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3400000003

第3章 家长,应试教育的“帮凶”(1)

孩子为什么缺乏求知动力?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厌学?家长们有没有意识到,正是你们教育方法的偏差,让你们在无意之中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

求知欲望为何过早失去

我国早期教育家从教育实践中得出结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充满着学习欲望的人,把学习当做乐趣的人,才能保持着充沛而持久的学习精力,才能学有所获。

然而,现代的孩子,他们有着优厚的学习条件,肩负着父母的希望,甚至是家庭的全部,但让父母头疼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缺乏求知的兴趣和动力。

求知的欲望人人都有,为什么现代社会孩子的求知欲望会变得如此的淡薄?难道真的是孩子出了毛病?我们看到,当孩子接触新事物的时候,都会有强烈的兴趣;当孩子掌握某项技能的时候,都会充满无限的自豪;当孩子初次上学的时候,都会对学习有浓厚的求知欲。但是,所有这一切,对现在的许多孩子来说,都宛如潮水一般,来势凶猛,去似飙风。来得快,去得更快,就是家长们常说的“五分钟热情”。但家长们想过没有,孩子的热情、孩子的求知欲望为什么如此短暂,家长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古代王安石写了一个《伤仲永》的故事。一位可能是天生睿智的儿童——仲永对文学特别感兴趣,能够脱口成章,提笔写诗。对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奇才,父母却把他当做炫耀的资本,生财的手段,把孩子当做表演的工具,最终使其默默无闻,让后人扼腕叹息。然而,现代社会的“仲永”又何曾少了!

湖南湘北某县,有一少年叫严永明,8岁上中学,13岁便以高分考进大学,17岁又考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但20岁肄业回家,一事无成。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1983年出生的严永明两岁就掌握了1000多个字,儿子的过人才智,极大地膨胀了母亲的理想。母爱从此像掘井机一般挖掘着他的潜力。他的生活中,除了书本,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当孩子想和正常的儿童一样有自己的爱好时,却被母亲斥责为不务正业;儿子稍微不服,就被“武力”制服,丈夫干预也无济于事。当孩子学习的潜能被过早的消耗殆尽;当孩子不得不脱离父母而独立面对现实时,学习上的天才和生活中的“弱智”集于他一身,使他无法面对现实,他唯一也是全部的欲望也被彻底粉碎,成为了现代的“仲永”。

因此,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成为孩子求知欲的扼杀者。而父母扼杀子女求知欲的动机,偏偏就是想让孩子不停地按照他们方式上进、上进,再上进。但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往往却是得不偿失。

那么,做父母的关键在于如何长久而稳定地帮助孩子保持持续性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首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气氛,萌发孩子的求知欲望。陈鹤琴先生说过:“我们一定要帮助儿童张开眼睛,打开耳朵,挥动双手,使儿童能认识环境,以至创造环境。”父母要充分重视相信孩子,帮助他们营造心理安全自由的环境,使他们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对孩子保持一种积极、鼓励、宽松和耐心的态度,做孩子学习欲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鼓励孩子每一点进步,允许他们失败、犯错误。达尔文和爱迪生之所以能够成功,与他们父母对孩子那种亲切和蔼的民主态度是分不开的。

其次,创造求知的环境,唤醒孩子的求知欲。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个体社会出现“惊讶”、“疑问”,产生探索的兴趣。孩子从呱呱落地起,他对周围环境是一个逐步的认知过程。一切事物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新奇的,并且随着活动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发展,孩子会主动接触他们不太懂的新事物,产生好奇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如果长久地处于一个相对独立和单调的环境,就会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疲惫,他们的好奇心和猎奇感就会逐渐消退。因此,父母要努力挖掘周围环境的教育资源,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观察机会和观察对象,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唤醒其学习需要。例如,适当改变家庭的布置和装饰;带着孩子走入大自然的怀抱;与孩子一起浇浇花,种种草,作作各种小试验。通过孩子与环境的互动,唤醒其学习需要,激发求知欲。

再次,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重视好奇心。培根曾说过:“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提问则是孩子求知欲发达的标志。”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会提许多成年人看来是十分幼稚可笑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会发光?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这些看似平常不过的问题,但却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是求知欲望的具体表现。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应抱着积极欢迎的态度,要专心倾听,耐心解说,切不可对孩子的提问抱无所谓态度或露出厌烦的情绪。不仅对孩子的问题要热心,还应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深入浅出,富有趣味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其实,有些问题不必立即答复,有些问题父母也不一定能说得清楚。因此,不妨和孩子一起探索,寻找答案。这样既鼓励了孩子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孩子的能力。

最后,重视和参与孩子的各种活动,诱发求知欲望。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而游戏就是生活的模拟,孩子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既然孩子有参加游戏的本能,父母可以利用这个动机去诱导。事实上,孩子参加自己最喜爱的活动时,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大脑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感,激发求知欲。但父母要善于选择和把握孩子参与游戏的程度,所谓过犹不及,过度沉溺于各种虚幻的游戏,反而会产生对现实社会的排斥心理。

谁导致孩子厌恶学校

中国的学校教育可谓是历史悠久。从西周时代开始,学校就一直是培养人才的最好基地。然而,学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却对学校普遍存在厌恶、抵触情绪。有研究资料表明:5%-10%的孩子经常抱怨学校,他们不喜欢学校!他们厌学!

对于学生厌学,人们首先把原因归结为学校,认为学校的应试教育,一味追求升学率,以成绩论高低,是造成学生厌恶学习、厌恶学校的重要原因。

对于学校给学生造成的恐惧,已经是千夫所指,众口一词,大肆鞭笞,然而专家分析认为,学生不喜欢学校的原因多种多样:

分离焦虑及其带来的恐惧,它常发生于家庭压力较大的时期或孩子转到一所新学校;

孤独,一些孩子不喜欢学校是因为他们在那里没有朋友;

压力,学生的学习压力不仅来自学校,更多的来自家庭。

有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才是造成学生厌恶学校最主要的原因。

案例一:小学五年级的王萌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报名参加多种学习班,各项成绩一直优秀。但平时性格内向,对自己要求过分苛刻,十分在意别人的想法。最近,王萌仅因为一次期中考试没考好,就感觉无颜见老师,并声称头痛无法上学。经母亲劝说后勉强到学校,在教室坐了不到十分钟后,头痛剧烈,不得不入院治疗,多次检查后没有发现异常。心理咨询师经过调查发现,王萌母亲明显的性格缺陷无形中左右了她。王萌的母亲张女士当年一贯成绩较好,第一年考大学时却没有考上,打击很大,从此之后晚上经常失眠、头痛,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与人相处时处处小心,总怕做错事、说错话,让人瞧不起。张女士平时在家对女儿要求严格,但交流较少。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王萌养成了内向、懦弱、自我要求苛刻、过分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稍受一点挫折即如临大敌,烦躁不安,退缩逃避。

案例二:初中一年级的李小华是独生子女,一贯受到家里的宠爱。一次,由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向家长提出人不舒服不想上学。父母答应了。但从此以后,凡是作业或者老师交代的事情没有完成,都以各种理由推脱。家长以为孩子年幼,还是一年级,也不放在心上。等家长发现出了问题,孩子已经患上了“学校恐怖症”。

无情的事实表明,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讨厌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但是,家庭氛围、家庭教育和学校之间缺乏衔接,这也是造成孩子厌恶学校的重要因素。

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前,在家中过的是家庭生活,生活圈子较窄,接触的不外乎父母和亲友。一旦入园,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要学会如何和小朋友交往,要在不同的场合表现自己,保护自己。所有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

一旦孩子还不适应这种生活的时候,家长要么认为孩子太小,还不适应,于是把孩子重新带回家中;要么放任不管,认为时间长了,孩子自然适应了,这对相当一部分适应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可能埋下了幼儿园不是个好地方的阴影。

对于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即使已经过幼儿园阶段,仍然需要去面对许多困难:幼儿园的规矩和小学并不一样,在上课的形式方面,幼儿园又比小学活动性强。上了小学,孩子开始要学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旁边读书,要应付更深的功课。孩子离开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会怀念他们,而对新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会产生不满或抗拒感。

进入初中以后,孩子面对的是大量的课程,学习任务骤然加剧,家长的期望值也急遽升高,面对的问题更多。学生一旦不能承受,往往就对学校产生厌恶情绪,而整个社会对这种现象,更多的是把责任归结于教师和学校身上,这实际上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父母自己要作好心理准备,帮助孩子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开学前,多让孩子知道一些有关学校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灌输给他一些资料:“学校内有很多老师,会教你很多知识。”“学校内会有很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的。”令孩子先有一个概念。

其次,了解孩子在校内的问题,作好配合。

孩子厌恶读书,主要是觉得“读书是痛苦的”,为什么读书被孩子视为痛苦?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把读书和考试联系起来,每天不停地催促孩子读书做功课,目的就是为了在考试时取得高分。读书为了考试,考试为了满足父母,孩子根本找不到读书的真谛和乐趣。加上父母的压力越大,孩子的反抗和厌恶越深。

对于已经患上“学校恐怖症”的孩子,专家认为:

最好的办法是家庭治疗,改变过于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感情交流;

对于家长本身心理存在问题的,则要追根溯源,父母同治;

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疗法:家长和学校积极配合,有计划地减轻孩子对学校的恐惧心理,开始的时候,每天让孩子在学校的时间短一点,之后逐渐延长。

在治疗过程中,老师、同学要多关心、支持、鼓励孩子,但因为这些孩子一般都比较敏感,要注意掌握好度。

孩子为何频频出走

家庭本来应该是最温暖的避风港,是学生最感到亲切和依恋的地方;学校是学生掌握知识,学会集体生活,走向社会的小天地。

家长和教师本来是学生成长的指引者,无疑是学生最值得信赖的保护伞,然而家庭、学校,家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似乎正在改变。

孩子离家出走,离开生长他们、抚育他们的家庭和关爱他们的家长,这一现象已经不是个别特例,而带有普遍性了。

对于学生的频频出走,社会舆论将矛头首先指向学校。因为出走学生多是成绩不佳,然而仔细分析,家长、家庭教育的不得法也是造成学生出走的重要原因。

案例一:短短一个星期里,位于江汉平原的湖北省荆州市发生了4起共33名中学生集体出走事件。2005年4月13日、15日,荆州市江陵县西湖中学10名学生先后离校出走;17日,江陵县白马寺中学出走了7名学生;同一天,沙市区观音中学也有7名男生出走;19日,沙市实验中学又有9名学生集体出走。

案例二:2005年6月,福建龙岩永定、漳平和新罗三县(市)接连发生3起因考试成绩引发学生离家出走的事件。6月25日,永定县某镇的小红(化名,女,18岁),高考成绩公布后,因成绩不理想,加上被其父亲责骂,便留下纸条后愤然离家出走。6月12日,漳平市某乡的小玉(化名,女,18岁,某高中学生)因读书成绩问题与其父亲争吵,突然离家出走。6月21日早上,家住新罗区东城的小天(化名,男,16岁,某中学初三学生)因平时学习成绩欠佳,自称到学校上课。家长经与学校联系,才得知其子并未到校上课,已离家出走。

试看西湖中学学生张敏的“检讨”:“爸爸,您虽然对我很好,但我丝毫未察觉,在家里您那样对我,我是会完全崩溃的;我在家里,什么都不感(敢)做,反(仿)佛这不是我的家一样,我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反而觉得有些陌生了……我不希望生活在没有天日的日子里……”

另一学生罗宏告诉别人:他每天上学时,父母亲已出门做生意,而回家后父母亲还在外面忙,“在他们的眼里,没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和罗宏一起出走的张彦也在给父母的留言中说:“我知道成绩很差,不能考上高中,所以我早就不想读书了,这都是每次被你们说的结果,你们知道吗?你们每次说我之后,我都很后悔……”

分析学生出走理由,学习成绩不好,固然是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学生在学习上受到挫折,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关心、鼓励与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升学率决定了学校的生死存亡,而考试成绩在某种意义上又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我们看到,学生并非不懂事,他们也知道成绩不好,心里感到失落。但最需要家长们支持的时候,家长们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不仅没有从学业上给学生以鼓励,反而斥责孩子。不仅不给予心灵的安慰,反而给予感情的疏远。

面对学生的出走,有关教育专家认为,家庭环境以及社区、学校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才是“根源性影响”。因此,要预防这种现象,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作为家长,要冷静面对孩子的成绩,要多和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坦然面对挫折,让孩子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信任。

其次,学校教师既要会教学生,又要会教家长。学校要注重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歧视成绩差或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既会教书又会育人。会教家长,就是要教会家长平等地与孩子沟通,真正关心孩子,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同类推荐
  • 妈妈如何说,男孩才肯听;妈妈如何教,男孩最优秀(第2版)

    妈妈如何说,男孩才肯听;妈妈如何教,男孩最优秀(第2版)

    这是一本家教书,主要讲述如何培养最棒的男孩。本书从培养孩子好性格、好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来讲述如何培养一个最棒的男孩,给妈妈以一些积极的借鉴。
  • 妈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妈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我们总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可其实,妈妈才是引领孩子的起跑线。妈妈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大格局的妈妈明白,要想给孩子一个好的起跑线,就要对自己用力,设法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唯有扩大自己的格局,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示范,同时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黛西是一位华裔博士妈妈,她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几年,受到严格的教育学训练,在接触了西方前沿育儿法后,黛西发现:教养的每一天,都应该为孩子独立那天做准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信息高速流通,技术迅猛迭代——未来社会瞬息万变。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聪明妈妈懂得从小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品质和素养,让孩子拥有制胜未来的能力!
  •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穷孩子”,其实就是“逼”出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成长的本领。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家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那时面对挫折仿徨无助。还不如让他小经受“磨难”、“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所谓“穷孩子”,是要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给孩子制造“拮据”的环境,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验生活,从而磨炼孩子,提高其耐受力,进而促使其刻苦奋进,促使其独立自强。“穷孩子”是激发孩子自身的能量的一种教育理念。
  • 同步胎教一点通

    同步胎教一点通

    本书对女性整个怀孕周期需要了解的胎教知识、胎教方案进行了系统介绍与讲解,并具有同步性,力求简单完整,一学就会,一点就通,让腹中宝宝健康成长、聪明可爱。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本书介绍了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包括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变得坚强而独立;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的优势,让孩子更好的发展
热门推荐
  • 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

    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不死药”起源以及神秘的炼丹术,还讲述了丹炉之外的故事。
  • 白银术士

    白银术士

    咆哮世间的恐怖凶兽,主宰大地,撕裂天空的骑士,高高在上,将脚踩在巨蛇头上,冷漠俯瞰世间的圣者,无尽诡异神秘、阴狠毒辣的术士,以及传说中窃取了神灵力量的白银术士……安列尔:“我穿越到的这个世界,还真是奇特啊。”于是他开始一步一步的走向永恒。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都市嚣张医圣

    都市嚣张医圣

    没有什么疾病是一颗药丸不能治愈的,如果有,那是因为你得罪了医圣肖章!恨我的人痛骂我嚣张,爱我的人昵称我校长。我是肖章,能打架、擅医术、会泡妞,地球、星域,一样嚣张。已有三百万字完本小说《最强透视神医》、《纯阳高手闯花都》,欢迎品鉴。吕回书友群:223799259
  • 谋帅刘伯承

    谋帅刘伯承

    刘伯承是震撼20世纪中国军界的一代名将,早在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时期就以“军神”闻名;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将领中,他的资历也少有人及。他不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参谋长、红军时期的总参谋长,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的司令。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过彝区、千里跃进大别山,他一生经历战事无数,长于谋略,深得对手的敬畏。另外,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的特色是从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当到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是名副其实的“将军的校长”。毛泽东曾感叹:“刘伯承是条龙”。朱德称赞刘伯承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是“军事的奇才”。蒋介石则长叹手下无人堪比刘伯承。
  • 九皇妃

    九皇妃

    一朝穿越,腹黑轻狂的佣兵首领,竟成了大商皇朝著名的花痴草包女!丞相府楚家大小姐楚华容,绝色姿容却不识点墨,不顾世人耻笑嘲讽,整日追着当今第一天才美男四皇子跑,撞上南墙也绝不回头。一次郊游,竟被心上人毫不怜惜地丢进狼群,看她惊慌逃窜满身狼狈,只为博身边佳人开怀一笑!当楚华容再次醒来,美眸里再无迷恋之色,取而代之的是冷冽华光,讥笑地看着众人目瞪口呆的脸。重来一世,她本想活个潇洒从容,随心所欲。却被一道圣旨扰乱了步伐。而她,又岂是当初那胸无点墨、任人拿捏的草包女?谁守她护她,她定铭记在心。谁欺她辱她,她必双倍奉还。快意恩仇,人生潇洒。只是,那个男人允许吗?=﹡=﹡=小剧场:“你让开。他差点害死我,我非揍他一顿不可。”“此人危险。这仇,我报。”“他救过我,我要帮他站起来。”“其心不轨。那恩,我还。”“这是我的事!”某男优雅地掀了桌,“从圣旨到来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是了。”“事都让你做了,那我到底能做什么?!”某女眸光恨恨。“吃饭。”“还有呢?”“睡觉。”“还、有、呢?!”咬牙切齿的声音。“数银子。”半晌,女子暴走,“我去----”*本文一对一,女强男强,轻松宠文。
  • 校花的影子保镖

    校花的影子保镖

    候补校花聂晓冬,遭一伙流氓劫持,危险之际,被一个从时空穿越过来,拥有神秘能量的男子的分神当作了宿体,并且寄居下来,从此像影子一样,陪伴并保护她。校花毕业参加工作,意外的邂逅了某跨国集团营销部的一位高管。影子,高管,他是谁,他又是谁,或者,他们是谁?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腹黑宝宝天价妈

    腹黑宝宝天价妈

    (全本完)老公出轨,闺蜜背叛,白流苏带着难以保下的腹中孩子狼狈逃离了令她心碎的城市,甚至草草结束了她一厢情愿的童话婚姻。四年后,一场隆重的周年庆典,她带着一个有着磨菇头的萌宝高调出席,成了整个庆典的焦点。同时,她把前夫和闺蜜逼上了风口浪尖。“妈咪,他是拔拔?”黑溜溜的眼珠子盯着紧盯着他的男人,白小帅歪着头问妈咪。“宝贝,这么混蛋的男人怎么可能是你拔拔。”女人嗤笑出声,眼里流露出对男人的鄙夷。“妈咪,那我拔拔是谁?”小小脑袋立刻浮现了那张卓而不凡的深沉俊脸。瞬间,女人语塞了,她的笑容也僵住了,他的拔拔是谁,她也不知道啊……新题材,求各种支持,收藏、包~养一条龙服务的亲最有爱了,么么!
  • A Burlesque Autobiography

    A Burlesque Autobiograp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院残月

    空院残月

    《空院残月》是“中国作家档案书系”之一种,收录了当代中国著名作家韩少功发表于各时期的中短篇作品。分为2000年后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文坛友人撰写的印象记,与作家、批评家的对话录,以及作家自己的小传、影集、手迹、著作目录等14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