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9800000004

第4章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1)

饮中八仙歌

(天宝间作,长安)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萧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在杜甫集中,这样的体裁只出现一次,是杜甫一次创新的探索。七言古诗,句句押韵,最早相传是汉代的《柏梁台诗》。那是联句,诗本身没什么意思,各人说自己做什么官,干什么,从皇帝到大臣,带有一点儿诙谐,即俳谐的味道。杜甫此诗效仿柏梁体,但不是联句,是联章。写八个人,每人一段。所谓联章,就是这八个人可以有分有合,相对独立,主题是统一的。此诗我以前也听老先生讲过,有的老师说此诗描写八个酒鬼,这太表面化。我这次备课,重新思考。我没听俞平伯先生讲过此诗,浦江清先生也只是一带而过,都不认为此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但是,它还是有创造性的。

我这次仔细一读,觉得它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力求突破当时的所谓礼教、等级制(用现在的话讲)的想法。他故意要突破传统生活的规范法则。杜甫也表现了独立人格,自由的理念。更突出的是,他把唐代当时吹捧大人物的世俗陋习,给突破了,张扬个性。当然这也是杜甫的尝试,他以后再无这样的诗。有人说此诗有毛病,重韵之处不少,“眠”、“天”、“船”出现两次,“前”出现三次。不过请注意,重复的并不属于一个人的名下。分章分段,还可以通融。

老杜形容每一个人,用的句子的数目不同,李白四句,在李白前后,汝阳王李琎(卷一有一首排律赠他,即《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汝阳除封王外,官职不小)、崔宗之、张旭是三句,左相,副宰相,指李适之,《唐书》记此人不怎么样,但杜甫对他有一定同情,因李是被宰相李林甫排挤走的。李适之也是三句。李氏有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他喝酒有牢骚。其余三个人只写两句:贺知章、焦遂、苏晋。八个人,或四句,或三句,或两句,看起来参差错落。但数量还是体现了质量,表现了对诸人的轻重看法。李白名望最大,但在当时长安的地位不高。虽然玄宗拜他为翰林供奉,但无实职。不过老杜写他最多,可知看重。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老杜无一字无来历,仇注说“水底眠”是用典,这是夸张。贺知章是名士派儿,在朝很久,也选拔过人才,如李白即是他所推荐的,但贺本人究竟有多少建树,看不出来。不过是知名度很高的名士,所以这两句分量不太重。到下面就不一样了。“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汝阳王官职不小,身份是仅次于皇帝的王,但“道逢曲车口流涎”,这把大贵族形容得太寒碜。酒曲,是酒糟,酒成时就当垃圾拉走。而且他在长安,根据其本传,是有职有权,不是普通的王。但“恨不移封向酒泉”。相传酒泉是饮酒最方便的。司马昭问阮籍想任何官,阮说步兵校尉,因为官衙有大量好酒,上任喝完酒就辞官不做。汝阳觉得酒比他身份地位还重要,张扬个性比做官有地位、当贵族还重要。李适之在《唐书》中,不是特别清高的人,比张九龄、姚崇、宋璟都不如。“左相日兴废万钱”,“衔杯乐圣称避贤”,“圣”指高档酒,次一点的是“贤”。乐圣是爱喝好酒,这里有双关的意思。既然排挤我,我不干了,喝酒去了。崔宗之大概是很漂亮的,“皎如玉树临风前”,“玉树临风”典出《世说新语》,形容一个人有派头、仪表不凡。但他一喝酒,“举觞白眼望青天”。阮籍能做青白眼,是目中无人之状。这里面都带有张扬个性,轻视世俗等级的观念和陋习的成分。“苏晋长斋绣佛前”,佛教有五戒:杀、盗、淫、妄、酒。但苏饮酒不守戒。宗教起到规范和拘束的作用,但苏晋敢于违反宗教的戒律。

接下去写李白,更是连天子也没有放在眼里,“天子呼来不上船”,李白不仅仅傲视王侯,而且对天子,也似乎没有放在眼里,写出李白狂傲的个性。旧注穿凿附会,说“不上船”是不系衣服的袢,游国恩先生认为此说不足信。张旭、李白社会地位不高,但名望高,“张旭三杯草圣传”,要紧的是“脱帽露顶王公前”,不守礼法,那些王公大臣所以重视张旭,是因为他的书法高明,但张要饮酒而醉才写,“挥毫落纸如云烟”,字写得真好,“脱帽露顶王公前”又带有藐视权贵的态度。“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以前正式的场合,是不宜于高谈阔论的,尤其是有身份地位的,唐代时礼节还是很讲究,郑重场合不能随便高谈阔论。焦遂所为也是突破礼法。印证于李白本人的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有相通之处。可见,《饮中八仙歌》表面是写八个嗜酒如命的人,但此八人都有突破世俗陈规陋习的愿望。杜甫所取的,是他们的生活态度,追求个性,而不是烂醉如泥。开元时代很开放,但这些人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还要力图突破礼教之束缚,此正是杜甫写八仙歌的意图所在。

“饮中八仙”都是有身份、被上层社会接纳的人,尽管李白身份不是很高,但上层接纳他。真正心里有牢骚,社会地位又很低,没有王公贵族把他看在眼里的,其实是杜甫本人。

杜甫前半生最好的朋友是郑虔。对于郑虔,要看卷三的《醉时歌》:

醉时歌

(天宝十三载,长安)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轲,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根据仇注,此诗的写作已在天宝后期,郑虔已到广文馆,属于“低薪阶层”。郑虔的本事很大,诗书画三绝。杜甫一生写过许多描写画的诗,歌颂画家,但杜甫一生就佩服两个画家,前期是郑虔,后期是曹霸。杜甫晚年有“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存殁口号》)曹霸这样的人就是人中骅骝,可叹无人赏识,写得很沉痛,同时对郑的评价也相当高。《醉时歌》是一首七古,仇注和之前的人,对孔子之尊崇,到了要改杜诗的程度,主张要改“孔丘”为“尼父”。其实,杜甫这里要是还把孔子当圣人,就不会写这句话了。杜甫忠君爱国,肯定受儒家影响,“致君尧舜上”,但他在诗中说出“孔丘”,这才是真正的杜甫。不妨把《醉时歌》与《饮中八仙歌》对读。

此诗很感慨,第一段写郑虔,第二段写自己。郑虔待遇很低,“诸公衮衮登台省”,都进入内阁了,享受高官厚禄。插一句,写此诗时,杜甫还没有发展到后来“穷年忧黎元”的程度。《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则又进了一步,此诗只就自己和郑虔来论。“甲第纷纷厌粱肉”,汪少华写《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驳斥将“朱门酒肉臭”之“臭”讲成“嗅”,当“香”讲,认为就是“臭”,不是《大学》“如恶恶臭”之“臭”。意思就是朱门酒肉腐败,然而我们可敬的广文先生却恰恰“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郑虔之道德、人品高出古之古人,羲皇不仅是今之古人,而且是古之古人。先生之才华超过屈原、宋玉。“德尊一代常坎轲,名垂万古知何用”,人发牢骚要掷地做金石声,此处笔力千钧。

下面说到自己,“杜陵野客人更嗤,披褐短窄鬓如丝”,窄,仄声,老杜头发年轻时就白了,每天领些救济粮,拿着米来找郑虔,“同襟期”,是志同道合,我们的心怀是相同的。谁手里有了钱,就相聚,“痛饮”。我们两人不拘形迹。看起来奔放潇洒,实际很沉痛。杜甫用“痛饮”不止一次,他说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李、杜两人命运不好,放浪游荡,李白丹未炼成,比葛洪不如。两人整日喝酒混日子,李白饮酒之后,还是傲视一切,所以说“飞扬跋扈”。看上去批评,实际上很同情他。但你这样,谁又理会你呢?这与《八仙歌》不同,那是阔气的喝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里是“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曲江二首》里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尺为寻,八尺为常(另一说倍寻为常),意思是走不多远的酒店,就有自己欠的酒资,但“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如此,还是喝吧。《八仙歌》中则是“日兴废万钱”。古人苦闷的时候离不开酒。

下面写饮酒情状,不是表面的情状,而是写两人喝酒的精神状态,“清夜沉沉动春酌”,一直喝到半夜,但两人还在喝。“灯前细雨檐花落”,有人认为当作“檐前细雨灯花落”。这是碰上缺乏文学细胞的人了。两者不能调,调过来没味儿了。有一次,一个学生来问我,说他们在中学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有人提出其中“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不妥,应该改为“酒香而泉洌”。这就把欧阳修糟蹋了。泉本不香,因用泉酿酒,所以泉香;酒本不洌,因用泉水酿造,所以喝到嘴里很清洌。作诗要懂参差错综之美。饮酒之时,外面开始下雨,雨打花落,屋檐前飘落花瓣。这是描写一点动静、声音没有的环境。

下面“但觉”两句,又和“德尊”两句一样,都是用大力来写。就在我们开怀畅饮之时,“有鬼神”,说我们的心可以和鬼神相通,我们自己可以脱离凡尘的名利的干扰。谁还考虑到有朝一日,我们会成为饿殍呢?这看上去夸张,但从杜、郑的实际生活来看,是真实的,杜甫就几次提到自己的儿子饿死。下面说我们也不用太抱怨,贤如司马相如,还当过跑堂的;扬雄学问大,识得许多稀奇古怪的字,但受到诽谤,怕受辱,正在天禄阁校书,听到官吏来抓他,就投阁寻死。我们的命运又该如何呢?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我的讲法与旧注不同,仇注认为是希望郑早日归隐,如果早日归隐,也不至于陷于安禄山伪朝。我认为,杜甫说自己也未尝不想劝郑虔早日归隐,但他穷得家里地也没的可耕,是石田。茅屋很破旧,长着青苔,回家也是挨饿。到此,杜甫是沉不住气了,“儒术于我何有哉”,我们读书一辈子,又能怎样呢?真心痛!“孔丘盗跖俱尘埃”,这话表面上很尖锐,实际上很沉痛、很无奈。诗要结尾了,语气要缓和,“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同类推荐
  • 我的保定,你的诺丁汉

    我的保定,你的诺丁汉

    故乡与作家,游离胶着,剪不断,理还乱。然而,离开故乡,反观故乡,回归故乡,似乎又是文学创作所必取之径。黑马此书,以故乡为主题,收入其所作乡愁随笔及其所译劳伦斯有关其故乡诺丁汉的散文多篇;回忆保定老城里成长的人情世故,译介英伦小镇诺丁汉中的爱恨离愁,于宁静恬淡中寄寓深沉情思,在理智与感情之间寻觅自己的心灵故乡。在文化消费异军突起的当下,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相信唯有不忘初心,铭记自己方寸间最为瑰丽的风景,方能走得更远。
  •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本书将至少涉及两代知识分子,我想尽力全景式地写出这台大戏来,通过序曲至尾声,我们将会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升降沉浮,不过是命运经盘上的一次次轮回。这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也没有真正的侥幸者和发迹者,有的只是一片历经烟熏火燎、遍布断壁残垣的废墟,以及在这废墟里被理性的血泪渐渐浇灌出的人格的新芽……
  • 读不懂的女人

    读不懂的女人

    本书讲述女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这本书会让你更了解女人,更读懂女人。
  • 狙击手:精确与生命的绝地反击

    狙击手:精确与生命的绝地反击

    通常情况下,狙击手分为两类:一类是受过完整正规狙击训练的具有正规编制的狙击手,另一类则是在战时临时挑选的枪法准确的射手。一名狙击手除了要枪法精准之外,还要有强健的身体和钢铁般的意志。当狙击手一登上战争的舞台,就仿佛是立于探照灯背后的人,他们能看到别人,而别人也知道他们的存在,却永远都不知道该如何从光明背后找到他们。无论是一战、二战,还是局部战争,或者是今天的各个战场,都有狙击手的存在,甚至一些军事专家都认为,狙击手很可能在未来战争中成为主旋律。
  •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

    “两个丑八怪”座落在圣日尔曼小广场边上。在成千上万家巴黎咖啡馆里,它上了各语种的巴黎导游书,因为它是左岸出了名的作家咖啡馆,甚至巴黎文学圈还在这里设立了一个文学奖,也叫“两个丑八怪”。其实那两个丑八怪,却是店堂里的两个木头人雕像,两个尖嘴猴腮的中国男人,穿了清朝的衣服,留了奸诈的八字胡。从前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常常去那里会朋友,读书,高谈阔论和写作,没有成名的天才在这里把自己最重要的成名作三文不值两文地卖给了出版商。
热门推荐
  • 相亲的日子

    相亲的日子

    "两岸文学PK大赛80后的爱情,相亲,奋斗她等了他七年。他身边轮换的女人一段纠葛的多角爱情心碎了她还在勉强微笑无言的照顾没有嫉妒、没有仇恨,只是一味的等待爱,就是柏拉图等待,只是等待......
  •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道皇帝别宠我

    霸道皇帝别宠我

    穿越成为大周第一侠女的夏青青,在行侠仗义的时候,一不小心救了一位伤残患者。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救人事件,却没想到他竟然跟她说,他是大周国的皇帝,并且还要执意带她入宫,封她为妃。
  • 施设论

    施设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薄爷的小娇妻羞答答

    薄爷的小娇妻羞答答

    他遇见她的第一次,她救了他。第二次,他成了她的监护人。然后,金屋藏娇,日久生情。
  •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历史收藏家的伯父,保守着一个古老的秘密,没有子嗣的原因,希望其侄子能够继承这个古老的秘密。但是侄子没有任何兴趣。他只对开发武器感兴趣。更多的新式武器。赚取更多的钞票。这是他唯一的乐趣。但是,在这个古老秘密传承的过程中,意外出现了。侄子穿越了。来到了战国末期。嘿嘿,既来之则安之,自己是武器专家,对付冷兵器还不是手到擒来吗?你有骑兵,我有机关枪,你冲,我就埋地雷,拉铁丝网,你跑,我可是专家。地上有坦克装甲车,天上有飞机。投降吧。机械化的武器用在古代战场上还等什么
  • 杀手家的小娘子

    杀手家的小娘子

    阿瑶:“相公,隔壁王大婶说我们偷了她家的鸡。”方斌:“我去杀了她。”阿瑶:“……”阿瑶:“相公,今天张屠户家的娘子说我生不出孩子。”方斌:“我去杀了她。”阿瑶:“……”阿瑶:“相公,我把你的玉佩放火里烧了。”方斌:“你若喜欢烧,我明日再多买些回来。”阿瑶:“……”
  • 战栗

    战栗

    余华的经验使他写作可以不断地去唤醒其记忆,他相信这样的记忆不仅属于我个人,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世界在某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烙印,那是无法愈合的疤痕……《战栗》便是他其中一个小说集。《战栗》中收入了余华的三篇中篇小说,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品。《偶然事件》揭示的是命运的偶然性与重复性;《一个地主的死》展示的是走向不归途的命运;而《战栗》中,一个被命运捉弄的诗人,无奈地用痛苦的方式表达欢乐……这些关于命运的故事,既有现实的,也有内心的。
  • 傲剑凌云

    傲剑凌云

    这是个以剑为主的世界。凌逍本为蜀山内门弟子,在观摩师门前辈渡劫的时候被天劫带到异界,重生于将门子弟身上。掌握着无数这个世界奉为神级的剑技,还有这个世界中人无法理解的神奇医术,本身却是天脉者这样的武道废材体质。凌逍将用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
  • 如果时光有姓名

    如果时光有姓名

    某男:你喜欢回望从前,我接受;你喜欢逃避故人,我接受;可是你不喜欢我,我不接受。叶采薇(大脑缺氧ing):纳尼?某男(穷摇款咆哮):我不是木头,也不是石头!叶采薇(大惊失色状):那你是……馒头?某男(无力ing):对,我是馒头,你吃了我吧。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世人谓我爱长安,其实只爱长安某”。所以啊,她才不会告诉别人——其实真相是,叶采薇爱的不是年少的时光,而是时光里的那个少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