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1400000002

第2章 山河崩裂(2)

李密向杨玄感提出了谋取天下的上、中、下三策。他说:“天子出征,远在辽东塞外,距幽州(涿郡)足有一千余里,南有大海(渤海),北有胡虏(西突厥、契丹等),中间仅有一条辽西走廊,是远征军和国内联系的唯一生命线,形势极为险峻。如果你亲率大军北上,出其不意攻占蓟县(涿郡郡治),夺取临渝(今河北抚宁县东),便能控其险要,扼其咽喉。如此一来,东征军的归路被切断,高丽人势必从他们背后发起攻击。旬月之间,粮秣(mò)给养告罄,军队不战自溃,你就能兵不血刃,生擒杨广!此乃上策。”

杨玄感略微沉吟,说:“告诉我中策。”

李密说:“关中自古乃四塞之地、天府之国,如今虽有隋将卫文升据守,但此人不足为虑。我们若率大军击鼓向西,所经城池一律不加攻打,直取长安,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天子纵然班师,但根据地已失,我们便有足够的时间审慎筹划,稳步进取。”

杨玄感又想了想,说:“告诉我下策。”

那一刻,李密若有所思地看了杨玄感一眼。他预料,杨玄感一定会选下策,而下策必将招致灭亡。

这样的预感让李密感到很悲伤。他久久地看着杨玄感,缓缓地说:“派出精锐,昼夜奔驰,袭取东都,号令天下!问题是,万一一百天拿不下来,天下之兵四方而至,事态就不是在下所能预料的了。所以,这是下策。”

“先生所谓下策,实乃上策!”杨玄感斩钉截铁地说,“如今百官眷属皆在东都,若先取之,足以动摇士心,颠覆国本!”

李密沉默了。他太了解杨玄感了,这是一个被一帆风顺的命运宠坏了的世族子弟,他身上的自负、虚荣与骄矜,简直和天子杨广如出一辙!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他们都喜欢走捷径。但是有时候,捷径也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来表达——短路。

是的,所谓快速成功的终南捷径,往往也是通向灭亡的最短道路。在李密看来,这句话对杨广适用,对杨玄感同样适用。

不出李密所料,杨玄感刚刚率大军围困洛阳不久,杨广的东征大军便已迅速回师中原。面对隋朝大军对他形成的反包围,杨玄感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战略错误:他听信部将李子雄的计策,把本来就不多的兵力分成两路,一路抵挡已经屯兵黄河北岸的屈突通,一路进攻从长安赶来驰援东都的卫文升。但是,屈突通很快就突破了他的防线,顺利渡过黄河,与卫文升部和驻守洛阳的樊子盖部遥相呼应,对杨玄感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

杨玄感的末日来临了。

直到此刻,他才决意实施李密当初提出的中策——西进关中,入据长安。

大业九年七月二十日,杨玄感无奈地解除了对东都的包围,率部西进潼关。宇文述与屈突通、来护儿、卫文升等人合兵一处,率大军在背后拼命追击。

数日后,杨玄感进至弘农(今河南三门峡市)。弘农太守杨智积(杨坚侄子)对左右说:“杨玄感西取关中的计划一旦成功,将来就很难收拾了。我们现在想办法缠住他,让他无法西进,不出十天,定可将其生擒!”

随后,杨智积派了一些父老,出城拦住杨玄感的马头,说:“如今弘农兵力薄弱,防守空虚,很容易攻取。”杨玄感信以为真,马上兵临弘农城下。杨智积当即登城叫骂,诱他攻城。杨玄感大怒,立刻命令士兵进攻。

面对如此不可救药的杨玄感,近乎绝望的李密最后一次规劝他:“用兵之道贵在神速,何况追兵转眼立至,怎能在此逗留?如果进不能入据潼关,退又无险可守,大军一旦溃散,你拿什么自保?”

可是,杨玄感根本听不进去。他率部猛攻三天,弘农城却纹丝不动。等到杨玄感回过神来,准备放弃弘农继续西进时,宇文述的几十万大军已经铺天盖地地杀到了。杨玄感且战且退,于八月初一退到董杜原(今河南灵宝市西)。隋朝大军追至,杨玄感被迫在此与隋军决战。

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杨玄感全军覆没,仅带着十余骑兵逃奔上洛(今陕西商州市)。没跑多远,连那十几名亲兵也各自逃散,杨玄感身下的坐骑也被射杀,只好和他弟弟杨积善徒步逃亡,慌不择路地跑到了一个叫葭芦戍的地方(今灵宝市西南)。

在这里,疲惫不堪、满心绝望的杨玄感停下了脚步。他对杨积善说:“我不能接受别人的杀戮和侮辱,你取我的性命吧。”

当生命与尊严不可得兼时,贵族杨玄感宁可选择后者。

杨玄感死了。从他起兵到败亡,为时不到两个月。

这场叛乱虽然很快就平定了,但它给杨广和隋帝国刻下的伤口却没那么容易愈合。杨广无奈地发现:自己的政治威望已经被严重削弱,人气指数急剧下滑,降到了他即位以来的最低点。

暴怒的杨广决定大开杀戒,震慑天下。他对大臣们说:“杨玄感振臂一呼,从者十万!以此足以证明,天下的人口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太多了就会相聚为盗。此次的一干人犯若不彻底追查,一概诛杀,就无以警醒当世,惩戒将来!”

随后,朝廷依照宁枉勿纵的原则,开始大肆追查,广为株连——上至当朝大员,下至普通士民,一口气捕杀了三万多人,流放了六千多人。此外,由于杨玄感围攻东都时曾经开仓赈粮,于是朝廷便将当时接受赈济的百姓全部活埋,一个也没有放过。

至此,凡是跟杨玄感有过丝毫瓜葛的人全都被抹掉了,只有极少数人逃过了这场大屠杀。

其中一个,就是李密。

早在杨玄感兵败之前,李密就已悄悄离开了他,准备投奔其他义军,不料半路上被隋军抓获。李密用黄金贿赂看押官,使他放松了警惕,然后趁其不备再度逃亡,投奔了平原郡的郝孝德。

李密的漏网并没有引起朝廷的关注。

兵荒马乱中,隋朝官吏以为漏掉的只是一只小虾米。没有人会料到,短短几年后,这条小虾米就将变成一条翻江倒海的大鱼!

雁门之围:惊魂33天

东征高丽成了杨广生命中最可怕的一场噩梦。

连续两年,发兵两百多万,耗费资财无数,国库为之一空,天下萧然,民生凋敝,可换来了什么呢?换来的只有——盗贼成群,烽烟遍地,世家大族离心离德,整个帝国伤痕累累。

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杨广百思不得其解。

是要坦然承认失败,从此把目光转向国内,发愤图强收拾烂摊子,还是要再接再厉、愈挫愈勇,不灭高丽誓不罢休?

杨广最终选择了后者——他要整兵再战,三征高丽!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三月十四日,杨广率领三征高丽的大军向辽东出发。一路上,士卒纷纷逃亡,屡禁不止。七月十七日,杨广终于带着这支充满恐惧和抵触情绪的军队进抵怀远(今辽宁辽中县)。同时,来护儿的水军渡过渤海,在毕奢城大败前来迎战的高丽军队,并乘胜渡过鸭绿江,兵锋直指平壤。

此时的高丽,表面上还在顽抗,实则早已精疲力竭了。此前的两次大战固然拖垮了隋帝国,可同时也让小小的高丽元气尽丧。面对卷土重来的隋朝水陆大军,高丽王高元惶惶不可终日,最后只好低头妥协。

七月二十八日,高元遣使前往隋军大营,向杨广奉上降表。如果是前面两次,杨广一定会断然拒绝,并且亲自攻进平壤,活捉高元。但是这一回,杨广却不假思索地接受了高丽的请降,并即刻传令来护儿班师回朝。

杨广为何答应得这么痛快?

原因很简单:如今的隋朝天下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繁荣富足的太平盛世了,面对风起云涌的叛乱和分崩离析的江山,杨广岂能再漠然置之?现在,只要能让高丽臣服,只要能把丢掉的面子捞回来,杨广就心满意足、别无所求了。

三征高丽就这么不尴不尬地落下了帷幕。

对于杨广来讲,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或许足以抚慰他那受伤的心灵,可对于多数将领来说,这种充满自慰色彩的精神胜利却让他们感到极为难堪,甚至是感到万分耻辱——一征高丽大败而回,二征高丽无果而终,三征高丽不了了之,这他奶奶的算哪门子胜利?!

对此,老将来护儿就曾当着部众的面扼腕长叹:“大军三出,未能平贼,劳而无功,吾窃耻之!”(《资治通鉴》卷一八二)

大业十年十月底,杨广命令高元按照臣藩之礼入朝觐见,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高元居然把他的诏令当成放屁,一点反应都没有。杨广发现自己被耍了,顿时暴跳如雷,对着满朝文武发出怒吼——老子要四征高丽!

然而,杨广还能四征高丽吗?这个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的大隋帝国,还能经得起他的疯狂折腾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此时的国库已然空空如也,再也不可能让杨广随心所欲地往高丽这个无底洞里砸钱了。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杨广郁闷难当。为了消除自己的郁闷,杨广决定北巡——第三次北巡。

四征高丽的钱花不起,三次北巡的钱他还是花得起的。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八月初五,杨广向帝国的北部边境出发了。此时的杨广并不知道,一场比三征高丽更让他难以想象的噩梦,正悄悄匍匐在道路的前方。

准确地说,它匍匐在雁门郡。

大业十一年八月十二日,杨广的御驾抵达雁门郡(今山西代县)。此时,雁门以北的大地正滚过一阵剧烈的战栗——四天前,东突厥的始毕可汗已经率领数十万精锐骑兵从塞外呼啸南下,此刻正风驰电掣地朝雁门扑来。

他的目标是——杀死杨广。

杨广到达雁门的第二天,东突厥数十万铁骑就已将雁门团团包围。隋朝君臣惊恐万状,开始手忙脚乱地组织防御。此时,虽然雁门共有军民十五万人,足以抵挡一阵子,但问题在于——城中囤积的粮食只够食用二十天。

突厥人的攻势异常凌厉,短短几天便把雁门郡下辖的四十一座城池攻克了三十九座,只剩下杨广所在的雁门和齐王杨暕(jiǎn)驻守的嵉县。突厥人彻底扫清外围之后,开始集中兵力猛攻雁门。战斗十分激烈,一支流箭甚至射到了杨广面前,只差几步就把他射了个对穿。

杨广心胆俱裂,一把抱住幼子杨杲(gǎo)纵声大哭。

在突如其来的死亡面前,一个帝王刻意维系了大半生的骄傲和尊严瞬间坍塌,剩下的,只有与常人毫无二致的恐惧和软弱。

面对突厥人的强大攻势,宇文述力劝杨广挑选数千精骑拼死突围。可他的提议却遭到了重臣苏威、樊子盖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突厥人擅长野战,突围之策太过冒险,而今之计,只有一方面死守城池,一方面紧急发布勤王诏,命四方军队前来增援。

杨广也认为这样比较保险,可要命的是:突厥人已经把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勤王诏怎么送出去?还有,粮食在一天天减少,虽然实行了压缩配给,但存粮已经不多,如果不赶紧把勤王诏送出去,大家很快都会饿死。

所有人绞尽脑汁地想了十天,始终一筹莫展。到了第十一天,杨广终于大腿一拍,想到了一个主意——浮木传诏。

八月二十四日,数百根浮木被抛到流经雁门的汾水河上,迅速漂向下游的各个郡县,每根浮木上都绑着一道用黄帛写就的勤王诏。

随后的日子,汾水下游的一些郡县长官相继接获诏书,于是纷纷募兵奔赴急难。然而,仓猝之间,各郡县募集的兵力都很有限,就算在最短时间内赶到雁门,恐怕也不一定打得过兵强马壮的突厥人。当时,有一支勤王队伍的将领叫云定兴,他手下有个十七岁的小兵,就针对这个问题献上了一计。

这个小兵的意见是:让队伍携带大量的军旗和战鼓,一路上大张旗鼓,虚张声势,借此迷惑敌人。他说:“始毕可汗胆敢以举国之师包围天子,必定认为我方短时间内难以集结大军。所以,我们应该大张军容,白天旌旗招展,夜晚钲鼓齐鸣,让敌人以为我方援军已大量集结,迫使他们闻风而遁。否则敌众我寡,万一突厥倾巢来攻,我军恐怕难以抵挡。”

云定兴觉得很有道理,当即欣然采纳。

这个献计的十七岁小兵,就是李世民。

在隋末乱世的舞台上,这是史书有载的李世民的第一次亮相。虽然他现在的身份还很卑微,但作为一个即将在几年后纵横天下的军事统帅,其见识和谋略已在此初露端倪。

杨广除了浮木传诏外,还采纳近臣萧瑀(萧皇后之弟)的建议,派密使从小道潜行至突厥王庭,向义成公主(与突厥和亲的隋宗室女)求救。义成公主闻讯,马上给始毕可汗送了一封急报,上面写着:北方边境告急!

始毕可汗不太相信,却又不敢断然否定。因为连日来,已经有斥候(侦察兵)不断回报:隋朝东都及各郡援军已大量集结,并正往雁门方向迅速移动,前锋已进抵忻(xīn)口(今山西忻县)。也就是说,如果短时间内打不下雁门,就有可能反过来被隋军包了饺子。

始毕可汗越想越不安,不得不在九月十五日下达了撤军的命令。突厥人一撤,杨广如释重负,立刻派出两千骑兵一路尾追,在马邑攻击并俘虏了两千多名突厥的老弱残兵,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屈指一算,杨广在雁门总共被围了三十三天。

突厥人撤退之日,城中的粮食刚好告罄,杨广和所有人不禁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好悬!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正月初一,杨广在东都举行新年朝贺,天下有二十余郡的贺使缺席。这是隋朝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而之所以出现这种事,原因不外乎两个:要么是郡城已落入变民之手,要么是特使在中途被变民所杀。

杨广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派遣十二路招讨使分赴各地,负责征调军队镇压叛乱。到了五月,杨广在朝会上向大臣们询问叛乱的情形。宠臣宇文述等人都表示,大部分叛乱已被平定。杨广问叛贼还剩多少,宇文述从容奏答:“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了。”

同类推荐
  • 大秦战魂

    大秦战魂

    战者,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一生杀伐,只为了君王的兄弟之情,君臣之义。蒙家,秦始皇麾下忠信之家;蒙恬,大秦之战魂,为秦始皇打下天下,随后驻守秦国北疆,长城外镇压匈奴不敢来犯。一生无敌,最后却败在了一个宦官之手……
  • 大唐御医

    大唐御医

    一个外科医生(男)搭着一个内科医生(女)一起穿越了!这样的一对黄金组合来到了贞观九年的大唐,他们的穿越,能改变大唐的什么?如果长孙皇后不死,太子承乾还会造反吗?李治还能做皇帝吗?武则天还能站上历史舞台吗?
  • 乱世之大汉崛起

    乱世之大汉崛起

    八王混战,五胡作乱,十室九空,千里白骨。李农,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乱世之中,看到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他流泪了,这不是历史里的中华,他梦想的是——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 汉朝这些人①(刘邦卷)

    汉朝这些人①(刘邦卷)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庆余年》同名影视剧由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等主演,11月26日起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开播。
热门推荐
  • 臣服吧,非凡少年

    臣服吧,非凡少年

    突然被告知自己是大妖怪的后人,又因为无依无靠,水若婷不得不入住了爷爷留下的妖怪本家,并且成为十代候选人。于是,她和一大群美男妖怪同住一个屋檐下既欢脱又暧昧的同居生活,就此华丽上演!可是,她万万没想到,一个惊天的阴谋正在暗夜中酝酿,而有关她父母死亡的真相,也在步步迫近……
  • 哈利波特与不会魔法的獾

    哈利波特与不会魔法的獾

    一不小心重生为韦斯莱夫人的哑炮远房表哥的儿子,在这个世界里作为哑二代活了十一年。原本打算日后也做个像爸爸那样的会计师,没想到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一丁点魔法都不会的他却在十一岁生日那天收到了和妹妹一模一样的信封。碍于父母的期望,他无奈的接受现实,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另一个秘密……
  • 诺亚的名单

    诺亚的名单

    【末世版欺诈游戏】末世降临,方舟启动,诺亚将名单中的人引入方舟。本以为这里是避难的天堂,却没想到这里竟是如同炼狱般的战场。所有名单中的乘客为了争夺活下去的时间不得不进行一场又一场互相争夺的游戏。
  • 我有随身造梦空间

    我有随身造梦空间

    父母意外失踪,一觉醒来,柯维失去所有记忆,同时莫名获得随身造梦空间。凭借造梦空间,柯维从无名小辈,短时间内成为业内造梦佼佼者。与此同时,一场与父母有关的惊天阴谋,开始在他面前一点点揭开。造梦对抗,梦境窃取,虚梦改忆……柯维凭借造梦空间,神秘系统美女的引导,一点点深.入这场惊天阴谋。
  • 梦寐

    梦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权天下

    凤权天下

    她是高高在上的皇后,五年间为了他殚精竭虑,从太后手中一点点夺回皇权,最终却被他无情杀害,一尸两命。重生到宫女体内的她,满怀仇恨,誓要杀尽所有负她之人。皇宫自此又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 春雪润之(五场话剧)

    春雪润之(五场话剧)

    王秘书(轻声地)主席没叫我?杨春雨(摇头)没有。王秘书他睡了吗?杨春雨好像没有。杨春雨王秘书,几点了?王秘书(看手表)已经早晨五点啦。杨春雨(试探地)这两天,主席好像一直情绪不大好。王秘书(摇摇头)是啊,又遇上烦心的事了。杨春雨(不懂地)王秘书,新中国都已经成立一年多了,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咋还老有烦心的事呢?王秘书(耐心地)成立新中国——这才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以后革命的问题、建设的问题,还有打仗的问题……
  • 叶罗丽之彼岸殇华

    叶罗丽之彼岸殇华

    你可有爱过我?---王默(陌凌钥)钥儿,默儿,你们为何都离我而去?---水王子(水灵澈)丫头,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夜黎轩(夜王子)作者起名为渣,更新是星期六日。
  • 萌妻养成记

    萌妻养成记

    当一个内心有点小邪恶却看起来纯良无害的小女子,遇到一个霸道冷情的大男子,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他,霸道冷情,七岁的时候就告诉妈妈,家里只准有他一个,不许再弄个妹妹出来!他,在洛氏说一不二,案子不完美?不睡觉也得给我改出来,管你是兄弟还是美女!他,是地产界的神话,只要他看中的地,一定升值;只要是洛氏的楼盘,都排队疯抢;她,一个被他收养回来的小孤女。她说:“思哲哥哥,我一个人睡不着!”于是,他只能任她象八脚章鱼一样搂着他睡觉;这一搂,就是十年!她说:“思哲哥哥是我的,我不许那女人勾引你!”于是,他只能任由他带回的女人被她欺负;有意见?我咬你!她说:“思哲哥哥,老师说晓晓长大了,不能和哥哥一起睡觉了!”他终于爆发了:“哪个老师说的,让她来找思哲哥哥,晓晓和思哲哥哥永远都可以睡在一起!”而她的眼底,却闪过一丝狡谒的笑意。于是,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女子,以为是自己的霸道吓跑了他身边的莺莺燕燕,一直为自己能独霸思哲哥哥而暗暗自得着;殊不知,这个狡猾的男子,早运用一切手段,扫清了围在她身边的花花草草,让她的身边一直只有自己,并理所当然的霸占着这个小女子的一切;在两个人的较量中,到底是她赢了他的心?还是他赢了她的身?推荐袁雨的新文(古言宠文,超画面感)《绝宠四小姐》推荐朋友的好文:洗心斋《恶魔老公的独宠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萌妻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