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4500000008

第8章 叔叔二十岁

爸爸在上海要上班,没法因为我的出生赶到乡下来,写信写得很勤。邻居上街,几乎隔天就带回来一封。

见有信,祖母就从妈妈手里接过我,坐下,准备听妈妈读信。妈妈用剪刀把信封剪开,抽出信纸,打开,掸一下,就读了。

今天祖母看到儿媳妇只看不读,表情有异,连忙追问。妈妈突然回过神来,说“没有什么,没有什么”。

其实,不是没有什么。爸爸在信中告诉妈妈,姑妈好像怀孕了。更麻烦的是,姑妈的丈夫,我的姑夫,已经去了遥远的东北。

我到长大后才知道,姑夫去东北,是因为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共产党和国民党开始了对东北的争夺。他受组织调配,准备在共产党军队占领几座东北城市之后参与管理。上海与他一起北上的地下革命者有好几十名。当时的共产党员,没有一个会因为妻子怀孕而不服从这样的调配。

妈妈在读信时只为姑妈感到鼻酸。丈夫远走了,母亲反目了——这样的怀孕多么可怕。

几个月后是严寒的冬天。那天上午,妈妈出门去买菜,刚走了一半,就遇到一位被称为“信客”的私人邮差。那人心急火燎地拦住妈妈说:“就为你家的事,我特地从上海赶来!”说着,从包袱里拿出一封急信,是爸爸托他送的。

妈妈在路上拆开信一看,完全愣住了。

爸爸在信上告诉妈妈,姑妈昨天因难产而亡!爸爸说,这事不能瞒着祖母,祖母经受过太多孩子的死亡,应该经受得起。但是,说的时候一定不要莽撞。爸爸又说,他和叔叔会把后事处理好。

妈妈回家后避过祖母的脸就上了楼。不久,祖母听到楼上有奇怪的声音,那是妈妈捂着被子在哭。

很快祖母就问出了真相。妈妈说完后就一直搂着祖母,摩着她的背。祖母始终不说话,闭着眼睛。

半个时辰后,祖母站起身来,对妈妈说:“叫隔壁桂新陪我走到观城,那里有汽车到宁波,我赶今天晚上的轮船!”妈妈说,由她陪着到上海。

祖母问,小孩怎么办?妈妈说,交给邻居管几天。

祖母厉声说,那怎么能放心?你万万不可走!这是婆婆对媳妇的第一个强行命令。

祖母说完,点了一点钱就上路了。从家到观城,有十里路。冷风夹着雪片,几步一滑。祖母一路催促着桂新,像是在奔跑。

第二天下午,祖母在上海安乐殡仪馆里看到了自己的女儿,我的姑妈余志杏。

一个女婴在哭。听说姑妈临死前一直在念叨:“保孩子,保孩子……”姑妈的遗体边站着很多大家都不认识的人。一律笔挺的身子,瘦削的脸,都低着头,擦着泪。谁都知道,他们是姑妈的“战友”。再过两年,他们的党将夺取全国政权,但现在,他们这一群人的首领,却走了。

祖母挣脱了我爸爸和叔叔的搀扶,一步上前,细细地看着姑妈的脸,摇了摇头,轻轻叫一声:“娘错了,阿囡!”然后,祖母把脸贴到了姑妈脸上,呜咽着:“娘错了!娘真的错了……”吴阿姨也来了,陈妈也在。爸爸和叔叔要张罗追悼会的事,吴阿姨和陈妈搀扶住了祖母。

又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声,祖母浑身一抖,问:“孩子交给谁?”本来,爸爸和叔叔已经与姑妈身边的战友商量过,寻找孩子父亲在上海的亲戚,让他们暂时领养,今后可以把孩子交给父亲。但是,地下工作的严密规则使这些战友互相之间都不知道亲属关系。现在,孩子在姑妈生前临时雇用的女佣手里。

我的叔叔余志士看了一眼祖母,立即上前抱过了孩子。他说:“我这辈子不结婚了,养这个孩子!”叔叔个子很高,此时他正好二十岁,用很不熟练的姿势抱起了亡姐留下的孩子。他一脸悲壮,夹着点儿凄迷。扶养这个孩子的代价,他刚才只说了一项,其实更大的代价还有一项,那就是他一直希望尽快到北方参加革命队伍,有了这个孩子就不可能了。

正在这时,另一双手把孩子夺过去了,那是我爸爸。爸爸盯着叔叔的眼睛说:“我来养,我们已经有了秋雨,加一双筷子就成,你必须结婚!”祖母当然立即赞成了我爸爸的决定,说:“明天我就抱她回乡下去。”这个由祖母抱回来的婴儿,就是我的表妹。家里人总希望哪一天她能找到自己的亲爸爸,很多年后打听到,她的亲爸爸已在东北的丹东市定居并结婚,也生了不少孩子。她如果过去,反而彼此不便,就彻底成了我家一分子。

转眼就到了一九四九年,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夺取了政权。这件事,叔叔本应高兴的,但他却郁郁寡欢。

偷偷传阅的禁书突然成了课本,暗暗崇拜的英雄全都成了官员,这让叔叔很长时间适应不了。他不看报纸,也不听报告,觉得那些本应在夜间发出神秘幽光的文字和声音一下子铺陈到大街小巷,就不属于自己了。

这正好与爸爸产生了明显的对照。爸爸在以前对任何革命宣传都不感兴趣,觉得那都是危言耸听。现在,他知道自己确实落后了,便虚心地学,很快就显得比叔叔“进步”了。

那天刚吃完饭,爸爸随口说起,他们单位的学习已进入到“辩证唯物论”。叔叔一听就站起身来,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想起了半年前发生的事。

半年前,共产党还处于地下。有一个下午,他像往常一样到八仙桥青年会用暗号叩击一闭小窗,便有一位黑瘦老人出来,领他到一个仓库,那里已经会集了四个与他一样的年轻人。这次,黑瘦老人领着五个人,推着一辆大板车作伪装,来到西郊一所丹麦人的住宅,再拐进这所住宅边一个废弃的地下酒窖中,见到一个戴眼镜的人,年纪比他大不了几岁,却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辩证唯物论”。这位老师叫江斯达,大家佩服极了。后来还去听过两次,叔叔觉得就像在深山绝壁处,受到了高人摩顶。

怎么,才半年,这些深藏密裹的秘哲,居然成了街道间很多职工的口头语?叔叔觉得,这样的城市没法再待下去了。

他必须离开,却不知道到哪里去,每天懒懒散散地在马路边走着。这天,他见到一个院子门口挂着“土改报名站”的张贴,便进去看看,发现那是在招募到苏北和安徽参加“土地改革”的工作队员,已经聚集了不少年轻人。

他觉得这事应该多问几句,便拨开人群走到一个正在低头登记的工作人员面前。问了几声,那人都没有抬头,看来是太忙了。过了一会儿,那人才连声说“对不起”,抬起头来。

这一抬头,叔叔傻了:这人居然就是在地下酒窖讲授“辩证唯物论”的江斯达!江斯达也认出他来了,叫一声“余志士!”叔叔在凳子上坐下,与江斯达谈了一会儿。原来,江斯达已被任命为一个赴安徽的土改工作团的副团长,下面管好几个工作组,已经招募了三天,基本够了。他问叔叔,想不想一起去。

叔叔对于自己心中最神秘的传道者坐在人来人往的公共场所,未免有点失望,但自己的去向问题却顷刻解决了。是江斯达,就可信任。跟他去,没错。

他几乎什么也没有准备,很快就去了安徽。

当时安徽的贫困,是在上海长大的叔叔完全无法想象的。他终于看清,这是中国大地的真实。因此,应该挑战的,是自己。几年挑战下来,他觉得连上海普通市民走柏油路、用自来水都过于奢侈了,有点对不起他已经很熟悉的安徽农民。

与他一起来参加土改工作队的,土改结束后就回了上海。但他没有回,找了江斯达,要求留在安徽做事。江斯达说:“你这几年也看到了,安徽最大的灾难是淮河年年泛滥。现在,中央政府要求集中力量治理淮河,从各地调来很多人,上海来的也有不少,我已经接受了治淮工程指挥员的职务,你也跟我去吧。”于是,他又投身于赤脚挑泥的治淮工程。人更瘦更黑了,而且浑身是伤。

治淮工程告一段落,很多参与者又要回上海了,叔叔还是不走。他觉得自己的血肉已经和安徽长在一起。又去找江斯达,江斯达说:“像你这样一心要帮助安徽的人,最好做一个干部。但你又不肯入党,那就麻烦了,能做什么呢?”在当时,加入共产党是做干部的必要条件,但叔叔却一直走不出这一步。理由是入党太风光、太荣耀,他受不起,而且也怕不自由。结果,又是江斯达给他做了介绍,到当地一家工厂做技术员,后又升任工程师。江斯达自己,则出任了这家工厂所在地的副市长。

这样,余家在上海只剩下一个人了,那就是我爸爸。他每年回乡探亲一两次,对我来说,很是陌生。

其实爸爸对家乡也很陌生。但他并不想克服这种陌生,只想一天天努力,什么时候能把家搬回上海。他不知道,那个家,已经在家乡生了根。他幼小的儿子,我,更是与那片土地密不可分。

同类推荐
  • 根河之恋

    根河之恋

    叶梅情于深,意于真,以三十八篇散文舒放自如地展示了沿途遇见的风景和土家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生命轨迹。时令不限,笔触巨细不捐,人间苦乐,兴味酸甜,真率,隽爽,文字间漫溢着生命的芳香,跳荡着顽强的精神力量。更为难得的是,文字流露出来的她骨子里的那种善意,对自然的和对人的。叶梅的散文不炫耀文字,不刻意雕琢,将写情、状物、叙事熔为一炉,真切明净,质朴秀润,在自然平实中见真趣。而她又是个擅长叙述的人,三两笔就写活一个人或一个故事,活画出一条河或一架山的个性,景物、风俗全不相同,令人心向往之,渴望能走进三峡、鄂西恩施、巴东、九畹溪、龙船河以及她笔下描绘过的所有地方。
  •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徐志摩文集(第二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自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诗产生以来,就一直面临“难懂”的质疑。本书针对这一问题,在朱自清、闻一多等人“解诗”努力的基础上,从新诗的内部建构和外部环境出发,试图建立起解读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的路径。
  • 并非闹剧

    并非闹剧

    本书选入了作家王昕朋2011—2012年在《特区文学》发表的三个中篇《并非闹剧》、《并非虚构》、《并非游戏》,其中《并非闹剧》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和《领导科学》杂志转载;《并非虚构》被《作品与争鸣》转载;《并非游戏》被《中篇小说月报》转载。《特区文学》和深圳大学2012年5月还召开了以上三部作品的研讨会,著名评论家谢有顺等给予了较高评价。
  • 陶然斋选集(第二卷)

    陶然斋选集(第二卷)

    本书精选陶行知先生的主要代表作,并加以分类编辑,便于广大教师检索、查阅、学习。此外,编者还分别选编了他的政论、诗歌、散文等,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陶行知先生。
热门推荐
  •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众人的一生中,总有让你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大事和小事。本书主要为您记录了一些生活中具有启迪意义的小事。事虽小,却件件忘不了。您在轻松的阅读后,会不由自主地为生活中的平时不易发现的细节和小事而感叹,如参禅般顿悟,您会感到不虚此“读”。
  • 明伦汇编人事典疾病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疾病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世界有你才完美

    这世界有你才完美

    有人说,顾苏城这辈子只喜欢过一个女人,那就是安七七,打不得骂不得。‘我想退货,却找不到商家了。’顾苏城看着身边傻傻的,一副认真脸回答。然后,然后他就华丽丽的挨上了。‘顾先生,听说眼睛小的男生花心。’听得顾先生一惊,连忙瞪大他的卡姿兰大眼睛。‘小顾子,扶着哀家’然后,七七同学光荣的收到了对方给你的白眼。‘我家猪,就算她再傻,再笨,她也是我顾苏城这辈子最爱的女人’当安七七听到顾先生在贬低她的媒体前面,维护她,甚是感动,但她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劲。顾先生,我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借你手牵牵
  • 异世界的满级玩家

    异世界的满级玩家

    世界寿命最长的游戏《燃烧神域》,依靠破格级神器‘窃空之手’纵横其中并将整个游戏世界搞得苦不堪言的某个大盗贼终于迎来了来自官方的针对后,居然带着所有的账号及道具穿越到了异世界来到异世界后,某人吓了一跳异世界=新手村?(简介似乎有点老套有点俗?算啦,不管啦,本书主角开场满级,无敌文!)作者新书《异世界的重生神明》,在QQ阅读,欢迎各位收藏!
  • 逆仙武帝

    逆仙武帝

    九州大陆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每隔一万年,都会有一位大帝出世,秉承上天意志,统御世间万载。新的时代开始了,万族林立,群雄并起,争夺那至高无上的大帝尊位。纷乱之中,少年横空出世,逆天而起,不仅要做那统御世间的无上大帝,还要做那打破天命约束的第一人。“我告诉你,我苏阳可是江南第一纨绔子弟,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事情是我干不出来的。”
  • 死神之驰骛

    死神之驰骛

    -月华悬于高远的夜空中,难以触碰却明亮惊人。-可是于她,他便是水中月华,得以触碰却支离破碎。不过是一次轮回,周而复始。一场烟花,半世迷离。伤口溃烂,华丽放逐。抵死缠#绵。最终没逃过那一场流光。——我们只得一边失去,一边生存。没有了心脏的人,还怎么再说自己心痛呢?【朽木白哉,你要记住,是尸魂界背叛了我,那么既然如此,你也依旧要向我拔刀么】她苦笑连连。【果真只有她,才能有让你一而再的打破尸魂界戒律的能力】她终于,也狠下心来留给他一次萧索的背影。*[五十年了,千川岭。]他等了她五十年了。她凄然一笑[可是朽木白哉,我等了你二百年。]*我不过是想陪你久一些,逆过了沧海桑田,却逆不过一个天意。【驰骛】*本文主题曲《匆匆那年》这是甜文你信不信*
  •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魔鬼搭讪学

    魔鬼搭讪学

    ●你想让自己朋友遍布天下吗?●你想让自己在异性面前魅力四射吗?●你想取得事业和爱情的成功吗?读完这本书,你会对搭讪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你会对搭讪的技巧、方法有一个全新的领悟,你会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更会再学习搭讪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让你第一次搭讪就上手。记住,没有人是交际天才,你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一个深喑此道的老手告诉你问题出在哪,你该怎样一步步地改进。
  •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某男:“本王是中媚骨了。”某女:“扯淡,第一次是媚骨,第二次,第N次,还有这次你哪中媚骨了?”某男笑笑:“长效媚骨啊,时不时发作一次。”成亲一年,打打闹闹也还算恩爱,谁知竟是一场‘错把丑女当貂蝉’的大乌龙。真相揭穿,日日冷落,他却不愿撇清关系,OK,休书她来写,从此老死不相往来。时隔多年,喜迎第六春,却遭前夫横阻。看着血泊中的新郎官,女人瞬间炸毛:“晋王,你他丫已经毁掉我五桩婚了。”“怀着本王的孩子,你还想嫁给谁?”阴霾视线定格在那略凸起的小腹上。某女微愣三秒,一把掀起自己的衣服:“是肉,肉,我自己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