲、曹训、曹彦辅助,更有毕轨、邓飏、李胜、何晏、丁谧等人为心腹,从而形成了两大政治集团。为了分散司马懿的权力,曹爽接受丁谧建议,令皇帝下诏,将司马懿的官职改为太傅,名义上是提高地位,实则夺权。此后,曹爽专擅朝政,树立党羽,频繁改易制度。司马懿无法制止,便不动声色,假装称病,不参与朝政,暗地里却与司马师、司马昭筹划,伺机反扑。

三国·青釉熊灯在曹芳即位的第十个年头,机会来了。嘉平元年(公元249),又是一年的年初,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曹芳要去高平陵祭奠先帝,曹爽陪同前往。

就在此时,司马懿集团开始了行动。司马懿首先假传皇太后的命令,关闭了洛阳城的所有城门,派兵占领了武器库和重要军事据点,并命人控制了曹爽及其兄弟的军营。随即向皇帝参奏曹爽,历数其罪。曹爽得知事发后,更是惊慌失措,不知所为。司马懿进一步发难,派人假意劝说曹爽如果认罪,处罚仅是免官而已,曹爽等人信以为真。

同类推荐
  • 盛唐剑圣

    盛唐剑圣

    盛唐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一个中文系的学生穿越成了史上唯一一个经由国家承认的剑圣裴旻,青锋三尺,天下无敌,上揽九霄寰宇,重铸盛唐诗篇。
  • 李云龙戏民国

    李云龙戏民国

    总想一朝穿越,事事料敌于前,纸上谈兵终觉浅,成事千阻万难;携兄弟三千,欲竟全功于此间,枕戈以待二十年,吾必死在今天!
  • 超级战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超级战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欺天计

    欺天计

    他,本是罪人之子,灭门惨案逃得一命,苟且偷生,一次袭杀,一场事故,一个机遇,便是大幕的开端
  • 蜀帝传奇

    蜀帝传奇

    少不入川?此话差矣!看这十七岁的贩夫之子,入川后斗妖战魔,更野心勃勃在巴蜀之地自立为帝!传说他得助于两位美女,其中一位是花妖,一位是蜀国绝色才女!又传说他得遇贵人相助成就一段传奇……
热门推荐
  • 老婆太嚣张

    老婆太嚣张

    “你干吗?!这是我房间,你给我出去!”“没办法,空调坏了,我怕你中暑…”男子邪佞一笑,嘴角勾起了得逞的笑意…甩掉男人很简单,大不了软的不行来硬的,硬的不行来横的。可偏偏有个男人,软硬不吃,横竖不听,外加登堂入室,进了她家门。可偏偏这男人还是自己那个4岁孩子的亲爹,打不得,骂不得,还得好生伺候着…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 穿越之嫡女无双

    穿越之嫡女无双

    "蓝府嫡出三小姐,生母死后生活一落千丈,受尽欺凌,偶然撞破庶出大姐姐的秘密,被她下药丢进莲花池里,香消玉殒。现代都市小白领在产房产子,灵魂意外穿到死亡的蓝月儿身上,自此性格大变。"
  • The Elixir of Life

    The Elixir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成功你找我

    不成功你找我

    古往今来,以成功为目标,引领无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乃至黎民百姓前仆后继!千百年,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成功的探索与追求。为了成功,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行,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千古绝唱!有人成功了,成为人们传颂的楷模;有人失败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感叹。人们在敬仰诺贝尔成功的同时,也应该钦敬失败的索布雷诺,即使失败了,也要在失败中度过辉煌的一生!成功的秘笈究竟在哪里?人们开始反思。终于有一天,人们似乎悟出了成功的天机,原来成功的秘笈就在我们身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愿每个奋发图强的人都能把聪明才智无限地发挥出来,从而让心灵和财富都能获得巨大成功!
  • 娇宠之名门嫡妃

    娇宠之名门嫡妃

    (新文《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已开,求收!)乔伊灵貌美如花、精明干练,16岁成为集团总裁,商场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朝穿越成为天启国安阳望族乔家的长房嫡女。乔伊灵收人才,建商行,生意遍布天启国!跺一跺脚,能让整个天启的经济抖一抖!生意红红火火,各路牛鬼蛇神却接踵而来!亲娘偏心,亲姐怨恨,庶妹嫉妒,隔房的叔婶在一旁虎视眈眈,乔伊灵挥挥纤纤素手表示,姐能玩转商海,宅斗什么都是小意思!渣男想悔婚,挥手跟你拜拜!朝三暮四,得陇望蜀,贱人一个!姐不稀罕!乔伊灵的小日子过得美哒哒,这时一只“大灰狼”扑上来,“嫁给我!”乔伊灵满头黑线,“滚!”最终乔伊灵还是被某只“大灰狼”叼走!从此乔伊灵遇到的奇葩更多了,渣渣也升级了!夫妻二人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奇葩、渣渣齐颤抖!夫妻二人携手走出一条繁花锦绣大道!
  • 摩呼罗迦衣

    摩呼罗迦衣

    摩呼罗迦(Mahiraga):佛教传说中的蛇神,人身蛇头,是佛教神祇的天龙八部之一。原本是腹行类,但由于其智力较低而无知无欲,反而能得道,脱胎换骨成为神祇。风从门缝里挤进来,发出“丝丝”的声音,像是一条意图不轨的毒蛇。萧左听着,不由得打了个寒战,看看旁边已经轻轻打起鼾的好友丁育秦,不由得苦笑——讲故事的人睡熟了,听故事的人却失眠了——这世上总是有心者不讨好。
  • 解读王朝 帝王卷

    解读王朝 帝王卷

    当皇帝的对他统治下的臣民动不动就“开刀问斩”。杀人者人恒杀之,反过来被杀的皇帝也特别多。 从西周武王到清朝溥仪,共882个在位帝王,有288个不得善终(被杀死、缢死、饿死、毒死),占在位帝王的32.6%;84个王朝,在位帝王被杀50%以上的,有27个;6个王朝的在位帝王100%;死于非命;未成年即毙命的帝王有16个;有的帝王登基当天即被杀死。 为了那张天下至尊的龙椅,他们对别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阎德荣创作的《解读王朝(帝王卷)》讲述了帝王们的故事。 《解读王朝(帝王卷)》包括了死前尝尽了死的滋味——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三次逃离京城的皇帝——唐昭宗李哗等内容。
  • 千年禁忌

    千年禁忌

    这是一个布局千年的阴谋,世间所有生灵皆为棋子。“希望..真的存在吗?”(这是个充满主角光环的精神污染小说)
  • 给人生加点忍耐

    给人生加点忍耐

    忍耐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艺术和取胜之道,不忍则难成大谋;忍耐是一种审时度势,而非甘于平庸;忍耐是一种能屈能伸的宽容和冷静;是一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蓄势待发;是一种耐得住寂寞,抵得住繁华的淡泊释然;是一种直面挫折永不言弃的坚忍不拔;是一种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果敢……阿拉伯有句谚语:“为了玫瑰,也要给刺浇水。”可见,如果你想要让自己的人生开出美丽的花,就不得不去忍受那些扎在心头的芒刺,并在忍受中将其化为刺激自己前进的动力,如此,方能为自己博得幸福,博得成功。
  • 千年炼狱

    千年炼狱

    一个孤儿被收养,他为了自己的身世而踏入了修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