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是贵族之后,也就是被袁术说成是“、r鬟之子”的那位,地广兵多的他仪表出众而气宇不凡。跟曹操比起来,具有很多天然的优势,可是他的目光很短浅,没有看到打着汉王室旗帜的现实意义。于是献帝这个16岁的少年便捏在了曹操的手中.袁绍开始大跌眼镜了,因为看似不经意的举动竟为曹操赢得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还让其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英雄,任命官吏、讨伐异己、打击敌人,都可以名正言顺地以皇权的名义来进行,袁绍则开始被动了。
曹操的讨伐是“正义”力量的“发言”,别人攻打曹操则是“于义则违”,“此诚不可与之争锋”。后悔不迭的袁绍琢磨出折中的办法,他以许昌低湿、洛阳残破为由,欲迎献帝至鄄城。这让曹操哭笑不得,只好以献帝的名义责备袁绍:“地广并多,而专自树党。”袁绍只好忍气吞声地上书辩解,但是说什么也没用了,早干什么去了!曹操的事情做得漂亮,他打了对方耳光,又以献帝的名义任命袁绍为太尉,位居大将军曹操之下。袁绍拒不接受,还到处诋毁曹操,曹操见状很大度地让出了大将军一职,却赢得了非常好的社会舆论,而不在朝中的袁绍大将军能有何作为?
袁绍徒有其表,当年的董卓进京就是他出的主意,而洛阳成为一片火海也是他干的好事。无论当时还是在后来,很少有人说他的好话,曹操认为他“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郭嘉则觉得他“繁礼多仪”,“以逆动”,“外宽内忌,所用多亲戚”,“多谋少决”,“专收名誉”,“恤近忽远”,“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比如官渡之战就很能说明问题,袁绍的举动师出无名,当曹操在阵前质问他“今何故谋反”时,他竟说不出子丑寅卯来。
他的兵力70万对敌7万,只是数量上的对比,并不意味着力量上的高低已经确定。曹操已经把他看得很清楚了:“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这个判断绝对不是无稽之谈,结果恰如其所料,袁绍的大量辎重、财宝、图书都落入曹操掌握之中,包括某些内应的书信,这让很多不忠实的人整天提心吊胆。但曹操做得非常漂亮,他把这些书信付之一炬,事情做得很体贴人,反正袁绍已经失败了,何必把还没有成为敌人的人非逼成敌人呢?而且通敌的人数量着实不少,真的较起真来也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大家都糊涂点儿,以后见面也不至于尴尬难受。
袁绍把曹操当做敌人,似乎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因为他根本不是奸雄的对手。他的政治短见、军事弱智和组织低能注定了他难以把握机遇,统领人才,以成大事。其实他的身边也有过很多高水平的人才,比如说沮授、田丰、许攸,可无一例外地没有得到重用,料事如神的田丰甚至被关了起来,曾经建议他迎接献帝以渔利的沮授也基本处于养老的状态,许攸干脆投奔了曹操,而得到重用的不是缺德的文官就是愚莽的武将,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够不失败?更何况,他从不愿意承认错误,认识到田丰是对的后,觉得“今回去,有何面目见之耶”!竟残忍地将其杀害。“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袁绍的过错多矣!
正如陈子昂所看到的:“得贤须任,既任须信,既信须终,既终须赏。”袁绍一点也没有做到,临终前的田丰都已经看透了:刚愎自用的袁绍徒有个宽厚儒雅的外表,实则猜忌刻薄,如果打了胜仗,还可能释放田丰,也让其体验主恩浩荡;若是打了败仗,证明田丰正确无误,肯定要以杀正确者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错误,有谁敢给这样的人出好主意?这样的人又如何能一统江山?他的努力大抵也就是做做白日梦罢了。
在求取利益的时候,每个人都渴望能够获得更多,可并不总是能够实现最初的愿望。因为并不是谁都能够真正看清楚得失的实际格局,看似“得”的很多事情实际上结的是“失”的苦果,袁绍一心一意要求“得”,却总是看着别人有所得的同时而“失”去良机。在进攻的时候,他忘了自己的实际操控能力和进攻的时间优劣,不知不觉间同曹操完成了优劣的转化,人家是越来越有实力,他是越来越窝囊,这样的事情又总是按部就班的。这可能让袁绍非常不解,其实大可不必,“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则功臣倦”。“举兵不当,被患无穷”,“谏而受赏者,兴之祥也;谏而受杀者,亡之兆也”,历史的规律都已经写得明明白白了。祸莫大于轻敌,孤莫孤于自恃
“威震华夏,未逢对手”的壮士有脾气不足怪,但美髯公的结局也是“祸莫大于轻敌”、“孤莫孤于自恃”的真实写照。刚愎自用的他根本不经判断,即使对待内部的同志,孤傲也从不减。其胆量气魄值得赞赏,智谋运筹过于失常。
关羽确实创造了很多“无敌”的壮举,比如说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水淹七军……曹操也不得不叹其“威震华夏,未逢对手”。这样的壮士有点儿脾气也是不足怪的,但是任何孤傲总得有个限度,这位同刘备、张飞三结义的美髯公的结局正是“祸莫大于轻敌”,“孤莫孤于自恃”的真实写照。这样的结局是日常言行的积累所致,“谦受益,满招损”,武艺超群的关羽正是因为“无敌”的良好感觉而“损之又损”,意气用事,遭致祸患也合情合理。
以史实为基础的“演义”将关公的性情挥洒得活灵活现。比如说当诸葛瑾代表东吴来索要荆州时,刘备和诸葛亮出于政治考虑,答应“分一半荆州还之”,但是关羽却“持顽不肯”,蛮横地赶走诸葛瑾,感到愤怒的孙权为此设计诱其赴宴以诛之,关羽以“藐视吴臣若小儿”的态度独往,尽管平安而返.但其间“险象环生”也着实令人后怕。孙权其实并不愿意与之为仇,义特意来求亲,以图并力破曹。谁知关羽竞勃然大怒:“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这种态度就有点逼友为敌的味道了。即使对待内部的同志,关羽的孤傲也从不减。当刘备重用马超之时,他派儿子关平千里迢迢地致书刘备,说要与马超比试高低,多亏诸葛亮委婉劝说:马超“不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加之“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关羽这才放弃最初打算。当刘备封他做“五虎大将”之首时,关羽大发脾气,因为听说自己与老将黄忠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又觉得张飞等人跟他有很大距离,执意不肯受印。好在大家多方面劝说,才使他不至于弃荆州而闹成都。
高傲自满的关羽过于膨胀了,当王甫提示他吕蒙有吞并荆卅I之意的时候,他只建几个烽火台就草草了事。他应该很清楚,传播消息的烽火台是不能作为抵御的重要战备设施而存在的,其实他是觉得东吴根本不敢夺荆州,因此也不必过于防范。当敌人磨刀霍霍的时候,采取了很多蒙蔽关羽的手段,比如用陆逊取代吕蒙,关羽不禁大笑:“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当陆逊差人送来“书辞极其卑谨”的信和厚礼时,关羽“仰面大笑”地接受,还“撤荆州大半兵赴樊城听调”。按着主帅意旨,守备的军士根本没有足够的警惕,当吴军长驱直入时竟无人知晓。当荆州已经失守时,关羽还以为有人在传播讹言:此“不足为虑”,“军士再言者斩之”。直至面对实际情况时,才“怒气冲塞,疮口进裂,昏绝于地”。
关羽曾经有过两次中箭经历,第一次是与庞德决战的时候,关羽对其不屑一顾而斥之日:“天下英雄,闻吾之名,无不畏服:庞德竖子,何敢藐视吾耶!”说着便要去亲自迎战,关平觉得不可以“泰山之重”“与顽石争高下”,可是关羽执意要去,“吾不杀此人,何以雪恨?吾意已决,再勿多言!”与庞德争斗了50多个回合之后,关羽不顾防范地去追击敌人,终于被对方射中左臂。好在中箭不深,但也已经挫伤了蜀军的锐气。第二次则是在水淹七军之后,已经杀r庞德的关羽感到意得志满,好了伤疤忘了疼,亲自到敌军北门喊话:“汝等鼠辈,不早来降,要等何时?”敌人见这位立马扬鞭的红脸将军丝毫不加防范,便领五百弓箭手放箭,关羽右臂中箭落马。这种自信实在有点儿行为艺术,两军对战的时候,主将怎么能毫不防备地亲赴前线呢?这次中的是毒箭,若不是华佗刮骨疗伤,他的右臂很可能废掉。“虽有埋伏,吾何惧哉!”毫无惧意的他真正是“向死而生”,从胆量气魄的意义上,值得赞赏;从智谋运筹的把握上,那就有点儿神经病了。
这样的孤傲导致其处危难时,不该背叛的人背叛,应该救援的人装糊涂。关羽实在太不宽容人,当傅士仁、糜芳驻屯不慎失火时,关羽责骂:“如此误事,要你二人何用!”要将之立即斩首,经人讲情之后,仍然加以重责,且扬言早晚还得处理。这等于把这两位部属推上了绝路,他们只有背叛,以求找到活路。当时有很多将士都看出了美髯公的问题,很多人在途中都投奔了东吴,他的“手下将士,渐渐消疏”。当他被包围时,“军心尽变”,“关公止喝不住,部队只有三百余人。”兵败如山倒已经不可避免了,“虽子牙复生,亦无计可施。”当关羽走麦城的时候,正巧在半路上被糜芳和其旧仇刘封所害,“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视卒可以随意杀之,则终不免被卒所害,更何况,他是那样不顾一切地承认自己而忽视他人,其境遇值得引以为鉴,糊涂的功业,尴尬的人生其词已到达高水准,可是做皇帝却只能算是票友,这个票友皇帝偏又遭遇亡国之危。缺乏政治家的治国之术和抵御外侮的良策,诛杀忠臣和听任奸佞,终于使他走进自我及国家的困境。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传神之笔“语尽意不尽”,波涛起伏而悲思难平,大词人李煜对“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感”的原因似乎没有加以追问,只看到“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穷奢极欲的他每每纵情声色,从不励精图治、谋划抵御之策,一味地哀叹有何意义?
这位南唐后主在青年时代受到长兄太子弘冀的猜忌,因为“幼而好古,为文有汉魏风。母兄冀为太子,性严忌,后主独以典籍自娱,未尝干预时政。”既然不便于参与政治,也就更把才智精力倾注于文艺和娱乐之中。后来,太子弘冀和其他四位兄长早死,李煜被徙封为吴王,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排行老五的他突然日理万机,不免因为政治锻炼严重不足而感到不适应,最终给后来的治政带来危机。当时南唐国力每况日下,起初是臣事于周,后来宋朝代周建国.南唐政权也就岌岌可危了。
李煜确实是才华横溢,如果做个自由的诗人,在中国诗坛的位置很可能是举世无双的。但是这个词人做了亡国之君,就注定了悲惨的结局,对于创作来说,他已经到达专业水准,可是做皇帝却只能算是票友。这个票友皇帝偏又遭遇亡国之危,这便有了更多哀叹的理由,哀叹促进其诗词水准的提升。但沉湎于酒色的他荒于朝政,仅仅寄希望于能够在对宋的委曲求全中苟且偷安,宋灭南汉之后,李煜上表赵匡胤,自愿改称为“南唐后主”,继而不断朝贡于宋朝。由于其统治毫无作为,军事惯于疏漏,虽然“常常以国蹙为忧”,但是缺乏政治家的治国之术和抵御外侮的良策,遂使得国家处于灭亡的危境。当时南唐也有忧国忧民的忠贞有识之士,比如说南都留守林仁肇提出收复淮南故地,可是,李煜缺乏辨别忠奸的眼光和能力,竟然听信谗言,派人将林仁肇给杀了。
诛杀忠臣和听任奸佞,终于使他走进自我及国家的困境。内史舍人潘佑鲠直敢言,上书议论时政,因为言辞愤切而触怒了李煜,最终被迫自杀,还连带着好友户部侍郎李平缢死于大理寺狱中。他把军旅和机要的重担都委任他人,自己却过着晨昏不知的生活,他的这种生活态度为其后的困厄设置了伏笔,政治上的昏庸加速了他的灭亡,以至于后来宋朝屯兵其城南十里时,李后主竟然“犹不知也”。李煜笃信佛法,还曾经广建佛寺,甚至在宫禁中建造僧尼精舍,继而多聚徒众。谁知这一点被宋朝所利用,派出了小长老为间谍,作为破城时的内应。
李后主算不上政治家,对政治也不怎么感兴趣。既不会抓政治,也不敢去抓政治,那就只有卑躬屈膝以谋妥协。他曾经派弟弟李从善去宋室谦卑地朝贡,结果被扣留为人质。改称“江南国主”,也没摆脱其作为后主的命运,“李煜事大宋礼甚恭,以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听起来颇有诚意,但宋太祖一听就发火了:“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话说得明白之极,盼“宗社之失不在臣身”的李煜似乎感到了冰冷,却仍不知道壮大国家军事力量的必要。
当宋朝将领曹彬率兵攻破金陵时,李煜表示投降。被封为“违命侯”的他被送人汴京,其行动受到严格监控,身边的周后美艳绝伦,宋太宗看后极其迷恋,经常用一顶翠轿将其抬进大内,一住旬日方归。这样的处境使他产生了悔恨、怨痛、欲挣扎而又无力的苦闷,更忘不了当日的豪奢,也反映了宋太宗对降王的阴险残酷。“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直至回首往事时被毒死,他死得非常痛苦,据说其文艺才华也为行伍出身的宋太宗所嫉妒,因为无法达到其水准,就用牵机药将这位后主耗死。
这是怎样的悲剧!既有今日何必当初?苏东坡对此批评得很恰当:“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故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哉!”这正如《西清诗话》所载:“艺祖云:‘李煜若以作诗功夫治国事,岂为我虏乎?”’话说得多明白,这位妇女缠足的发明者怎能不亡国!最终“日夕以眼泪洗面”,只能是自取其辱。其实,努力往往能避免悲剧,不知这位后主在生命最终时是否有所悔悟。
治史与治政的“及”与“不及”
纵观《资治通鉴》,文字的重量无法计算,似乎超然于历史之上,他遇事敢秉正直言,敢在大是大非面前表明态度,说明他是个正直而有一定独立人格的人。作为政治家的他过于保守,同治史才华分居于天平的两端,一功一过引人深思——
封建中国的改革者之所以未获成功,同他们治国才能的缺乏和人格魅力的不足有关,坐而论道的他们大都浮躁偏激。当王安石变法如火如荼之时,来自司马光等人的反对之声也此起彼伏,他们觉得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很可能是个伪君子。王安石的变法具有超前意识,他的失败有历史原因,但人格上遭到攻击也未必全都是空穴来风。对历史极其精通的司马光的反对就言之凿凿,他看清楚了变法之实,也能够指出变法者的真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