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500000006

第6章 三国(5)

此时,曹爽的同乡桓范冒死来见曹爽,建议曹爽兄弟挟天子至许昌,发四方兵马以自备。曹爽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将刀掷于地上说:“我虽然被免了官,怎么着也能做一个富翁吧。”桓范听罢,失望至极,哭着说:“像曹真这样的能人,怎么生出了像你们这样的兄弟啊,真是一群蠢猪!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会落到灭族的地步啊!”心灰意懒的桓范丢开曹爽兄弟,默默地离去了。

曹爽还指望司马懿仅仅会免了自己的官就罢手,乖乖地向曹芳奏明罢免己官,然后护送曹芳回转了洛阳。曹爽兄弟一到家,司马懿便立刻派人把曹爽家包围了起来。紧接着,司马懿便开始罗织罪名,旋以谋反的罪名把曹爽下狱,夷灭三族。

高平陵政变以曹爽集团覆亡,司马懿集团胜利告终。从此,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曹氏的命运也将走向终结。

魏末三少帝

在曹魏末年的短短二十余年中,连续出现了三位年轻的皇帝,他们是曹芳、曹髦和曹奂。

曹芳是魏明帝曹叡的养子,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青龙三年(公元235)立为齐王。景初三年(公元239),明帝病危时立为太子,时年仅八岁。明帝死后,八岁的曹芳即位为帝,在位十五年被废,年仅二十三岁。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之孙。正始五年(公元244)封为高贵乡公。曹芳被废后,十四岁的曹髦即位为帝,在位六年被杀,年仅二十岁。

曹奂是魏武帝曹操之孙。甘露三年(公元258)封为常道乡公。曹髦死后,十四岁的曹奂即位为帝,在位六年被废,年仅二十岁。

这三位皇帝即位时还都是少年,曹芳甚至可以称为儿童,他们离开帝位时也就是二十几岁。正值青春年少的他们,本应该享受花季少年的幸福时光,却无可奈何地卷入了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中。而就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始终笼罩着一道挥之不去的阴霾,那就是司马氏的控制。最终,这道阴霾将他们完全吞噬了。

嘉平三年(公元251),司马懿去世,其子司马师继续控制曹魏军政大权。嘉平六年(公元254),司马师罗织罪名,杀害了反对他的李丰、夏侯玄、张缉等人,皆夷三族。又废掉了曹芳的皇后张氏,另立皇后王氏。司马师的这些举动,令年轻的曹芳极为不满。但由于司马氏权倾朝野,曹芳敢怒而不敢言。当时,司马师之弟司马昭镇守许昌,曹芳下诏命他出击西蜀姜维,借机疏远他,分散司马氏力量。司马昭可没有那么傻,在司马师的示意下,他在出征前,率领着军队进入洛阳城。名为朝见皇帝,实则向曹芳示威,威胁皇权。曹芳的亲信劝他下诏趁机除掉司马昭,控制军权,进而威胁司马师交出军政大权。曹芳立刻写下诏书,但他毕竟年轻,面对着诏书竟然吓得浑身颤抖,不敢发出。曹芳优柔寡断,司马师却雷厉风行,废帝的阴谋正在秘密进行着。

司马昭的军队进入洛阳城后,司马师认为心里有底了,便以皇太后的命令召集大臣们开会,说曹芳荒淫无度,不能继续做皇帝了。大臣们没有人敢公然反对。这次会议的结果是,收回曹芳的皇帝印信,让曹芳仍然去做他的齐王。

曹芳被废后,司马师又以太后的名义,立了另一个小傀儡皇帝,十四岁的曹髦。曹髦即位一年后,正元二年(公元255),司马师病死,其弟司马昭继掌曹魏大权。司马昭由大将军做到相国、晋公,加九锡,气焰熏天。曹髦即位后,已渐渐长成一个小伙子,他见到皇权日渐衰落,气愤难忍。一天,他对王沈、王经、王业等人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以待毙,今天我就想和你们一同声讨他。”王经连忙说:“目前司马昭权倾朝野,天下人都愿为他卖命,这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况且陛下身旁没有军队,没有兵器,您靠什么声讨司马昭啊?如果不谨慎行事,恐怕就要大祸临头啊!”年轻气盛的曹髦哪里听得进王经的话,从怀中掏出了黄绫手诏,毅然说道:“我已经决定了!即使是死,又有何惧,何况也许还不至于死呢。”随即入宫去见太后。王沈、王业见状,立刻跑到司马昭面前告状,王经不同意他们的做法,坚决不去,后来被司马昭杀害。

曹髦见过太后后,手持宝剑,登上马车,率领众人冲出宫门。在宫门,曹髦遇到了司马昭之弟司马伷,大喝一声,吓得司马伷惊慌逃窜。正在这时,中护军贾充、成济等人闻讯赶来,成济问贾充怎么应付。贾充说:“晋公命令,要死的不要活的。”于是成济挺戟刺死了曹髦。

曹髦被杀后,十四岁的曹奂又被推上了傀儡的位置。曹奂在位期间,司马昭完成了灭蜀的战略计划,司马氏独掌天下的时机成熟了。此后,司马昭晋爵晋王,立其子司马炎为世子。咸熙二年(公元265),就在司马昭死后不久,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曹魏灭亡,西晋建立。曹奂贬为陈留王,得善终。

魏末的三个小皇帝,两个被废,一个被杀,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的阴霾下,度过了悲惨的青少年时代。他们的悲惨命运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而是由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趋势造成的。

孙吴末路

经过孙权的治理,东吴在江东已然站稳了脚跟,并向四周扩展。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孙权称吴王。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孙权称帝,定都建业,与魏、蜀成鼎足之势。但到孙权统治后期,东吴内部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孙权的进取之心渐渐消退,大臣间的争权斗争也频繁发生,东吴的统治进入了衰落期。

张温是孙权非常信任的重臣,曾任选曹尚书,后又拜为太子太傅。由于张温在出使蜀国时,受到诸葛亮的器重,引起了孙权的猜忌。恰巧张温推荐暨艳为选曹郎,官至尚书,为东吴选拔人才。暨艳试图改革当时的弊政,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孙权听信谗言,将暨艳等人杀死。由于暨艳是由张温推荐,孙权便以此为由,将张温下狱。孙权不忍杀他,将他罢职为民,遣返原郡去了。孙权又借立太子事件,逼死了曾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的陆逊。孙权还任用吕壹等人为校事,监督大臣,凡事无论巨细,吹毛求疵,罗织罪名,诬陷忠良,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后孙权迫于压力,杀掉了吕壹,但在东吴内部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孙权在确定继承人方面也经过了一番周折。孙权首先是按照惯例,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当时,孙权非常宠幸王夫人,王夫人生有二子,孙和与孙霸。太子孙登的母亲出身低贱,孙登自觉羞愧,便有意将太子之位让给孙和。孙登当了20年的太子后死了,孙权便立孙和为太子。但是孙权更喜爱孙霸,对他的待遇与对太子一般无二。这样,孙和与孙霸,一方为了维护太子地位,一方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各自形成了一个小集团,相互展开了斗争。最后的结果是,孙权既废掉了太子孙和,又将孙霸赐死,另立潘夫人之子孙亮为太子,以此息事宁人。

吴太元元年(公元251),孙权已到古稀之年,病重垂死。当时太子孙亮刚刚十岁,无法亲政,侍中孙峻便向孙权推荐了时为大将军的诸葛恪入朝辅政。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诸葛亮的侄子,在军事上为东吴屡建功勋。孙权自知以诸葛恪的才能和声望足以担当辅政的大任,但又担心诸葛恪刚愎自用,恐误大事。在孙峻的再三建议下,诸葛恪得以入朝辅政,同时,孙弘、孙峻等人协助辅政。神凤元年(公元252)四月,孙权病逝,终年71岁。太子孙亮即位,诸葛恪与孙弘受遗诏处理后事。诸葛恪与孙弘本来就不和,孙弘是第一个知道孙权病逝消息的人,他想趁此机会,封锁消息,伪造诏书,除掉诸葛恪。不料此事却被孙峻得知,孙峻连忙向诸葛恪汇报,诸葛恪设计将孙弘杀死,独揽大权。

此时,曹魏在得知孙权去世的消息后,出兵七万,兵分三路大举伐吴。诸葛恪率军四万抵挡,大胜曹兵。此后,诸葛恪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产生轻敌思想。建兴二年(公元253),诸葛恪不顾众人的反对,率领二十万大军再次向曹魏发起了攻击。四月,诸葛恪的军队进入淮南,包围新城(今安徽合肥西北)。魏军顽强抵抗,新城久攻不下,吴军伤亡惨重,劳而无功,被迫撤军。

诸葛恪回到建业后,更加肆无忌惮,独断专行,逐渐失去了人心。孙峻当年曾保举诸葛恪入朝辅政,又与诸葛恪同受遗诏辅政,但诸葛恪看不起孙峻,经常侮辱他。孙峻怀恨在心,便与吴主孙亮合谋设计杀害了诸葛恪,东吴大权落入孙峻之手。

孙峻死后,从弟孙綝代替辅政,气焰熏天。孙亮亲政之后,十分厌恶孙綝的专权。为了增强自己的力量,他调集了三千多军士的子弟,从中选择年轻力量大的组成团队,每天在宫中操练,以防不测。孙綝对此已有察觉,便暗中防备,让他的四个弟弟分别控制了禁卫军。后孙亮想先发制人,计划杀死孙綝,不料事情败露,孙綝发动政变,反将孙亮废掉。孙亮被废为会稽王,那时他还不到二十岁。

同类推荐
  • 铁血王朝:德国皇室

    铁血王朝:德国皇室

    皇室家族的兴衰,既是相关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也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皇族人物,特别是君王、重臣的起伏生死,构成了国别史、地区史,乃至世界历史整个剧情中丰富多彩的场景片段。因此,皇室家族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大明文魁

    大明文魁

    紫禁城前九重门,百官簪缨南阙来。帽插宫花朝天颜,金殿传胪名声传。十里御街打马过,人称大明状元郎。这是一个现代人在明朝好好读书,天天向上的故事,已有两本两百万字作品完本,人品保证!书友群:164.548.046大家来聊聊天,提提意见。
  • 盛唐第一驸马爷

    盛唐第一驸马爷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已经把大唐调教的差不多了。年初的时候搞了一个凌烟阁,让阎立本在里面画了二十四个人。十五岁的高阳公主也要被许配人家了,李承乾看似安稳的待在东宫里,其实已经磨刀霍霍。武媚娘还老实的做着才人。一切看起来都顺顺利利的。余鹅只想赚点小钱养活自己,猥琐发育。不想却影响力了历史进程,让资本快速积累,武器改良,政治改革,攻突厥,降吐蕃,灭高句丽……好吧,开工没有回头箭,撸起袖子就是干……
  • 战国策(中华国学经典)

    战国策(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3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3

    平实严谨说历史,轻松幽默神吐槽,一本保证让你爱上“历史”的超级畅销书!本册书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描绘了从晚清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之间几十年的历史,详细讲述了清朝从“天朝上国”到“东亚病夫”的转变历程,深度剖析转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清朝的皇帝似乎总是活在梦里无法看清局势?晚清时期的清朝与西方列强都在使用怎样的武器?为什么日本和清朝遭受同样的入侵却能够迅速崛起?你想知道的各种问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都市最强战尊

    都市最强战尊

    渡劫失败,重生回归年少。身兼正邪两道顶尖法门,这一世,将弥补所有遗憾,吊打一切敌手,登临绝巅,铸万古辉煌!——————有五百万老书《超凡透视眼》人品保证,人品坚挺!喜欢装逼、打脸的欢迎入坑!
  • My Summer of Pink & Green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再为小事生气,小事永远只是小事

    别再为小事生气,小事永远只是小事

    学会看开、学会看淡、学会看远、学会看透、学会看准!运用你的智慧,以一种超脱的心境将万事看开。运用本书所提供的50个“智慧锦囊”,你会找到原本属于你的快乐,原本属于你的成功!
  • 中古战锤帝王征服史

    中古战锤帝王征服史

    整个世界都在烈焰中燃烧。我从黑暗中苏醒,眺望整个世界,北方被黑压压的混沌笼罩,看不到边际。中部西格玛帝国虽然辉煌,但内部的争斗已将演变为战火。南方……南方更是一片绝望的场所,战争之犬不断吞噬人类的生命,更远处的海岸线上,巴托尼亚的骑士虽在坚持,但也坚持不了多久。指望什么?奥苏安的精灵?露丝契亚的蜥蜴人?陆恩从不指望其他人,面对强敌,陆恩明白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是敌人踏过他的尸体,要么就是他踏过敌人的尸体。陆恩并非一人,他的身后还有众多巴托尼亚以及他的盟军,骑枪在正义闪烁光辉。“终有一日,这片大地终将属于我所建立的帝国!”----陆恩率黑龙骑士团冲锋血龙骑士团前说。
  • 张居正(全4册)

    张居正(全4册)

    中国千古第一奇相大传,全票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被誉为中国新时期长篇小说的里程碑!已被改编成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由唐国强、梅婷、冯远征、智一桐、巫刚等一众老戏骨主演。张居正是一位个性不凡的改革家,是彪炳史册的传奇人物。他登上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顿吏治,刷新颓风;整治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大明王朝*为富庶的时代。 在风云际会之中,张居正思想深邃,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声势显赫,无与伦比。然而,他一朝大权在握,却又独断专行,偏信阿谀奉承,引得附势者趋之若骛。权势欲促使他步入人生高峰,也引发身后祸起萧墙。隆葬归天之际,即是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作为一名政治家,张居正是中国历史上卓有成效的人;可是作为一个人,他却是一个失败者。“生前显耀,死后悲凉”是对他一生*好的概括。他生前死后毁誉之悬殊,除个人原因之外,也可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而且,张居正的命运也客观揭示了悲剧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人物的性格缺陷,为今天的读者反思提供了形象的文学读本。
  • 前夫拜拜,总裁别撩我

    前夫拜拜,总裁别撩我

    顾思纯觉得安凌然这种人也真是够了,这种伪君子,她可是里里外外的都熟透了,想当初他报复安家的时候,对她有多绝情就有多绝情,那可是眼都不眨一下,怎么现在就瞬变痴情男了?顾思纯:现在知道后悔了?想复婚了?想都别想。安凌然:复不复婚,可不是我们说了算,那得问过我们的宝贝儿子。顾寒:妈咪,你必须和爹地复婚,否则小寒再也不理你了。
  • 凌水湾的童话

    凌水湾的童话

    汪戎真的很感激杨洋,看着她操持丧事,不用自己干啥,就将什么事都想到了,感动得要哭,更后悔不该和杨洋说离婚的事。事情弄到现在自己真是死的活的都对不起。杨洋看出他的内疚了,一直安慰他。最后剩下的是小胜的问题,杨洋一看小胜就喜欢,要收养他,儿媳尹琳因为一直没有小孩,也要收养小胜为儿子。汪戎让尹琳收养了小胜,他说凌水湾有种风俗叫“带弟”,就是没有小孩的人家收养一个别家的孩子,保证会带出一大帮亲生的子女来。尹琳收养了小胜后,果然没到三个月就怀孕了。
  • 奇货Ⅱ:绝世楼

    奇货Ⅱ:绝世楼

    逐货师,顾名思义,结合奇货的定义,也就是指追逐奇货的人,这类人世间少有,掌眼的手艺不传儿,不传女。就算要收徒弟,也必须要收齐四件来自四个不同方向,并且有不同功能的奇货,才够得上逐货师这个头衔,才可以收徒。不过从未有逐货师敢开宗立派,同时传说中逐货师也从未传过五代以上,通常都会忽然惨遭灭门,亦或者人间蒸发,销声灭迹,毕竟觊觎奇货的,不仅仅只有逐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