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7000000002

第2章 七国之乱的根源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朝代,而汉朝的历史也是当时世界上一段伟大的历史,随着汉高祖刘邦的建国至汉文帝、汉景帝的改革,汉朝的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当时东方第一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为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帝国战败而向北逃遁。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

但是汉朝的历史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样漫长的历史时空中,它经历了西汉、东汉。经历了王莽改制,经历了绿林赤眉起义。而汉景帝时代的七国之乱,可以说是整个汉朝统治集团经历的最混乱的时代,而且它对整个汉朝的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七国之乱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受汉朝初期的经济影响,可以说是汉高祖刘邦分封制度的缺憾,是吕后专政、文景帝改革的产物。而七国之乱的过程又是极其复杂的,同时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沧桑分合的巨大历史变化,留下了无数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

(一)汉初的经济状况

天下分封诸侯,一代一代相传,对中央集权有很大的影响。当年西周分封诸侯,结果导致周王朝王室衰落,诸侯割据,混乱不已。

到了汉朝,王国势力逐渐强大,而这一局面是汉高祖刘邦时形成的。楚汉相争阶段,刘邦迫于形势,分封了异姓王。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称帝后,共封有异姓王七人。他认为秦祚短促是由于秦不分封子弟的缘故,所以在异姓王的故土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九人为王,即同姓九王。并与群臣共立了“非刘姓不王”的誓约。

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以后,逐渐铲除异姓诸侯王。同时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又大封同姓子弟为王,用以屏藩朝廷。到公元前195年,刘姓诸王完全取代了原来异姓王的地位。高祖刘邦分封子弟造成郡国并立的政策是个时代的错误。从巩固刘家天下来看,虽然暂时收到效益,却种下了战乱的祸根。高祖死后,诸侯王国便一天天发展强大起来,成为中央政府的威胁。因而从刘邦之后的惠帝、吕后,历文、景之世,到武帝初年,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斗争的时代。

七国之乱虽然发生在汉高祖刘邦死后多年,但是,七国刘姓王的叛乱却是和汉初的政治经济政策分不开的,那么汉初时期,汉高祖刘邦都推行了哪些政策呢?

秦朝末年,由于长期战乱,人口下降。西汉初期人口总数据估算在1500万—1800万之间,此后由于奉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以及汉武帝时期的领土扩张,人口数量大幅提升。根据《汉书》记载,公元2年西汉的户数约为1235万,人口数约为5767万。

由于中国历史早期农业发展集中在黄河流域,故西汉人口密度分布极不均匀。以淮河、秦岭为界,北方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八成,南方人口不足两成。人口数超过500万的豫、冀、兖、青、徐五州均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带,这五州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的55%。首都长安周围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人口数量在200万以下的有交、凉、并、朔方四州。扬、荆、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

汉初的经济主要是依靠农民的耕作来完成的。那时候,科学技术水平低下,而秦朝的统治又使得人口迅速减少,所以汉初的时候,汉高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农业发展,并下诏巩固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

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承认土地私有,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交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税分为算赋和口赋。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年每人纳一百二十钱(一算)。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年每人纳二十钱。西汉早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恢复了农业生产,但经济势力仍然略显不足。文景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改行“贵粟”政策,国家存粮进一步增多,经济实力大大加强。西汉早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文帝时期,在贵粟政策指引下,商人竞买爵位,扩大了贸易领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商人的地位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

西汉时期,全国已有数十个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邯郸、江陵、吴、寿春、番禺、成都等。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路。到东汉时期,中原地区商道线路发达,各地货物往来更加频繁。伴随着商业的发展,一些经商哲学应运而生。

(二)刘邦的分封政策

汉初,汉高祖刘邦分封同姓为王,旨在以血缘关系作为政治支柱。高祖在世,由于刘氏诸王年轻,权力多由王国之相、太傅执掌,因而其弊病尚未显露。汉高祖错误地认为同姓王可以帮助他辅佐刘家天下,所以他就开始分封同姓王。吕后篡权后,刘姓王虽然减少了,但是吕氏家族被消灭,此后刘氏皇帝又开始大肆分封刘姓王了。到了汉文帝的时候,刘姓王已经有20多个,所占领的土地合起来占西汉土地的大半,领土最多的诸侯国有齐、楚、吴、荆、燕等地。刘邦以为同姓王都是子侄兄弟,非常可靠。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些人随着权力的增长,野心也逐渐增大了。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王的权力日益膨胀,“跨周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治京师”。诸王掌握着封国内征收赋税、任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经济大权。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这些诸侯王日益骄横,“出入拟于天子”,“不听天子诏”,甚至想举兵夺取皇位。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汉朝还时时受到匈奴的威胁,这种威胁从汉高祖刘邦时就已经开始了。公元前206年,汉朝初立,被刘邦徙至代地的韩王信同匈奴在马邑作战时失败投降,冒顿单于引兵进攻太原,包围了晋阳。气势正盛又大有流氓习气的汉高祖刘邦亲自带兵进击匈奴。此时正赶上大寒雨雪,冒顿单于假装兵败撤退,引诱汉兵追击。汉军一路势如破竹,只见匈奴都是老弱残兵,于是聚集三十二万大军乘胜冒进,刘邦自己亲率先头部队抵达平城,立马未稳,冒顿单于忽然率领埋伏等待的三十多万精锐骑兵把刘邦军队包围。堂堂大汉皇帝被围于白登七天七夜,缺水少粮,军士冻得瑟瑟发抖。四下望去,匈奴人马强悍,东西南北的战马都各分一色,铠甲鲜明,雄壮整齐。刘邦确实是个能使各种伎俩的奇才,情急之下,他走“枕边风”路线,派人给冒顿单于的夫人送去厚礼,单于夫人对冒顿单于说:“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单于终非能居之。且汉主有神,单于察之。”美人说话很管用,加上降将韩王信的兵马迟迟未到,冒顿单于就听从了夫人劝告,在包围圈中敞开一个通道,刘邦令军士引弓外向,解围而出,狼狈不堪地与后军相会。随后,双方罢兵,刘邦派宗室刘敬与匈奴结和亲之约,并嫁宗室女为单于侧室,约为兄弟以和亲。刘邦死后,倨傲的冒顿单于还给吕后写信,表示“你我都单身,不如配成一对大家同享欢乐”。吕后大怒,她有勇无谋的妹夫樊哙也扬言要“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间”,刘邦死前他在外打仗,被人告发要谋反,刘邦派人杀他,幸亏他是吕后妹夫,大臣们留了他一命。最终大臣季布解劝:“高祖军队三十二万被围白登十日,当时樊哙任上将军就在附近不能解围,现在夸口领兵十万击匈奴简直就是欺君。夷狄(冒顿单于)就如禽兽,得其善言不足喜,恶言不足怒。”吕后闻言息怒,卑辞报书,晓之以理,双方又互换礼物和亲。

汉文帝之时,继续采用和亲政策。匈奴右贤王常率兵侵掠边塞,俘虏汉边境人民,气得文帝亲自带兵到太原征讨,恰巧国内济北王造反,不得已收兵。当时冒顿单于刚刚大破月氏国,对属下右贤王掠夺汉境之事假装不知道,又遣使来请求和亲,汉朝慑于其势强,不得不答应,依常例送大批珍宝礼物过去。不久冒顿单于病死,其子稽粥继位,号老上单于。汉文帝又送宗室女去匈奴,让太监燕地人中行说作为陪同侍臣一起去。中行说不肯去,被汉廷强行派遣。怨恨之下,他到了匈奴就归降,并深受老上单于欢喜。中行说竭力劝说匈奴不要太看重汉朝衣服食物的精美,增加匈奴对自己食物、器械、风俗的自信心,还教给匈奴人记数方法,从此这些蛮族才知道算数。在中行说地鼓动下,老上单于在给汉帝回书中口气傲慢,对汉朝使臣也威逼利诱,动不动就索要钱物金银,不给就威胁秋熟后大发兵马入汉境虏掠。孝文帝十四年,匈奴举兵十四万入侵,杀死汉朝北地都尉,俘抢大量人畜。汉军赶到当地反击,人影都没有看见,结果无获而还。老上单于死后,其子军臣单于继位,也是时而和亲时而入侵,杀掠汉人很多。汉景帝继位后,情形还是如此,七国之乱时,匈奴还想与反叛诸侯王里应外合攻击汉朝。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仍然延续和亲政策,继续与匈奴和亲,通关市,厚赐单于。所以终景帝之世,汉匈边境没有发生太大的战乱。

同类推荐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主角穿越回1116年(宋政和六年)北宋京东西路东平府阳谷县的西门庆身上,正好看到王婆与潘金莲毒死武大郎,这点儿赶得可真好。招惹了杀神武松,真是要命啊!武松背后,还有宋江等黑道势力。西门大官人表示压力山大!此时,西北边境宋夏大战爆发,而北方金国崛起,在护步答岗大败辽国70万大军。1125年(宋宣和七年)金国将大举攻宋,乱世就在眼前。只有十年时间准备,西门大官人应该怎么办?
  • 日本战国走一遭

    日本战国走一遭

    不种马,不后宫,不争霸,随缘统一;不系统,不开挂,非大名,混吃等死;穿战国,有历史,有瞎编,人死完结;爱看看,不看骂,人别走,给个点击。
  • 唐末大盗贼

    唐末大盗贼

    大唐覆灭,群雄争霸。叶升,一介盗贼,他将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这战乱的年代中,一步步崛起,走向自己的人生巅峰。
  • 独断大明

    独断大明

    猪脚是明光宗第六子,他觉得不能让未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做皇帝,于是,他在紫禁城里大喊了一声:我要做皇帝!新书:宋时风流,求支持~
  • 转机时刻(1970-1979)

    转机时刻(1970-197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1970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这一时间段内在我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的第五个年头,按毛泽东的估计,通过前几年的大乱应该达到“大治”以“圆满结束”这场革命。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挑起了事端。长达十几年的全国性的学大寨运动,并没有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反而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本书从史实出发,把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转机展示在大家面前,让读者能够很好的了解历史,借鉴历史,以历史来规避自己的一言一行。
热门推荐
  • 兽神起源

    兽神起源

    相传当年逐鹿之战,蚩尤被黄帝大卸八块,肉体被分成了六个部分,封印在了世界各地。而世界也在那时分成了两个种族,一个是人族,一个是兽族。人族诞生了十名圣者,兽族诞生了十名贤者。自此之后,战争演变成了圣贤之战!千年之后,一名叫李霄云的少年崛起于阡陌之间,带着数千年的恩怨,书写了一段至尊传奇!
  • 万岁君王

    万岁君王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埋葬了万堆枯骨,更有那悠悠真相!——吾名嬴朕,秦始皇帝九子。
  • 上神要历劫:妖妃,嫁到!

    上神要历劫:妖妃,嫁到!

    “注孤生”麒麟帝君是整个天界最不受欢迎的家伙。顶着一张比女神还美的脸,安的一颗比直男还直的心。自己不解风情就算了,天天跟天帝进谏劝婚,自比明镜魏征。天帝被他念烦了,下旨:派去人间,历情劫!传值官:陛下,派哪位女神仙去考验他?天帝:什么女神仙,给他个女妖精!
  • 一句话让老美刮目相看

    一句话让老美刮目相看

    想要练就炉火纯青的英语口语,就要将复杂的话说得简单易懂,就要将简单的话说得有模有样。人们常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学习英语,也是同样的道理,找到方法,掐准要点,你也就不会在面对老外时结结巴巴,甚至是哑口无言了。本书就将带你进入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一点一滴、举一反三地破解英语口语密码。本书涉及情感表达、工作学习、社交娱乐三个方面,以发散、拓展的思维方式,亮出英语日常应用口语。本书由阳程主编。
  • 扑火

    扑火

    她躺在那里,就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然而还是把手伸向了毁灭。轻柔的音乐响起,黑暗中亮起光晕,她闭上眼,在无数美丽脸庞的海洋中,抓住那张唯一的、挚爱的脸。“梭罗——这个名字对在座的各位毫无意义,然而就是这个人,奠定了我们当今经济的基础。想象一下两百年前。那时候到处是蓝天碧草,人人游手好闲。这个叫梭罗的美国佬在湖边闲了两年,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根本不需要拥有!”她停下笔思索。是的,一支笔,一支货真价实的钢笔,她仍然通过手写来输入文字。这过程缓慢又费力,但她相信一支有形的笔能让她的思路顺畅许多。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真仙真指语录

    真仙真指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昭华散

    昭华散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爱你不悔!一念之间成为圣朝公主,城墙之后,已是和亲辽国的王妃。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她仿佛记得那时郎骑竹马来,却不知撷去了谁手中青梅。她空有琴色双绝,却城外断琴别中原,终生不启。四个皇子一夺君王,三个侍妾各有心机,斗破辽宫只为谁?她要占他全心,可他身后又有何秘密?辽原无疆,谁为她抚一曲古琴,冠名昭华。
  • 我才是首富

    我才是首富

    【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呃…一个有系统的小人物奋斗史……】“老板,小马想和您谈一下最新的科技项目。”“让他下周再来,先吊吊他的胃口。”“老王那边想和您谈谈益达广场的融资问题。”“告诉他,我最少拿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否则别烦我。”简介无力,还请各位读者老爷点进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