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0400000005

第5章 前传:有一族子弟叫八旗(4)

赵五爷端起茶盅,打开盖吹几下,呷了一口。

又说:“好茶!”

见我爷爷﹑奶奶都阴沉着脸不搭腔,他便放下茶盅,抖了下袖子,自顾自地叹口气才说:“唉!那小英子也是个好姑娘啊,真是宁死不从的烈女子哟。这事儿还真不能怪我,人家总管府看上的人呐,我﹑还有你们那个得福兄弟能怎么着哇?上头传的令儿,咱就得遵命办事啊!”

我奶奶没好气地问:“怎么着?你们半夜里劫道抢人还有理啦?”

赵五爷一声怪叫:“哎哟!我的大奶奶,您冤枉五叔我啰。抢人?什么抢人哪?军令如山倒哇!那是奉命去接英子姑娘嘛。”

我爷爷不耐烦了,大声便问:“废话少说,一句话,你什么时候把人送回来?”

赵五爷不恼,反倒笑着回答:“快了。马上。您上午应了人家的话儿,晚不晌儿的人就回来。”

我奶奶便问:“应什么话儿?”

赵五爷故作头疼状,拿出捶胸顿足的劲说:“唉!我是费了老劲啦,为救这丫头跑断了腿啦。人家开头死活不答应啊,我一小小七品能怎么着哇?这不,今天人家王公公放了话儿啦,可以另外买个丫头去总管府侍候,就是您府上出点儿钱完事儿了呗。”

我奶奶便问:“出钱,成。多少钱?”

赵五爷轻松一笑:“银子,五万两。”

我爷爷一拍桌子,站起来便骂:“王八蛋!绑票怎么着?”

那赵得福闻声在屋门一探头,叫声:“五叔,有事儿?”

赵五爷挥挥手,应道:“没事儿,外头待着吧。”

说完也站起身,大声地说:“崇老爷,别说绑票的话,太难听,传到王公公那边儿咱都惹不起啊!”

又转身对我奶奶说:“大奶奶,您五叔我现在是两头受气,洪洞县里难当好人啦。”

我爷爷又吼一声:“好人?你们哪个是好人?”

赵五爷仍不恼,笑着说:“好人坏人咱都不说了,钱财是小事,救人是大事啊!”

我奶奶接过了他的话:“钱财是小事?你也清楚,在京城买个丫头要多少钱,再能干的丫头五百两也到头了吧?你们开口就是五万两,那是一套宅院的钱,能买一百个丫头的钱哪!”我爷爷也随口道:“欺人太甚了吧?”

赵五爷不慌不忙地说:“二位,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是心疼那个丫头,也算是帮忙救人救到底吧。有句话我搁的这儿,您二位听好啰。人家说了,人家是从天津卫选中的人,比小英子更有姿色的妞。三天,就给三天,交了银票一切事儿全了结。您二位掂量掂量吧。五叔我告辞了。”

朝门外一喊:“得福!打道回府!”

赵五爷走后,我爷爷和我奶奶坐在堂屋,久久无语。

沉默了好一阵,我奶奶才问:“老爷,逼这么紧,你看这事儿怎么办哪?”

我爷爷哼了一声就说:“蒸不了馒头还争不了这口气?反正不能让咱们觉尔察氏家里的丫头给狗太监糟蹋。这钱,咱们认出了。”

我奶奶不解:“五万两啊,咱们哪有哇?”我爷爷沉稳地说:“把护国寺旁边那套房卖了,把小英子接回来。”

我奶奶一惊:“卖房子?”我爷爷大声回答:“卖!”

第二天,我奶奶的姐夫刘德绪送来了整整五万两的银票。

第三天的中午,两个定武军大兵押着小英子把她送回了兴化寺街大宅门。

前后只隔了不到十天的光景,小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进宅门时,她先遇见的正是等候多时的金顺。

金顺惊喜地叫一声:“英子!”说着就上前接她手中的衣裳包。

不料,小英子猛地一闪身,惊恐地大叫:“别碰我!”

金顺尴尬地伸着双手:“没,没有。我没碰你,我帮你拿衣裳包哇。”

小英子说:“别。不用。”说完,就径直进院了。

见我奶奶站在当院等候,小英子马上扑倒在地,重重地磕头,再仰脸已是泪流满面,边哭边哽咽着说:“大奶奶,大奶奶呀,我英子能活着回来见您,是我这辈子的福分哪!我来世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哪!”

我奶奶上前扶起她,安慰道:“别哭,英子,别哭啊!这不是回家了么?还不是都好好的么?”

闻讯赶到院里的下人们有不少人都落了泪。

这时,只听一声喊:“英子姐!”只见三岁半的我父亲从中院月亮门飞奔而出,就朝英子怀里扑去。

突然,小英子惊惶不已,左躲右闪,不让孩子靠身。

她眼中流淌着大滴大滴的泪珠儿,嘴里说:“小少爷,小少爷,秀儿!别挨着我!求你了,别挨着我!”众人不知所措时,我奶奶伸手抱起我父亲亲了一口才说:“秀儿乖!你英子姐姐累了,让她先去歇会儿吧。”英子提着衣裳包就往中院下房跑去了。

我父亲在额娘怀里挣扎着,哭喊着:“我要英子姐!我要英子姐!”

刚跑进中院月亮门,小英子就昏倒在地,她脸上仍是一片泪痕。

听见中院厨房那头有人喊:“英子!英子昏倒了!”

别人还在愣神,金顺早已飞奔向中院了。见到躺在地上的姑娘,金顺什么都不顾了,伸手抱起小英子后大步就走向她原来的住房,用脚踹开门,轻轻地把姑娘放到床上。这时,他才喊一声:“英子!英子啊!”随着喊声,男子汉的泪珠就滴到了小英子的脸上。

随后而来的几位男女下人也都纷纷地喊:“英子!”

“掐人中、掐人中!”

“有仁丹没有?”

“快拿碗粥给她喝吧!”

纷乱中,金顺就用手指使劲按小英子的人中,片刻后英子浑身一抖,眼睛就睁开了。

先看见金顺,小英子“啊”地大叫一声,身体猛地往床里头滚,后又缩成一团,声音变了调儿似的喊:“你走!你走哇!别碰我!别碰我啊!”

金顺用拳头揩一把泪水,悲怆地说:“英子!你怎么啦?我是你金顺哥呀!”

小英子仍喊:“你走!你走哇!”

最善心的厨娘说:“大伙儿都先回吧。她被人吓着了,我陪英子姑娘待会儿就好了。”

众人离去,金顺恋恋不舍地再三回望。

此事从始至终,我爷爷都坐在堂屋,脸色铁青,没出屋,一言未发。

当天晚上,我奶奶破例进了下人房,来到小英子的床前。见到是大奶奶到来,原本靠在床头休息的小英子一骨碌翻身下床,接着又要下跪。我奶奶伸手拦住她,轻抚下她的秀发,轻声地说:“小英子,你今儿个怎么啦?心里头有什么委屈跟我说说吧。”

小英子只是流泪,一言不发。我奶奶又说:“英子,你就当我是你额娘,成吗?”说着,搂住了她的双肩。

小英子再忍不住了,扑到我奶奶怀里,呜呜地哭泣,边哭边说:“那个、那个赵,赵五爷,他,他不是人哪!”

我奶奶顿时懂了,用手拍拍小英子的背,柔声说:“没事儿了!回家了啊!都忘了吧,咱小英子还是活蹦乱跳的小英子啊!咱秀儿还等你呢!”

小英子浑身一颤,仰着泪脸儿说:“大奶奶,我是脏身子了,我不能带秀儿了。我求求您,从明儿起,我下厨房了。”

见我奶奶不吭气,英子说:“您不答应,我只能回通州。我求您了,大奶奶呀!”

“我答应。”说着,一滴泪顺着我奶奶的脸颊滚落下来……

四、

次日下午,午睡过后,在头院内石桌边,从小带过我父亲的奶娘正领着三岁半的孩子在唱一首北京传统儿歌。这首儿歌是有说有唱的,流传多年,由我父亲的小嘴稚声稚气地念唱出来,格外有味儿。

“打花巴掌的(读dei),正月里正,老太太爱看荷花灯。”

接着是唱了,“烧着香儿么捻着捻儿啊,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捻儿呀,苍竹棒儿艾杭尖呀。茉莉茉莉花啊!”

唱罢,奶娘拍着手赞道:“小少爷真棒啊!哎,你唱一个你额娘教你的,那个旗人的歌会吗?”

我父亲并不回答,小手儿击掌便念起来:“上咕噜台,下咕噜台,伊尔根妈妈倒茶来。”

这时,我奶奶已经悄悄地走到了儿子身后,满脸幸福地微笑了。

我父亲接着念:“茶也香,酒也香,十八匹骆驼驮衣裳。驮不动,叫马额,马额马额你喷喷水,喷到格格你的花裤腿!”

奶娘看见了我奶奶,刚要起身施礼,被我奶奶摇手制止。

于是,奶娘领悟了,便笑着又问:“小少爷,还会什么咱们旗人的老歌谣吗?再来一个。”

我父亲想想,一板正经地就念:“格格格格你别恼,明儿个后儿车就到。什么车?红轱辘车。白马拉,白马拉,里头坐着个俏人家。灰鼠皮袱银鼠褂,一对儿荷包小针扎。阿哥阿哥你上哪儿啊?我来格格家相亲啦。格格家吃食没别的,鞑子饽饽就奶茶--”

厨娘笑着一指她的小少爷,接着念:“烫坏你这姑爷的小包牙!”我奶奶也被逗得咯咯地笑。我父亲一回头,大叫一声:“额娘!”

谁也没看见,二院月亮门内,偷偷观望着一切的小英子。她身披厨房的围裙,手上还沾着面粉,却也流着泪水在笑呢。

我奶奶抱起儿子,亲了一口,才夸奖说:“秀儿,你真是额娘的宝贝儿呀!”

我父亲依在他额娘怀里说:“我也是阿玛的宝贝儿。”“对呀。”“我也是这姨娘的宝贝儿!”

奶娘笑着应声:“对呀,小少爷真懂事儿。”

我父亲又说:“我还是英子姐的宝贝儿。”一时没有人应声。我奶奶放下孩子,无语。

谁也没看见,躲在二院月亮门后边的小英子,不由地将头倚在墙上,满脸写着悲与喜。

我奶奶就打了个岔:“哎,秀儿,你知道咱们满族话伊尔根是什么吗?”

我父亲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奶奶又问:“马额是什么?还有哇,十八匹骆驼是怎么回事儿?那银鼠褂子灰鼠袱又是什么呀?”

我父亲又说:“不知道。”

奶娘就安慰他:“别急。小少爷,好好地读书,长大了呀就全懂了。”

我父亲懂事地点点头:“嗯。”

管家金贵慌慌张张地从门道那边跑进院里,手里举着张《京报》,神色紧张地说:“大奶奶、大奶奶,崇老爷呢?”

我奶奶就问:“什么事儿啊?看你大惊小怪的。”

金贵说:“天塌了的大事儿啊!”

他拍了拍手中的报纸又说:“宣统皇上退位了!大清完了!要共和啦!”

我奶奶一愣神,叨念一句:“什么?完了?”

金贵手指报纸,愕恼地说:“您看看,您看看。报纸上这几个字是什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妈吔!谁是鞑虏?难道咱们旗人就不属于中华吗?不成,我得赶紧告诉崇老爷去。”

我奶奶举手一拦,说声:“慢着。”我父亲仰头问:“额娘,怎么啦?”

我奶奶对奶娘说:“你领秀儿先回他屋吧。”

奶娘抱起我父亲走回中院,此时躲在月亮门后的小英子也赶紧地跑回了厨房。

金贵又问:“大奶奶,崇老爷在后院佛堂吧?”

我奶奶说:“嗯。先想想,这事儿该不该瞒着他呀?”

金贵着急地:“瞒?我的大奶奶,皇上退位诏书都传天下了,这种事瞒不了哇。再说了,老爷是咱大宅门的天,大主意得崇老爷定夺呀!”我奶奶又想想,这才松了口:“成。你去佛堂吧。不过别丢了魂似的,天塌不了!”

“您放心,我有数了。”说着,金贵便急步穿月亮门朝后面走去。

我奶奶在前院砖地上走来走去,不安地等待着。许久,才见金贵一个人从中院月亮门走了出来,不时还回头望望。

我奶奶忙问:“金贵儿,老爷呢?他看见今个儿的报纸了吗?知道了吗?他……着急了吧?”

一连串的发问中,金贵没忙着回答,眨眨眼又摸摸脑袋琢磨事儿似的,最后才说:“怪了。大奶奶呀,报纸他看了,什么驱逐鞑虏的话我都说了,可咱们崇老爷硬是一个字没吭。哎呀!怎么回事呢?这不像咱们家老爷的脾气呀?”

我奶奶脸上却变了颜色,顿时堆起了深深的愁容,仿佛自言自语地说:“大风大雨也见得多了,忠心耿耿多少年了,按说不应该呀。”

说着就往后院走,“不行,我得去看看。”

金贵忙唤一声:“大奶奶!大奶奶呀,我临出佛堂时老爷说了,他要给佛爷再烧三柱香,还交代我任谁都别去打搅他。还有,他让大奶奶您准备好给教书先生的束修,说今儿个就带文秀少爷拜师。”

金贵用手朝东一指,“老爷说了,到借壁儿的内务府同僚管宫里营修的马大人家,让秀儿跟着马家小少爷的专馆附学。”

我奶奶就越发不解了:“让秀儿附学?咱们家又不是请不起先生,开不起专馆呐?”

金贵也说:“是啊,原先也说好了,是请王举人来开专馆的呀。”

我奶奶又说:“我问问他去。”金贵一拦:“别!大奶奶,老爷那脸色儿,我都怕了。您照老爷的话办吧。”我奶奶的表情渐渐凝重起来。

约下午四时许,我爷爷带着我父亲站在院里准备整装出发拜师就学了。这爷儿俩装束都十分整齐,都是长袍马褂,连不满四周岁的我父亲头上也戴了一小顶小瓜皮帽。

我奶奶将一沉甸甸的红纸包递到我爷爷手中时说:“二十两,够么?”

我爷爷严肃地说:“心意么。”

俯身对我父亲说:“秀儿,记住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起你拜的先生就和阿玛我一样了,你要是读不好书,就得任打任罚。知道不?”

我父亲也慎重地回答:“知道了。”

我爷爷说声:“走。”爷儿俩刚迈步时,打门道那头进来一个留“改良头”的警察,冲我爷爷行个礼就说:“崇老爷,奉上头命令,而今是民国了,让府上各位剪辫子啊。”

我爷爷突然大怒:“放狗屁!我们院里都是大清国的人,要剪辫子你先砍了我的脑袋。别说你了,就是什么大总统来我也不剪!”

那警察苦笑一声:“嘿,崇老爷,这都什么年月啦?”

我爷爷朝南一抱拳:“宣统四年。”

那警察仍不知趣,又多说了一句:“崇老爷,是中华民国二年啦。”

我爷爷一声吼:“滚!滚你个秃驴!”那警察也就灰溜溜地赶紧走了。

内务府“营修马家”也是大宅门,可是书房却有点昏暗。在“大成至圣先师”的牌位前摆放着香烛,烟雾缭绕中景物越发显得有些迷茫。坐在牌位旁的教书先生恐怕六十多岁了,帽头下面最显眼的是一副厚厚的老花镜,还有酒糟鼻子和蝴蝶脸(系爱闻鼻烟所形成的特别黄的两颊),当然先生表情是严肃无比的了。我父亲先是朝“大成至圣先师”牌位跪拜三叩首,又向教书先生再次三叩首。

这时,先生才缓缓道:“起来吧。叫啥名啊?”我父亲回道:“觉尔察·文秀。”

先生又问:“读过什么书哇?”

我父亲再答:“会背《三字经》《百家姓》,还有《千字文》。”

这时,恭敬地站在一旁的我爷爷才礼貌地开口:“先生,小儿尚未开蒙,今后全凭先生教诲。”

先生站起身来,往鼻子里抹了点鼻烟,吸了两下,这才说:“崇老爷放心。在下是光绪十五年中举,未走仕途,专攻理学,绝不会误人子弟的。”

我爷爷便问:“请问先生,小儿蒙昧,不知从何处教起?”

教书先生理一下稀疏的胡须,开言道:“《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那是启蒙,而后讲《大学》《中庸》,进而讲《孟子》《老子》和《论语》上下。崇老爷放心,在下定当尽心尽力。”

此时,我爷爷朝着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大声道:“拜托了!小儿就交给您了!”

先生忙说:“不敢当,不敢当啊。”

从始至终,我父亲仍跪在地上,呆呆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傍晚时回到宅院门时,我爷爷对守候在门口的管家金贵说:“告诉厨房,弄几个好菜,今晚上给我烫壶好酒。”金贵应声“喳”便疾步着朝中院厨房间跑去了。

晚饭餐桌上果然丰盛,特别有一大盘我爷爷最爱吃的粉蒸肉。菜上齐了,酒烫温了,我爷爷对站在桌旁、门边的忠诚管家金贵以及奶娘、丫头说:“你们都下去吧。”于是众下人退出堂屋,餐桌旁只剩下我爷爷、我奶奶和我父亲三个人。屋门是被最后离开的金贵关上的,一时屋里寂静无声。只见我爷爷摆出四只酒盅,依次斟满了酒,端一盅就朝南举杯一敬,然后泼洒在地上。这样敬、洒了三杯酒。

然后我爷爷朝南跪伏在地,三叩首,嘴中念道:“宣统皇上,臣再拜您一次,臣敬望皇上多多保重!望我大清基业永存!”

起身,将那第四杯酒一饮而尽,饮罢挥手:“吃菜!”

我奶奶轻声叫了下:“老爷。”我爷爷只管斟酒,不回头地又说:“吃菜。”我奶奶低头沉思,不再说话。我父亲仍是呆呆地望着一切。

同类推荐
  •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文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想知道知道吗?想了解吗?赶快买本来看看看吧,给自己增长一些见识。
  • 一号楼

    一号楼

    离开诗坛再次回归,写诗已经成了最安静的事。褒贬诗歌少了,关注新人也少了。诗歌于我已经不带有任何世俗的色彩和诱惑,它更像我心中雨后的一抹彩虹,美得短暂,更美得珍贵。与诗歌多年断断续续的情缘,让我只想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它带给我的心灵的滋养。
  • 半个苹果的爱

    半个苹果的爱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80多篇。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涌动出来的文字。在作者的word文档里有一个名为“心灵呓语”的文件夹,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的文章不是小说,也不是传奇,它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我夜深人静时作者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饱含作者对父母的爱、对儿女的爱,对朋友的爱。
  • 遇见最美的宋词

    遇见最美的宋词

    1、世人只知宋词唯美,却不知词牌本身也是有着或悲凄、或壮烈的故事。本书以词牌为题,收录其下留传千古的佳作,并将背后的故事一一道来,为爱词人提供一个更加立体、动感的阅读视角。2、细腻淡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最适合在悠闲的午后、安静的夜晚细细阅读。抛俗事困扰,带着一颗闲适的心去古人营造的唯美世界里游历一番,不仅是短暂的释放,更是美的穿梭。3、宋词是一朵情花。这本书里,不仅有男女之间的爱情,更是大情大爱的世界,亲情、友情,男子心中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在这里展露无遗。一个词牌,不仅可以展现哀婉缠绵,同样可以表达万丈豪情。
  • 神仙传奇故事

    神仙传奇故事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佛陀传记。它的特别在于不仅生动地再现了悉达多成佛的人生经历,而且通过一个个故事,清晰明了地讲述了佛法。
热门推荐
  • 观音慈林集

    观音慈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海恩恸录

    台海恩恸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说过: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被经济学家欺骗。”尽管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是那么有趣,但以往总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在唱主角。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原点,共同探讨如何将经济学运用到生活中,使我们过得更幸福、快乐。
  • 佛母经

    佛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蒙便读

    养蒙便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骑士救赎之路

    骑士救赎之路

    荒芜的沙地上,冲天的硝烟挥散不去,世界破碎在高翔眼前。浓稠的血腥味随风钻入鼻子,他打了个冷颤,惊恐地发现了地上四散着死去多时的假面骑士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假面骑士发生了什么?世界为何而崩坏?从空我开始,555,甲斗......闯荡一个又一个危险的假面骑士世界解开谜团,逃避不是办法,唯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来吧,以盔甲之身践骑士之行!
  • 学霸甜妻超暖萌

    学霸甜妻超暖萌

    【每个女孩,心中都应该有过这样一个少年。白衣飘飘,眼神凉薄。】*十六岁。她是安城一中出名的小太妹。张扬跋扈、臭名昭著。所有人都唤她甄甄,唯有他,冷淡无趣,连名带姓地喊她“甄明珠。”“甄明珠,停止你这些无聊的游戏。”“好啊。”她仰头看着少年清凉无波的凤眼,笑得没心没肺,“只要你当我的男朋友。”“……不可能。”后来她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他是她第一眼看上的仙气飘飘的少年,值得她奉上全部的热情和勇敢。她是甄明珠,他是程砚宁,终有一日,她是他的掌上明珠。*那一天,甄明珠二十岁。高档酒楼豪华包厢。中学同学会。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曾经卑怯寡言的同班女生穿着高腰短裙黑丝袜,妆容精致,自信飞扬。她们当着她的面,畅谈名校的历史和光辉。有人看着沉默的她频频发笑。当年飞扬张狂的跋扈千金家道中落远走他乡,T恤板鞋牛仔裤,惨,不忍直视。有人笑问:“你现在在哪上班呢?”甄明珠淡淡一笑未开口,修长身影拨开人群,微笑着抬起她的手:“冒冒失失的,手机都忘了带。”包厢里静了几秒,有人迟疑唤:“学长?”当年不染尘埃的一中明月,如今姿容清绝的笔挺青年,终归,一头栽进了臭沟渠。*甄明珠:她没有这般不顾一切地爱过人。程砚宁:她是他的小太阳,她是他的光。*看起来好像除了美再无优点的小太妹VS清冷无尘仙气飘飘大学霸,学妹和学长,女追男,校服到婚纱,沿袭阿锦甜宠暖虐风,1V1双处,演员VS建筑师,结局H。(^__^)谨以此文,重走韶华。献给所有一直陪伴阿锦的小可爱们……笔芯。*本文已出版,出版书名《小时光,微微甜》,当当、淘宝、博库有售。
  • 哭泣游戏

    哭泣游戏

    安安拉了窗帘,放了蚊帐,我钻进了被子里。在这样阴雨连绵的日子里,光线总是暗淡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清冷,所以要打开白炽灯,用灯光增添一些暖意。我喜欢下雨天,喜欢用鼻子去触碰那种湿润轻软的味道。就好像亲密的人贴近在一起,交换着彼此的气息。不下雨的时候,也常常捧着一杯热茶,嘴唇贴着杯身,鼻尖支在杯口,让热腾腾的水汽环绕着自己,直到水雾舔开低垂的睫毛,洇漫整个眼眶。放在枕头上的《剧作法》是在大一的时候就看过的,现在读起来还是觉得有些晦涩。书就这么摊开着,让眼睛有个落脚的地方,然后任由着思绪肆意地飘荡着,散开来就不再收回。
  • 穿越之通灵女神医

    穿越之通灵女神医

    大丈夫成家立室再正常不过了,怎么他家少爷总在洞房花烛夜时吓走少奶奶呢?她一个现代小有名气的中医师,怎么试个药就穿越了?竟然还带着她家小黑一起穿越的,为什么到了这里她就能听得懂动物说的话了难不成变神仙了?这太子又是怎么回事?怎么就看上本医师了呢?这神一般存在的帅气庄主又为何对我如此之好?莫非这是穿越姐的大众福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财气冲天

    重生之财气冲天

    “叮!”手机信息声响起:《重生之妖孽人生》更新10000章揭开重生之谜。秦风万万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重生者,回到了那美好的校园时代。一个曾经蹉跎,浪费的青春时代。作为重生小说最坚实读者的秦风,带着冲天财气,重生到了1993.我,秦风,或许帅不过小鲜肉,聪明不过爱因斯坦,但天下十分财气,我占九分!就问你们服不服!——秦风睥睨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