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200000013

第13章 俗文俚语篇(4)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反映了中央要让官员“不敢腐”、“不能腐”的决心;同时,这也是一句警告,一句诫勉。警告那些心存侥幸、心术不正之人;诫勉那些面对诱惑,心生贪念、跃跃欲试之人。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对于欲望的控制,除了个人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社会也需要大力弘扬正气,引导社会风气朝着风清气正、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这就叫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加强学习,克服本领恐慌

如今的时代处处充满压力和竞争,特别是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现在的大学生们求职时普遍感到焦虑、迷茫,一种叫“本领恐慌”的心理状态悄然占据了他们的心理空间。有一本书,书名就叫《本领恐慌》,其主题就是:人所面临的最大恐慌就是本领恐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必须起而自救!如何进行真正的学习革命,优化本领投资,迅速提升本领,这是时代的焦点。

“本领恐慌”这个概念在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是在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学习运动时的讲话,刊载在《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当年,党的领导干部大多数出身农民,又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缺乏系统的学习。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党的工作任务有了许多新的变化时,原有的“本领”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问题就暴露了出来。针对这一情况,毛泽东提出了“本领恐慌”问题,意在告诫广大干部,要适应新的形势,抓紧学习,增加本领,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这一讲话,成为中共在延安开展干部学习运动时的重要推动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新的问题,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目标,作为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领导干部,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应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延安学习运动的经验说明,消除本领恐慌,根本的应变之道是学习。只有通过读书学习,才能让更多干部具有睿智的头脑,才能不僵化、不迷信、不狂热、不守旧。当前特别应扭转一些领导干部疏于学习、怠于思考、脱离实际的作风。

习近平在新形势下,重新对党员干部发出“本领恐慌”的警告,正是在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从世情看,世界正处在一个以变革、创新、发展、多元化为显著特征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已经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从国情看,当代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从党情看,中国共产党正面临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市场经济和环境考验不断增多。面对这样的世情、国情、党情,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党员干部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

“本领恐慌”彰显了党的领导人对党的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人类不断提升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其应对自然的能力的过程。从远古先民对自然雷电的恐惧和崇拜,到现代科技利用电能给人类提供优质生活的服务;从面对洪水滔天只能祈求苍天护佑,到现在安闸筑坝,利用水资源为民造福,这一切都是人类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得以做到的。一个政党也是如此,只有不断求变和创新,以增加适应新的环境的能力,才能获得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这里说的“新办法不会用”,是无智;“老办法不管用”,是无谋;“硬办法不敢用”,是无信;“软办法不顶用”,是无能。为人若如此,必将一事无成、庸碌一生;为官若如此,必将贻害一方,祸国殃民。习近平引用百姓耳熟能详的俗语来提出党员干部“本领恐慌”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克服“本领恐慌”,唯一的出路在学习,广大党员干部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处置问题的能力。知识存在于书本之中,也存在于实践之中。“不能则学,不知则问”,不但要多从书籍中吸取能量,更要充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学习应当回归“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本质,变知识学习为本领学习,才能真正克服“本领恐慌”,才能扭转“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局面。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有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中央领导集体,有一套比较有效的工作机制,大家各负其责,共同把工作做好。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一致,共创伟业

“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家四靠糟了糕”,作为一句民间俗话,已经被当作谚语收录进了《中国谚语集成》,意指众多人齐心协力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一般用来比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形成共识与合力。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届的领导集体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习近平在接受媒体记者联合采访时,谈及自己以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形象地运用了这句中国谚语,传递出两层意思:其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领导的理解,不是单纯的个体的存在,而是个体必须融入整体之中,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其二,明确传递一个信息,中国最高领导人其实并不是外界所理解的那样,只是由“一把手”说了算,而是实行集体领导,团队成员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也进行紧密的合作。

中国共产党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带领中国人民从发展走向发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起努力。十几亿人民的共同梦想要得以实现,单靠部分人的力量是万万不可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人认同这个梦想的价值,一起参与到伟大的发展、建设事业中去。每个人都为这个梦想添砖加瓦,假以时日就会垒砌起万丈高台。

“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这个观念在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究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是农耕为主的社会结构,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越多,则日后的产出和收获也越大。然而,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个人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系统论和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整体未必等于部分之和,整体的功能,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各子系统或各部门力量的机械叠加,它取决于各子系统或各个部门的目标是否一致,也取决于是否能形成合理的结构。如果在一个系统中,参与的人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没有统一的行动指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胡搞一气;或者虽有统一的思想和目标,但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不能使个人的能力和性格达到互补,从而激发个人的活力,那么,在这一系统中,人数越多,或个人能力越强,则越可能造成内耗。

因此,对于“众人拾柴火焰高”要辩证地理解,不能仅停留在“人多力量大”的层面。我们除了要拥有统一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要制定科学的运行机制及合理的分工,如此才能最终形成战无不胜的力量,“火焰”才会越烧越旺。

我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

——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在会见中国驻俄使馆工作人员和中资机构代表时的讲话

累并快乐着

——带着乐观主义精神努力工作

1995年,齐秦发行专辑《痛并快乐着》,风靡华语乐坛。此后,诸如“工作并快乐着”、“辛苦并快乐着”等词开始流行。中央电视台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播出后,一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由此演绎出各类“去哪儿了”,成为社会热词。

2013年3月,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在会见中国驻俄使馆工作人员和中资机构代表时,谈及此次访俄之旅以及自己的时间去哪儿了的问题时,习近平说:“我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习近平幽默地借用和改造了一个当今社会流行语,以此表达他对待工作和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

时间是最不偏私的,无论对谁,它都严格地给予一天24小时的平等待遇。如何利用好时间,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从公开的报道中,国人能够了解到,作为一个大国的领导人,习近平的时间都去哪儿了。领导人每天的安排,犹如切换频道,每一个频道都不能出错。领导人出访的行程,一般也是被严格地安排好的,一件事情接连一件事情,中间少有空闲时间,即便有,领导人也必须认真准备和思考下一个行程中自己需要展现的内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区别在于,他具有代表国家形象的符号意义,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必须符合国人的期待和要求。背负着这些责任和使命,领导人做起来可一点也不轻松。正如习近平自己所说,他是“累并快乐着”。

习近平言说自己“累并快乐着”,一方面,直截了当、非常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辛苦,一点不加掩饰;另一方面,他又告诉大家,自己是快乐的,他竭尽全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之后的感慨;“夙夜在公,为民服务”,这是他就职之后对人民的承诺。一句“累并快乐着”,是习近平在践行“实干兴邦”的诺言,更是他对执政为民的完美诠释。这句话既体现了他对待工作、生活的乐观和幽默,也体现了他对待事业的执著和忠诚。

作为一位领导,不管什么级别、什么职务、在什么地域工作,其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累”,是工作状态的外在体现,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全身心付出辛劳,才能真正践行自己的职责。“快乐”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理念和意愿。领导人也是人,对待超负荷的工作量,从生理层面上来说,“累”是必然的;然而,从心理层面上说,从中之所以能体验出“快乐”,是因为自己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自己的真挚感情融入到了执政为民的治国理政之中。只有怀揣着对人民的忠诚、热爱,才能在人民群众意愿实现的时候,感到无比欣慰。“累”,是使命使然,“快乐”则是为民服务之后的欣慰感和幸福感。

当今社会,朋友相见时的问候语,从原来的“吃了吗”已经慢慢转变成了“忙啥呢”。许多人被问及最近忙不忙的问题时,都会表示自己“很忙”。“忙”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一个常态,而忙的结果,便是累,便是辛苦。于是,有些人便会因此而变得浮躁,变得戾气十足,变得没有耐心。其实,“累”只是一个表面结果,重要的是,要看我们为何而累。为你所爱的人付出辛苦,即便累了,也是幸福;为你所忠诚的事业付出努力,即便累了,也是光荣!习近平言语间透露出来的乐观主义精神,给中国社会注入了一股正能量。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

——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全程参加并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

——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就是要求对话的双方开诚布公地亮出各自的立场、观点,而无需有所保留甚至隐瞒问题。习近平引用这一俗语,旨在弘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以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增加领导决策的透明度。

毛泽东曾经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列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他把“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当作领导班子内部促进沟通与交流、避免问题复杂化的方法。他说:“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不仅‘班长’要这样做,委员也要这样做。”

“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既是领导班子解决内部矛盾、加强内部监督、维护团结的重要方法,也是同志之间达成共识、消除误会、化解矛盾的有效办法。真诚批评,当面讲明,错误思想影响排除了,心里疙瘩消除了,力量也就凝聚了。

这个方法很容易被理解,却较难被接受和运用。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究其主因,还在于对话双方顾虑太重,彼此缺乏互信,对问题的解决缺乏共识。特别是在一些领导班子内部,有的人看到别人的缺点错误,彼此之间在工作上出现意见分歧,不是开诚布公地指出,当面说清楚,分清是非,辨别真假,而是背后嘀嘀咕咕,议论纷纷,互相指责,彼此埋怨,慢慢地就形成了“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讲,会后乱讲”的不良现象。

同类推荐
  •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

    遵循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逻辑,回顾和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经验。从国家战略的区域特色城镇化的视角,遴选了京津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镇化的策略及模式,重点将所在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色逐一细致地讲解。另外,还例举了云南省实现特色城镇化作为落脚点,统筹格局,揭示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区域协调发展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内在规律,进而从实践维度开辟了多元形式的城镇化路径及发展前景,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创新性实践支撑。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
  • 担当

    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责任”和“担当”意识。做人为官,需要担当,需要智慧,需要魄力和胆识,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今天,敢担当、会担当成为了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敢于担当,就该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胆识;善于担当,就要发挥正能量,当好促进派。越是责任重大的岗位,肩上的担子越重,就越需要担当。
  • 走进怀仁堂(上卷)

    走进怀仁堂(上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董保存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学术界有关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提出来近代民族主义的几种类型,以及与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社会“三大思潮”的关系;下篇具体全面地探讨了社会巨变对民族精神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概念的形成、国民性弱点的反省、传统民族精神的弘扬与重铸、新民族精神的形成、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反抗侵略对民族精神的提振,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构建与升华。作者对近代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考察与探讨,对引导民族主义的健康发展,对深化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文化领域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可信赖的发动机:普惠公司史话

    可信赖的发动机:普惠公司史话

    《可信赖的发动机--普惠公司史话(精)》由航空史中的诸多点滴史实编织而成,讲述了普惠公司的创建、发展和繁荣历程。书中以巧妙的手法浓缩、以高雅的方式表述了普惠公司的独特历史和其对民用与军用航空业的巨大贡献,并配以珍贵的历史照片使得史实重现。其内容既有20世纪70年代,普惠公司生产的涡扇发动机装载了第一架“喷气”发动机;20世纪80年代装配波音757的Pw2037;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普惠与ILFC之问独特关系的关键发展;也对新世纪普惠公司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异梦计之忆梦三国

    异梦计之忆梦三国

    天地之间莽苍苍,一时多少豪强。胜负由来不久长,去如大江水,奔流向远方。书藏万卷胸次广,细数百代兴亡。功成身退早还乡,平淡心中事,无语对斜阳。他,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成绩一直属于垫底,但因为一次空间扭曲,把他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她,美丽校花,对历史了如指掌,但因为一次意外,使她同他一起,梦回三国。
  • 王爷的吃货小萌狐

    王爷的吃货小萌狐

    “阿璃,蜜汁卤鸡和本王,你喜欢哪一个呢?”“卤鸡!”“阿璃,吃了卤鸡的本王和空盘子,你要哪一个呢?”“百里行歌!信不信今晚让你跪搓板?!”“阿璃,本王已经跪下了……”“从我床上下去!!不然,我推你下去!”“阿璃,本王此生只跪你一人,你要对本王负责呐……”“唔……你给我下去你……”“阿璃,本王除了这儿哪也不想跪……”
  • 迷糊男生范弥胡

    迷糊男生范弥胡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爱在远山

    爱在远山

    刘金富云南省大关县人,16岁辍学后打过工,当过代课教师。在《中国民族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西藏日报》《浙江工人日报》《河北科技报》《湖南邮电报》《陕西交通报》《南京晨报》《石家庄日报》《昭通日报》《民族日报》《绥化日报》《德阳日报》《怒江报》《拉萨晚报》《宜兴日报》《千岛日报》《宿迁晚报》《汕头特区晚报》《建湖日报》《躬耕》《椰城》《昭通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过作品。现供职于云南永善县文联。
  • 我和上仙那些事

    我和上仙那些事

    那是一个上古的时代。那时的她依偎在他的身旁,看着云卷云舒,看着风云变,看着四季轮回。那时的她是多么的天真灿烂,只要有什么烦心的事都向他说,只要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都向他诉说着。也许是上天见不得他们安宁快乐罢,也许是上天跟他们开一个玩笑罢。突然来了一个上仙抱走了磐石,从此就剩紫莲花孤零零的呆在原地。
  • 超级药师

    超级药师

    上一世,李东来血脉觉醒失败,结果一蹶不振,直到先民之乱父亲为保护自己而死才幡然醒悟……老天既然给了重来一次的机会,该如何把握?他知道哪里有天材地宝,也掌握着世上最顶级的炼丹秘术,更知道,那些未来强者是如何炼成的,领先一步,便能占一步先机,夺人气运,便能成就无上巅峰。这一世,绝不会再犯上一世的错误,神若阻之,杀神,魔若挡我,弑魔!
  • 天降蛇缘:蛇君的天赐新娘

    天降蛇缘:蛇君的天赐新娘

    【日更一万二,求收藏+推荐票+留言!】A版本:好心阻止人跳崖,自己却遭雷劈有木有?这个世界上好人真难做有木有?水莲歆可不知道她好心好意的救“蛇”一命,没有胜造七级浮屠不说,竟然还从此招惹了一个命中克星。这个黑衣长发,美得不像人,长得就像妖的家伙,果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修炼了不知多少年的墨蛇妖。想人家前辈许仙救过一条蛇,那蛇修炼了千年都不忘前来报恩,甚至宁愿放弃上天成仙。可她呢,一样是救了一条蛇,人家白蛇是不成仙也要报恩,它倒好,都成了仙,还要下来找她的麻烦!555……难道说,这就是黑白之间的差别?****
  • 凰翱九霄

    凰翱九霄

    因为爱你,所以当你入魔时杀了你因为爱世界,所以宁愿推到历史重来九世的轮回,终于明白,一切注定历史不可阻挡前者不可追,后者犹可续!既然我救不了死去的那宁愿身死道陨也要挽救现在!创世者未完成的,我用粉碎血肉灵魂来完成!偈曰:凤凰散,天地乱。凰泉枯,群享出。大战始,凰翱崩。阴阳合,女帝现。凤神封,凰翱聚。
  • 中国推销员最容易犯的101个错误

    中国推销员最容易犯的101个错误

    《中国推销员最容易犯的101个错误》主要总结了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最容易犯的各种错误,并分析原因,告诉推销员直接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文中所介绍的推销员常犯的错误,是在分析国内无数推销前辈和推销人员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得来的,可以让推销员引以为戒,避免犯错误,少走弯路,以便迅速踏上成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