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5800000003

第3章 生活里没有主角(2)

就是那个睡了嫂子的小叔子。

具体的消息是我跟着我爸去吃场子的时候得知的。当时是去吃涮锅,席上有个刑侦支队的叔叔,是我爸的朋友。正吃着肉呢,他突然提到了前段时间发生在铁路大院的案子。

“那人是借着送烤串的机会进到家里去的,进屋的时候周卫国还在看电视,刚泡好茶,没喝几口。”

“你们都想不出周卫国是怎么死的,嘿,像是跌了一跤。”

“那脑袋砸在地板上,面朝着地,背朝着天,噗……”

“就像这一样。”他拿筷子指着红油锅和里面沸腾的肉。

尼玛,刑侦的叔叔就是口味重,我顿时觉得自己吃不下去了。

我爸低着头,小声说了一句话。

周围人都没听清楚,但是我听清楚了,是一句拳谚:

侧起腿苏秦背剑,打英雄面落黄沙。

胡子刘是不是英雄,我不知道。

但是周卫国肯定不是。

胡子刘也死了,遗体出现在铁轨上。

从北京发往西安的列车把他碾成了两截,不过据说血流的很少,身上还是干干净净的。从他的上衣口袋里发现了遗书,上面坦白了自己杀人的事实,另外还提到了怎么处置自己的遗产。

所有的所有,都给了打他闷棍的小子。

再一次和我爸对饮,我们很罕见地没有聊国家大事,而是把注意力扯到了胡子刘的身上。

我问我爸,你说他这么做值不值?

我爸说不知道。

我说,他杀人犯法,是个混蛋。

我爸说,世界上明知有法却无法维护的事儿太多,这是无奈。

我说,他到底喜欢那个女的么?

我爸说,喜不喜欢,我也不清楚,不过我听说那个女的帮了老刘很多,最初老刘开店的钱,大部分都是向她借的。或许是喜欢,或许是报恩。

或许就是单纯地打抱不平。

我和我爸聊了许多,如果胡子刘没有学过武,不是一个普通乘务员,会不会对他邻居的帮助更大。但是这很明显是个悖论,如果他生活的层次更高,那么也不会遇到那个邻居,不会发生这些事情。

侠以武犯禁,这句老话确实有道理。

胡子刘其实不适合活在这个世界上,他莽撞地闯进我的生活里,带着百年千年前的刀光剑影,然后身死。

他不是好人,但是我很羡慕他。

聊着聊着,我和我爸都喝多了。

到最后,都不再说话。

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独行万里为曾经一诺的男人。雄鹰只能飞翔在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里,振翅也飞不出小小屏幕。豪侠仅能活在雪夜醉酒后的呓语中,酒醒后壮志不复。利剑唯有悬于无人问津的博物馆里,即使你拥有了它,又能刺穿什么?

我爸帮着他的老同学办了葬礼。

我去了。

胡子刘教的那个小子也去了。

他穿着黑色的衣服,腰上扎着功夫带,咬着牙,眼睛红红的。

这小子仰着头,像是怕什么东西从眼角掉出来。他低低地吼着一段秦腔,声音像极了胡子刘。

好儿郎起五更习就武艺,离爷娘求功名光耀门楣,出门去只怕我宝剑不利,不封侯我不归桑梓之地。

那一天下了很大的雪,雪落在那小子的衣服上,像是开满了花。

骆驼祥子

2014年,春和景明。

和酒肉朋友相聚增光路巫山烤鱼,食鲶鱼一斤,饮国人称之马尿西洋称之啤酒的玩意儿八瓶,飘飘然不知身处何世。

酒兴虽好,但我酒量不佳,饮时如长鲸吸百川,吐时如莱辛巴赫瀑布大决战。被兄弟扶出饭店时,恰有夫妇二人携孩子路过,见我面前砖地一片惨状,戚戚然不忍直视。男女使出左右开弓手法遮住孩子双眼,犹如八点档家庭连续剧突然蹦出了不良镜头。

兄弟要为我招手拦车,但司机们瞧见我的模样,全都脚踩油门儿迅速驶离,只留下我且吐且珍惜。就在我呼哧带喘交代后事,让兄弟们明天记得帮我把一到付的快递费给交了的时候,终于有一聪明的朋友,拿出二十元大钞利诱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这二十算小费,车钱咱们另付。您将就将就,捎带手拉他一程。”

兄弟低首垂腰,两肩抬起,双手将钱奉上,另有几人将我抬起,仓促间要把我塞进车里。

司机师傅摇下车窗,只见这人身材健硕,宽肩,短发,鼻梁高耸,眉眼深邃,如同日本影星高仓健先生。他并二指将钱轻轻拈起,置于上衣口袋内,然后沉声吐气道:“不忙。”

司机师傅打开车门,轻轻挥手,如同电视里到访我国的国际友人下飞机时的样子。朋友们慑于其气势,如潮退散。

他缓步走到我面前,左腿前曲半蹲,伸右手,用拇指按住我手掌虎口处,狠狠按下。我连声呼痛,他却沉默不语,周围人因不知深浅,只得按兵不动,直到两三分钟后,他才把手松开。

我摇摇晃晃站起身,伸胳膊蹬腿儿,发现自己胃不酸嗓不痛,好像一口气再吹瓶都不会费劲儿了,于是赶紧对着司机师傅千恩万谢。

司机师傅神色淡然,轻声说,年轻人喝酒要注意身体,这次学着点儿,那地方有个穴位,醉酒以后按了能止吐。

有哥们儿竖大拇指,笑着问道,师傅,敢情您还是业余老中医?

司机师傅掏兜拿烟,我赶紧狗腿子似的拿火机给他点上。这位深吸一口,然后闭眼缓吐烟圈,像是几千年前尘往事全都混在这一口里了。

站立良久,他才用标准播音腔说道:“这世上司机本不会按摩,在车上吐得人多了,自然就有了绝活儿。”

北京的哥大多都藏有一手绝活儿。

晚报原来专门做过一期节目,讲述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故事。里面提到一位董师傅,他等活儿的时候就用自己的出租车练倒立,双臂撑着车门,两腿笔直悬空,能坚持一分多钟,不管风霜雨雪,天天都练。五十多岁的人了,一身腱子肉,参加健美比赛还得了第二名。

媒体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偌大的北京城,多少藏龙卧虎之辈,全猫在东风雪铁龙里了。光是我亲眼见识的,就有那么几位。

有一回,我从北外门口拦车,一钻进去,就被车内的布置吓住了。

车前厢的位置摆了密密麻麻的一大摞照片,全是司机师傅和外国友人的合照,黑红白黄,老中青妇幼,应有尽有。

“去哪儿啊?”司机头也不抬地问道,我仔细一瞧,人家手里拿着英语词典背单词呢!

路上聊了会儿,的哥跟我说,他的业余爱好就是英语,从高中课本一直学到大学英语,自己还拿网上的考试卷子做过一遍四级考试题。

我问他怎么想着学英语的?

司机师傅说,咱北京好歹也是国际大都市啊,不会点儿洋文能行吗?另外这也是提高自身附加价值的方法。打一比方吧,你要是去了美国,你是拦一个说hello的车,还是拦一辆说你好的车?我呀,这是给老外们创造一种回家的感觉,让他们觉得温馨,下回还坐我的车。

聊到尽兴处,司机师傅还现场为我背诵了几段英文原着,怎么说呢,那口语和gala乐队唱的“桑嘚死扛硬爱旺那拽卖卡”有的一拼。

“我要上了大学,这至少是个六级水平。”他说。

我觉得他这话说得没错。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司机有一千种绝活儿。

但说到底,所谓的绝活儿也都是日常技能的变种,和普通人比起来,没什么太多了不起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北京的哥,还真有两种其他人不会的技能。

这两种绝活儿,其他人哭都哭不会。

首先要提的,就是“听声辨位”。这听声,指的是乘客口音,这辨位,则指的是乘客打哪儿来。

北京的人流量这么大,到底哪些客人司机喜欢拉,哪些客人司机懒得拉,这上了车兜不兜圈子,黑不黑点儿钱,都有学问,关键就在这“听声辨位”上。就拿西客站来说吧,京津冀地区的客人,其实是司机们最不喜欢的,挨得近跑不远地方熟,想蒙你都蒙不成。越是往南,司机越是喜欢。外地客,不知道路,从西站出发,绕着丰台跑一圈再回海淀,估计乘客都不知道哪儿是哪儿。平舌翘舌不分,好,这是一外地客,能拉。儿化音用得标准,就算不是本地人,至少也待挺多年了,赶紧滚蛋,别耽误我挣钱。虽说是小小口音,可钻进司机师傅的耳朵眼儿里,就能听出不一样的价格来。尤其是把“刘奶奶喝牛奶”说成“刘lailai喝流lai”的同志,这声音听着,简直是哗啦啦的钞票响。

早年间,北京出租车很不规范,不打表打假表都是常有的事儿,不载客抢载客也都不稀奇。虽说整顿了这么多年,可老毛病一时半会儿还是改不了。北京的各大长途车站,都有一大批“听声辨位”的高人,等着拉冤大头的活儿呢。

平头,制服,半开着窗户,把耳朵凑出来,遮遮掩掩听着。“哎哟,这是一天津人,算了算了,这活儿不拉。”

这样的明显是刚入行的新人,顶多判断下乘客大概的地方,成不得气候。

戴墨镜,神色不屑,半倚着车门,拿腔拿调喊着走嘛您,等人真走近了,又闭上嘴巴,半侧着身子,专用耳朵对着。

“嗯,湖北的,武汉的,能行。”

这号的,算是步子踏进修行的门槛了,将来定有大作为!

至于真的高人,那都不显山不露水的藏着呢。一大群司机,围着他一人,这是司机当中的带头大哥。上了年纪,肚腩突出,皮带卡在胸口,戴一蛤蟆镜,意气风发,到处瞎侃,讲自己走南闯北,西方哪个国家没有去过?

等乘客走近,突然挥手,万籁俱寂。

耳随声动,如幡随风动。

脚步渐近,先伸一指。

“四川!”

周围散坐的后进司机,有的轻声吐气,为自己猜中答案暗暗叫好,有的垂头丧气,表明还有待学习。

司机大哥却不为所动,闭眼,屏气,凝神,静听。

每个字儿的韵尾,每个音的抖颤,都在掌握之中。

再伸一指。

“成都!”

这一次猜中的人更少了,余下的人惶惶不安,眼神偷瞅着司机大哥,又倏忽飘至乘客处,显示出内心极大的不自信。

还有最后的考验。

司机大哥摩挲着手上保温杯的盖子,动作轻柔舒缓,但此时此刻他的全部精神却紧绷着,像走在钢索上的人,底下就是万丈悬崖!不断地有司机跌坐在地上,满脑门子的汗,听不出来!真的听不出来!这最后一步,再也听不出来!

司机大哥的额角开始沁出汗珠,一滴滴向下坠落,跌成八瓣,晶莹剔透。

这是一场较量,乘客与司机间的较量。

咳嗽声,呼吸声,甚至那未从喉咙里发出的微小之音,全都聚在司机大哥的耳朵里。

突然,他笑了,咧开嘴,喜悦,发自心底的喜悦。

“这个活儿我拉了!”他低声说,再伸出第三指,顾盼左右,除了司机大哥之外,早已无人能猜出最后的答案。

“金牛区的!”

常听人们说,要做好北京的司机,功夫不在开车上,而在两个地方。

一个在耳朵上,指的就是“听声辨位”。

另一个,则在嘴巴上,那就是说话的艺术了。

北京司机能侃,这事儿连奥巴马都知道。可要是把的哥的嘴上本事真当作他们有学问,这就确实有些夸大了。乘客多,见识多,哪儿的消息都能打听一点儿,自然说话的面儿就宽了。今儿拉了一小姐,抱怨哪儿哪儿又严打了,嗯,下回司机就能侃北京治安治理问题,还能给单身男乘客,提供点儿信息补助。明儿又拉一公务员,讲谁谁又被查处了,嗯,这下又能和其他人说说中国的政治问题,贪污腐败问题。

枯坐车中,再加上北京老堵的路况,没人挑头儿说话,确实难堪。

所以司机师傅们往往起了个活跃气氛的作用,一来是缓解压力,二来是调解情绪,打好关系,多收个一块钱,乘客也不计较。这其实是司机的本分,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本事。

但能把本事变成艺术的,这就少了,打了这么多年车,我就碰到过一个。

这个司机姓谢,经常在我们学校门口等活儿,我拦他的车去大悦城,上车没多会儿就聊开了,谈天说地,风趣幽默。我常坐谢师傅的车。我发现他很会和人聊天,就像是三孔插头正好插在三孔插座里。

他简直把普通司机的侃大山变成了一种比央视煽情节目还要艺术的活动。

在我无数次香烟的贿赂下,他终于吐露了如何与人交谈的诀窍。

“你要明白,你对话的那个人,究竟属于什么?”谢师傅低声说道,他的嗓音华丽,如同童自荣老师配音的佐罗。

“就像是你要卖梳子,绝对不会卖给一个秃子。”

“女乘客,一定要先观察,如果是闺蜜之间或者男女朋友,不要插嘴,他们自己会制造话题。你要做的,就是变成空气,隐藏自己。假如是单身女乘客,一旦她掏出手机来,你就要立刻闭嘴,因为她的动作表明在抗拒对话,不要强求。”

“至于男性,那就好办多了。”谢师傅笑了,像是西点师把一个巨大的蛋糕摆在食客的面前,带着职业般的自豪。

“政治和经济,这是男人的核心。”

“抛开这两个话题,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说说。”

“白领、IT男上了车,那就狂骂公司老总,说他们没人性,不知道体谅员工。再拐弯抹角地夸夸老罗,说只有有情怀的公司,才值得人们奉献。”

谢师傅声音一顿,把头扭向我,对我说道:“至于你们年轻人嘛,那简直就可以说是天生的听众。骂领导、骂制度、骂学校、骂企业,什么都骂,你们呐,都是真朋克!”

服!真服!

一张嘴,上下俩嘴皮,磕巴一下就能出音儿,这谁都会的,偏偏只有谢师傅把说话的本事真正琢磨透了。

但说到底本事都是拿日子磨出来的,从早年间的黄面包再到夏利,又从夏利折腾到雪铁龙,谢师傅已经四十有八,两边头发都白了。他说自己在这座城市里见过很多人,好的坏的都有,什么心思的都体验过,有上车就骂的,有上车就哭的,有求谢师傅往河边拉想自杀的。

都是活着呐!

谢师傅感叹道。

有一次他和我讲起他自己的日子,每天起大早,等活儿拉人,中午就在司机之家吃饭。那是一个专门针对的哥的饭店,虽然没什么好东西,但是十二块钱连菜带饭管饱。

司机容易得病,谢师傅说,这么多年,不知道得了多少毛病。

“后来连那地方都不行了,硬不起来。医生说和长期久坐有关系,另外杂七杂八毛病综合的结果。”他笑着说,“我老婆找了个男人,我和她离了,儿子归我,我挣钱供他上学。我儿子比我有出息!”

那一天他没多说话,但我总觉得他那时说的每个字比之前他讲过的所有语言都珍重。

像是金子一样,亮闪闪地发光。

当然,也不是每个司机都把技能点加在了聊天上。

原来去法大的研院上课,因为路途遥远,专门找了个司机师傅,类似于包车,每天早上七点,他准时在宿舍楼后面的栅栏门候着我。我上车看书,他专心开车,谁都不说话。

这师傅姓廖,名一平,三十七岁,个子不高,两肩微塌,眉毛很浓,但眼睛挺小,嘴唇厚,下巴宽阔,是个一眼看上去就老实巴交的男人。

当然,从面相上看,也是不善交际的那种。

驾驶座的左侧,摆着张相片,是他们一家三口的,一个年轻女人,一个小女孩。但很可惜,我们完全没聊过有关他家庭的话题。

“来啦?”他冲我点头。

“嗯!”

低头钻进车里,这就是我们的日常对话。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从2012年的年初直到2013年,我们俩像是北京城内绝大多数擦肩而过的路人,来去匆匆,只有金钱的关系。

后来,我们有了一次对话。

那天是我和朋友在蓟门桥喝多了,晚上十一点,拦不到车,朋友家住得近,先走一步,留我一人寥天野地茫然不知归路。无奈之下,我试着打了廖师傅的电话。

电话通了,我问廖师傅还在跑活儿么,能不能接一下我。

那边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廖师傅问我在哪儿。我报上方位,廖师傅“嗯”了一声,就挂断了电话。

二十分钟后,廖师傅的车停在我的跟前,他就是这么个人,话少但实诚。

他搀着我,把我架到副驾驶座上,又把车窗打开。我拿脑袋顶着车门,晕晕乎乎地想睡觉,但又像是孕妇起了妊娠反应,老是想吐。

同类推荐
  • 奢侈贫穷

    奢侈贫穷

    森茉莉,日本传奇女作家,明治文豪森鸥外的爱女,三岛由纪夫盛赞的“语言大师”。有人将她与川端康成、太宰治相提并论,也有人说她是“日本张爱玲”,因她文字细腻锐利,写尽了明治的繁华浪漫;还有人说她是写作着的洛丽塔,心里装着一个永远的少女。森茉莉的人生和作品一样传奇,年轻时两次婚变,晚年清苦,从名门千金沦为廉价公寓的房客。《奢侈贫穷》这个书名,其实是晚年潦倒的森茉莉的精神胜利宣言:“我虽然穷,但精神上是贵族。”奢侈,未必是金钱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精神富足的人,任何年纪都会保留着童心童趣。尤其是女人,任何年纪都无妨保有一点少女心!
  • 喵了个咪2

    喵了个咪2

    《喵了个咪Ⅱ》把猫写得妙趣横生,引人捧腹,猫的性格呼之欲出,仿佛一篇篇寓言,不仅有猫生活,还有猫社会,说的是猫道理,实际又是人道理。这里面有对猫的细致观察,也有对猫深刻的爱和依赖,有养猫的经验和常识,也有和猫厮混的快乐和幸福。
  •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相遇、分离、等待、回忆,最终释然。本书是一本温暖人心的青春文字,书写了当下年轻人感情的各个横切面,与《匆匆那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青春书籍,一起掀起“怀念青春,回味温暖”的热潮。四十八篇独具个人风格的温暖爱情故事,是作者的故事,也倒映着每一个用力爱过的人的影子。值得纪念的时光,与幸福有染,与憾恨无关。
  •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 卯初记

    卯初记

    当今的荣辱标准多元化了,奢华的、神秘的、古怪的,不一而足。我觉得用德国双立人锅也好,背两个LV也好,都没什么不好。接近大自然更好,比如步行与骑自行车。我在德国的斯图加特生活过一个月,没见德国人戴欧米加表,背LV包,他们的穿戴比道义乡的农民还朴实,而他们最羡慕那些跑步与骑自行车的人。出席聚会如果哪个人开了汽车来,他会向大家道歉,说怕迟到,才开了车。一个人开一辆车在德国会受人白眼,有如举止乖张,违背了环境伦理。德国人都像老子的信徒喜欢自然的,不矫饰的生活。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地府归来

    重生之地府归来

    地府第一高手,“北冥帝君”王楚岚,一觉醒来,重生十八岁,成为一名光荣的——学校小保安。校花:王同学,今晚我家一个人,可否来陪我……
  • 我只是害怕忘记你

    我只是害怕忘记你

    你爱过这样一个人吗?一呼一吸都宛如为他而存在,你贪婪他的一切,渴望他的拥抱,可是,你却不能爱他。她开车载他冲向大海逼他说爱她,否则同归于尽。他冷冷望着她一言不语,她发誓不再爱他。可朋友聚会上,酒醉的两人却误打误撞突破最后一道防线。道德的罪恶,好友的背叛,母亲的怨恨,这一切都无法阻止她爱他,但所有的坚持都在意外怀孕又突然失明时瞬间溃不成军。另一个男人的承诺成了她救命的稻草,可她又忽然消失,让他无迹可寻。几年后再遇,狭小的车内他阴冷地望着身下的她低语:“你千方百计离开我就是为了要和你亲哥哥私奔?”一场穷途末路的爱的逃亡终究躲不过命运的审判,唯一能够自由的是心,是莫失莫忘的回忆。
  • THE HEART OF MID-LOTHIAN

    THE HEART OF MID-LOTHI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报道

    本书的宗旨在于分析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现状以及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探讨中国如何向外部世界传递发生在中国的事实信息,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从而向世人澄清事实,减少误会,提升中国软实力。
  • 时代风流

    时代风流

    那年他十七岁,上高中。他们学校是本省名校,听说是中国第一批西式学校之一,光绪三十一年创办的中学堂。又听说,他们学校的毕业生,有几位学部委员,还有几位在北京工作,有的还经常出入中南海,甚至陪同毛主席周总理接见过外宾。有一次,一位校友回母校视察,街上还站了岗。他们学校的教学水平是没的说的,老师都是百里挑一的名师。比如他们的语文老师,原来在南京大学,知道吗,南京大学解放前叫中央大学,1957年出了一点事情,下放到一所山区小学,他们校长费了好些周折,才把他弄到学校来。
  • 超人类革命

    超人类革命

    本书作者、法国前教育部部长、哲学家吕克·费希详尽地分析了“超人类革命”产生的背景、围绕着它的无数争议,以及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立场和建议。随着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互联网)、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以及人机混合技术、3D打印技术(尤其在医学上)的广泛运用,我们正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超人类革命。当医学的目的从治疗转变为改善和增强,人类开始编辑基因、植入芯片……所谓长生不老再也不是神话或科幻,对人类的增强和改善更可能产生“超人类”。这场革命或将从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方面彻底改变人类社会。
  •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公务员工作的基本态度、基本原则等,并提供了一些详细的调查、沟通等工作技巧,帮助公务员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 嫁人王道:结婚不在早,幸福最重要

    嫁人王道:结婚不在早,幸福最重要

    剩下并不可怕,离婚也不可怕,不懂得“婚商”才是真的可怕。这是一本教女人如何掌握婚姻和恋爱智慧的书,一本“婚商教母”梁雅骊以自身经历及学员真实故事为原创的图书,是女人定制老公、打造幸福婚姻的范本。本书以幸福为女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告诉全天下的女人:婚姻绝对不能只“跟着感觉走”,一个人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不是名车豪宅、房产、股票、更不是钻石珠宝,而是把握幸福的能力。
  • 重生之神奇姻缘

    重生之神奇姻缘

    一男子走到斐瑞摊前道:大师,算姻缘。斐瑞摸了摸不存在的胡须慢悠悠的说:emm,你嘛…天生孤煞星,没得姻缘。男子轻笑,迫身而下勾起斐瑞的下巴说:可是大师,媳妇就在眼前,哪里见的是孤煞星呢?(双洁1V1男强女强女扮男装)
  • Saint George for England

    Saint George for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