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500000015

第15章 宗教篇(4)

感到惊讶和烦恼的美因茨大主教把“论纲”刊记件送到罗马,要求禁止路德的言论。于是1518年路德接到了教皇要他赴罗马受审的诏令。按照惯例,他有遭受火刑的危险,但他的观点符合了民心,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不满教皇权威的德皇腓特烈的支持。在他的大力周旋下,路德避免了任何严重的刑罚。在民族情绪高涨的情况下,路德又于1519年至1520年书写了许多充满激情的檄文和告民众书,从而助长了德国的革命热情。1520年,路德被视为异端分子,被开除教籍,查封了著作。

在改革派诸侯的保护下,他隐居宁瓦特堡,致力于《圣经》德文本的诠释。这项工作历经20余年才得以完成,不仅为德意志人民对抗罗马教廷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为德语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还亲自编写《教理问答》。参与制订《奥格斯堡信纲》,为新教的创立奠定了神学基础。

1521年,发生了由闵采尔领导的德国农民战争。在革命风暴面前,路德毫不踌躇地抛弃了运动中支持他的下层人民,倒向了市民、贵族和诸侯一边。

1522年路德回到维登堡,连续8次讲道,反对暴力,阐述了不愿靠暴力和流血来维持新教福音的观点,呼吁和平,甚至要诸侯无情地镇压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很快地被诸侯残酷地镇压在血泊之中,正当其领袖闵采尔等人头颅被示众之时,路德却新婚燕尔——他与一位叛逃的修女塔林娜·冯·苞拉于1525年结婚,开创了改革神父独身制的先例。

马丁·路德晚年热心于组建新教教会,他的家庭成为名流荟萃之地,还免费为贫困学生提供食宿。1546年2月18日,这位给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武器的巨人在他的家乡与世长辞,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当年他点燃宗教之火的维登堡大教堂。

1967年在许多西欧国家,其中包括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广泛地开展了纪念宗教改革450周年的活动。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新德意志报》曾就此指出:“我们纪念马丁·路德和他于1517年10月31日发表的《维登堡论纲》,是因为这是勇敢的举动,它发起了反对封建落后性的教权——政权束缚的广泛人民运动,这一运动在伟大的农民战争中明显地反映出了它的历史性质,这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早期形式。”

路德并不是完人,虽然他抗议教廷的权力,他自己却不能容忍与他意见相左的人。也许这是由于德国的宗教战争比英国及其他国家的更为残酷。此外,他极为憎恶犹太人,他的那些语气强硬的反对犹太人的著作,为20世纪德国出现希特勒时代铺平了道路。

她将西方社会流行的孤独称之为“西方昀麻风病”,并倾其一生的爱心去医治;对于那#垂死的、患病的、被抛弃的人来说。她是真正的人间圣母。

上帝的小花

——印度修女特里萨

特里萨修女原名艾格尼丝·贡捷·鲍亚吉乌,1910年出生于一个信奉罗马天主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家庭。她的故乡杂居着许多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的人们,当时是土耳其帝国的一个省,它曾是分裂出来的马其顿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地区,但地理分界线始终混乱不清,后来属于南斯拉夫共和国。当她7岁时,她父亲被人谋杀。

艾格尼丝在当地上学,学的是塞尔维亚语。12岁那年,她初次感悟到自己的职业是“帮助穷人”。于是她热心公益活动,参加了罗马天主教的一个儿童联谊组织——玛丽会社,并开始对到国外传教充满向往。当她的哥哥拉孔尔得知妹妹要当修女的消息时大吃一惊。他极力反对艾格尼丝的行为,他说:“难道你就要这样毁了你的一生吗?”但艾格尼丝却说:“我决不是在毁掉我自己,恰恰相反我是在爱我自己,爱那些千千万万的受苦人。”除了哥哥拉孔尔,反对她做修女的还有母亲,然而,艾格尼丝不顾家中的百般阻挠,意志坚决。

17岁这年,艾格尼丝加人了在孟加拉湾工作的洛雷托修女团。她先来到爱尔兰,在都柏林的洛雷托修道院学习英语,接着她出发到印度,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大吉岭山坡驻地见习,并于1937年在此正式宣誓加入洛雷托修女会。她选了特里萨作为自己。的教名,以此纪念传教圣女——利西尔斯的圣·特里萨。

在大吉岭见习期满后,特里萨修女来到加尔各答的圣·玛丽中学当历史和地理教师。在这所专收孟加拉湾女孩的学校中,特里萨度过了她近20年的教师生涯,也度过了她一生中最不受尘世干扰的20年的恬静生活。

然而,修道院正处于加尔各答最肮脏的地区之中。这个被称为“恐怖的黑夜之城”的地方拥有全世界最多、条件最坏的贫民窟。每每看到那些居住在恶劣环境下的赤身裸体的儿童、躺在小巷里瘦骨嶙峋的饥民和病人,特里萨修女那颗善良、仁爱的心就会隐隐作痛。尤其当她目睹1946年发生在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之间的残杀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一系列血腥场面后,她毅然离开修道院,正如她自己后来所叙述的那样,“我听到了主的召唤,放弃眼前一切,随他到贫民窟,帮助那里最贫困的人。”她脱下修女会黑白相间的衣服,披上镶着蓝边的白棉纱服行走到街上,走进了穷人之中。她在印度巴特那生活了3个月,向在那里从事医院服务的传教修女学习护理和药物配制知识。同年她加入印度国籍。起初,在一些人眼中,特里萨修女是个怪人,直到她在加尔各一答郊外,在印度政府拨给的一块土地上建立了麻风病中心,这才表明她实际上是个理想主义者,而不是什么怪人。当时印度加尔,各答的街头巷尾也有很多麻风病人,但人们对他们的帮助顶多不过是在他们的破口袋里丢一两个铜板。许多人相信即使只是碰一下麻风病人擦过的地方也会被传染。市民们的这种恐惧与暴力无关,这是一种对他人、对贫穷者、对将死的人的恐惧。人们因她医治麻风病人这件事而不再怀疑她的动机,她不再仅仅是个信仰天丰教的外来者,她对麻风病人的照顾改变了许多加尔各答人对她的看法。年轻的医生们开始报名充当志愿者。这都使特里萨嬷嬷不再显得那么遥远。

1950年,特里萨修女在加尔各答成立了自己的慈善传教团,旨在“全心全意无偿地为最贫困的人服务”。慈善团的修女们每天工作近16小时,每次她们在街上看到的都是肮脏、疾病与灾难。但当她们亲眼目睹特里萨修女用破裂的手从乞丐的伤口里往外挑蛆、轻抚麻风病人残肢的情景,就会不顾劳累与肮脏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特里萨修女还从市政厅那里申请到卡利神庙附近供香客休息的两个房间,用以收容那些街头病人、医院拒收的和无人照看的人。这里,被人们称为“纯洁心灵之地”。

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这个慈善教会,那身镶着蓝边的白棉纱服也开始为全世界的人所熟悉。随着公众和志愿者的增加,她们的服务项目也逐渐增多。除了开设初中学校,她们还办了诊所、药品分发处、弃儿之家、濒死者之家、麻风病人村等等,教会甚至还提供紧急援助,参与救灾。

特里萨修女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慈善传教会基地,到了70年代,她在5个大陆中建立了57个基地,无论是罗马、委内瑞拉,还是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居住地伯克,世界上的大部分土地都留下了特里萨修女的足迹。另外,她还在越南南方、柬埔寨的金边建立了难民营。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修女特里萨。在接受奖金时,特里萨修女那极为谦恭的态度让在场的每一位来宾都深受感动。她说:“作为我个人来说,这份奖金我受之有愧,今天,我以全世界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的名义接受这份荣誉!”

第二天,全世界的许多报纸都报道了特里萨获奖的消息,人们把她称为圣母。

1997年9月5日,这位人间圣母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享年87岁。

特里萨所从事的慈善事业在全世界影响重大,她一生因此获奖无数,而且遍及几十个国家。当她于1997年9月5日走完87岁的人生历程时,印度政府特地为她举行了在印度只有总统和总理才有资格举行的国葬。前往参加她的葬礼的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四百多位政府要人,其中包括三位女王与三位总统。在特里萨的葬礼上,加尔各答大主教说:“或许她给我留下的最重要启示就是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特里萨产生创建“临终关怀院”的念头是偶然的。那一天特里萨去巴特那医院开会,路过车站的广场边时,看到一个垃圾桶里有个老妇人在痛苦挣扎并呻吟着。她赶紧近前,发现老妇人浑身爬满了蚂蚁和老鼠,头上被老鼠咬了一个洞,伤口布满了苍蝇和蛆虫。特里萨不顾一切地抱起这个老妇人,直奔医院。虽然特里萨后来救愈了这位老妇人,但这件事时她震动很大,联想到每天早晨都有人推着车子像清理垃圾一样在街道上收集那些贫苦人的尸体,特里萨开始频繁奔波于加尔各答市的各个部门。在市卫生部门的帮助下,特里萨终于找到了她的“临终关怀院”的理想场所。之后没用半天时间,修女们就送来了几十位最贫困、最痛苦的病人,其中有一个老人在住进来的当天晚上就去世了。临终前,这个老人拉着特里萨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你。”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耶稣

    名人传记丛书:耶稣

    名人传记丛书——耶稣——从平凡人到救世主:“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军中大医:黎介寿 黎磊石合传

    军中大医:黎介寿 黎磊石合传

    有这样两位攀登者,他们的身影频繁闪耀在国际医学舞台上,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万千患者心坎里……两位共同走过风雨历程的兄弟院士;两位各自取得辉煌成就的军中名医。一段世界医学史上美妙的传奇;一段中国医学界绝无仅有的佳话。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鼻祖——黎介寿;中国现代肾脏病学开拓者——黎磊石。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人生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如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他们的功绩会永远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他们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八女投江、夏明翰、张学良、杨虎城、白求恩、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他们的人生都是壮美的。他们的名字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本书属人物传记类图书。本书以“双百”人物为对象,再现了他们光荣模范的一生事迹,为弘扬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文明提供榜样。
  • 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中冶集团在改革发展中,先后涌现出了二十多位各级劳模和先进代表。他们是员工队伍中的精英,也是广大员工学习的楷模。本书生动地记述了这些劳模和先进代表们严细、认真、忠诚、奉献的敬业精神,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一部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奋斗史,一部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创业史,一部顽强拼搏、激人奋进的发展史。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对我国刑法分则第6章所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以及与其相关的司法解释等内容进行宣讲和普及。
  • 养崽日常

    养崽日常

    徐思媛死了,却因为最后心愿成了一名兢兢业业的穿越者。于是,在一个又一个的世界中,她扮演者各种各样的角色。但是这个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这个称号叫做妈妈。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妈妈,未婚青年不得不一头栽进了“好妈妈养成”系统中,且一去不复返。
  • 快穿之男神怎么又黑化了

    快穿之男神怎么又黑化了

    (推新书:快穿攻略:我的宿主伪白莲)【绝世宠文1v1,男主始终如一,男女主身心干净。全程撒糖。主男女主感情。标签:一见钟情】身为资深颜控的情无药,听说有一个名为男神拯救的系统,于是她就申请加入了。打算救男神于水火之中。可是为什么系统没有告诉她,黑化是什么鬼?为什么男神们都有个那么可怕的共同爱好?一言不合就绑人?系统!系统!我觉得我好像比较需要被拯救!
  • 大明元辅

    大明元辅

    身出名门,既有首辅伯父,又陪太子读书,朝野戏言小阁老;领袖金榜,上承隆庆遗风,下开万历盛世,天下称颂大元辅。县委秘书出身的小小镇长穿越成隆庆第一重臣高拱的侄儿。【承诺的100万字免费章节已完成。】盟主建了个书友Q群,群号:691201920,大家有什么想讨论的可以进群讨论一下,我也会进去潜水,了解大家的看法。
  • 女大男小

    女大男小

    她找男人像是找一棵可以挡雨乘凉的大树,找来找去吊在了一棵歪脖子树上。有人说:“中国人的婚姻大部分是凑合。”她觉得也是。
  • 电话销售细节大全集

    电话销售细节大全集

    销售工作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尤其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而电话销售这种单线交流的工作模式更是如此。本书摒弃了枯燥的理论阐释,从电话销售中的实际经验入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电话销售中的话术秘诀,对用电话赢得客户的关键细节加以分析与反思体会。通过本书的学习,您能全面掌握电话沟通的关键细节,迅速提高个人能力,大大提高销售业绩,成为优秀的金牌电话销售员。
  • 沉住气,吃硬饭

    沉住气,吃硬饭

    前凤凰新闻客户端极受欢迎主笔、豆瓣、知乎、微信公众平台拥有者极多的拥趸者,同时拥有着极大地争议的作者!本书收录作者多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曾一度引发读者与市场的强烈反响。作者本身读书无数,文笔功底扎实。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引人深思,发人思考。所有文章,都只是谈如何认识自我,理解他人。作者观点独特,深扎人心,文笔功底扎实,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阅读。
  • 太子之宠妃女帝

    太子之宠妃女帝

    她生来便是帝国储君,自幼便是被大陆注视的修炼奇才;他是邻国太子的不二人选,江湖上的天之骄子。他与她从青梅竹马走到神仙眷属。本应是翻云覆雨的帝国皇者,在背后却是一对普通的夫妻、父母。后来,二人回归仙位,换来的却是一场不论是世俗还是仙界都不能接受的师徒之恋。就算路再苦,也影响不了二人的缘份。永生永世,唯你一人。
  • 非君:子妖当道

    非君:子妖当道

    闻言,这世间千万事,唯独皇家最是反复无情。他纵使待我万般好,可还是不敌旁人的一颦一笑。“一日为后,终身为后。”我终究还是逃不出了,我爱他,也不想逃,我从未怪过他,这一切只是我自找的罢了,我在他的眼里只是一个妖物,尽管我等他千年之久,却终究是换来一句:“朕从未爱你。”
  • 108个江湖阅历

    108个江湖阅历

    无论是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还是社交场、朋友场,都存在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有陷阱。尤其是20几岁的年轻人,阅历浅,难免会走一些弯路、碰一些钉子、上一些当;也难免在残酷的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社交场等方面的竞争中吃亏,又或者因为不懂某些规矩而得罪人、办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